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国太后纪事-第3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人都可以作证,现在就连梁氏自己刚才都认罪了,如今你又说是个误会,这岂不是很矛盾吗?”

“太夫人说的极是。”赵涵秋又忍不住说道,“梁氏自己都承认了,梁夫人就不要再搬出梁家的名声为她狡辩了,赶紧拿了休书走吧!”

☆、第六十五章 姗姗来迟(二更)

赵涵秋一番话,说的梁夫人和石氏满面通红,而跪在地上的梁诗兰,更是羞愤欲死。

她有种预感,自己大概是不能如愿了。

她之前本就跪了一天一夜,甚至连饭都没吃,此刻,又经此打击,顿时有些头晕眼花起来,身体也忍不住跟着摇晃了一下。

石氏见状,眼眸一闪,顿时焦急地喊道:“兰妹妹?”

一边说,一边抢步上前扶住了梁诗兰。

梁诗兰勉强抬起头来,看了石氏一眼,却发现石氏正对着她使眼色,梁诗兰精神一震,竟然心领神会,眼睛一闭,就“晕”了过去。

石氏急忙大声喊道:“妹妹,兰妹妹,你怎么了,你快醒醒呀?”

梁夫人一下子慌了,慌忙走过去问道:“兰儿怎么了?”

“母亲,妹妹她……晕过去了。”石氏含泪说道。

“怎么会呢?刚刚才好好的?”梁夫人惨白着脸说道。

石氏拿着帕子拭泪道:“来大元帅府之前,妹妹就已经跪了一天一夜,还受了鞭刑,大概是撑不住了罢。”

“我可怜的女儿呀,我这到底是做了什么孽,才生出你这么一个孽障来,你天生就是来向我讨债的呀!”梁夫人一只手垂着胸口哭道,“这样也好,你就是死了,也比被人休了强,要怪就怪你命不好吧!”

石氏此时擦干了眼泪,站起身来对秦姝福身道:“秦太夫人,兰妹妹之前的确是做错了,可是,她也罪不至死呀,求您看在她已经知错受罚的份上,饶过她这一次吧?你若是执意要休她,倒不如直接杀了她来得痛快。”

“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秦姝说道。

“什么?”石氏有些呆愣地问道。

秦姝说道:“她做错了就是做错了,无论有什么后果,她都应该受着。她回梁家这么久,也没见她反省,你们梁家更没有将人送回来的意思。怎么应天府的危机刚解除,她就开始知错了,你们也大喇喇地找上门来,甚至还在我面前狡辩,试图颠倒是非,半点真诚也没有。你们凭什么认为,我会重新接受她,你们当我是傻子吗?”

听到这里,石氏目瞪口呆,梁夫人也停止了哭嚎,不可思议地看着她,晕倒在地上的梁诗兰,闭上的眼睛也忍不住动了一下。

“太夫人误会了,之前,我们梁家根本不知情,若是我们早就知道此事,肯定会第一时间将人送回梁家的。”石氏回过神来,急着说道。

秦姝笑道:“你觉得这话,我会相信吗?梁氏回梁家居住,可不是一两天,而是半个多月,你们再迟钝,也该感觉到不对才是,怎么会不去查一查缘由?这件事我没有故意隐瞒,你们查到也不是什么难事,可你们依然没有什么表示。就算外面打仗,但城内是安全的,想要将人送回来不难,可你们并没有这么做。”

一番话说得石氏和梁夫人哑口无言,面红耳赤。

原本以为她们可以瞒天过海,以为秦家会不知道她们小心思,没想到,她们的行为都被人看在眼中,那她们之前的行为,岂不是像被人扒光了衣服的跳梁小丑一般了。

“好了,你们不必再说了。”见梁夫人依旧试图辩解,秦姝抬手说道,“我见你们,不是看你们在这里装模作样的演戏的,也不是听你们在这里狡辩的。这里是休书,梁氏的嫁妆,我已经让人装到马车上了,你们现在就带走吧,以后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说完,一名丫鬟就从里间端出一个托盘来,上面放着一封信,正是秦姝代笔写的休书。

梁夫人颤抖着手将休书接过,眼泪又落了下来,她已经预想到,等她们回去之后,梁家会掀起多么大的风波了。

石氏也是神色黯然,事已至此,做什么也没有用了,此刻,她们只能接受这个现实。要怪只能怪她们太贪婪,想要左右逢源,谋取好处,才会将错就错。若是她在一开始打听到实情的时候,就将人送回来,也不至于会落到如此下场。

至于梁诗兰,谁还管她的死活。

梁夫人到底是拿着休书走了,并没有再闹腾,再闹下去,只会更加丢人,梁家可就真成大笑话了。

而梁诗兰,绝望之下,竟然真得晕过去了。

这时候,就连梁夫人,也无心顾念她了。

梁夫人一行人,终究还是灰溜溜地回去了。

只是,那一车车地嫁妆,可是跟低调一点都沾不上边,不出半天,几乎整个应天府的人都知道名门世家梁家的女儿被休了。

至于原因也很清楚,梁氏在宋家军打过来的前夕,因为怕死,而逃回了娘家,现在见到应天府安全了,又厚着脸皮回来,结果被秦太夫人一怒之下给休了。

百姓们好久没有遇到这么大的八卦了,个个都十分兴奋,津津乐道,这件事足够他们议论好一阵了,梁家的名声,也因此毁了大半。

想要建立一个好名声,必须得长年累月的经营,但要破坏,只需要半天就足够了。

没有人觉得梁诗兰可怜,也没有人觉得梁家无辜,更没有人觉得秦家做错了,他们只觉得大快人心。在整个应天府都在积极抵抗敌人的时候,身为大元帅的妾室,却临阵脱逃,给他们扯后腿,大家都觉得十分愤慨,梁氏被休也是她罪有应得。

什么狗屁梁家,什么世代簪缨,什么清高自傲,统统都是狗屁,能养出这么贪生怕死,没有担当的女儿,梁家还有什么气节可言?想必以前也都是装模作样吧?

就是那些跟梁家交好的世家,甚至依附梁家,在梁家学馆读书的读书人,也都避之唯恐不及,彻底疏远了梁家,生怕别人将他们也跟梁家混为一谈。

尽管梁家也做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可收效甚微,毕竟,梁诗兰是犯了众怒,梁家再怎么洗白也没用,要想恢复名声,至少也得等众人将这件事遗忘之后,才能慢慢筹谋,但要恢复和谈容易,若是没有意外,几十年内都别想了。梁家的女儿以后的婚事,恐怕也艰难了。

梁诗兰犯下大错,致使梁家百年声誉毁于一旦,她就是梁家的罪人,就连她的母亲梁夫人,都被她牵累,被软禁了起来,梁夫人打击过大,一下子就病倒了。

梁诗兰原本是要被宗族的人处死的,但事已至此,就是处死她也没有用,让她活着反而更能恕罪,最重要的是,在这种紧要关头,他们梁家事事都需要谨慎,决不能再落下一个推卸责任,草菅人命的罪名——

将事情都推到一个女人身上,实在太没担当了,不但不会被人称赞,反而会令人鄙视,倒不如默默人了,咽下这个苦果,做出一副诚恳认错的姿态来,说不定还能挽回一点名声。

因此,梁诗兰到底被发配到了家庙里,日日夜夜为梁家祈福,洗刷己身的罪孽。只是,她这辈子,大概都别想再出来了。

梁家之事,被传的沸沸扬扬的,直到秦姝他们再出出征,都还没有停歇,大概会成为百姓们此后一个月的谈资。

辛氏生女有功,等做完月子,大概就会从东园里直接搬出来了,梁诗兰的院子,也将迎来她的新主人。

辛氏志得意满,每天做梦都会被笑醒,对梁诗兰的处境,十分幸灾乐祸。唯一让她可惜的是,她怕是没有机会踩在她的头上作威作福了。

若是能让梁诗兰跪在她跟前给她行礼,她心里必定会非常畅快。

这件事告一段落,秦姝在家休息了两天之后,顺便解决了梁诗兰的事情之后,又重新返回了军营,因为又要出征了。

这几天,除了整合军队之外,更多的是准备粮草和武器,制定作战计划。

他们也并非贸然行动,而是跟祁五和秦佑安都传信商议过的,这也是他们的意思。

他们会先行一步,对付入侵者,祁五和秦佑安的联合军队,也会尽快赶到支援他们。

他们拖延一天,百姓们就多受一天的苦,实在不能再耽误下去了。

应天府,依旧陈修远等人留守,只留下了五万兵马。

宋家军和秦家军三十多万大军,直接向北进发。

这段时间,身为入侵者的敌军也没有闲着,一直在侵占地盘,他们一路势如破竹,如今距离应天府,也不过是几百里的距离。

不过几天的时间,两军就在山东境内峄(yi)州跟敌军狭路相逢,毫无二话,立即就交上了手,对于这些入侵者,根本不用废话,直接开打。

漠北蒙古部族可汗只带了二十五万兵马南下,他攻下上京后,却没有留在那里享福,只留下了他的儿子坐镇上京,自己则带了二十万兵马到处攻城掠地,每到一处,都大肆掠夺财物、粮食和女人,然后,大肆屠城,人间惨剧都不足以形容这个情景,所过之处,宛如蝗虫过境,一片荒凉。

这一章打得昏天暗地,激烈异常,有宋良秀这个极为了解敌人的元帅在,他们一直略占上风,唯一让人头疼的是,这些外族人竟然用汉人青壮奴隶还当炮灰,还用百姓们的性命作为威胁,不免让他们有些束手束脚的,好在,他们也并非全无办法。

半个多月之后,秦佑安和祁五的军队终于姗姗来迟。

------题外话------

加快进度,尽快进入下一卷,接下来的打仗不会细写。这一卷对我来说,真是煎熬啊。对你们来说,大概也是吧,能跟到现在的都是真勇士,╮(╯▽╰)╭

☆、第六十六章 我没有隐疾

这半个多月,宋家和秦家的联合军,敌军边战边退,已经被打退了上百里。

除了宋家军这个知己知彼的老对手所起到的作用之外,秦家的火炮、火铳等武器,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才得以用最小的代价,击退强敌,更何况,还有红莲军一众医护兵的及时救治,损失并不是很大。

秦姝这次没有坐镇指挥,而是将红莲军融入秦家、宋家的联合大军,心甘情愿地做一把锋利无比的尖刀,只是偶尔才会提出建议罢了。

在指挥作战上,她有天分,但绝对不是顶尖的,她再怎么努力研读兵书,也不可能比得上宋良秀、秦归等这些天生的将帅之才,跟他们相比,她总是少了那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灵气,她是能提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建议,但那也不过是因为她的来历,导致眼界与别人不同罢了,其实,也不过是拾人牙慧。

在这种最关键的时候,她还是退位让贤,辅助作战比较妥当。行军打仗,可容不得任性逞强。

虽然红莲军在这场战争中,算不上是绝对的主角,但也是必不可缺少的一环,谁也不敢轻忽她们在这场战争中的重要性。

那些曾经轻视嘲笑过她们的蛮夷,大都成了她们的刀下之鬼。

秦、祁两家的大军到来的时候,正是他们鸣金收兵之后不久,而那位蒙古可汗,在察觉到秦家援军已经到来的情况下,立即当机立断,连夜撤退,好在,只要再坚持两天,他们的援军就要到了,倒也可以忍得住这份耻辱和憋屈。

这次他们的援军,除了从从漠北赶过来的三十多万大军之后,还有打算来中原分一杯羹的大金女真的十五万兵力,足以跟他们一战了,错过这一次,他们恐怕再也没有入主中原的机会了。

然而,只要打垮了对方,这万里江山,自然就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再也无人能够阻止他们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