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关东郡国,类似的事情,应当是全部存在的,只是轻重程度不同罢了。
  杨丰记录的文字里,就多次提及乡间农民的抱怨,就没有一个不抱怨,官府收税收的太多,生活日益艰难的!


第361章 缘由
  “卿先看看这些罢……”刘彻拿着手中还带着血迹的纸张,递到郅都手中。
  郅都看完,表面上虽然默不作声,但刘彻明显能看到,他手上暴露的青筋。
  刘彻看了,心里微微点头。
  郅都的性格,向来嫉恶如仇。
  前世,郅都主政南阳,不过两三年,就杀的整个南阳地主豪强人人自危,调任中尉,更是大开杀戒,长安公卿皆称其为“苍鹰”。
  如今,见了河南郡的地方官如此作为,他能忍得住才怪!
  但,在这个问题上,刘彻很清楚,他要做的,只是将问题汇报上去,至于皇帝会怎么考虑,怎么决定,那暂时与刘彻无关。
  “麻烦卿将这些材料,秘密呈递给父皇罢……”刘彻淡淡地叹道。
  其实,现在,刘彻也隐约猜到了,类似河南郡的地方官僚私自征缴算赋,收上去后,拿去干嘛了。
  刘彻又不笨,想想大天朝当年摊派统筹款,提留款是拿来干嘛的?
  无非就是发放各级衙门胥吏的工资,然后,上上下下,都分润一些好处,公款吃喝养养小三二奶什么的。
  这个道理,古今如一,不因时代的变迁而改变!
  因而,刘彻心里很清楚,这个盖子,暂时还揭不得!
  只是,刘彻好奇心比较重,按照杨丰记载的事情来看,河南郡等地的地方官,绝对不至多收了一次算赋。
  他们几乎春夏秋冬,都会催缴。
  河南郡,根据去年的上计和人口普查,总共有二十四万七千户。
  以每户正常一年上缴六百钱的算赋来计算。
  河南郡的官员,一年要多收数千万钱的算赋。
  这么多钱,一个小小的郡守的能耐显然是遮掩不了的,哪怕,他姓窦。
  这官场上,一件小事,都可能被政敌拿来大做文章,何况是每年数千万钱的买卖!
  御史大夫衙门,廷尉衙门,还有丞相衙门,居然都在这个事情上,成了哑巴,刘彻甚至都没听人说过,有这样的事情。
  嘿嘿,难道不奇怪吗?
  姓窦可不是护身符!
  朝廷上不鸟窦家,不喜欢窦氏的人,一抓一大把!
  不然,当年,窦广国为相的风声刚刚放出来,朝野物议怎会那么汹涌?
  于是,送走郅都后,刘彻一头扎进了少府的档案室,一直蹲到夜幕降临,方才出来。
  走出档案室的刘彻,一脸的无奈。
  数据,永远不会骗人!
  刘彻现在已经差不多知道,这里面的猫腻了。
  在少府的档案里,刘彻发现,被划归给他这个太子的十个封县,居然照常有算赋和田税以及刍藁税入库,分文未少!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就是老刘家自己也是这场盛宴的参与者!
  本应该是从租税、算赋和以及刍藁税中扣除的每户两百钱的太子食邑费用,被人摊派了农民头上。
  这还是关中!
  刘彻此时感觉,心情无比沉重。
  连国家的最高层,金字塔的顶端,都参与到这场盛宴中,你还能指望下面的官员有节操?不会有样学样?
  然而,此时此刻,摸到事情真相的刘彻,只有一个念头——这是在自己给自己挖坟墓!
  刘彻不知道,这事情,究竟是皇帝老爹自己也清楚,还是,有人在里面搞鬼。
  两者可能性,都存在!
  皇帝这种生物,永远都不要指望它的节操会有下限!
  所谓的明君圣主,掉起节操来,连暴君都会感到恐惧!
  但刘彻却觉得,这样的事情,以他老爹和先帝的性格,大抵是做不出来的。
  不然,这岂非是自己抽自己耳光?
  前脚刚喊完轻徭薄赋,免除了一大堆田税,后脚自己就给自己一巴掌,刘家人还没这么傻逼!
  那就只剩下一个可能了……
  官僚们为了政绩,没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每年十月的考绩,就是一条勒在汉家上上下下官吏脖子上的绳索。
  人口、户数、田亩、税收,哪一个都是考核的目标。
  为了头上的乌纱帽,这帮家伙,没什么事情不敢做!
  休说是区区摊派了,便是把农民逼的破产,卖儿卖女,甚至逼死,又与他们何干?
  而发展到现在这样遍及全国的摊派加派,刘彻觉得,倒不是所有的官员,都喜欢这样干。
  不然,晁错、赵禹甚至张汤的态度,就不会那么奇怪了。
  只是……
  你不干,别人都在干!
  这就好比在一个考场里,其他考生都在作弊,你不作弊,那就只有等着被淘汰!
  一个很显然的例子就是,前丞相故安候申屠嘉,两袖清风,清廉一生,最恨贪污。
  但面对满朝上下蔚然成风的贿赂之风,甚至连宫廷中都兴盛无比。
  纵使是丞相,他也有心无力,只能保证自己不贪不拿。
  这么想着,刘彻深吸了一口气,回头望着太庙(太宗孝文皇帝庙)的方向,刘彻摇了摇头。
  说起来,官风世风,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局面,他的那位皇祖父,起码要负一半责任。
  当初,将军张武贪污受贿,证据确凿,人赃并获。
  结果,出于收买人心以及显示自己胸襟的考虑,先帝并未严惩张武,反而,赐金,说要“以愧其心”。
  说到底,其实是护犊子罢了!
  谁叫张武是跟着先帝从代国到长安的老臣子,几十年鞍前马后的伺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张武究竟有没有“惭愧”“内疚”“悔恨”,刘彻不知道。
  但刘彻只知道,从哪以后,贿赂之风愈演愈烈。
  上至三公九卿,下至各衙门的办事官员,谁没拿过钱,谁没接受过贿赂?
  便是宫中的宦官,收起贿赂,也是有恃无恐。
  大家都在想——和尚摸得,贫道就摸不得吗?
  张武能贪,哥自也能贪!
  张武之外,邓通,就是另外一个榜样了。
  邓通这个先帝的宠臣,以宦官之身,监管皇室铸钱,搞到最后,天下铸钱,一半姓吴,一半姓邓……
  有这样两个榜样在,不贪不拿的官员,自己都会觉得自己傻……
  刘彻摇了摇头,局势发展到现在,便是他,一时半会,也没什么章程。
  “只能等我即位后,慢慢清理这些烂摊子,历史遗留问题了……”刘彻心中思索着。
  现如今的话,刘彻只能做到,严惩河南郡上下,杀鸡骇猴,希望其他地方的官员们能收敛那么一点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刘彻坐上马车,在太子卫队的护卫下,朝着夜色下的章武候府而去。
  现在,刘彻可不只想跟章武候沟通一下窦全的问题。
  他更希望,这位先帝的智囊,能教他一个至少让官员们,不敢再这么肆无忌惮的办法。


第362章 决定
  刘彻抵达章武候侯府时,正是华灯初上之时。
  章武候窦广国最近数年,迷恋上了求仙问道,静养修仙,因此,章武候侯府,被迁移到了长安城戚里的一个偏僻角落。
  侯府四周,栽满了松柏,道路两侧,更是种上了许多兰花。
  虽然还是冬天,万物枯寂。
  但,侯府被隐隐绰绰的松柏围绕,远远看着,确实有那么一丝仙家的味道。
  刘彻刚下车,早在门口迎接的窦广国长子窦信就立即迎上前来,拜道:“臣信奉父命恭迎家上驾临,伏维家上金安!”
  “大人快快请起……”刘彻连忙扶起窦信,满脸笑容的道:“都是一家人,何必多礼?”
  窦信看上去有些呆板,他唯唯诺诺的应了一声,哪里敢把刘彻的客套话当真,低着头道:“家上,请,臣父在正厅等候!”
  刘彻点点头,嘴上却道:“岂敢劳长者等候,实孤之过也!”
  “当得!当得!”窦信陪着笑,将刘彻请入侯府。
  这次刘彻过来前,章武候府就已经知道,太子过来是做什么的了。
  似这种事情,刘彻也不会傻到搞什么忽然袭击,自然是让王道报备过了的。
  进了章武候府,来到正厅,刘彻就见到,当代的章武候窦广国,坐在上首的位子上,闭目养神,嘴里喃喃念着些不知道是什么内容的东西。
  自从当年,竞争丞相大位失败后,这位君侯,就彻底放弃了在政治上的努力,转而潜心修仙,学起了留候当年的架势,很少过问政事。
  但没有人敢忽视这位君侯在先帝、太后以及当今天子面前的影响力。
  毫不夸张的说,章武候一句话甚至就能决定政策的走向。
  刘彻理了理自己的衣冠,上前,以晚辈的礼节,拜道:“小子彻恭问舅祖父大人安!”
  窦广国闻言,微微睁开眼睛,轻声道:“太子来了啊……”
  他的声音不算大,但相当清澈,只是他大概还没从修仙的节奏里走出来,因此,腔调有些怪,让人听着感觉有些别扭。
  刘彻连忙躬身道:“小子星夜前来,打扰舅祖父清修,罪过,罪过!”
  窦广国呵呵一笑,站起身来,一挥衣袍,道:“谈不上打扰,只是,臣近年潜心清修,不再过问俗事,因此,太子若是有事,可与臣子信商议,臣一概没有异议!”
  刘彻闻言,立即就知道,窦广国心里面估计有些不满。
  想想也对,窦家本就人丁稀薄。
  窦太后拢共就两个兄弟。
  长兄窦长君命不好,没享多少年福就死了,只留下一个儿子窦彭祖。
  幼弟章武候窦广国,早年与窦太后失散,直到窦太后当了皇后,才得以团聚,吃尽了苦头,而且,子女也生的不多,一共就两子三女。
  其他像什么窦婴啊,窦全啊等等,其实都是些旁支。
  但即使算上这些旁支,整个窦家,成年男丁也不过十来人。
  刘彻跑过来,要为自己的臣子出气,要商量协商对付其中一个。
  窦广国心里要能高兴才怪!
  想想前世窦婴捅了那么大一个篓子,窦太后后来都能原谅,还将之扶到丞相之位,刘彻大概就能猜出窦广国心里的想法。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宗族,大于天。
  好在,这个时代,连公羊派都还不曾真正成为主流,提倡亲亲相隐的谷梁派,自然还在玩泥巴。
  这个事情,若是换到成帝元帝时期,刘彻休想如此轻松!
  只是,这老人家发脾气了,自然是要哄的。
  刘彻满脸堆笑,搀扶着窦广国,陪着小心,道:“舅祖父大人言重了……这江山社稷,也有您的一份心血在里边呀!”
  刘彻感慨一声,道:“当初,先帝那封‘天下治乱,在朕一人’的诏书,不正是您的建议吗?错非舅祖父大人建言,汉家江山,安有今日之盛?”
  这却算是挠到了窦广国的痒痒处。
  当年先帝时,自中六年起,诸般诏书中,就有着这位君侯在影子在幕后策划了。
  作为先帝的智囊,窦广国参与了几乎先帝统治中后期的绝大多数政治活动。
  甚至,当年罢免张苍,未尝没有窦广国的影子在其中若隐若现。
  只是,随着张苍倒台,作为当世丞相人选最热门,呼声最高的窦广国,却因为朝野议论和舆论的缘故被迫借口要修仙,参悟大道,而婉拒丞相任命,窦广国,从此对政治心灰意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