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本色-第6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带着百余人士兵压阵走在最后进来的周显御。将兵力部署与禁军对峙以后,季凌风这番胡说八道,可就叫他听不进去了。

“季凌风亏得你还是堂堂七尺男儿,昔日我大周的武状元。可瞧瞧你现在,整天装成个太监跟在襄平身边,狼狈为奸,你就一点羞耻之心都没有不成。而且你若真想谋权篡位,有本事就别把脏水往我身上泼,竟做那些泼妇胡搅蛮缠的事情,我看你真是太监装的太久,现在连性格都不男不女了。”

周显御和人言语周旋,确实不擅长,但也因为他向来快人快语,所以这会数落起季凌风来,也是相当的不客气。

当即听得一众文武百官瞠目结舌的同时,更是满眼震惊的看向季凌风,因为若对方不是内侍太监,却整日和襄平这位公主厮混在一起,那这里面的事情可就太值得人探究了。

虽然周显御这话,没有直击季凌风要害,但看着群臣的注意力也被吸引到这上面了。

擅长权谋之术的萧瑾萱,自然会帮周显御将事情继续讲下去,给季凌风彻底的致命一击。

“我夫君周显御说的不错,季凌风不但并非内侍,更是妻妾成群。而且此人过去效忠废王周显泰,意欲逼宫谋反,也不是揭发此事的有功之臣。这一切不过是咱们这位襄平公主,为对方开脱的借口罢了。因为季凌风擅长笼络人心,而这正是襄平公主最需要的,而且我奉劝诸位大人,回了府邸后最好将自家妻妾都好好彻查一遍。据我和王爷所知,季凌风多年培育无数美女,专门送进各府获取情报。而如今周逸被推为皇帝,看似无奈之举,实则最受益的是谁,你们往看台上一瞧,难道还不清楚吗。”

随着萧瑾萱这话,在场的文武百官,哪个不是朝堂上摸爬滚打的老狐狸,当即就知道对方指的人是襄平。

而就在这时,只见无数王公贵族,在京军营士兵的守护下,快步走到周显御面前,就齐刷刷的叩拜在地,为首之人竟然是钱云鸿。

就见这位怀安候,先是向永昌王和周显御见礼后,马上就站起身,对登基大典上的所有人扬声说道:

“诸位请不要在被蒙蔽了,真正的乱臣贼子是季凌风与襄平公主。至于今日永昌老王爷,和摄政王会进京,全是我钱云鸿与诸多贵族利用府中私兵,强行占领城下,打开城门迎他们进来的,所以根本没有攻城一说。登基称帝乃国之大事,容不得丁点闪失。既然周逸皇子的身份存在质疑,而文帝陛下只是昏迷并未驾崩。我们这些王公贵族认为,此事还是详加确认出个结果后,在举行祭天大礼也不迟。”

如今皇室有永昌王坐镇,贵族里又有钱云鸿提出异议,已经被动摇的在场诸人,却不想郭仪这个六部尚书,也在此时站了出来。

“诸位同僚,其实今日登基大典,郭仪也觉得甚为不妥。毕竟周逸皇子,若是皇室血脉,为何启帝驾崩前神志十分清楚的状况下,却丝毫不提传位一事。而且众所周知摄政王能征善战,他若觊觎皇位何苦等上这么多年,当初明帝驾崩,你们别忘了平叛之人就是摄政王。拥护启帝登基,将传国玉玺递到对方手里的仍旧是王爷。他要真想做皇帝,数年前平叛拥护声最高时,他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你们好好动脑子想想,就不觉得说摄政王意欲谋逆篡位这话,简直就是个笑话吗。”

第772章:当众对质(2)

郭仪贵为六部尚书,位同副相,他这会也站在萧瑾萱这边,这个分量也是很重的。

顷刻间刚刚好像还满朝支持,即将登基的周逸,这会的处境就变得岌岌可危了。

但有反对的,就一定会有拥护的声音,性格耿直,认准死理就很难回头的孟冕。

这位当朝宰相,这会竟成为拥护周逸的中坚力量了。

就见他将手一指郭仪,接着满眼失望之极的说道:

“郭大人你我同朝为官数年,虽然因为性格总有政见不同之时,但在孟冕心中一直将郭仪你视为大周栋梁之才,是名忠君爱国的好官。可是如今你却因为私交与摄政王过甚,竟然视启帝亲子为无物,难不成你郭仪是打定主意,要拥护周显御为帝了是不是。”

孟冕不苟言笑的性格,郭仪如此洒脱随性的人,的确很受不了对方给他带来的那种约束感。

可若真说起来,郭仪却不讨厌孟冕,更是挺钦佩对方的才学和治国本事的。

但对于萧瑾萱,同样极为信任的郭仪,他坚信对方和周显御,都不是为了帝位,会平白说出周逸并非皇子这种话的人。

如今又有永昌王站出来作证,这更加坚定了郭仪相信的决心,因而他不禁无奈摇头,苦口婆心说道:

“孟冕,我的孟大丞相,这些年来咱俩也算摩擦不断,可终究目的是一样的,都希望这个朝廷能安稳下来,辅佐明君匡扶社稷。而你看看相比起周逸这个奶娃娃,为何摄政王不能登基称帝,已经出了个不能亲政的文帝,难道你要在弄个长公主垂帘听政,搅扰朝纲的事情发生才满意不成。相比起周逸血统存在质疑,王爷乃是明帝陛下第七子,这一点毋庸置疑。我郭仪拥护他合情合理,你别拿一副乱臣贼子的眼神看着我。”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眼见还是有近半的臣子,站在孟冕那边,显然是要拥护周逸到底了。

萧瑾萱当即示意郭仪不必浪费时间,去做口舌之争,而后她就直接抬头望向站在高台半腰阶梯上的周逸,神情严肃的问道:

“周逸我在问你最后一遍,到底要不要随我马上离开,你这孩子若还执迷不悟,非要强行去奢求本不该属于你的东西。那你可别说我要不念及咱们彼此间的亲情,必要严办与你了。”

如今的局势已经打了襄平这边一个措手不及,眼见萧瑾萱势头不减,竟然一副今日当众,必须要把周逸赶下台的架势。

季凌风虽然很清楚,这种场合不适合他出言,应该由襄平这个皇室公主撑住局面,才更合适些。

但眼瞧着襄平,已经脸色被吓的惨白一片,在萧瑾萱的冷眼注视下,手脚似乎都僵硬住了,根本就指望不上之后。

纵使季凌风这会内侍身份的真伪,已经将他推到风口浪尖上了,但他还是不得不出言,尽可能的周旋着。

“长德公主,你知道自己现在都说了些什么吗,若周逸皇子的身份,真因为你的话被人质疑,你就是在将这个无辜的孩子逼上绝路。所以你最好想清楚其中利弊,以及你那些不愿被人知晓的秘密,本督公奉劝你一句,还是谨言慎行的好。”

季凌风这话里的意思,萧瑾萱哪里听不出来,对方这是拿周逸那孩子的命,在逼她别讲出事实。

可是萧瑾萱心里虽然因为这句话疼的滴血,可是她这会脑海里,却回想起了已故的明帝。

对她如知己,多次相救她于为难中的周显睿。

他们为大周这片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那份决心,都叫萧瑾萱无法不受影响。

周逸这个孩子,当年能成为皇子,这个因是她一手种下的。

所以要了解此事,无论结果如何,也该她亲自来结束。

深吸一口气后,萧瑾萱迈步上前些许,接着仰头望向季凌风,她哼笑一声说道:

“用不着你拿言语暗示我,你不就是想说我萧瑾萱的身份见不得光嘛。可今日我就是要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清楚,所谓的长德公主,就是当年的废妃萧瑾萱,这一点北戎皇室可为我担保作证。至于我的容貌,的确因为一些事情发生了改变,但我手中这枚无忧簪世间仅此一个,以此我也能证明自己的身份。”

萧瑾萱当年权倾后宫前朝,加上她不喜珠光宝气太重,平日里着装稳重不失素雅,更是经常发髻间只以无忧簪来做点缀。

因此她这枚发簪,前朝后宫识得此物的人很多。

当无忧簪被高举起来的瞬间,马上所有人都是哗然一片,甚至连周逸有无权利登基的事情,暂且都被众人抛在脑后了。

其实也不能怨满朝文武,皇室宗亲这般失态。

实在是萧瑾萱当年掌权后的肃杀清缴,彻底一手将薛家余孽尽数铲除的手段,太过震慑人心了。

当时薛家叛乱影响虽然很大,但在周显睿和萧瑾萱双重铁腕下,前朝后宫不但丝毫没乱,更是政绩一片清明。

因此萧瑾萱三个字,对大周百官来讲,总是有着一种极为特殊的意义,他们畏惧这个女人的同时,却也不得不真心的被对方雷厉风行的手段所折服。

可随着萧瑾萱,就这么坦坦荡荡将身份说出来后。

马上就有大臣想到数年前,周显睿毒发暴毙的事情,接着如浪潮般的声讨声,就向着萧瑾萱席卷而来。

可面对这一切,萧瑾萱坦然受之,并且轻蔑一笑的反问道:

“诸位大人可知道以讹传讹,谎言也能变真的道理。当年若真是我毒杀启帝,为的便是辅佐周逸这个孩子篡位登基,这个理由在那会看来确实很充分。可是如今你们别忘了,站出来阻止这个孩子登基的人才是我萧瑾萱,如此岂非和数年前,所谓我弑君的原因相违背。所以这不过都是奸佞之人栽赃我的借口罢了,其实那会不但启帝被毒杀,就连我也险些命丧刺客之手。但你们与其在这揪着我不放,却又奈何不得我萧瑾萱,还不如以大局为重,好好想想今日登基大典的事情吧。毕竟我相信在场诸位,也不想拥护个并非皇室血脉的孩子称帝。”

萧瑾萱敢直接摊牌,一个是要用自己乃周逸养母的身份,去讲明这个孩子不是皇家人。

另外也是因为她很清楚,有周显御领兵站在她的身边,就算她承认身份又如何,谁又有本事敢动她分毫。

因此有了周显御作为身后倚仗之人,萧瑾萱根本无所畏惧,更是望向季凌风与襄平又说道:

“启帝的事情相隔太久,确实难辨孰是孰非,可是陈太后尸骨未寒,天理昭昭,作恶到头终会有报应的。襄平你可知道,那日我从衍庆宫离开之时,有两个内侍慌忙拦下我,并祈求我相救他们一命,而你可知他们是做什么的吗?”

有关衍庆宫的事情,襄平心里忌讳的很,所以她的神情马上慌乱一片,浑身都颤抖了起来。

而在萧瑾萱挥手示意之下,只见两名内侍打扮的人,果真被京军营的人护送到了近前。

接着就见萧瑾萱一指他们俩,接着轻笑一声说道:

“襄平你一直声称,衍庆宫走水后你才赶到的现场,可据我所知你在此之前,还和陈太后一起用了膳。那碗鸡汤是不是很美味,而你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你进入寝殿的时候,这两名御膳房的内侍刚好敬献完鸡汤往外走,所以他们将你瞧了个清清楚楚。别说我随意寻来旁人污蔑你,他俩在明帝年间就进宫侍奉,和摄政王府更无往来,说的话完全可以取信。”

衍庆宫一把火,和无数宫人的死,都叫宫内众人人心惶惶。

而这宫内的人最是消息灵通不过,毕竟不够机灵的人,可能早就没命活着了。

因而这俩御膳房的老人,当初很快就知道衍庆宫出了事,以及襄平那番明显存在问题的话。

这俩内侍思来想去,见惯宫里勾心斗角,杀人灭口的他们,就知道那些死掉的侍婢,必然是因为碍了襄平这位长公主的事才被除掉的。

本来襄平那日心里想着劝服陈后,拥立周逸登基的事情,根本就没把这俩送鸡汤的内侍留意到。

但是这俩御膳房的太监,可心里忐忑的很,更是担心襄平只是一时没腾出手,早晚会要了他们的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