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明月-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凡含笑道:“孙儿哪敢骗您呢,爷爷不信,孙儿这就证明给您看。”

爷爷立马就来劲了,丢下依然在等下棋的大耳,笑呵呵的跟在林凡后面,一家人一起向自家田里走去,田里车进不去,鸡鸭只好由火麟儿和父亲各挑两筐。

到了自家田里,在林凡的吩咐下,二愣子就一起帮忙着把已经叫得发慌的鸡鸭放进稻田里,这些鸡鸭刚出来还四处满地找,没多久可能闻到那股熟悉的味道,鼻子立马凑过去,见到绿油油的叶子上爬有几只蝗虫,立马欢喜得往死里啄,吃光这一片的蝗虫,又把嘴伸向另外一处,吃得忘乎所以。

爷爷似乎不相信眼前所见,眯着眼凑到那些鸡鸭经过之地,又用那布满岁月痕迹的手用力捏了捏几棵稻穗,依然饱满如初,叶子上的蝗虫却一只不剩,哪怕那些刚孵出来的卵也消失了。

看到这样的一幕,爷爷才乐呵呵的笑起来,摸着林凡的头大夸一番,父母也很高兴,尤其是父亲,蹲在那里,瞅着自己辛苦摘培的稻穗又如往年一样鲜嫩,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不远处还围着几个围观的看客,他们想不明白林家一家为何那么高兴,他们难道就不怕放鸡鸭入田会吃了稻谷吗,有几个庄户担心林家放的鸡鸭跑到自家田里,兴匆匆的跑到与林家相邻的那块田梗上死死地守着。

父亲明白对方担心的是什么,小跑过去与他们做了解释,他们刚开始有些惊讶,后来亲自查验一番林家的田,才终于相信,刚目光死死盯着那些鸡鸭不让上自家田的他们,此刻立马离得远远的,恨不得这些奇怪的鸡鸭立刻到自家田里灭蝗虫。

没有在田里继续逗留,让父亲去找里正把全里人都聚集起来,知道林凡的目的后,里正很快就让小胖去敲锣,没多久,全部安阳里人都聚集在里头的小广场里。

站在黑压压的一群人面前,林凡扯着大桑音道:“今日召集大家一起有一件大事要宣布,就是要给大伙儿发放鸡鸭。”

这里包括里正在内只有个别人知道林凡的目的,他们也刚知道,还未告诉他人,多数人还是不知情,见多数庄户们在嘶嘶低语,林凡又继续解释道:“不需大家掏钱买鸡鸭,只需听从安排养好这些鸡鸭就行,这些鸡鸭长大后无需归还,归你们所有,你们想杀了吃还是拿到集市去个好价钱,随你们便,总之,这是一个不亏本的买。”

下面的低语声更多了,庄户们交头接耳,满脸狐疑,这哪是什么买啊,明显就是送好处上门,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哪有这么好的人,以前给官家交税时都要定时定量,稍微迟几天交都不行,你林家只是近来发达了,有这么大方?送鸡鸭,只需做的是养好鸡鸭,最后这些鸡鸭还是归自己所有···哪有如此好事,一定是陷阱,一定是陷阱。

好心被这么怀疑,林凡有些不高兴,二愣子是个讲义气的人,他看不得林凡的一番苦心被这么狐疑,看过刚才的表演后,他已知道林凡让自己以蝗虫喂养鸡鸭的真正目的,原来就是为了灭蝗虫啊。

他往前一站,学着林凡的样子站在众人面前,大声道:“你们别板着一张冤屈的脸,这么大的好处还怀疑这怀疑那,真是一群蠢蛋啊,要是我早就高兴得不得了,还瞎怀疑···哼,跟你们废话真他妈蛋疼,你们可知道这些鸡鸭是干嘛的?

那可是林凡精心培养出来的,专门灭蝗虫用的……”

听到灭蝗虫,各个都来了精神,此刻那些个别知道内情的也都在与身边的人吹嘘他们看见那些鸡鸭如何灭蝗虫,稻谷却一粒不沾,这下好了,全场沸腾了,他们激动的心终于沉下来,脸上也露出喜色,这些虫子一直都是他们的心头之患,每次抓都抓不完,让自家鸡鸭去吃,可稻谷损失更多,这下好了,有这些鸡鸭在,这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我要三只鸡,两只鸭。”

“我要五只鸡······”

二愣子以为自己的话很有说服力,说得更起劲了,把如何培养这些鸡鸭的方法告诉他们,还担心他们记不住,特意说了三遍······

第三十八章欠骂

杯米养恩人,斗米养仇人,这句话的道理林凡还是懂的,该做的他已经做了,也做得足够多了,再多可能就起到养仇人的效果,所以只能适可而止,何况以他一人之力无法再做太多,剩下的就看大唐最高权力机关的态度如何,是喜讯还是噩耗全在李老大的一念之间。

李老大的意念林凡无法左右,所以他唯一要做的就是过好当下的生活,两耳不闻窗外事,至于最终结果如何,无需等待,历史的车轮该怎么走还不是他现在只是一个县男身份的小人物所能决定的。

他是一个乐观的人,从不操心不在自己所掌控范围内的事,眼前的事就足以让他操心了,老何交给他的两个儿子至今连一加一等于几还不知道,这可操碎了林凡不少心。

无奈之下,只好把这两个二货交给灵儿去处理,她的威严配上她的才智,足以应付此两人。

今天是林氏学府最后一堂实践课,上完这堂课就放暑假了,林氏学府虽是林凡亲手创办,老师也是他唯一一个,他一人兼数科老师,就好像后世二三十年前的偏僻的小山村没有好学校,往往就是一个有点知识的人充当起本村所有孩子的启蒙教育,教各个年龄段的孩子。

不论是什么样的学校,放假总是要的,对于放假前还有一次夏游,同学们都很高兴,新鲜刺激使得他们都很积极的准备好该带的东西,早早地就在大家庭门口集合。

为了这次夏日营活动,林凡又花了一点银子租了几辆马车,让这四十个人跟在自己后面,不像是出游的,更像是游行示威的愤青,唐人不知道游行示威是啥玩意,不过会给你戴上聚众闹事的帽子。

不过换成马车也有七八辆,浩浩荡荡的出安化门,明德门是不敢出的,这个门连接朱雀大街,若是这么浩荡的队伍在朱雀大街上哪怕是慢行,也会被莫名的官兵给围起来,遇上好的官兵还好,遇上不好的一上来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直接乱刀围剿,那时叫天都没用了。

行在一百五十多米宽的朱雀街是很爽,七八辆马车横着走都觉得宽敞,可不敢这样做啊,想活命的林凡只能从安化门出去。

扣掉比较危险之地如雅山玉山这样相对险要之地,长安附近就没有什么特别好玩的地方了,所以去哪玩也就成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从第一辆马车一直问到后面,问了几乎每个人的意见,答案很丰富,五花八门都有,这就更让林凡头痛了,太多反而更难选择。

思前想后,最后考虑到大家所带粮食并不多,那午餐就成了问题,于是就提议到河边玩耍,在这里或许还能找到吃的。

选了一处比较近的河边就扎下来,孩子们一下来就欢喜的在河边玩水,打水仗,何大是孩子头,带着何二还有另外一个小孩组成一个团队去挑战这里的每个人,当然除了灵儿和林凡,这两人他是不敢招惹的。

有些怕何大的被弄了一身湿不敢多说什么,默默远离他们,个别脾气倔的就没这么好欺负了,奋身反抗,以一敌三,把对方充当先锋的两人打得一身湿,自己也是湿漉漉的···这一仗打得真是过瘾。

这样下去可不行,瞅瞅日头渐上,林凡大喝一声这些童鞋们就乖乖的停在原地,等待老师的吩咐。

“午餐时间快到了,现在大家停止一切打水仗行为,现在开始捕鱼,谁捕的鱼多,今年暑假作业就不用做,嘿嘿,如果谁最后一名,作业翻倍!”

学生终究还是怕应试教育的,听到作业就都提起万分精神应对接下来的考验,虽不想用这种应试教育法,但林凡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后世的这种习俗遗传下去也比较后,也许经过千年的演变后,这种制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呢。

这里面灵儿一直都很安静,也许这里面就她一个女生,与那些混球玩不来的缘故,她总是静静的坐在林凡身边,仰着头在思考今日要上的实践课,她在努力求进的时候就是这么安静的,一旦脱离学业,她就如脱缰的野马,谁都拴不住。

无趣的林凡在看了学生们捕鱼比赛过程后没多久就觉得更无聊了,没人谈心,单雄也不善言语,只喜欢酒,又没手机可玩,只好夺过单雄手中的酒葫芦连喝了几口,晕层层地躺下来静静沐浴这夏日阳光,眼睛盖上一层布就进入黑暗世界,没多久,就沉睡过去···

醒来时,面前就已放好烧好的两条大鱼,这两条大鱼是何大和何二抓的,两人不舍得吃,自己只吃小鱼小虾,其他人想吃也不行,哪怕比他大的小孩威严相压也不肯,硬要留给他们尊敬的老师。

感动啊,这两二货终归在礼节方面遗传了他老爸的基因,鱼是灵儿烤的,烤得很细,很认真,没有烧焦的地方,睡了一觉肚子刚好饿了,抓起其中一只就细细享受同学们的优待······

林氏学府这学期的最后一堂课要在高山举行,专门为灵儿而设定的一堂课,在这点上林凡毫不惭愧的觉得自己是一个很称职的教师,要是在后世得个什么荣誉教师的名号应该不难。

灵儿一直不相信两个不同大小质量一样的球体从同一高度落下的时间会一样,她一直坚信不同,非要以实践证明,林凡自知在现实中无法做这种实验,可这**非要证明,那就陪她玩玩好了。

选一处不高的高山,没有球体就以石头代替,何大用秤称了两个质量大致一样的石头,抱着两个石头就笑嘻嘻的爬上山,能够被老师重用,这是他最开心的事。

在林凡一声号下,何大放开了两块石头,不管这结果如何,林凡立马要求重做,刚刚教好要同时放手,可这二货就是做不好,好在山下是泥地,不然又得重新找石头。

测了三次终于做成,时间明显不同,看到这结果灵儿高兴得几乎跳起来,嚷嚷着老师错了。

“错什么错,没看到这两块石头规则大小差别很大吗,形状差别这么大,所受空气阻力肯定不同,加速度不再是重力加速度,下落时间能一样吗,早跟你说了,那结论是在理想状态下,没有任何阻力,只有重力加速度。

什么叫理想状态?就是我们假想中的状态,这种状态现实怎么可能有,所以不管你做多少次试验都是现在这种结果,但你不能以这种试验就把真理一棒打死。

暑假好好温习功课,开学时还搞不懂这简单的物理学就永远不要来上课了。”

一顿臭骂使得现场一片安静,灵儿低着头扭捏一会,没多久就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又笑嘻嘻的拉着林凡的手臂问长问短。

看到这样一幕,站在高山上的何大终于领悟到该如何哄老师开心了······

第三十九章新学员

林凡现在才发现,建立林氏学府是他在大唐所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他教的四十个学生,如今虽还未成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一点长安的风气。

现在长安县二三十坊市百姓路过时,最经常问的就是,‘你家小仔上学了吗?’,‘你家小儿这次考了多少分’,有些人摇头叹气‘不高不高,只是学府第三’。

学风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如今唐人也会把更多心思放在孩子的教育上,只要这个风气一直延续下去,林凡相信千年后的中国一定会是世界霸主。

老何家里要大摆筵席,为的是庆祝家里的两个宝贝儿子已经懂得算一匹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