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味记-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经过两本书的锻炼,红包学到了很多,知道自己哪些地方不足,要注意哪些,以后红包会多多注意的。
谢谢大家这半年来的关照!有了大家的支持,没有毅力的红包可以坚持把书写完。谢谢~
明日会有番外,还请大家收看!!!
谢谢~

番外 百家饭 
出身榜眼的赵老太爷悠闲地喝着粥,他家里新来的一个厨子,做的是一手的好饭菜,最是对他的口味。
新鲜的鸡豆磨碎,加山药,茯苓,慢慢的熬到水米融洽,柔腻合一。最是对他老人家的胃口。
正当他感叹人生惬意的时候,下人来报,说是二儿子打发人来问安。
“二老爷派小的给老太爷问安。”
赵老太爷顿时板了脸,筷子重重地拍在了桌案上:“告诉他,我还没死!”
瞧着他生气了,赵老太爷二儿子赵佑楣派来的家人大气不敢乱出一声,只是磕头,末了瞧着赵老太爷没下和衣而卧,才大着胆子道:“回老太爷,二老爷让小的禀明老太爷,过些日三少爷回来,跟老太爷请安。”
“他回不回来干我什么事?莫不是官做到头了?”
家人顿时咧着嘴笑道:“二老爷任上政绩斐然,吏部已经下了官文,升咱们老爷做杭州知府。小的给老太爷道喜!”
当得知二老爷要回来的消息,大家都翘首以盼的张望着。老太爷虽然不说什么,但家里人已经忙着打扫宅院,安排房间。其中有对二老爷回来的赏钱的期盼,以及对二太太的敬畏。
二老爷的官架很小,不过是五辆青呢马车,后面跟着驼了几大车的东西。这让看热闹的人微微有些失望。这跟当年二老爷出去上任的时候差不多。
王九指正盘算着今晚的宴席,为了瑞雪他在一户人家找了份事做。他已经打听清楚二太太为人挑剔,更听说三少爷是个挑嘴的孩子。县里的一干官员,再加上乡绅,这席面却是有些讲究。
厨房的人却在那里学说二老爷回来的情形。
“二老爷的行李跟当初离家的时候差不多。”赵原撇着嘴道,“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咱们二老爷虽是个知县,可是也做了好些年了,怎么也该有个五六万的银子吧!”
老厨子赵山啐了他一口,赵原哪里敢跟父亲顶嘴,忙离得远远得:“不过,有好几个女子还戴着帷帽,家里不是就两位姑娘么?怎么多了那么多?”
过来打热水的婆子听了笑道:“除了两位姑娘还有二太太跟前的丫头,你又不知道二太太规矩大,会调理人。”
厨房这时很闲,毕竟回来的人要先拜见老太爷,然后回房梳洗后,再开席。现在的天气也热,准备的都是凉菜跟现炒的菜。
赵原叹了口气道:“家里的三个老爷都做了官,却鲜少回来看老太爷!大少爷在京城成亲了,大老爷也没请老太爷去。”
赵山抄了旱烟杆给了赵原一个,他家老人是从北方逃难过来的,老几辈了,这本事没丢,一直传了下来。
赵山又抽了口烟道:“你懂什么,老太爷如今年纪也大了,京城离得那么远,万一老太爷身上不得劲,岂不是罪过?”
“话是这么说,成亲后,小辈总该回来见见老太爷吧!别的不说,总该有个自己的亲孙子、亲孙女的替自己尽孝吧!”
说到这,赵家的下人都不作声了,三个老爷在外面做官,三个太太带着孩子都跟了去,只留了个叔老爷女儿在家里头。
偌大个赵家,显得冷冷清清的。
沉默的空档,催热水的又来了,说洗澡水怎么还没准备好。一群人只得散了。
打水的婆子指着那过来的小丫头道:“瞧见了吧!还不是大丫头呢!这手上都戴着银镯子了。”
王九指一面切菜,口里还哼着小曲哄着背后哭闹不已的孩子。
“瑞雪乖!芦苇高,芦苇长,芦花似雪雪茫茫。芦苇最知风儿暴,芦苇最知雨儿狂。”王九指哼着曲子,又改了首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不伦不类的东西惹得孩子闹得越发的厉害。
他明白女儿这是饿了,可是瞧瞧外面的天色,还不到时辰。只得颠着身子,哄着孩子:“瑞雪乖,爹爹马上就带你出去玩!”
饶是这样,他手下的工夫依旧不停。
赵家厨房里帮忙的下人都看直了眼。孩子闹得厉害,闹得人心里直发毛,他还能一面颠着,一面稳稳当当的切丝,瞧那刀功,水嫩的豆腐都能切成细丝,还一般粗细,这就么刀功,赵家头一把交椅就是他的了。不,整个滁州府都是第一把交椅。
切好的豆腐丝放进开水中略微烫了下,除去豆腥味,就捞了出来。
“赵原,鸡汤好了没?赵原?”
原来看着他做菜的赵原终于回了神,忙应了声,忙回头看了眼炉子上炖的鸡汤,伸手就去掀盖子,不想被烫得直甩手。忙掐住自个儿的耳垂,跳着脚道:“好了!”
“只要汤,一点油花都不要。等送上去后,舀一勺汤放进去就可以了!”
王九指取了水,净手交待着,这是最后一道菜了,厨房便没他的事,得好好的照顾女儿了。他揩了手,将胸前的布条解开,小心翼翼地将女儿抱在了怀中:“瑞雪,爹爹的小瑞雪厌了吧!爹爹这就带你出去玩。咱们去瞧花好不好?”
哭闹声暂时停了下来,还没一会子,小瑞雪又哭了起来,喘不上气的呜咽着,小脸憋得红红的,好不可怜。
王九指略微交待了两句,抱着瑞雪就冲了出去,女儿现在的饭量是越来越大了,他总是往后门跑也不是个事啊!
王九指刚走到后门的小角门那,就瞧见个穿油绿色棉绫比甲的妇人向外张望。他立即加快了脚程赶上前,将女儿交给迎上来的妇人后,忙转过身子。
“柳嫂子,又麻烦你了!”
柳嫂子抱着瑞雪哄了哄,背着风,坐在角门台阶上,解开衣襟。瑞雪在她怀里拱了拱,自己就找到了地方,大口大口的吸吮着。
柳嫂子和悦地看着瑞雪,笑着道:“瑞雪又长了。”
背着身子的王九指嘿嘿地笑了,唠嗑地道:“这丫头老早就开始闹了,越发能吃了。”他挠挠头,歉意地道,“你的奶水够吗?这丫头吃了,万一五姑娘……要不我给她喂米糊糊好了。”
柳嫂子拍着瑞雪道:“五姑娘吃的少,不碍事。若是她能肯吃米糊糊,你也不会找到我了。王大哥,多亏你,要不是你给我补身子,我哪里能给五姑娘做奶母子!”
她家男人刚死了,她一个人上面要照顾婆婆,下面拉扯大伯子遗留下来的两个孩子加上自己两个孩子。或许是好心有好报,她瞧着吃不到奶的瑞雪可怜,想着自己才两个月大就死了的女儿,就喂了她两口,王九指便到江上打了两条鲫鱼做了汤让自己喝下去。
她原本就是想到大户人家做个奶母子,也好养活家里,可她常年积月劳作,加上吃不好,人是面黄肌瘦的,连奶水也不稠,多亏了他为自己补了半个月的身子,这才能到赵家做个奶母子。
王九指同样感激地道:“我还得多谢你,劳你每天要跑来跑去的。早上听你说角门上的黄妈要两个下酒菜,我已经做好了,一会子就送去。”
“每次都要你破费,真是过意不去。你一个人带着瑞雪也不容易。”柳嫂子拍拍吃好扔的瑞雪,帮着她打奶嗝。赵家做奶母子,一年六两银子,外加四季衣裳各两套,也是厚道的了,偏她还有家里的一大帮子的人,打点角门上的婆子,就全靠王九指一个人。
“我好歹一个月还有一两银子的月钱,也不要买些什么,不碍事的!”
柳嫂子将衣裳重新穿好,把睡着了的瑞雪交还给王九指道:“我知道,你不过是为了瑞雪才在赵家做事的,终究还是要出去的,不存些钱……”
正说着,柳嫂子瞧着角门那闪过一个人影。
柳嫂子有些慌了神,忙跟王九指道别,掩了门就要离去。
王九指突然想起厨房的人说起过二太太很是严厉,忙叫道:“我听人说,二太太很是严厉,这些日子我就不来找你了!”
柳嫂子匆匆地答应着。
赵佑楣颠颠地跟在父亲身后,想着跟父亲说说话,他在外放任已经十二年了,父亲硬是不理会自己,难道中状元真那么重要?他也没觉得这中进士的名头没什么不好听,大哥是早自己一科的二甲头名,在翰林院呆了十多年了,还就是跟自己一样,都是个四品官。却是个没实权的衙门,哪里像自己,放任三年,过着神仙日子。
“老太爷,二太太说五姑娘的奶母子柳氏为人不老成,还偷偷的奶自个儿的孩子,说要打发出去!”
二太太就是赵佑楣的妻子,赵老太太几年前故去,小儿子去年中了榜眼,带着家眷去了京城,后院也就荒凉了。现在唯一待在赵老太爷跟前的孙女是赵老太爷的侄孙女,他那个侄媳妇难产而死,侄儿又在国子监读书,便寄养在他跟前。所以后院管的管得也不是很严,这二太太既然回来了,也就暂时管了起来。
赵老太爷微微地挑了眉毛,疑惑地道:“柳氏?不是没孩子么?”
那个管事的媳妇忙道:“奴婢不知道,只是二太太叫禀明老太爷。”
“哼!”赵老太爷没好气地道:“我还没死呢!还轮不到你们指手画脚的!”他马上就冲着儿子发火道:“滚,马上给我滚!要当太太到你自个府上去!老朽这座破庙容不下你们这尊大佛!”
赵佑楣无缘无故地赵老太爷发作,自觉地媳妇多事,想来是在任上习惯了。他忙赔笑道:“儿了去处理这事好了,爹息怒!”
赵老太爷根本就不满他的说话,冷笑道:“这不是你的扬州知府府衙,别在老朽面前摆你的知府大人款!”
(全书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