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衣香-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盛夫人心头也微跳。

怪不得说要离开京都回徽州老家去,原来又在外头惹事。

盛夫人对二爷的事。原本想着不再多管。可他出了事,丢的也是盛家的颜面。当初和袁小姐,虽不说闹得满城风雨。却也是给盛家结下了仇敌:那件事已经过去快两年,建昭侯袁府还是不跟盛家来往。

倘若将来盛府出了事,袁家有机会的话,绝对会落井下石的。

盛夫人安抚着二奶奶:“你先别哭……等海哥儿回来,先把他叫到我跟前来。我有话跟他说。这件事若是真的,娘会替你做主,不叫你委屈着……。”

二奶奶心头有些许宽慰。

她心里还是挺喜欢婆婆的做派:嫁过来这么多年。不管发生了何事,当她和二爷起了争执的时候,婆婆都是维护她,把二爷拉过来骂一顿。

二奶奶就哭得更加用力。

她哭得伤心,盛夫人也心疼不已。轻轻摸了摸她的头。在这一点上,盛夫人从女人的立场想,挺同情二奶奶的。

过门这些年,她只有一个蕙姐儿,没少吃二爷的埋怨。

不过,二爷房里的姨娘也总是不育,让盛夫人对二奶奶的心疼又少了几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二爷房里之所以只有蕙姐儿一人,二奶奶在背后自然是做过什么的。

“没事。没事。”盛夫人柔声道,“不是还有娘?海哥儿他还敢翻天?”

盛修颐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就看到二奶奶在盛夫人跟前哭。

二奶奶看到盛修颐,忙起身擦了眼泪给他行礼。

盛修颐就问:“二弟妹这是怎么了?”

盛夫人咳了咳,不让二奶奶开口,对她道:“你先回去吧。要是海哥儿回来。让他到娘跟前来。”

二奶奶道是,退了出去。

盛修颐问盛夫人:“海哥儿又闯祸了?”

盛夫人也不瞒盛修颐,把二爷盛修海今日说要回徽州的话、二奶奶哭诉的话,都告诉了盛修颐。

盛修颐浓眉微拧,想了想:“可要我先派人去查查?”

盛夫人巴不得,却又问:“你上哪里查?你又不认识谁……。”在盛夫人眼里,她的长子虽然做了帝师,在人情世故面前却很笨拙。

三爷还有些狐朋狗友,盛修颐就没什么朋友。他没有人脉,去哪里查?

盛修颐笑:“您放心吧。”

诚哥儿还在元阳阁,盛修颐让乳娘把孩子抱过来瞧了一回。

诚哥儿已经快一岁了,看到盛修颐就咯咯笑,挣扎着下地走。

乳娘居然把他放在地上。

他就艰难迈着小腿,歪歪斜斜咯咯笑着奔向盛修颐,抱住了盛修颐的腿。盛修颐一怔,整个人愣住。

半晌,他才知道把诚哥儿抱起来,使劲让孩子脸上亲,错愕道:“诚哥儿居然会走路了!”

盛夫人失笑:“半个月前就会走了。上次还摔了一跤,你瞧他的额头……”

说着,上前指诚哥儿上次摔青的地方给盛修颐瞧。

盛修颐眼底却有了些许水光,他对孩子这么大的变化很惊奇又感动。

盛夫人又是笑:“这有什么?乳娘和丫鬟们整日教他说话,他都会喊祖父了……”

诚哥儿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喊祖父,让盛昌侯唏嘘不已,对诚哥儿更是疼爱。

“爹爹……。”盛夫人和盛修颐说话的功夫,诚哥儿的小手往盛修颐脸上摸,突然含糊不清喊道。

盛修颐身子又是一怔,不敢相信:“诚哥儿……。诚哥儿喊爹爹了?”

盛夫人也是惊讶:“哎哟,头一回听他喊爹爹……”

诚哥儿笑得更加欢乐,手舞足蹈的喊着爹爹。

盛修颐就哈哈大笑,使劲亲诚哥儿,口中道好儿子。

盛夫人在一旁看着也欢喜不已,却对盛修颐道:“又不是头一回当爹,瞧你喜欢的……”

第248节意外(1)

盛修颐当然不是头一次当爹。

他另外的两个儿子,他同样很疼爱。

可孩子们还在襁褓中时,他没有太多的感觉。他跟普通父亲一样,等待着儿子们长大成人,才开始教育。

孩子小时候,一直都是乳娘和丫鬟们带着,孩子的母亲偶然教育他们。父亲在孩子们的幼儿时光里,向来是缺席的。

盛修颐就对盛乐郝和盛乐钰幼年时期没什么印象。

不是他不想亲近孩子,而是孩子们的母亲不让他靠近。倘若他要抱孩子,她们就会跪下劝诫他:抱孙不抱子,别坏了规矩!

古人说,孝莫大于严父。盛修颐的教育里,他必须做个严父。

就算他不想,他身边的女人也会逼她做个严父。

只有东瑗愿意让他亲近诚哥儿。

她虽然很重规矩,却对诚哥儿身上不怎么忌讳。

所以盛修颐真的是第一次感受到孩子初次开口喊爹爹的兴奋,初次体会孩子蹒跚学步的愉悦。看着诚哥儿歪歪扭扭奔向他,盛修颐的心一瞬间软的不可思议。

他甚至感叹命运的神奇。

那么小的诚哥儿,他和东瑗抱着他,逗弄着他,转眼间,孩子都会跑了。

“娘,诚哥儿如今会走路,总在您这里,只怕……。”盛修颐抱着高兴得直笑的诚哥儿,对盛夫人说道。

他话尚未说完,盛夫人打断了他:“想把诚哥儿抱回去是不是?这话你和我说不着。诚哥儿头一次开口,就喊了祖父。你还是亲自和你爹爹说。看看是否能把诚哥儿抱回去吧。”

盛夫人说着,就笑起来。

盛修颐无奈。

看着儿子红扑扑胖嘟嘟的小脸,一双似墨色宝石的眸子熠熠生辉,十分灵巧。咯咯笑的样子。叫人瞧着就喜欢,他爱不释手。

只是被他父亲盛昌侯看上了,他估计诚哥儿是不可能抱回静摄院了。

他的父亲一生霸道。盛修颐争不过他。

而且父亲为了家族的安全而从权臣之位退下来,盛修颐多少觉得亏欠了父亲。如今老人喜欢孙儿,他若是非要把诚哥儿夺回来,就真的不孝了。

想着,他又是叹气。

看着盛修颐依依不舍的样子,盛夫人忍不住笑:“人说水往下流。不管是谁,总是爱自己的儿子比父亲多。”

这话是暗骂盛修颐只要儿子。不顾老子。

说到这个份上,盛修颐就真的不敢再想着把诚哥儿抱回去。

他也笑道:“娘,诚哥儿就劳累您了……。”

盛夫人见盛修颐上道,这才彻底的眉开眼笑:“劳累什么?一屋子丫鬟婆子们跟着他,是要我抱了不成?你宽心。难不成我和你爹爹还能把诚哥儿教成个纨绔子?”

盛修颐苦笑。

这一点上,他的确不太放心。虽说爹爹严厉,可那是对儿子。在孙子身上,说不定就只剩下溺爱。

当初祖父对父亲和叔伯们哪个不是严厉的?

可对待盛修颐兄弟,祖父就是慈祥和蔼。

这是盛家的遗传。

诚哥儿甜甜喊声祖父,父亲估计什么都不记得了,对诚哥儿只怕是有求必应。

抱了会诚哥儿,盛修颐才从元阳阁出来。出门的时候,他吩咐来安:“你叫人去查查。二爷最近和谁有来往。不管是什么,查到了就告诉我一声。”

来安道是。

盛修颐这才回了静摄院。

东瑗半坐在床上,替诚哥儿做鞋。鞋子上扎了两只栩栩如生的小老虎,那是芸姐儿帮着扎的。虽然不及二房的七奶奶扎的精致,却也是很好看。鞋子快做好了,东瑗正在锁边。

盛修颐看到。上前接过她手里的针线,道:“身子还没好,又做这些,让邵氏帮着你做。”

东瑗笑:“我都躺了一个月,秦太医都说没事了。只是你们,一个个不准我下地。再说了,诚哥儿的鞋,怎么能让旁人做?邵姨娘也不是专门替我们做鞋的。”

诚哥儿的衣裳、鞋袜,都说东瑗亲自动手。

她前年还帮盛修颐做过几件中衣。如今有了诚哥儿,盛修颐的中衣和小衣她就不管了,竟然让屋子里的丫鬟们帮着做。

其他的衣裳,全部送到针线上去。

她如今满心眼里,只有诚哥儿最重要。

盛修颐对此颇有微词。他一抱怨,东瑗就笑得不行,只当他在拈酸吃醋。几次之后,盛修颐也认命了。

“多养些日子,总归不错。”盛修颐道。

东瑗只得道是,放了手里的针线。

丫鬟们见盛修颐回来,忙端了茶水进来。

“陛下泰山祭祖的事已经定了三月初八,我要随驾。”盛修颐跟东瑗说道,“可能要几个月才能回来……。”

历代帝王登基,都要举行祭祀。

所谓帝王之义,莫大于承天;承天之序,莫重于祭祀。在宫廷典礼中,祭祀和丰神最为重要。

天庆帝登基后,第一件大事,自然就是泰山祭祀。而祭祀这一路,各地百官要跪拜迎送,当地百姓要顶礼焚香,程序繁琐,没有两个月都不能回京。

而盛修颐身为帝师,肯定要同行。

东瑗早就预料到了,淡淡颔首:“你去吧。家里事不用担心。”

家里事岂有不用担心的?

盛修颐就把盛修海要求会徽州的事告诉了东瑗。

东瑗也是微愣,反问盛修颐:“二爷是不是知道自己的身份?”

二爷盛修海其实是庶出大伯的儿子,这件事盛家只有几个人知道,三爷都不一定清楚。二爷的公开身份。是盛昌侯通房生的,养在盛夫人名下。

至于二爷是否清楚自己的身份,盛修颐一直持肯定态度。

因为二爷总是和五姑父混在一起。

而五姑奶奶对他们的身份一清二楚。

盛修颐不相信五姑奶奶没有告诉过二爷。

“知道或者不知道,有什么差别?”盛修颐笑道。“他若是懂得感恩,自然会记得爹娘对他的养育之情;若是不懂得感恩,爹爹这些年对他严厉。也够他憎恨的。知道不知道,都一样。”

东瑗就不接话了。

盛修颐见气氛有些沉闷,转移话题,说起诚哥儿来。

“……。诚哥儿走路不太稳,就那样跑向我……”盛修颐还沉浸在诚哥儿会走路、会喊爹爹的兴奋里,语气里带着自豪跟东瑗说起。

东瑗直笑,反问道:“我没有和你说过诚哥儿会走路?”

因为东瑗要静养。不能总去元阳阁看诚哥儿。诚哥儿第一次喊祖父、第一次会自己走路,盛夫人都极其高兴,专门派了康妈妈来告诉东瑗。

康妈妈嘴巧,绘声绘色学给东瑗听,把东瑗也稀罕得不行。

她以为她告诉过盛修颐。

最近盛修颐也忙。看着盛修颐此刻的惊讶模样,东瑗才想起是自己忘了说。

果然,盛修颐故意板脸:“你知道,却没有告诉我?”

东瑗就笑着往床里面躲,拉过被子抵在胸前:“我以为说过的,竟然忘了!该打该打!”

盛修颐就扑向她:“这的确该打。”

两人就在内室里笑成一团。

跟普通的父母一样,东瑗和盛修颐也为孩子哭了笑了而心情起伏。

盛修颐陪了东瑗一会儿,快到吃晚饭的时辰,来安来了。在盛修颐耳边低语了几句。

盛修颐起身,对东瑗道:“二弟的事,我出去看看。你不要再拿针线了,好好养着。”

东瑗不以为然颔首:“你去吧。”

等盛修颐一走,她就喊了蔷薇把她的针线簸箩拿出来,替诚哥儿做鞋。

应声而来的。不仅仅是蔷薇,还有橘香,以及罗妈妈、寻芳、碧秋和夭桃。

蔷薇出嫁后,梳了妇人的圆髻,露出饱满的额头,更加漂亮。

过了正月十五,橘红出去了,蔷薇回来,依旧在东瑗身边管着她的钱财。二月初,橘香也进来服侍。

听到东瑗喊,蔷薇乖乖拿了针线簸箩给东瑗,橘香就在一旁打趣:“世子爷不是让您多歇着?您又辜负世子爷的好心,回头我告状去!”

“哎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