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荣宠共华年-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算一算,今年应该十二三了?”

袁妃注意到太后的小动作的时候,便做好了准备,当下只笑道:“才十二,慕云偏疼些,预备多留几年呢。您瞧,骨梢子还没张开呢。”

话音刚落,李妃便嗤的笑了:“这么点年岁,哪里有什么风仪,不过脸蛋略好些罢了。依我看还是文和县主,诗名又显赫,琴技又高妙。连白素媛都感叹自己从未见过如此刻苦之女儿,这才是女孩子学习的榜样呢。”

太后皱了皱眉:“淑妃,你对本宫的眼光有意见吗?”

李妃虽然不忿,但看到太后冷肃的面容,还是不大敢开口。张妃立即接话道:“太后您老人家的眼光什么时候错过?上次您伯府里的大姑娘进府来,臣妾们可是都开了眼,那真是又气派又大方,我们那时候才知道了什么叫做凤凰女,大家都道太后会调理人呢。”

太后最宠爱的外孙女,也是李妃的侄女。这个时候被提来夸奖,只能说张妃娘娘果然会做人。李妃对这示好果然受用,依样回礼:“你家蝶衣也不错。”

只是过于应付敷衍,再无下文,张妃未免尴尬。不过她也不大介意,这个李妃如今知道与人交好需要回礼,不再板着那张你对我好谄媚我奉承我都是应该的的脸,已经算是个不小的进步了。

皇后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她知道自己会闹笑话会犯错,所以公开场合,太后面前,她总是不开口。但不开口并不代表她不思考,她脑子里拼命回忆了一下李家大姑娘和张家蝶衣的形象,又看看书衡,心想难道就我一个人觉得荣宜县主更好看些?还是大夏的审美时尚什么时候又变得自己跟不上了呢?

☆、第86章 书御

书衡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嫁人后的申藏香。

小严夫人面目清冷,傲气内含,并不多与人言语,但陪坐在她身边的辅国公府嫡长儿媳申藏香却要和善多,年纪虽轻,但举止合度,言谈大方,淡雅而鲜活,婉约清新,如同冰山般的严夫人身边一道春水,很是受人欢迎,恰到好处的弥补了婆婆的不足。

而侍奉婆婆以后,她眉目间那股柔弱和傲气都藏了起来,更不会对着落花逝水对着燕子天鹅都要感慨一番,伤心叹惋一回,锻炼的愈发长进了。众人观察品评,赫然发现在小严婆婆的训导下,这又是一个不会犯错的辅国公夫人。

只是,那种敏感多愁的性子还是没大改。

她注意到自己的婆婆在看书衡,而且看了有一会儿。又想想自己府中那三个庶嫂妯娌,默默算算俩小叔的年纪,她忍不住猜测竟然连小严夫人也在打着求娶的注意不成?她的大哥申家的嫡长子已于前年中了第六名,先是做了翰林院编修如今又在谋取外放,也算是仕途顺遂,以后更有长足发展,另外两个哥哥也都读出了名堂各有前程,申家今非昔比。

可出身就是出身,这是少则三代多则五代才能改变的事情,她虽是嫡长媳但并不比三个嫂子家底更雄厚……………她的嫁妆满打满算一千五百两……………爷爷清廉,妈妈糊涂。若是真有书衡做了弟妹,虽然两人交情极好,但只怕…………申藏香白净的鬓角已隐约有了汗意…………环境是很可怕的东西………改变人,改变情感。她对这点的体会再深不过。自从被辅国公府订下,她就强迫自己了了对董怀玉的念想,而如今真的嫁到了辅国公府里,眼里便只有了婆婆相公,哪怕午夜梦回,也再没有忆起那个人过。

如果真跟书衡成了妯娌,那还能像以前一样玩耍嬉闹交心吗?如果小严夫人真的开口求娶,那结果怎么样都两说……………尽管定国公夫妇对女儿爱如至宝。但许严氏的面子谁都会给的,就比如她祖父,当初一直想着将她嫁于清流,不沾侯门贵族,结果又如何?

小严夫人并不知道自己给了敏感多思的儿媳这么大压力,她只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多好的女孩子,原本该是天的宠儿,只盼你的命运要好些。念及此处,她又想到了自己弘髯满面黝黑粗壮好似土牛的丈夫,忍不住又自怜一回。

等到后来书衡发现了这对婆媳的相似点,便笑得促狭,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你俩都有点自怜自恋情节,刚好都去当辅国公夫人。只不过前者是怜惜自己没个出挑的爹妈祖宗,后者是怜惜自己没个称心如意的相公。

不过现在,当事人书衡可完全没想那么多。袁国公刚回京城便病了,一方面是疲惫,一方面每年这时候固定不适。申藏香伺候婆婆,甘玉莹只顾自己嗨,连卫玉琴都去广济寺烧香了,董音快一年不出门了,不晓得是不是关在家里绣嫁妆。自己一个人没意思,暂时又没有结交新朋友的*,不如回家尽孝吧。

……………真是了无趣味的一次春游啊。

恹恹回到府中;书衡略作休息;自己写了一张字;来到了荣华堂偏厢;夫人不在的时候;袁国公并不歇在正室。

书衡这个爹爹对有些事情很随意,比如得了多少俸禄多少赏赐多少馈赠,一股脑塞给袁夫人保管,自己从不过问。今年要扩展什么银子生业,采购多少物资下人,多少人事变动,也尽由夫人,大约某天忽然发现咦,那个长随有点眼生。袁夫人笑着说公爷眼生的下人多得去了,您那里人手不大改,哪里理会到这些?所以,久而久之,袁夫人带来的几房人似乎比定国公原有的还有体面些。但随意的袁国公不会在意这些……………心思全放在朝堂的男人,对妻房内宅仆役争长短的这种事,当闭眼则闭眼。

但他对有些事情又有点强迫症一般的讲究。比如换衣服。去月心庵要换衣服,进荣华堂要换衣服,到外书房自然更要换衣服。哪怕同样都是去月心庵,焚香礼佛时候的衣服,抄经读经的衣服,也是不一样的。吃饭的时候或许还是这一件,那等到逛园子的时候铁定就换另一件了。

再比如摆件,若是自己百宝架上的兽首衔环内白三人足青铜坊变成了长沙窑梅花小鹿听风瓶,那他绝对第一时间就能察觉,一边翻箱倒柜把东西重新捣腾出来,一边告诉自以为细心周到的下人:“蠢货蠢货,哪有听风瓶不放在壁镂里放在格子上的?”然而下人告诉他这是夫人的意思,他就会立即改口:“这玩意儿长的是细脚伶仃欠碎了点,不过不需要高格珍藏,这庄重古朴的紫檀架子还是得摆肃穆的青铜器。那纤巧的瓶子还是放到花影帘子后面的宝瓶镂上吧。”

书衡都看的出来袁夫人于这些事上更不拘小节一些,其实大概就是哪天忽然得了个瓶子,呀,真美,真别致,放到相公那里去,他喜欢……………然后兴致勃勃的亲手摆上去,完全不会想太多……………这真是美丽的误会。

这种一次次放东西换位置的事情书衡已经看了这么多年,她很好奇为啥两人不讲清楚,最后发现言语多余,袁夫人豪放不羁而又乐此不疲,袁国公只好随她去并强迫自己也乐在其中,最后变成了一种情趣。呵呵哒。

再比如现在,夫人若在,他才会到正室起卧,今日听闻忠义伯老太太病重回了娘家,他就一定会歇在偏厢。哪怕他那一岁半幼儿的小摇篮就放在那里,他也只会说把衍哥儿抱过来给我看一看。然后,果然就是就着婆子的手看一看,再让她放回去……………尽管那小孩伸着手臂咿咿呀呀的叫,十分想让他抱一抱。他会抱,不过要等孩子睡着了。所以在书衡两个小弟弟眼里心里,这个父亲都实在高贵冷艳。

与其说这是一种让人牙疼的习惯,不如说是某种奇葩的原则。

所以书衡看到书御的时候,这小家伙正扒在梅花洞璧纱窗下探头探脑,要进不进。书衡玩心一起,从后面猫一样踮着脚尖溜过去,伸手捂住他的眼,悄声道:“猜猜我是谁?”

御哥儿咯咯一笑,一回身抱住书衡的腰:“姐姐回来了。”

“真聪明。”书衡弯腰揉他肉乎乎的腮帮子。书御在昭仁宫被精通易牙之术的姑姑精心喂养了快四年,长得高高的壮壮的,书衡很欣慰,若是身子骨跟爹爹一样,那真是快乐都得小心翼翼着。

“有事找爹爹?”

书御犹豫了一下,摇摇头。

如今仔细看去,御哥儿不大像袁夫人也不大像国公爷,反而有点像卫四舅。越观察越发现沉稳少言的性格也是照着自己舅舅长了。袁夫人豁达跳脱,袁国公伶牙俐齿,偏偏这孩子却是寡言罕语,永远一副思考人生的端庄相。

袁夫人刚到京城安排了下人安置东西,第一件事就是到皇宫里接儿子,结果发现姑侄儿两个一人占着半张桌子在那里写字。只不过一个写的是鲫鱼的十二种做法,一个抄的是《论语》。袁夫人亟不可待的请了安,一看御哥儿就两眼汪汪一副久别重逢的慈母相:“娘的乖宝,快让娘抱抱。”

御哥儿一见到袁夫人就站起了身,问安母亲,结果见到袁夫人这般姿态,先是愣怔,又是惊讶,一本正经的问:“母亲是想让我拽着您的袖子撒娇吗?”

所以,你到底为什么要说破……………真是一点都不可爱。袁夫人姿势僵硬,表情凝固,不是应该雏鸟一样扑到怀里涕泪横流吗?跟我想象的不一样。

袁夫人只好收起慈母相,摆出检查作业的严肃脸,低头看他的字,不是袁国公最爱的行书,也不是端正的小楷,偏偏是沉重敦厚的魏碑,应该是跟小四学的。

“抄《论语》吗?”

“回母亲,去年开始认字。学完了《幼学琼林》《声律启蒙》,一个月前刚开始背《论语》。”书御的回答也是一板一眼。

“平常有没有好好听话,有没有惹姑母生气?”

书御认真的回忆了一番:“大约有那么三次没听话吧,姑母倒是从来不生气。”

袁夫人立即摆出了教育姿态:“怎么可以不听话?”

“不冷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穿夹衣呢?”

“姑母是怕你着凉。”袁夫人刻意摆出严肃脸。“你不该让她担心。”

“晓得了。”书御当即回身给袁妃请罪:“娘娘下次再让我穿了夹衣穿棉衣棉衣外面套大毛,我便依了吧。”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冷叫做大人觉得你冷,小小的书御很无奈的接受了这个现实。

袁妃嗤的笑了:“你的怨气可冲到天上去了,我可再不敢强着你。”

姑嫂经年不见,自是满满的话要说,袁妃也很自豪的向袁妃展示她的劳动成果,把那御哥儿的成长小册子给他看,高了几寸,胖了多少,喜爱什么食物,喜欢什么游戏等等。还说他去年刚学计数,袁妃教他打算盘,一只猫咪一天捉两只鼠,一旬捉多少只呢?答曰一十八只。不对不对,袁妃认真的纠正他,十日一旬,应该是二十只。非也非也,书御认真的纠正她,十旬休假,第十日猫咪要玩耍,它忙着上房梁逗鸟,是不捉老鼠的,只有九天捕鼠日,所以是二九一十八。

他的理由如此充分,以至袁妃竟无言以对。

这闲话一聊就聊到了金乌西沉倦鸟归巢。袁夫人牵着自己的宝贝儿子回家再诉思念,袁妃娘娘在宫门相送。母子二人意气风发的走在宫墙下的甬道上,头顶忽有回家之鸟从头顶扑棱棱飞过。袁夫人久不进宫,再见旧物免不得感叹一番:“哎呀好久不见,皇城里的大白鸽还是这么有活力。”

书御回头看了一眼,又看看袁夫人,睁着眼说瞎话:“那是乌鸦。”

袁夫人哂笑一声:“傻瓜,天下乌鸦一般黑,哪里会有白乌鸦?”

“日中有乌,太阳之精。甘露降,白乌见,连有瑞应。”书御一本正经,他指着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