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傀儡皇帝-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座恢弘的宫殿再一次启用,代王杨侑将在这里举行登基大典。

杨侑率先起步,群臣随后跟随,拾阶而上,进入大兴殿内。

杨侑跨过大殿门槛,顿时被雄伟的大殿惊呆了。

大兴殿高达十多米,里面金碧辉煌,雕龙刻凤,殿内空间极大,十二根柱子支撑大殿,每个柱子都是雕刻着这盘龙和奇异的花纹,显得格外的雄伟大气。

虽然大兴殿中已经尘封了十四年,但是每天都会有人来保养擦拭,此时的大殿,就如崭新的一样。

在大兴殿的正中央,汉白玉砌成的高台上,一个金黄色的座位安静的摆放,任何进入大殿之人的第一目光都会集中在它的身上,那就是龙椅。

杨侑心中激动,一步步沿着汉白玉的台阶走向王座。

看着近在咫尺的龙椅,杨侑心中闪过一丝火热,没有想到他来自后世的一个普通人,竟然有机会登上这个至高无上座位。

杨侑暗中狠狠的掐了自己一下,果然很痛。

“这不是做梦!也不是在演戏!”杨侑默默的在心里给自己暗示。

杨侑豁然转身,龙袍一甩,坐在龙椅之上,看向朝堂百官。

“参见皇上!”

大兴百官在骨仪的带领下,三跪九叩,大礼参拜。

“平身!”杨侑虚抬右手。

“谢皇上!”

百官起身,分列两排。

礼部侍郎康东和出列,向杨侑行礼后,高声喊道:“代王杨侑,乃先皇之嫡孙,太子第三子,东宫嫡长子。仁义无双,功勋盖世,英明神武,礼贤下士。”

“前先皇驾崩于江都,帝位空悬已久,天下不可一日无主,今代王殿下登基为帝,合乎天理,顺应人伦,年号‘三世’。”

“吾等参见皇上!”

众臣再次行礼高呼。

康东和等待众人起身之后,再次高声道:“先皇英明神武,威震宇内,追赠先皇谥号“明!”。元德太子英年早逝,今追赠元德太子为孝成皇帝,号世宗。”

追赠元德太子是大兴城和洛阳共同商议的结果,毕竟两个儿子都要登记做皇帝了,而他们的能够登基最大的功臣就是因为他们父亲是太子,要是追封老子,那就有点不近人情了。

“封韦妃娘娘为皇太后,出云公主为长公主。”

康东和念完皇室之后,就开始念对大臣们的分封。

“京兆内史骨仪,忠君为国一心辅助皇上。任命骨仪为宰相。总管文官,赐爵位公爵。”

“臣骨仪叩谢皇上,微臣定会鞠躬尽瘁,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

骨仪大喜。出列行礼谢道。

“任命平弘归为工部尚书、康东和为礼部尚书、李仁政为民部尚书、屈突通为兵部尚书、崔毗伽为吏部尚书、阴世师为刑部尚书。全赐公爵。”

“臣等多谢皇上!”

六人躬身感谢。

“封房玄龄为中书省尚书。杜如晦为门下省尚书。”

康东和此言一出,所有的众臣立即将目光投向房玄龄和杜如晦。心中狂震。

他们没有想到代王殿下竟然如此看重二人,竟然直接的将二人提升到如此重要的地位。

此后。大兴城的其他官员一一得到了封赏升官,有的可不止官升一级,就连远在洛阳的田休,也被封为民部侍郎。

其他军方将领也是各有封赏,当然升级最快的要说,最近风头最劲的李靖,他直接被封为右屯卫将军,地位仅次于屈突通和阴世师。

杨侑当然知道将他们三位升官有些快乐,可像房玄龄、杜如晦和李靖这样的历史牛人,杨侑要是不加以重用的话,那他可就是傻子了。

而且只有今天封赏才不会被百官阻挠,要是放在平时的朝堂之上,百官早就嚷嚷起来了。

康东和念完之后,退回百官之中。

杨侑缓缓起身,看着堂下的大兴众臣。

“朕还年幼,全赖诸位大人的尽心扶持,才有大兴城的一切,朕才有幸登基为帝,这里朕向诸位大人道谢了。”杨侑郑重的向众臣行礼。

“皇上折煞微臣了!”

“皇上你才是我们的主心骨,没有皇上就没有大兴城的今天!”

“皇上宅心仁厚,登基为帝当之无愧。”

“皇上天纵奇才,只有你才能平定天下。”

………………

众臣纷纷推辞,君臣相互谦让,一片和谐。

杨侑一挥手,众臣立即安静下来,齐齐的盯着杨侑。

“在朕小的时候,就曾经和皇爷爷一道出巡,也曾经被困于雁门关内,见到过我大隋的昔日强盛,也经历过大军围城的风险。”杨侑陷入回忆之中。

众臣点头,他们都知道杨侑这些经历。

“可如今,天下的形势要远远比四十万突厥骑兵围困雁门还要危险,如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盗贼四起,东都以东全部沦陷于敌手,而忠于大隋的只有大兴城和洛阳。”

面对如此残酷的事实,百官不禁沉默。

“十八路反王,三十六路烟尘,李密、窦建德、萧铣各个拥兵几十万,梁师都、李密甚至一度攻打到关内,内部烽火四起,外部突厥推波助澜,虎视眈眈,扶持李渊梁师都刘武周郭子和,意图分裂大隋。”

外有强敌,内有叛乱,此刻大隋的确是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朕也曾问自己,天下的局势已经崩溃到这个地步,大兴城是否能够平定天下,再现大隋的辉煌。”杨侑声音低沉,眼神迷离。

“但是今天,朕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告诉天下人,这场战争,大兴城必胜,大兴城一定能够平定天下,但是这场战争注定是一场长期艰苦的战争,但最后的胜利必定属于我们大兴城。”

杨侑声音铿锵,慷慨激昂。

“从民心上讲,虽然天下盗贼众多,但是这些盗贼无恶不作,丧失民心,大兴城要进行的是一场平叛战争,我们乃是正义之师,王道之师,所到之处定会民心所向。”

“从实力上讲,天下盗贼虽然兵力众多,作战凶残,但是这些盗贼一味的烧杀抢掠,不事生产,时间久了,定会坐吃山空,经不起长期的战争;虽然现在大兴城从兵力上处于劣势,但是大兴城坐拥关陇巴蜀等地,人口超过九百万,物产丰富,商业兴隆,能够支撑起长期的战争,此消彼长之下,最后的胜利一定会属于大兴城。”

“好!”

百官听得热血沸腾,心中大定,信心十足。

登基大典之后,君臣一起祭拜太庙,宣告天下。

至此登基大典正式完成,杨侑登基为帝,大隋朝第三任帝王。

“参见母后!”

登基大典结束之后,杨侑回到后宫,向韦妃敬茶。

韦妃也在今日搬离东宫,搬入太和殿中。

“好,母亲终于盼到侑儿这一天了!”韦妃一身高贵的皇太后服饰,看着一身龙袍的杨侑眼中含泪,喜悦的说道。

韦妃接过茶水,轻轻的喝了一口,就放在桌上,将杨侑拉了过来,仔细的打量。

“好!好!”韦妃语无伦次。

太子杨昭在杨侑两岁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韦妃就将她的精神寄托在杨侑的身上,她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杨侑能够受到杨广的器重,能够继承皇位。

哪里想到,这个位置,杨侑自己争取过来了。

韦妃突然想起什么,迟疑道:“那洛阳?”

杨侑微微一笑,他当然知道韦妃问的是什么,韦妃和刘小良娣斗了一辈子,杨侑和杨侗又是竞争关系,韦妃当然关心洛阳方面。

“二哥,已经昨日在洛阳登基称帝,立年号为皇泰,现在消息应该已经传到大兴城了。”

杨侑若无其事的说道。

韦妃不由得一怔,她有点反映不过来了,杨侑在大兴城称帝,杨侗在洛阳称帝,那岂不是说兄弟两个同时称帝,一朝二主呀!

“那日后……”韦妃担忧的说道。

韦妃担忧日后洛阳和大兴城,杨侑和杨侗会上演兄弟相残的局面,韦妃虽然一心想让杨侑登基,可是想象这种兄弟相残的事情要发生在儿子身上,不由得担心起来。

“没事?”杨侑安慰韦妃。

“现在天下大乱,洛阳和大兴城只有相互扶持才能共度难关,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现在我们已经不宜再起争执了。”杨侑解释道。

韦妃点了点头,随即不在过问,毕竟杨侑已经登基为帝,以前那么多的风浪他都经历过来了,相信这件事情杨侑一定会处理好了。

今天是一个大好的日子,韦妃和杨侑在一起开开心心的谈论一些趣事,简单的安排一下后宫的事宜。

“这些母后来安排就是了。”杨侑不在乎的说道。

现在后宫就他们三人,根本没有多少事情。

第二百九十二章帝王生涯

“参见皇上!”

“参见皇上!”

“参见皇上!”

………………

一声声恭敬的话飘入杨侑的耳朵,登基大殿已经过去三天了,杨侑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这个。

前后只过了三天的时间,但是杨侑已经敏锐地感觉到,宫女太监包括大臣们对杨侑态度的转变。

杨侑在东宫十分的随和,这两年间并没有无故处罚过任何一个人,要知道在皇宫之中,随随便便的仗责打死宫女太监实属稀疏平常。

但是现在的大兴城却是一片和睦,代王殿下随和,韦妃娘娘善良,出云公主虽然调皮,但是天真无邪,宫女太监都庆幸能够遇到这么好的主子。

整个皇宫之中,已经将近十年没有无缘无故消失宫女了,流传在宫中的恐怖的故事已经慢慢地变成了传说,之前有些胆大的宫女见到杨侑的时候,还能露出微笑,交谈几句。

但是自从杨侑登基之后,这些现象已经完全消失了,宫女太监看杨侑的目光已经变成了敬畏,有的甚至不敢抬头。

“参见皇上!”

杨侑在太和殿看望了韦妃,也就是现在的韦太后,刚一走出门,就听到恭敬的行礼声。

看着眼前的宫女们一个个都是低眉顺耳,目光盯着地面,不敢抬头看杨侑一眼,杨侑尴尬的摸了摸鼻子,苦笑一声,应了一声赶紧离开。

直到走出好远之后。这些宫女这才起身,继续去忙自己的事情。

“皇位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杨侑不禁感叹道。

杨侑没有功夫理会这些,而是直接的来到承天殿中,大兴殿只是大朝会、或者是举行重大典礼的时候才使用,杨侑并没有换自己的工作地点,依然在承天殿办公。

同时三省六部各司其职,运行正常,虽然和后世对比,三省六部制依旧是有些缺陷,但是杨侑目前并不打算改变现状。毕竟大兴城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平定天下。至于改革的事情还是等待以后吧!

承天殿。

杨侑和骨仪,阴世师、屈突通、房玄龄,五人站在沙盘前,看着大兴城辖下偌大的地盘。心中得意至极。

“骨尚书!现在各郡情况如何?”杨侑看着骨仪问道。

“启禀皇上。自从皇上登基以后。百姓纷纷欢呼雀跃,人人翘首以盼,诸郡也是军心大定。并无异常。”骨仪道。

“嗯!”杨侑点头。

虽然骨仪恭维话多,不过的确杨侑称帝的效果十分的明显,有了效忠的对象,各郡一个个也都安定下来,毕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想造反,而且现在大兴城现在势力强盛,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个道理他们是懂得的。

杨侑敲了敲椅子,沉思一会道:“骨尚书,要严密的关注各郡的情况,一有异常情况立刻向朕汇报,现在大兴城强敌环绕,我们内部一定不能出现乱子,攘外必先安内,我们要向平定天下,必定保证内部的安定。”

“是!”骨仪应道。

“攘外必先安内!”

众臣仔细品味,越来越觉得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