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髓-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之处。可总是再此徘徊也不是办法,要想全进只有过桥一途,古玉决定上桥一试。

    她来到桥头,先是做了一个深呼吸,平定一下心神,又运起功法全神戒备,这才一脚踏上了白玉桥,古玉一只脚刚刚落下,竟然发出一声怪异的声响,根本有别于脚步声,而且在她脚下的白玉桥也起了变化,先是其上光芒微闪,显现出繁复的玄阵图纹,紧接着整个桥身瞬间变成了雷光缭绕之状,这一突然地巨变使得古玉未来得及反应,已觉得身上一麻,赶忙运足星力抵挡,也幸亏反应及时,前期又有了防备,功法全力运转之下正好能够抵消掉。但是显然变化还没完,只见桥身上空凭空出现了一大片彩色浓云,同时在其中产生三道雷电向古玉劈来,此时古玉刚刚运转玄功抵挡住脚下的雷光,见头顶又有突变,马上取出离歌剑,为了保险起见,全力挥动三下,就有三道刀芒迎了上去,普一接触,闪电便被泯灭掉了,在古玉的感知中,这三道雷电威力并没有想象中的强劲,但还未等到她放松,脚下又是一麻,而头顶之上也是再次劈下三道闪电,这次古玉再不硬接,而是赶忙抽回了踏在玉桥上的腿,这只是下意识的动作,却不想不管是天上的彩色浓云还是白玉桥上闪烁的雷光都瞬间消失了,就好像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一样,看得三人目瞪口呆。

    古玉不禁低头沉思起来,心中暗暗猜测:“我一脚踏上玉桥,就应该是激活了玄阵禁制,从第一道关卡迷阵之中就能判断进入之人的修为来判断,那么极有可能脚下玉桥之上产生的雷光,正好被我大力运转功法所抵消也并非偶然了,而同时头顶又有攻击临身,每次又是三道闪电,威力暂时看来虽然也是固定在本身境界上普通一击左右,当时由于不知威力如何,却是出了全力,也不是没有想过用武技抵挡以防万一,可那般情形什么武技也来不及施展的,可就算已经知道只用平常的实力发挥也能消灭头顶的闪电,但是手上稍一用力,怕是很难再全力运转玄功,脚下的雷光也就有机可乘,并且同时还会影响对头顶攻击的抵御,别看只有本身境界的平常威力,但要是真的实实在在打在身上,不死也要脱一层皮,刚刚也是自己肉身强横,而闪电判断的实力只是以境界一条为标准,并没有包含其他因素在内,这也算是一个漏洞吧,换做他人在如此突然的情况之下,少说也要重伤,可不仅仅是麻痹两下就能了事的,要是只是如此,此地对我来说却是轻松,但若是一般的武修想要通过确是千难万难,如果有什么宝贝护身却也另当别论的逆杀神魔。但刚刚还只是第一步,后面还不知会有何种变化,还是在此地多多等待,后面总会有人能够来到这里的,到时还要看他们探路后在做决定才是明智之举”。

    心中既然有了决定,古玉放松下心神,随意的走到玉碑前坐下。卢月辉和卢运全早已从玄阵的玄妙变化中清醒过来,刚刚见黑袍人低头沉思,也没有上前打扰,现在见对方思考完毕,两人对视一眼后,卢月辉上前开口问道:“刚刚我虽然亲眼所见,但却还有许多疑问,刚刚古玉先生正是身临其境,不知是否看出什么端倪?”

    古玉早知他会有此一问,既然也算相识一场,却也不需隐瞒,也他们的实力,即使自己上桥一试也没有问题,有所发现也是迟早之事,正不如卖个顺水人情给他,以后去了大秦没准还能有用到之处。于是直接开口回答道:“确实有些猜测罢了。刚才你们所见之处我就不再多说。这个阵法在我看来是要考验武修的控制力。不仅需要全力运转玄功抵挡脚下的雷光,还要同时防御头顶的攻击,对于头顶的攻击力度我一说你们便明,比如你现在是点星后期,那么每一道的攻击强度都是你不使用武技时的平常攻击的威力,若是控制力不够,首尾就难相顾,危险性非常大,其他我就不知了”。

    卢月辉两人一听古玉的解释也对其中的凶险有所了解,都暗自揣摩自己的情况,衡量着是否能够凭实力通过,又见古玉坐下打坐,并没有再上桥一试的意思,两人也是心思通透之辈,也不多话,竟也在古玉旁边坐了下来。

    不觉间一个时辰过去,这一会身后的迷雾终于起了变化,剧烈的翻滚过后,从迷雾中掉出一人来,仔细一看在场的三人都还认识,正是万剑宗领头之人卓让平,这卓让平衣服有些破烂,头发也散乱了一些,看起来有些狼狈,刚一出来愣了下神,马上又警惕起来,一看周围的环境倒是放心不少,也看见了古玉等三人,脸上先是面露诧异,紧跟着又换上了凝重之色。

    他一直以为自己修为在进入洞府的人中最高,就算第一个破阵而出的不是自己,也会是另外两宗比自己稍逊些许的领头之人,却没想到眼前的三人明显不是自己相熟之人,却是比自己还早脱困,虽然眼前三人其中两人修为都是不值一提,根本对自己构不成威胁,可他也是有些见识,知道世间有诸多秘法,不敢有丝毫轻视之意,而另一位枯木般的老者初一看只有点星后期,但细看之下却又如一团迷雾,看不出深浅,使他更不敢有半点轻动,暗中猜测几人是何来历。先是整了整衣物,上得前来一抱拳说道:“在下万剑宗卓让平,恕在下眼拙,几位确实有些面生,卓某倒是希望有幸能与几位相识”。

    古玉根本没有理会卓让平的意思,最后还是卢月辉接过话头回答道:“在下卢月辉,是来自大秦帝国卢家,恬为卢家直系大公子,我旁边的这位是我族中长辈,不知卓先生是否听说过?”。这卢月辉说起身份时颇为骄傲,倒是没有任何隐瞒,在他看来没有任何必要,一个万剑宗还不被他放在眼里。紧接着又指了指古玉说道:“这位是古玉先生,我们也是在此地相识,大家可以相互认识一下”。

    卓让平心中“咯噔”一下,大秦帝国正是青龙王朝上国,而大秦帝国中有五大世家,卢家正是其中之一,那般的庞然大物根本不是万剑宗能够惹得起的,却不知怎么混到这里来了,当即心里一番乱猜,神情却变得恭敬起来,再次开口说道:“大秦帝国卢家之名早已如雷贯耳,能在此与两位相遇当真是在下荣幸,却还不知公子怎么会有兴致来我们青龙王朝?若是我宗主提前知道公子来此,定会用心安排,好让公子满意”。卓让平认为有了卢家这个超级世家的插手,青龙王朝任何势力想要染指此地都已经是不可能了,他现在唯一能做的是与眼前卢家之人搭上关系,说不定最后还能分上一杯羹,若是成功,他就算是为宗门立下天大的功劳,宗主不知会赐下何种赏赐,现在哪怕这洞府中的东西都送与卢月辉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是好像没有看见古玉一般,直接忽略。

第一卷 第二十一章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古玉到是乐于见此,依然是一声不吭的坐着。卢月辉见卓让平如此识趣非常满意,只是随意的答道:“只是出来游玩罢了,适逢其会,见这里有热闹就过来凑一下,希望没有打扰到贵宗的雅兴,等出去后我就到贵宗拜访一下,还需卓先生通秉一声才是”。卓让平一听大喜,哪有不应的道理,连忙点头称是。

    之后也是有一句每一句的聊着,但在古玉看来只是卓让平曲意逢迎,卢月辉淡淡应付罢了,当真是恶俗无比,越看越是想笑,居然没有忍住,“噗嗤”一下笑出了声,这一下倒是惹来几人的注意,卢月辉更是直接发问道:“古玉公子为何事发笑,说出来也让在下等人高兴一下”。古玉当然不能明言,只能临时找个借口应付道:“哦,没什么,只是觉得咱们几人哪里像是探宝之人,也不去想如何解决眼前的难题,继续向前取宝,却在这里依着景色闲聊不已,确是觉得情景有些可笑罢了,故才发笑”。其余几人一听都是一阵错愕,细一想来还真如这位古玉公子所说,卢月辉更是放声大笑起来“哈哈,果然如古玉先生所言,此景确实当笑,想不到自己也成了笑料中的应景之人”。就连卢运全也是嘴角上挑,有意无意的瞄了一下卓让平。

    此时卓让平哪里会不知这黑袍人在暗中指责自己低俗,脸色已经涨红无比,却也不好当着卢月辉面前发作,自是已经在心里把这份恨意记下,暗暗发誓已有机会就要施加报复。古玉既然敢说此话,看其脸色就已知其心中所想,却根本未把他放在心上,虽然照胆后期自己对付起来还要稍费手脚,但若是需要她也不在意活动一下手脚。

    虽然心里轻松,但要是到了真正争斗之时却不会存在任何轻敌之意,出手就绝不会在给对方活命的机会,她自己所经历的可还是历历在目的,那万隆城主万破军、裂云宗冯海涛、魏光佐,哪一个不是因为轻视于她而最终死在她手中,自己断然不会重蹈这般覆辙。

    别人不知古玉心中所想,但所说之话却也点醒了卓让平,心道:“明明这三人比自己早到,为何在这里停留,却不趁着没人到来继续向前,在别人之前拿到洞府藏宝?其中看来还有不少隐情”。

    正当卓让平暗地思考、黑袍人向天闲望之时,卢月辉趁着一空挡对着卢运全打了一下眼色,确是也看出卓让平对黑袍人暗中起了歹意,想暗中操纵一下,利用他探一探黑袍人的底,现在正用眼神征询一下卢运全的意见。卢运全只是轻轻摇了摇头,卢月辉也只能作罢。

    现在四人都是各占一处,谁也没有开口说话,卓让平也已经仔细观察了周边的环境,他也是奸猾之辈,已经隐隐猜到那座唯一能够到对岸的白玉桥大有文章,他倒也不问其他三人原因,知道不会有结果,还有可能被骗做炮灰去探路,所以也是跟着静静等待着。

    终于后方阵法的迷雾又是一阵翻滚,竟然出现一位和古玉打扮相差无几的黑袍人,大家到也并不稀奇,这次来此的散修都怕此事过后仇家临门,都是这样一身打扮,而这人更是直接,只是环视了一下周围,也不说一句,竟也在四人旁边坐了下来,由于有高高的帽檐遮掩,所以也就不能从这人脸上看出其所想,此人一番行为虽然大大出乎几人意料,却也知道此人大不简单,都是已经把此人拉入要防备的名单里。

    接下来又是三天时间,此时玉碑下已经聚了数十人之多,但也有一天长的时间再没有人从迷雾中出来了,恐怕不是被凶兽吃掉就是被永远的困死在里面。现在的情形有些怪异,许多人都是面面相觑,有些不明所以,有这种表现的都是后一部分到来之人,而在紧挨着黑袍人之后陆续出来的武修,心思沉稳的就和他们一样坐了下来,虽然多是不知道是何原因;而也有自恃甚高之人,对坐在玉碑下的几人视而不见,直接上了玉桥,结果多是有去无回,掉落深渊去了,也有几个却有几分实力,因为走的近,算是留下了性命,但是受伤是在所难免的,也都老老实实的回来坐下三国之天下使。而这到造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总是不停地有鲁莽之人为在他之前到来、却不明所以的陪坐之人说明着原因,而那些在之前已经见识过玉桥威力的人,若不是相熟之人都不会提醒,却都瞪着眼睛看着别人当那炮灰,好从中看出什么关键奥妙和规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