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国太后纪事-第3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姝点了点头,说道:“请人去前殿吧!”

秦姝暂居的颐和宫为三进,位置在原本的极乐宫,现在的慈宁宫以西,往年也曾做过太后太妃的居所,只是年代日久失修,已经不适合常住了。

在前朝,周太后之外的太妃们,就住在此处。

秦姝搬进来之前,进行过修缮,秦佑安打算日后将这里拆除,建成慈宁宫的花园。

秦姝身边伺候的宫女十二人,太监十二人,嬷嬷四人,共二十八人。

而颐和宫内的侍卫,便是以路青苗为首的红莲亲卫军,路青苗更是被皇帝封为正五品带刀侍卫,平时跟随皇太后左右,保护、侍奉皇太后。

而京城内、外,也都建有红莲军营地和校场,跟新建的京师三大营区分,另成一体系,只听皇太后的命令,对皇太后负责。

她们是皇太后的私军。

而红莲军不会再扩军,控制在一万人以内,若是再增加人数,恐怕会触碰到佑安以及文武百官等人的敏感神经,到时候,只会给红莲军招来灾难。

红莲军的普通士兵可以嫁人,可是一旦嫁人,就必须退役,并有丰厚的补偿作为嫁妆,而她们空出来的位置,就会由新人补上,一个萝卜一个坑。

她们也可以选择不嫁人,会被编为精兵,终身为红莲军效力,她们才是红莲军真正的武力,将来,红莲军会为她们养老,记入功德碑,牌位入红莲军功德庙,享祭祀,只要红莲军存在一天,她们香火祭祀就不会断绝。

尽管如此,选择退役嫁人的还是占据绝大多数。

加入红莲军,不但可以识字习武,还可以学习一技之长,最少服役三年,方可退役。退役之后,还可优先进入红莲军旗下的产业工作。

秦姝有点子,有技术,有人,有地位,秦佑安登基后,秦姝也又有了时间和条件,于是,几个月后,红莲军旗下的作坊、店铺乃至医馆,宛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开花,想必用不了多久,就能遍布全国。

因为这些优渥的条件,想要加入红莲军的女子,数不胜数,更别说,红莲军女将们,还是被皇帝册封的,那是多大的荣耀,比册封什么夫人威风多了。

一直到了后来,只要有女子从红莲军退役之后,身份立即水涨船高,就算年龄大一些,也不愁嫁,不知有多少人家抢着娶,竟是像是镀了一层金一般。

这些女子出来后,亦是十分独立,还可以自己赚钱养家,又有武力值,在家里很有地位和话语权。

可惜的是,红莲军的招军越来越严格,而且自有她们独有的一套规则,会进行多方面的考察,并非越优秀,就越容易加入,相反,那些条件不够好,心性却过关的人,或许更容易被招收进去。

贵女们也有加入红莲军的,只是她们有家族拖累,限制太多,而她们对红莲军的条件,也不是很看得上眼,她们更喜欢做风风光光的诰命夫人,她们身娇肉贵,身上添一道细细的疤痕都要哭死觅活的,这样的人,岂会喜欢舞枪弄棒,流血流汗呢?因此,想要加入的人着实不多。

但也有一些家长开明之人,将女儿送进来历练,反正只是三年而已,出来后照样嫁人。也有为了逃避联姻,或者在家中处境艰难走投无路的贵女,选择偷偷加入红莲军的,有了红莲军的庇护,就是家族也绝不敢刁难,还变相给自己找了个大靠山,说不定还能给自己混个前程出来。

秦佑安的亲军,则为“锦衣卫”,不但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还负责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

而锦衣卫指挥使,就是他一直以来的亲卫——赵笙。不但如此,他还以军功加封为二等荣昌侯,虽然只是普通的世袭,每承袭一次,爵位都会递减一等,但还是天大的荣耀了。

至于秦佑安曾经的小伙伴们。在建隆元年,第一次大封功臣时,秦归功劳最大,甚至还干掉泽王了,割下了他的首级,在对抗外族时,亦立下无数汗马功劳,因此被封为一等长信侯。

之后,秦归便并立即率军南下,攻打蜀王,等他得胜归来,说不定还能被更进一步。

本朝废除前朝的子、男爵位,只设公、侯、伯三等爵位,而按照铁券,又可细分为七等,即一等公、二等公、一等侯、二等侯、三等侯、一等伯、二等伯,各个等级所领的俸禄都不同,在宽恤等方面的待遇也略有区别。

其次,便是赵笙了,二等荣昌侯。

刘思被封为一等长兴伯,孙吉被封二等兴安伯。

虽然细细分出一、二等,但平时提及的时候,并不会特意点出来。比如一等伯和二等伯,只是待遇上有些差距,其实爵位等级还是一样的。

如今他们都已经派人去秦庄接他们的家眷了,想必在皇太后正式上徽号前能赶到,也好给太后行庆贺礼。

闲话少说,此刻,萧如萱等人正在颐和门外的小广场上候着。

得到得到传唤后,才恭谨地举步入内。

进了颐和门,过了影壁,便是正殿颐和宫,也就是前殿,殿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台前出三阶,中设御路石,月台左右亦各出一阶。

一行人上了台阶,在宫女的带领下,进了正殿。

虽然明间正前方的宝座上,空无一人,但众人还是下意识地屏气凝神,眼睛都不敢乱动,只有第一次来请安,且性子较为活泼的林美人好奇地偷偷打量了一番。

两边东、西梢间则为暖阁,皇太后偶尔留人说话,或者单独召见某个亲近之人,就会在东、西暖阁里。

颐和宫除正殿之外,还有两侧的东西配殿。

而秦姝平时起居坐卧,则在后面的第二进,也就是所谓的寝殿,有甬道与颐和宫相连,跟前殿一样,亦是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后檐明间开扇门,过穿堂,可直达第三进的后罩房。

如今,正在新建中的慈宁宫,大体上亦是按照这个规制来的。

秦姝还让人寝殿和后罩房之间,准备了一个鹰架,专门为小苍准备的,

小苍之前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半个月前,它才突然出现,给秦姝带来了祁五的消息,休息一晚后又飞走了。

众人大概等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秦姝就从后面的寝殿缓缓走来,刚在宝座坐定,萧贵妃就开始带人行礼。

礼毕,新晋的和嫔和林美人,又单独上前给太后行礼。

秦姝打量了她们一番,和嫔和林美人都是真正的美人,一个纤细柔美,一个纯洁又妩媚,单论外貌,林美人自然更胜一筹,天真中又带着一点魅惑。但是论气质,却是和嫔更甚一筹。

和嫔一身书卷气,却又不清高自傲,十分柔顺贞静。怪不得两人出身差不多,却是和嫔封为九嫔之一,林氏却只封了区区一个美人。

自己养的儿子,自己清楚。

佑安喜欢什么样的女子,她也心中有数。

佑安最喜欢柔顺贤惠,又谨守礼法的女子,对于这样的人,他总会多一分重视,比如沈静芳、萧如萱,最讨厌多事又愚蠢的女人,比如周真儿,他现在看都不愿意看她一眼。

幸好,这一世他的脾气比前世好了许多,否则,他早将周真儿给拉出去砍了,说不定连尸体都找不到。

对他来说,女人只要乖乖地给他生孩子就好了,蠢点没关系,就是不能生事。

一旦让她们不贤德了,不守礼了,转眼间,他就能将她们无情地舍弃,别管她们谁不是给他生下过儿女。

比如,这一世,他看清楚了沈静芳的真面目,几十年的感情,竟然说弃就弃了。

而对于那些美貌无比的女子,他可能碍于皮相,也会多多宠爱,一旦她们做错了什么事,或者说错了什么话,绝对会毫不留情地抛杀,反正死了一个,还有别的补上。

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美貌的女子。

就连赵涵秋,也不是秦佑安喜欢的类型,不过是因为母亲喜欢她,她又能让母亲欢心,他才爱屋及乌,才对她略有青眼。

但他却封了赵涵秋为“贤”妃,可见是期待她更加贤惠一些,更对得起她如今的封号。

红莲军的这些女人,大概都不在她的喜欢范围之内。

行礼过后,秦姝又和善地跟两人说了几句话,让她们好好服侍陛下,早日为皇家开枝散叶,最后又隐隐提醒她们安分守己,不要恃着宠爱就兴风作浪。

两人都恭敬应是,看其神色,和嫔若有所思,而林美人则有些不以为然。

秦姝给嫔以上的嫔妃赐座,加上新来的和嫔,也不过三人有资格入座而已。

林美人见没有自己的位子,不免有点闹小情绪,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就隐没了。

她自忖各方面都不输给苏氏(和嫔),两人同时进宫,可她位份却偏偏比她低了好几级,她心里实在是很不服气,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明明陛下先召她侍寝的,而且看起来还挺喜欢她的。

比林美人更不满意的,则是辛昭仪。

她甚至都替陛下生下了长女,却连个嫔都没混上,而和嫔又算什么东西,区区一个刚进宫的新人,竟然就位列九嫔之一,比她的位份都高一级,见了她还得行礼,这让她的脸往哪儿放?

可惜,没有人关心她的心思。

事实上,在皇上登基之后,一次也没召她侍寝呢!这不免让她有些底气不足,就是不满,也不敢去闹。

周真儿在最初进宫之时,吃了教训,又被封了一个最低的位份,最近又被身边的嬷嬷解说了一番宫里的规矩,倒是知道一些好歹,现在她身份低,开口说话倒是自取其辱。若非现在宫妃太少,她就是连给太后娘娘请安的资格都没有呢!

好在,她有个好兄长,要不是看在她兄长是武定伯的份上,她早就被那些宫人给欺负死了。

现在爹娘已经随哥哥来到了京城,她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给母亲传递个消息,母女俩见一面,让她再去太后娘娘那里求求情,给自己升一升位份,要不然,她根本没脸出门见人了。

下面各嫔妃心思各异,秦姝那里,倒是其乐融融,喜笑颜开。

赵涵秋正在跟秦姝说她的儿子——秦晙,小名毛毛的一些趣事。

因为孩子都太小,秦姝也不会每天都看他们,只隔几天让人抱来见一面,等他们略大几岁,再来请安不迟。

萧如萱也说了说大皇子秦旭的情况,只是她说得就没那么声情并茂,趣味盎然了,跟太后一问一答,显得十分呆板无趣,但她神色认真,提起大皇子语气也带着慈爱,可见,她对大皇子是上了心的。

秦姝不时地浅笑着点头,说道:“你很好,对大皇子,你也很尽心。”

萧如萱这才恭敬地道:“这是妾应该做的。”

既然旭儿认她为母,她自然要对他好。

秦姝问完了两个孙子之后,想起自己唯一的孙女,便又看向辛氏。

辛氏心里又是激动,又是欣喜。

大公主马上就一周岁了,却连个名字都没有,只有太后偶尔问一问,陛下竟是仿佛没这个女儿似的,提都没提过,亏她当初还想着要靠女儿翻身,谁知却不过是空欢喜一场。

现在,机会却是来了。

她绞尽脑汁地回想女儿的情况,准备待会儿太后问起,她好回答。

虽然都是奶娘和宫女照顾女儿,可她也是时常过问的,就是为了应付现在的情况。若是能在太后面前,显示自己的慈母之心,必定会给太后留下一个好印象。

只要赢得了太后的喜欢,皇帝的宠爱也就接踵而来了,赵氏不就是个好例子吗?

哪知道,就在她自信满满地等待太后询问的时候,她却突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