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婚姻是这样炼成的 作者:庸人-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白天走的。”周胖子忽然在反光镜里看了一眼,喃喃地说道:“那次我车上也是四个人,三男一女,结果我被人用枪顶到阿富汗去了,差点成了炮灰。今天车上还是三男一女,这事有点儿——有点儿怪!”    
    “你他妈别胡思乱想行不行,咱们只要把人带回来就万事大吉。”贾七一有些恼怒。    
    “我明白,我明白!”周胖子又在反光镜里看了几眼。


第二部分最底层(1)

    凌晨四点钟,贾七一一行人赶到了太行山西麓的阳泉,这是座灰蒙蒙的城市。太早了,天空刚刚有点儿泛白,街上一个人都没有。最后他们不得不找到治安岗亭,把呼呼大睡的联防队员摇醒了。队员睁开眼就大叫道:“有贼吗?”贾七一赶紧说自己的打听路的,队员这才打消逃跑的念头。按照联防队员的指点,大家在阳泉市区东面四十公里处的一个小山沟里,找到了王老五所说的小煤窑。    
    此时天光已经大亮了,汽车驶上山坡顶部,大家俯视着那个叫狗子沟的地方,一时间竟有点百感交际了。    
    狗子沟是个山间小盆地,四周全是光秃秃的黄土山,由于是冬天,秃山呈现出肮脏的青灰色,似乎是一堆挂着霜的巨大茄子。小煤窑坐落在盆地中央,无边无际的渣土一直蔓延到山坡上,几乎看不到一棵植物。远远望去,破烂的煤窑笼罩在一片青雾中,几百米外就能闻见空气中有股暴躁的味道,似乎点根火柴,整个天空就会燃烧起来。目光所及,所有物件都是黑的,小煤窑所有房屋的屋顶都罩着一层煤灰,破败得如废墟一般。    
    大家看了好一会儿,刘小灵才道:“怎么跟月球表面似的?”    
    众人没说什么,周胖子开车下山了。    
    从地图上看,这里是一条省级公路干线,可路况却差到极点。周胖子的车就象海上颠簸的一条小帆船,东摇西晃地躲避着路上的大坑,万一没躲过去,众人便抓住把手,上刑场似的大叫一声,以此来缓解来自屁股的冲击。接近矿区了,路边全是砖头瓦块、锈死的铁管以及很多脏乎乎且叫不上名字的东西。最后贾七一指挥着出租车在矿区外的一片平房前停下,自己走向一家刚开张的小卖部,去找人了。    
    贾七一敲开小卖部的门,向里面的一个老太太询问道:“王老五住这儿吗?”    
    老太太不着急回答,反而仔细端详起贾七一的面容来。过了一会儿她似乎想起了什么:“前天来的那个人跟你长得差不多。”    
    “那人可能是我哥哥。”贾七一颇为紧张,终于有哥哥的消息了,赶紧颤抖着问?“他,他出来了吗?”    
    “出来?还能有个出来?我们这儿每年都得在井里死上十个八个的,也没见出来一个呀!”老太太长长叹息一声,回头叫道:“老头子,前天那人的兄弟来啦。”    
    贾七一难过地在老太太身后寻找,突然有个人在他肩膀上拍了一下,贾七一差点儿叫出声来。原来自己身后站着个尖嘴猴腮的中年人,他正欠着脚往贾七一的脖领子里看呢。贾七一跳开一步,刚要发作就听见中年人道:“我就是王老五。”    
    贾七一又看了看小卖部里的老太太,看样子他们的岁数最少差了二十岁,王老五小!“你就是昨天晚上给我打电话的?”    
    “除了我,还能有谁呀?”王老五向出租车招了招手。    
    “真快,这么快就从北京来啦?我以为最少得三天呢。”王老五很是兴奋,似乎见到了久别的亲人。    
    “我们是连夜跑过来的。”贾七一道。    
    “都进屋吧,咱们在屋里说。”    
    贾七一只好把刘小灵等人招呼进小卖部,王老五指挥周胖子把车开进了后院,但总有一只眼睛盯着街上的动静,完全是一副做贼心虚的样子。    
    小卖部是前后两进的房子,大家走进后屋。屋里总算比外面干净些,刘小灵把椅子擦了两次便坐下了。    
    贾七一心急火燎地拉住王老五问:“我哥怎么样啦?”    
    “你哥哥是不是贾六六?”王老五不放心地问。    
    贾七一立刻拿出身份证,指给王老五看。“我叫贾七一,我哥叫贾六六。”    
    “那就对啦。”王老五向墙角一指:“那是你哥的东西吧?”    
    贾七一发现墙角有个大背包,果然是贾六六的东西。他一把将背包抱起来,睹物思人,眼圈都红了。“我哥现在到底怎么样啦?和他一块儿来的那些人都进去啦?”    
    “就他一个人。”王老五道。    
    “不会呀,来山西是作协组织的,一群人呢,”贾七一大惊。    
    “不,不,就一个嘛!”王老五一个劲摆手。“前天上午贾六六来的我们这里,就一个人。他把背包存在我这儿,让我帮他联系下井的事。是我找的大巴子把他带进去的,前后就是他一个人。”    
    “大巴子?”刘小灵咧着嘴苦笑。    
    “就是工头,带人在井下干活的。按说我不应该让他下去,可他给了我五十块钱,我不帮他,他就要把五十块钱要回去呀!临走时,他给我留了个你们家的电话,有事就让我打电话找你们。”    
    “就他一个人?”贾七一还是不信。    
    “当然是一个,井里也容不下许多人下去。”王老五看了贾七一口袋一眼,接续道:“他是前天下午下去的,按说应该昨天下午出来。可昨天上午就爆炸了,井里有三十多人,全没出来。”


第二部分最底层(2)

    “那你怎么昨天晚上才打电话!”贾七一有些怒不可遏了,他真想把这个獐头鼠目的家伙按在地上,踹一顿。    
    “我是想看看他包里还没有别的东西,结果除了个打不开盖儿的铁匣子就没什么正经物件了。”王老五恼怒地贾七一面前的背包,似乎有点不甘心。贾七一清楚,所谓打不开的铁匣子保证是贾六六的笔记本电脑。笔记本上有个小锁,这个山沟里的老冒儿当然打不开了。只听王老五接着道:“为了这个破铁匣子,我折腾了半天,最后还是没打开。我倒是想用斧头把他劈开来着,可一想终归是人家的东西,万一你哥的鬼魂找来我不好交代,这才给你打电话。先声明啊,你哥哥背包的寄存费还没交呢。”    
    贾七一狠狠点了点头,看来人家根本没拿贾六六的死活当回事,叫自己来主要是为了寄存费。他赶紧掏出五十块钱,塞到王老五手里道:“你要是还能帮帮我,我就再给你一百。”    
    “果然是北京来的,跟你哥一样大方。”王老五浑身洋溢着幸福,简直快不能自制了。    
    “矿主呢?为什么不去救人呢?”小赵已经偷偷地把录音机打开了。    
    “这是瓦斯爆炸,谁敢进去救人!离井口近的就能跑出来,远的就只能听天由命啦。”王老五叫道。    
    “不行,实在不行,我自己下去。”贾七一一把揪住王老五:“走,咱们找矿主去。”    
    “我不能去,我是在矿上讨饭吃的,我去了,会被人打死的。”王老五手指远处的一片平房道:“矿上的头头都在那里,你们自己去好了。听说他们已经把死人家属找来了,没准能赔上两万,你们不白来。”    
    贾七一丢下王老五,众人起身就要出门。    
    王老五突然给大家作了个揖:“几位老师傅,千万别说是我让你们来的,千万别说啊。”    
    “这矿主比青帮老大都厉害?我给他摔怀了孕我!”周胖子照自己肚子上拍了一把。    
    “说什么呢你?”刘小灵一拳打在周胖子后背上,却抱着手腕子疼得原地转了一圈儿,周胖子浑然未觉。    
    王老五真怕他们闹出点事来,哀求似的说:“他们人多呀!这狗追挎篮的,人追有钱的。有钱人放个屁都好使,谁都得听他的。”    
    贾七一没功夫与他磨牙,挥手道;“走。”    
    周胖子把车存在小卖部,王老五又是一顿千恩万谢,估计是惦记着存车费呢。    
    小卖部离煤窑的办公区大约有几百米,路上全是黑糊糊的烂泥,众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行进。刘小灵不时地抱怨着,她居然联想起红军过草地的旧事了。贾七一没心思听她的唠叨,他脑子总在盘算一个问题,贾六六明明是参加的集体活动,怎么会独自来到小煤窑呢?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现在我们不得不提一提贾六六了。贾六六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个作家,最起码是二般的!    
    要说模样吗,这哥儿俩似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脸面出奇地相似。二人最大的区别是身材,贾七一高高大大,肚子上如扣着个锅盖,极有男人气派。贾六六虽然生得也不矮,却瘦得厉害,从远处看就如一根马竿顶着个灯笼似的。    
    贾六六的瘦是有历史原因的,他出生的那个年代,中国人大多营养不良,先天就不好。后来因为家里孩子多,生活困难,打头的骡子先受苦,贾六六高中后就接他爸爸的班,毅然决然地进工厂了。他本以为这辈子一混就过来了,但时世难料,97年贾六六糊里糊涂地下岗了,从此就再没上过班。    
    贾六六真不容易,三十多岁的人了,身子骨一般,而且上有老下有小。当然最可怕的是他什么都不会,于是满北京地转悠了半年,北到沙河,南到大兴,他一心想找个体面的工作却毫无进展。最后贾六六发现,下岗中年工人的出路只有两条,要么回家吃低保,要么当环卫工人,扫大街去。除此之外就再没正经营生了,不是骗就是蒙,实在不成就坑自己的家里人。(关于贾六六找工作的故事见《德行之找个活儿干》)    
    贾六六真有志气,一怒之下就回了家,发了半个月高烧后就开始写书了。俗话说愤怒出诗人,愤怒同样能造就作家,贾六六怒了,就此也产生了一股仇视社会的心理。他先是社会罪恶的根源归结到女人身上,因为在找工作的经历中骗他的大多是女人。于是他把自己找工作的经历写成了一本小说,将天下所有的女人都痛骂了一顿。    
    小说的开头是这样的:    
    您就好好琢磨琢磨吧,女人要是消停了,中国的社会矛盾绝对会减少70%。所以就应该给她们裹小脚,就应该让她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应该让她们生个十个、八个的孩子,累得她们顾不上想别的。要不就坏菜!不信?您翻开中国历史瞅瞅,凡是母(又鸟)打鸣的时代,保证是天怨人怒,不得安生的……。


第二部分最底层(3)

    贾六六很有毅力,他不怕别人瞧不起,所以抱着这本小说跑遍了北京所有的出版社。最后还真有个编辑被他打动了,编辑激动地捧着书稿道:“这是,这是中国六、七亿男人的心声啊,怎么让你说出来啦?”随后这本小说在编辑的大力协助下,堂堂正正地出版了,而且还卖得不错。贾六六由此赢得了作家的名声,并开始了真正的创作。几年来他疯狂地写了十几本书,随着创作的深入贾六六对人生和社会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转变。他发现女人虽然有天生的劣根性,但并不是社会矛盾的基本面,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万恶的源泉。前年他看了一本关于雨果的传记,贾六六发现自己的看法与大文豪的观点出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