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味记-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希筠跪在赵老太爷跟前道:“三哥给爷爷端几样斋菜,一大早就去了山上。”
“哼!他不晓得六孙今日到么?去,派人把他找回来!”
赵二太太垂手立在边上,小声地道:“媳妇已经命人把他抓回来了。”
赵老太爷并不理会赵二太太,只是催着叫赵希筠她们快去:“还不快去。”
赵希筠领着赵希筱匆匆地出了院子。
赵希筱见丫鬟落在后面,小心翼翼地道:“五姐,三哥不会回来的。”
赵希筠拉着她的手小声问道:“你是不是知道什么?三哥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好好的跑到庙里去了?”
赵希筱紧紧地握住赵希筠的手,脸绷地紧紧地,畏惧地瞧了已然跟上的婆子丫鬟一眼,摇摇头。
赵希筠没再说话,只是拉着赵希筱的手,默默地走着。
十四岁的赵希远,身材消瘦,身上穿着件熨贴笔直的蓝新茧绸衫,背挺得直直的,一双眼睛目不斜视,走到赵老太爷跟前,双手撩起前襟,先跪了左腿,右腿紧跟跪好,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孙儿赵希远拜见祖父大人。”
赵老太爷命人将他搀起来,直叫他在自己身边坐了,只是赵希远再三不肯:“祖父安坐,孙儿在一旁站着伺候便是。”
赵老太爷见他很是知礼节,心里很高兴,指着站起在一边的赵二太太道:“这是你二伯母,”又指着赵希筠姐妹道:“这是你四叔家的妹妹,排五,这是你二伯父家的妹妹,行七。”
赵希远一一同她们见礼,末了仍旧恭敬地站在赵老太爷身边。
赵二太太笑着道:“六少爷才来,先去梳洗了再过来岂不好?这天实在是太热了。”
赵老太爷道:“正是。六孙,你快去吧!对了,你想吃些什么,我叫人做来。”
赵希远弓着身子谢过赵老太爷:“孙儿想吃青菜豆腐汤。”
“青菜豆腐汤?”赵老太爷不由地笑了,“怎么想吃这个了?”
“没什么。”
赵老太爷点点头:“知道了。好孩子,你快去梳洗吧。”
赵希远迅速梳洗,换了件青色棉布长衫过来。
赵老太爷见他衣着朴素,心里更是高兴:“你父亲来信说,你文章虽好,笔力仍稚嫩了些。你且拿来给我瞧瞧。”
赵希远从袖口掏出平日的文章双手呈上。
赵老太爷见他事先准备妥当,喜得直点头。一页页地翻看他的文章。中规中矩地台阁体,一笔一划认真无比,从头到尾笔力如一,丝毫不见力怠。十四岁能写得这一手字,已然不错。
文章也不错。破题起手不错,文章里天人合一,忠君爱国爱民……这种文章即使文采不被人看好,但无论是哪个考官看了,都会选中。看来六孙在这点上的确比他父亲要进益些。
赵老太爷道:“很好。等下我给你开了题,你这几日好生做了。”
赵希远忙应道,环视大厅:“我听父亲说,二伯父家的三哥自幼在祖父跟前读书,学问极好,怎么不见三哥?”
“他与同窗约好,今日出去了,等晚上就回来了。到时候你们再一起论文好了。”
“王师傅,六少爷屋里的人来人说要送份青菜豆腐汤过去。”
正做收尾工作的赵原不禁道:“晚饭的时候不是才要了青菜豆腐汤,中午也是要的青菜豆腐汤,怎么现在又要吃?”
冯全儿笑道:“我哪里知道?连着三顿都吃一个汤,他也不嫌烦?”
王九指揩了手坐在一边并不说话。他还是头次遇见这样的事情,连着要了三次一样的菜,实在是太喜欢了,也不会这样。
中午的青菜豆腐汤就是最寻常的做法,老豆腐拿油煎的两面金黄,放水煮,下青菜。
他抬起头道:“冯全儿,你在六少爷跟前,他吃的可多?”
冯全儿道:“中午吃了一碗就放了下来,晚上的青菜豆腐汤却多吃了半碗。”
晚上的是瑞雪做的。她要了鲜虾,剥壳,只留虾黄与虾肉,虾肉片好,等水煮开,下虾肉,再打了嫩豆腐进去,等汤开后,下虾黄,撒上切碎的青菜叶,放藕粉勾芡。
六少爷多吃了半碗。
他点头笑了笑。取了一块精肉,又取了两块老豆腐。
赵原凑到王九指跟前:“王师傅这青菜豆腐汤也有什么讲究?”
王九指道:“不是讲究,咱们意会错了。”
瘦肉剁好,调味道。
老豆腐切块,放入锅中照样煎地两面金黄,拿出来,调好味的肉掀搁在两口煎好的老豆腐中间,那大蒜叶捆好,放了笋片、火腿片,兑上高汤,一并煮了快开的时候,再下了青菜叶。
汤臣冯全儿都站在一遍看着王九指的做法,不禁笑道:“这也叫青菜豆腐汤?”
王九指揩了手道:“快送过去。看看这个满意?”
果不其然,不过是一顿饭的工夫,送东西的冯全儿乐蹬蹬地回来了,稀罕地展示着一件小银饰:“好造化。六少爷赏的。王师傅,六少爷把汤都喝了,直说你做的好。还说明日要吃清炒豆角。”

第四十三章:清炒豆角
清晨,王九指指着刚送来的新鲜菜,教瑞雪如何选菜。
“豆角分白豆角跟青豆角,无论是哪种都要脆而软。脆就是,掐一小节,声音清脆。”说着王九指就是抽出一根豆角掐了头,清脆地折断声,“软就是整个豆角的身子软。”
瑞雪点点头。
“选的时候,要一般粗细的,表面微微有些光泽,里面的子要饱满才是好的。像这根,太细,有裂开,有虫咬过的都不要。”
瑞雪领悟地点点头。
“豆角常吃可以促进睡觉,还可以治疗呕吐,打嗝,若是积食、气胀,吃些生豆角,可以缓解。”
“黄瓜要摸上去有些刺刺的感觉,最好顶上带花,暑天吃可以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茄子要选择表面光泽的,一旦暗沉就不新鲜了。暑天吃,有助于清热解暑,生了痱子的小孩吃是最好的,但是容易腹泻的人要少吃。”
王九指一面点评,送菜的人不由地赔笑:“王师父,您放心,我送来的都是好的,十几年了,您还不知道我?”
王九指笑道:“我只是在教她。你明日再配几个不好的,到时候叫她见见,省得我说了许多,她没见着也不知道。”
送菜的这才抹了把汗,连声答应。
王九指查究了蔬菜,将豆角给了瑞雪:“你把豆角都摘了,大小长度要差不多。到时候好入味。”
瑞雪接了过来,自己端了小凳坐到厨房门口的过道阴凉处,仔细地摘豆角。昨天六少爷说今天要吃清炒豆角,爹爹连日便叫人通知送菜的,准备了新鲜的豆角。听说,六少爷也是个嘴刁的人,昨天自己试着做了鲜虾青菜豆腐汤,那位六少爷还是不满意,直到爹爹亲自做了送去,才喝下。不过,爹是怎么想到,要拿两块豆腐夹肉的呢?
还是,昨天听说三少爷跑了出去,这又是怎么回事?
她叹了口气,将一把折好的豆角放进竹篮里。
“你可是厨房的?”
一双翠色绣花鞋出现在瑞雪的眼前,她赶紧抬起头,眼瞧着站在跟前的美人丫鬟。
那丫鬟瞧着瑞雪,道了万福,喜道:“真是个国色天香。奴是六少爷跟前的文儿,过来有事相告厨房的人。”
瑞雪放下手中的东西,忙还了个礼:“姑娘有什么事?”
文儿笑道:“昨晚送去的青菜豆腐汤,六少爷很是喜欢。不知昨日做汤的人,今日有没有功夫?六少爷要份清炒豆角。”
瑞雪指着竹篮道:“昨日已经知道了,这就是专门为六少爷备下的。”
文儿满意地点点头:“那奴去也。”又拉着瑞雪的手道:“奴一见妹妹就觉得似曾相识。子曰在其位谋其政,奴有差事在身,不得跟妹妹把酒言欢,待会送菜,妹妹送到我们那,到时候奴再跟妹妹促膝长谈。”
瑞雪连连称是,只是怀疑,这个文儿怎么说话半俗半文,又是子曰,又是成语的,实在是听得有些别扭。她瞧着那双翠鞋消失才坐下来摘菜。
奇怪的人。
“汪!汪!”
裙角又被扯了。
瑞雪无奈地转过头,拍拍小黑狗黑子的小脑袋,从它口中将裙子抽出来:“别咬了,再咬就要坏了!”
小黑狗黑子不满意地又咬住瑞雪的裙角,瑞雪也只得将它抱了起来,挠着它的耳朵:“你怎么了?没人陪你玩?等我做完事,再陪你玩好不好?”
小黑狗黑子舒服地直哼哼。
冯全儿拎着一挂猪肉进来,笑道:“瑞雪,黑子都要被你惯坏了。”
小黑狗一听有人叫自己名字,立马睁开眼,从瑞雪身上跳下,冲着冯全儿一阵狂吠。
冯全儿伸腿虚晃一脚:“这狗东西,还能听懂人话。”
小黑狗以为冯全儿要踹它,冲上去就咬。冯全儿来不及躲闪,被小黑狗咬住裤腿。他使劲地想要把小黑狗甩出去,却不想小黑狗紧紧地咬住他的裤子,任自己怎么甩它也甩不掉。
冯全儿只得站下:“瑞雪,你快把它弄走。”
瑞雪走到跟前,抱着小黑狗:“黑子,听话,别咬了,快松开。”
小黑狗正咬的兴奋,哪里能听瑞雪的话,仍兴奋地撕咬着冯全儿的裤子,“唰”,它终于将冯全儿的裤子咬下一块布料,心满意足地小黑狗叼着那块布料,胜利的回到瑞雪身边。
“可伤着了?”
冯全儿低头瞧瞧腿,不在乎地道:“没事,就是裤子破了,没事的。这家伙真凶,以后看门是把好手。”
瑞雪赶紧将小黑狗口里的布料抽了出来,讪讪地道:“冯大哥,真是对不住,要不我给你新做条裤子?”
冯全儿喜道:“那我不是赚了?不过……你会做么?”
瑞雪不大好意思地摇摇头,她还没学怎么裁剪衣裳呢。
冯全儿顿时叹了口气:“算了,你还是帮我把它补好算了。不过……”
“不过什么?”
冯全儿凑到瑞雪跟前道:“待会王师傅要做清炒豆角,回头你得教给我。”
瑞雪还以为他说的是什么重要的事,却不想是为了这个:“你待会站在边上可以看啊。”
冯全儿道:“那不一样,那不一样。王师傅做菜肯定有诀窍的。”
瑞雪道:“爹平日里都会同你们说过的啊!”
“反正你回头再教我一遍就是了。我先走了,这小黑狗还挺凶的。”冯全儿有些不甘心地再次飞腿虚晃地撩拨着小黑狗,不等小黑狗反应,拨腿便跑。
到了午饭的时候,六少爷那边又来了个丫头,只道找瑞雪,见了她,又道:“文儿央我告尔,与我同去。”
王九指瞧了瞧那丫头,也不多问,只将食盒将给瑞雪同个送饭的婆子,让她们一起去。
文津居,赵老太爷为六少爷赵希远准备的住处。才进了院门,就听见院子里有丫鬟的读书声。两个小丫鬟坐在廊下,你一句“白日依山尽”,我一句“日照香炉升紫烟”。一人一句好不热闹。
瑞雪不禁有些傻眼,她这是到了女夫子院?怎么六少爷跟前丫鬟都会念诗?难道这就是身为榜眼的赵三老爷与旁人的区别?
正巧有个丫鬟说了错了一句,另一个丫鬟颇有些急不可耐地道:“错了错了!是横看成岭侧成山。”说着笑嚷道,“少爷,少爷,宋词背错了诗。”
正房的帘子掀了起来,一个大丫鬟走出来,正是瑞雪早间见到的那个文儿,只听她道:“你们都小点声,少爷还在念书呢。”又瞧见瑞雪提着食盒,笑着迎了上去:“妹妹来了?快把食盒接了过去。妹妹且到那边歇息,稍候我再过来奉陪。”
这本就有丫鬟接了食盒,那个叫宋词的丫鬟领了瑞雪同送饭的婆子去一边歇息:“大娘跟姐姐饮何香茗?”
文绉绉的话,婆子是一句也没听明白,瑞雪怔怔地看着宋词,好好的话怎么不说,偏学会咬文嚼字了。
宋词见两人都没反应,知道她们没听明白,面上浮出不屑的神色,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