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傀儡皇帝-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侑变戏法似的,手中出现一把小旗,一半红色,一半蓝色。

将红旗插在下方,最大的一杆插在肤施县城代表大兴,。顺势将蓝旗插在上方的几个郡县,代表梁师都的势力。

瞬间红蓝双方两个巨大的攻防形势一一出现在众人的面前,让人一目了然,哪怕是不通军事的文官也分析出目前双方的情况。

这个时候众臣终于意识到了,眼前这个看似小孩玩物的东西,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

“末将请斩泥人张等人!”阴世师突然高声道。

斩泥人张?

众臣不由的一阵迷惘,这个阴世师到底实在发什么疯,好好的怎么就想到了杀人。

“泥人张手艺高超,制作沙盘功不可没,阴将军你……”李仁政疑惑道。

“此乃军中机密,泥人张一个市井之徒,知晓国之地形,如果流露在外,恐怕对帝国不利!”阴世师狠厉道。

众臣沉默,貌似的确由此风险。

“阴将军多虑了,泥人张并未参与制作沙盘。”杨侑哈哈一笑道。

“并未制作沙盘?”众人不解。

“这个沙盘是东宫的太监所制作,泥人张不过是贡献出他的技艺而已。”杨侑解释道。

众人恍然。

这才想起杨侑的习惯,之前史万宝的例子就在眼前,代王给他们所想要的东西,而他们则要贡献出自己的绝技。

阴世师点了点头,没有追问,他已经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有此物相助,末将定能击败梁师都逆贼,保卫京兆。”阴世师大声道,眼神凌厉杀气腾腾。

“这个沙盘就先送到军中,在此本王就恭候阴将军凯旋,届时本王就将这个沙盘连带胜利的消息一共献给皇爷爷,相信皇爷爷一定喜欢。”杨侑喜道。

“代王殿下真是一片孝心。”李仁政道,引来一阵符合。

侍卫上前收起沙盘,将它们重新装好。

这些沙盘是要带到延安郡的,将成为他军帐之中最重要之物。

桌面再一次清空,董越带领两名侍卫抬上一个箱子,还有一摞摞宣纸放在桌上。

柴平脸色苍白,杨侑小儿随便捣鼓一下,就让军方欣喜,还占了孝义的名分,这一下自己的目的可能就落空了。

不过还有一线机会,因为代王不禁召见了泥人张,还招见了木雕李。

事情的转机就在木雕李的身上,他可不相信一个木雕,代王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不同于柴平等人,更多的人的心生期待,因为有了沙盘珠玉在前,想必下一个也不会太差。

在众人的注目下,董越缓缓打来箱子,从木箱之中一块块木板来。

“这!”众人惊奇,更加不明白什么用。”

柴平也是一头雾水,众所周知,代王殿下喜爱动物雕刻。

上元之夜,苹果乐园的奢华、美丽,已经各种震撼的冰灯雕刻,早已经从官家少爷小姐口中传来,在座的各位大臣早已经被念叨的耳朵起茧子了。

眼前之物,似乎就有些平淡了,只是一些薄薄的木板。

木板不大,长方形,长约五寸,宽三寸,四周平滑,底面似乎雕刻了不少文案。

“就是这……”柴平不屑的说道。

“柴大人莫急。”杨侑微微一笑,点头示意董越可以开始了。

董越向杨侑行了一礼,拿起木板,一名侍卫从箱底拿出拿出一个巨大的印泥盒。

印泥乃是朝堂必备之物,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大的印泥盒,看其外形,估计会有一尺方圆。

在众人的注视下,董越拿起木板,轻轻的覆盖在巨大的印泥盒中。

众臣这才恍然,原来如此。

董越轻轻拿起木板,侍卫拿起一张宣纸在下方。

碰!木板与桌面的碰撞声传来。

短暂的停顿一下,董越轻轻的拿起木板。

洁白的宣纸之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

众人这才恍然,原来木板正方雕刻的并不是花纹,而是阳文反体字。

整个木板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印章一样。

另一名侍卫上前,拿起印好的宣纸,第一名侍卫重新铺上新的宣纸,董越再次将手中的木板摁下。

“砰砰砰!”木板和桌子碰撞的声音不绝。

途中经过几次添加印泥,不一会,有百张宣纸就已经没有了。

“启禀代王殿下,所有的纸张已经刊印完毕。”董越拱手道。

“好,发给各位大臣看看吧!”杨侑道。

“是!”

董越接过侍卫怀中的散发着浓浓墨香的宣纸,转身散发给周围周围的大臣们。

所有的朝臣早已经期待已久,有的不等董越来发,伸手就拿了一张,如饥似渴的看了起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自从东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论语》早已经被神话,成为圣人之言。

满朝官员那一个不是饱读史书之人,对于论语早已经牢记在心,有的大臣不由的口中轻声读了出来。

柴平看到手中的论语,就知道自己已经是一败涂地了。

如今整个大隋朝书籍奇缺,普通人家根本买不起书籍,想要读书都要借书,抄书。

如今在众目睽睽之下,整整百张宣纸,在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已经刊印完成,完爆抄书速度几条街。

第一百四十五章反戈一击

宣纸洁白精美,纸上字体微小,笔画如刀刻,横平竖直,字正方圆。

但又搭配合理,显得精美异常。字体正是杨侑首创的孔雀字,也就是后世的楷书。

众臣这才恍然,他们终于知道了,杨侑的字迹的由来,原来是脱胎于雕刻之术。

但是此刻没有大臣多关注一点宣纸的优美,杨侑的字体由来,他们更在意的是这种印书的形式,以及他的效率。

短短一刻钟,就刊印了一百章宣纸。

这些字体要是让一个熟练的抄书人来抄写,至少也需要一上午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印书这种工作只要有力气就能干,并不需要印书之人识字学识渊博,会写字而且字体优美,

只要刻好模板,调制好印泥,只要有一把力气,就算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庄稼汉,就能刊出优美的孔雀字来。

“有此利器,何愁文教不兴。”有文臣惊叹。

“圣人在上,你老人家昔日许下宏愿,立志教化天下,弟子今日终于看到了曙光!”一个文臣激动的浑身发抖。

“代王殿下实乃天纵英才,孝感天地,上苍才会给代王殿下如此灵感,老臣有眼无珠,误信流言,冤枉代王殿下,实乃罪大恶极,微臣甘愿受罚。”礼部侍郎穆宏田眼泪纵横,一副悔恨交加的样子。

柴平只觉得一口逆血喷涌,礼部侍郎穆宏田这个卑鄙小人,最先提议用礼教约束代王的就是他,没有想到第一个背叛的也是他。

“微臣有罪,臣等愚钝,未能理解代王殿下的一片孝心,实乃罪大恶极,所幸代王殿下胸怀天下,献出此教化利器,否则臣等阻挡文教兴盛之千年大计,万死莫能抵罪。”

“臣等有罪!”

………………

一时之间朝堂众人纷纷请罪,柴平辛辛苦苦建立的礼教联盟,顷刻之间土崩瓦解。

整个朝堂的风向集体转变,前一刻钟还是对杨侑口诛笔伐,下一刻钟就开始歌功颂德,转变之快,让杨侑再一次见到了朝臣的无耻程度。

开玩笑,此等有利于圣人教化的利器一出,就算是杨侑天天玩泥塑木雕,杨广也不会有丝毫的责怪。

现如今,整个帝国正在风雨飘摇,如果将此物献给杨广,这将对于稳定人心起到多大的作用,爱面子的杨广将会是何等的高兴。

这个时候谁还要绑在柴平的这个破船上,那谁才真的是个傻子。

既然朝堂诸位大臣能够做到在大兴宫唱名的地位,相信没有一个是傻子。

柴平只觉得天旋地转,他只觉得今天真是流年不利,原本以为自己利用礼教大义,定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况且代王殿下贪恋泥塑木雕本就是铁一般的事实,果然代王殿下痛快的承认了。

当代王殿下承认的那一瞬间,柴平原以为自己那老迈的心脏竟然不由自主的砰砰直跳,赈灾司赈济百万流民的功绩,帝国银行的无尽的财富近在眼前。

那一刻柴平仿佛回到了出入官场那个意气风发时刻,整个身体一下子热血沸腾。

有了赈灾司和帝国银行,他柴家就会在次兴旺,甚至超越太原王家、陇西李家等千年世家也不是没有可能,到时候他柴平将是柴家最大的功臣,必定进入祖祠,受后人年年供奉。

那里想到,代王拿出一个小孩子玩的泥巴模型就把军方收买了,随即又拿出这样一个印刷书籍的绝世利器,引诱礼部侍郎穆宏田倒戈,给了他致命的一击。

柴平惨笑,此刻在他的身边只有孤零零的几个人站在那里,这些都是他的铁杆,同样也是退无可退之人。

如今的形式和之前何等的相似,不过现在孤立的成了他,短短一刻钟,情势逆转。

柴平用利益捆绑朝臣,朝臣又因为利益背叛柴平,真是风水轮流转,报应不爽。

“代王殿下天纵奇才,老夫甘拜下风,只是不明白此等利器天下人穷其一生也窥视不得,代王殿下究竟是如何想到如此绝妙的方法。还请代王殿下解惑,让老夫心服口服。”柴平不甘道。

众臣不禁抬头,探究似的看向杨侑,对于代王殿下的种种神奇的表现同样很是好奇。

看着朝臣向自己投向好奇的目光,杨侑腼腆一笑,从怀中拿出代王大印。

众臣不解。

王喜上前递上印泥,杨侑将大印轻轻的压在印泥上,拔出。

上前走到桌前,拿出一个新的宣纸,将大印轻轻的盖上。

“代王侑印!”

四个鲜红的打字灼灼生辉。

众臣若有所思。

“本王每日的任务就是对着奏折盖印,某一日,很显然,盖印要比签名要简单得多,不但快捷而且方便。

突然有一日,本王突发奇想,要是本王把印章刻大,这样每一个印章就可以刻下很多的字。这样不就是可以省下来很多的时间写字吗!”

众臣听得目瞪口呆,原来你代王殿下制造这个雕版印刷术,是为了省劲呀!

这要是传出去,那还不引起哗然。如此利国利民的绝世发明,其最初的目的是一个十四岁的孩童为了剩下力气写字,这让其他人情何以堪。

要是让那些中二少年知道,一定会佩服的五体投地。

代王不愧是我辈楷模,逃避学业已经出神入化,鬼斧神工。

发明了孔雀笔,加速课业完成速度不说,还竟然想着连笔就不动,老师不知完成课业之后,可好雕版,轻轻一盖就成。就是老师罚抄一百遍也无所畏惧。

杨侑羞涩一笑,不好意思道:“本王一开始中意玉石雕刻,不过玉石雕刻过于沉重,又所费不菲,实在是划不来。本王经过上千次的实验,终于发现了木材才是最适合雕刻的材料。”

杨侑毫不脸红的就将爱迪生的故事套在了自己的身上。

“一来木材常见,取材方便;二来,木雕匠在大兴城十分的兴盛,木雕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三来木材软硬适中,易于雕刻。本王实验了上百种木材,发现只有两种木材最为适合雕刻。”

“一个楠木,一个是梨木,但是楠木价值昂贵,梨木较为普遍,而且关中地区梨树众多,实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