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河古道-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藏宝秘洞。
  走到尽头,黄晓丽发现溶洞里又出现了一个深坑,这坑明显是后来开凿的,洞外堆了一大堆沙石,沙石上满是各种形状的骨骸,这些骨骸和沙石夹杂在一起,仿佛已经成为了一体。
  我正低头看着,突然觉得脖子上一阵发冷,还没回过神来,就听见黄晓丽在后面尖叫了一声。
  我吓了一跳,回过头一看,黄晓丽正对着一块大石头发呆。我看了看,那石头上雕了一个图案,那石头不知道有多少年了,石壁都剥落了,但是还能隐约看出,那图案是一只黑糊糊的小兽,状如一条爬虫,却又像人一样,端坐在大石头上,爪子摇了个紫色铃铛,仰望着天空。
  我看着这幅画,也觉得有些古怪,又说不出来,怎么形容那种感觉呢,就像是你看到狐狸做出了人的表情,也会大吃一惊。不过说破天,这也就是一幅石刻画而已,黄晓丽至于那么紧张吗?
  我看她有些不对劲,刚想问问她怎么了,她却从脖子上解下一个挂件,给我看。那挂件沉甸甸的,入手微凉,一股寒意顺着指尖往上蹿。我开始以为是玉质,反复摸了摸,才知道不对,这竟是一块沉香雕像,这沉香不知道传了多少代人,已被摩挲得玉化了,摸起来就像是一块古玉。
  我曾见过传了三代的老核桃,那核桃被人盘了不知道多少年,人体精血进入核桃,已经玉化成了石状,不过这玉化的沉香木还是第一次见。
  古人常说“沉檀龙麝”,这“沉”指的就是沉香。沉香被古人列为众香之首。它混合了树脂等结出的凝聚物,树脂越多,质量越好,也会比较重。古人常以水试沉香,分出品级,入水即沉者,名“沉水香”;半浮半沉者,名“栈香”;稍沉于水的最次,叫做“黄熟香”。
  沉香在古代被称为“一片万金”,非常珍贵。首先只有几十年的老香树才可能形成沉香,从结香到成熟又要好多年,沉香成熟后,上品又是少之又少,所以上品天然沉香几乎为无价之宝。像黄晓丽这个挂件,虽不大,但是体重色润,闻起来还有一股深远的幽香,我虽然不知道价钱,估计着也要和同体积的钻石差不多价钱了。
  不过更让我震惊的,却是这挂件上雕刻的头像。
  这挂件上雕的竟然是一只巨大的三眼爬虫,那爬虫四肢俱全,趴在水潭中,看起来有些像娃娃鱼。我猛然一想,这挂件上的古怪物件,却和那石壁上的东西有七分相似。
  这个事情就比较古怪了。沉香因为特殊的香味和材质,主要用来雕刻一些佛教相关之物,比如念珠、佛像等,还有就是用于礼佛、浴佛的香料,却从来没听说过有用沉香木雕成怪物的。
  黄晓丽说:“你看,我挂件上的东西,和这个石壁上的东西一样!”
  我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两个东西确实有些相似之处,只不过黄晓丽玉佩上的那只大爬虫比较原始,石壁上雕刻的那种显得更有些灵性,像是被驯化了一般。
  我也暗暗称奇,这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吗?
  猴子也过来看了看,说这有什么,这石头上雕的东西,什么都有,他老家闽南那边还都时兴戴狐狸挂件呢!
  我说:“那不一样,闽南那边有供狐仙的风俗,据说狐仙能带来财运、桃花运,我看猴子你成天想媳妇,倒是应该戴一个。”
  我再用火把照了照,发现那石像后面是一个石洞,不仅大,还很深。里面竖了几根木头,做成了一个极简单的梯子,踩着木梯下去,发现底下又是两个大洞,阴森森的,不知道通向哪里。我试了试,洞口太窄,只能让猴子钻进去探探,猴子进去了一会儿,瓮声瓮气地说那洞越来越大,向下还有洞口,接着突然不出声了。我以为他出了什么事,在那拼命喊他,好一会儿他才灰着脸钻出来,说那洞太邪乎,走到半道上,就看见里面摞了厚厚一层人骨头,还有巴掌大的毒蝎子,他没敢往里走,赶紧回来了。
  黄七爷点点头,挥手示意我们出去了。
  黄晓丽还对这个山洞好奇,不停在问猴子洞里的情况,猴子在那支支吾吾应付着,好像在想什么心事。黄七爷说,这狐仙洞其实是处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古墓,绝不会是狼窝,你们看见石壁上用白粉画的圆圈了吧,那就是防狼的。狼性多疑,看见白圈圈以为是圈套,就不敢进洞了。也许因为地震,也许因为山体滑坡,山上裂开了一个口子,露出了里面的殉葬坑,被盗墓贼给发现了,你们看那石洞中到处都是骸骨,就是修墓时人殉骸骨。
  盗墓贼怕消息泄露,就买通了泼皮袁三,在狐仙洞中装神弄鬼,散布谣言,那洞中的腥臊味,都是被人做出来的。也许是凑巧,也许是盗墓贼杀人灭口,这狐仙杀人的谣言越传越盛,终于整个村子都迁走了,盗墓贼也趁机偷偷将古墓中的财宝运走,这个盗洞也荒废了。
  我们这才恍然大悟,问黄七爷,那黑龙潭会不会也和这座大墓有关?
  黄七爷点点头,唐代大墓皆是开山为陵,太行山下,四渎环绕,太行山深处,也是一处难得的好穴。那黑龙潭处,应该也是这古墓中引的活水无疑。
  猴子闷着头没说话,好像在想着什么心事。
  我们这次换了个方向走,水路明显凶险很多,一路皆是大水尖石,深潭峡谷,峡谷边都是合抱粗的大树,遮天蔽日。我们在这深山峡谷中穿行,仿佛就是大水上的几只蚂蚁。
  黄晓丽看了看地形,又仔细看了看河道,脸色大变,说道:“这不是太行山水脉,这是古济水。”
  我问她:“这济水又是什么?”
  黄晓丽说:“那是一条已经消失了几百年的大河。”
  我说:“它都消失了几百年,怎么又出现了?”
  黄晓丽神情古怪地说:“济水以暗河出名,这水是一半在地面上,一半在地下,据说这太行山下是空心的,里面是一个大阴洞,济水就从阴洞中流过去,谁也不知道这阴洞中的真实情况。”
  黄七爷也是一脸凝重,说这的确是古济水,他也从未来过,只是听说过这里。据说这里的大水通着海眼,也是一条行船的禁忌,神鬼莫测每年黄河发大水,这里都会出来许多邪乎物件,有水缸般粗的大蛇,也有吞牛、吞猪的大水怪,奇形怪状的大鱼。我们此行凶险异常,让我们几个千万要小心。
  但是我们却丝毫没觉得有什么古怪之处,起码要比我们来时遇到的血缸、天珠要正常得多。只有黄七爷小心翼翼把握着小船,有时候会朝水下撒一些米酒、鸡血,甚至是硫黄粉,有时候则是小心翼翼绕过一片看似很平静的水域。
  行了没多远,前面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峡谷,峡谷中蛇道蜿蜒,小船在峡谷中徐徐而行,行不多远,就听见前面声震十里,走近一看才知道,原来山谷中形成了一个落差几十米的瀑布,瀑布直直砸下来,声势震天。
  那瀑布两边皆是上千米高的悬崖,悬崖上铺下来一层厚厚的藤蔓,像是一面巨大的绿墙。远远望去,只见绿墙白水,深潭峡谷,看起来就像是座古代的城堡。
  黄七爷告诉我们,这瀑布下的深槽狭长幽深,水急风大,所以船行至此,只能经人抬过壶口再入水续航,这就叫做“旱地行船”。据说在“旱地行船”时,会看到瀑布下冒出的丝丝缕缕水烟,叫做云中水,雾中龙。说的是从瀑布下走过时,会看到水中烟雾缭绕、雾气腾腾,云雾之中就能看到一条白龙在那舞动。大家就传说这瀑布下就是龙穴,是黄河大王修行的地方,船行到这里,就要从岸上绕过去,不能打扰了黄河大王的清修。
  我们几人都很向往这旱地行船,想着见见那雾中之龙,黄七爷却寻了个地势稍缓处,停下船,让我们下了船。
  黄七爷施展古法,捉了条黄河鲤鱼,又掏出瓶烧酒,几个人坐在岸边喝酒,第一杯酒照规矩要敬给黄河大王,然后各自干了,辣得黄晓丽直吐舌头,惹得我们哈哈大笑。
  黄七爷却没有笑,他看着外面滔滔的江水,多饮了几杯,突然有些伤感了,跟我们说起了一些陈年旧事。
  他说,金门后人要是选定了做手艺人,在学习完采金手艺后,便要按照金门规矩,在黄河上游历满七年方能回家。手艺人在黄河游历,多从河套平原开始,也就是从宁夏下河沿到内蒙古河口镇,这里是著名的引黄灌区,自古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一说,说的就是这河套平原河床平缓,水流缓慢,是黄河少有平缓的河道。
  不过黄河被称为中华第一大凶河,险滩鬼道不计其数,比如青海龙羊峡到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三门峡至桃花峪区间的小浪底,还有黄河壶口瀑布等黄河段,都是著名的黄河险段,但是黄河任何一段,也抵不过黄河源来得势猛。
  他说,自己当年实在是太年轻,总想着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竟然违反了金门禁忌。金门既然是手艺人,当然也要有自己的规矩,对外说金门祖师爷是马小三,采金时要放置马三爷灵位,其实根本不是。
  你看我们采金时什么都不带,只带一只龙骨碗,就知道,其实咱们金门的祖师爷大有来头,只是一直作为金门最大的一个秘密,并没有公布出来。经他多方打探,终于了解到,金门祖师爷的秘密就在黄河的源头之处,所以金门最大的一个禁忌就是,不准任何人去黄河源,更不要说追查祖师爷的真正身份。
  黄七爷说他当时年少气盛,得知这个秘密后,便打算亲自去黄河源,去查查金门祖师爷的究竟。路过兰州黄河古道时,有人从河底挖出来了只大龟壳,有井盖那么大,龟壳上长有数寸的绿毛,在龟甲上还系了一块金牌,镌着几行古怪文字,他重金买下龟壳,找人鉴定了一下,说这是古西域一个偏远小国的文字,说这只大龟被一根大铁链子拴在了昆仑山上的一根大石笋下,那国主去昆仑山祭祀,将其救下,并在黄河源中放生了。龟甲上的那块金牌,记录的就是这个事情。
  那时候,大家都知道黄河发源自青海,但是源头究竟在哪里,没人说得清楚。我当时查阅了大量古籍,发现古人也以黄河为尊,并对黄河进行过考察。《山海经》、《尔雅》说黄河出自昆仑山,是昆仑精脉所化;《尔雅·释水》说“河出昆仑,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唐宋则将星宿海称为黄河源。
  黄七爷分析了一下,黄河源一定在青海腹地,那里有万山之祖昆仑山,神秘的巴颜喀拉山,高大的布尔汉布达山,山下是盆地以及大片的沼泽,据说黄河源就是那高山雪水化成的花海子,也称为星宿海。
  也有人说,这星宿海上还有断断续续的黄河水,叫做扎曲、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走到这些河流的尽头,才是真正的黄河源。
  黄七爷说,他先去了青海,从青海贵德龙羊峡出发,穿过龙羊峡,绕过阿尼玛卿山和西倾山,过鄂陵湖、扎陵湖、星宿海,一直达到了黄河的源头卡日曲。这当中的艰难简直无法言说,黄河水奔腾在三四千米的高原上,沿河多是沼泽、草滩,有古怪的虫茧、神秘的人敛,还有闻所未闻的水怪、高原特有的起尸,真是九死一生。
  他眯着眼睛看着黄河水,说,伢子,那日子苦呀!我当时走在茫茫黄河上,往前看不到路,往后也看不到路,只有黄河在那哗哗流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