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让历史拐个弯之明劫-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司琪儿还真以为万俟阳要她做这件事!

    “小妹,开个玩笑,要亲咱们两人亲。安儿,你想受罚吗?呵呵。。。。”万俟阳上前就去挠她痒痒!

    大家的笑声结了一场尴尬!

    “小妹,给他们都发,每月给大娘三十两,小孩子一个月给五两给存上!只给他们说一声就好了!大娘她不肯要也没关系反正给她存上,就说给山熊存娶媳妇的钱!你也要发,你五十两,安儿来得晚就二十两。以后和你一样!好不好?”万俟阳如此说了,也是对司琪儿的尊重!

    “都听公子的!”自然万俟阳的这话真是给了司琪儿极大的褒奖!

    最后万俟阳在书房通知了安儿和乔峙也可以联系,安儿起初相当好奇,当然万俟阳把安全这事看得相当重要,现在安儿如此和自己关系更加贴近,所以这些都不再是秘密了!

    上午吃过早餐过了一阵,按时间差不多有九点半,外面有人敲门,这时万俟阳就在前院里喝茶。他起身去开门,得知是正阳商会的伙计,于是先让伙计回去自己过会就到。

    万俟阳知道此时正阳商会叫自己去做什么了!万俟阳在家里把赵龙留下的白马牵了出来,然后对大娘说了一声,中午明显可能不回家吃饭,然后就直接去找山熊,赵龙他们离开京城后毕竟现在他身边就没有人了。

    来到新宅院后发现山熊和冯青柏一早就出门了,肯定是去工地了,因为这两天冯青柏又开了两处新工地,来自上次的地震许多受灾的民众开始拥入京城了,所以万俟阳之前就布置好了,让正阳商会和冯青柏两边都加紧施工,同时也多消化一些难民工作问题,解决了他们的生存问题也就解除了京城治安混乱的问题,加上之前万俟阳让程大人所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所以现在就算是有了难民涌入,这京城内外城的秩序那也是异常的安稳。

    首先这官府官差办事的效率高了许多,并且采取的这责任制也是落实到了人头,接着万俟阳还让顺天府截留了近五十万两的资金用作顺天府的治安防护费用,这是直接对官差奖赏用的,就看这新上任的顺天府尹会不会贪掉了。俗话说不作死不枉死,若是这新上任的府尹大人要自寻死路那也不关他万俟阳的事了,还好之前让程大人早已把对于商业街的一些计划全部形成了规章,并且以皇帝的圣旨为基本保障,所以在这方面还是没有多大的问题,万万没想到的是一大早前去送别程大人的却是浩浩荡汇好几百人,有商人有官员也有群众,都说程大人是个好官,为大家带来了活路!

    程大人也是没想到自己什么都没做,全是万俟阳公子的计划却让他独自收获了许多民心,真是让他惭愧万分,但这得了民心的品德高尚的评价却是跑不掉了,当然事后也有风声传到了各位官场同僚耳中,顺便也传入了程大人临走时就只有一马车的行李,可以说是简单之极,也让同僚赞赏不已,当然这也有刑部林大人功劳,只有那吏部尚书姜大人一脸黑沉沉地。

    就在早朝时还得到破天荒上了早朝的皇帝表扬,新上任的顺天府尹姓张,林大人自然知道这新上任的顺天府尹是属于什么朝庭势力的人,不过此人上台同样也是述职表态,还着重提出了上任程大人给府尹衙门留下了什么,大家听见后都纷纷议论,觉得顺天府尹该不该留下这些钱,这时吏部尚书姜大人就想落井下石,却不料被刑部尚书林大人一个眼神就吓退了。原来他们两人已经达成了协议,只要顺天府不提这花府与大金国的探子有关系,那么吏部尚书只能一切唯刑部林大人马首是瞻,也算是为林大人在朝庭上拉一同盟,本来他姜大人也是个墙头草,别人就算是看到他倒向林大人也不觉得奇怪。而且同时让姜大人拿了几十万两银票作抵押,如果姜大人在几年内不会在朝堂上作出与其签下协议相违背的事,到时就归还,如若不然就会让其受到惩罚,所以这会他才如此安静。

    “微臣认为此事程大人做得很好,并做出了表率,因为此钱不属于朝庭征收的范围,所以不属于朝庭的钱,程大人没上缴朝庭这没有错。那么这钱是哪来的,程大人向刑部备了案,这属于是商人行贿的钱,但是这里就有个问题,程大人分文未取这就不能说程大人贪污受贿了,而商人行贿却不是做违法的事,只想能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所以程大人根本没有做违规违法的事,并且都是公布出了规章制度,让大伙都放心了,所以现在顺天府北京城内秩序井然,这都是与程大人的治理有莫大的关系。所以这钱被程大人用来奖赏官员和衙差对工作有杰出贡献的人,我觉得这应该提出表扬。”刑部尚书林大人一般在朝堂之上很少发言,再加上此事大家虽有议论,却一直有一个主导的声音那就是程大人此时应该表扬,这个声音在大家的心里都基本上形成了共识,所以也根本没有人出来反对。

    结果就是程大人刚出京城不远,还没有到任就直接再次得到一个褒奖,很有可能这奖励先到四川他的人还要后到四川。由于程大人在顺天府的杰出管理,造成了现在顺天府的片刻繁荣,也给各位官员造成了这天启年间虽然天灾不断,却仍然人民生活有保障,这京城的一切现象都成了这大明朝的一支标杆,但是只要走出京城一百里路,便是能看到难民一批批还正在往京城或周边县城去,四处要饭的抢东西的随时可见。若不是赵龙几人骑着高头大马全付武装,还真有可能有人过来抢了程大人他们,至少能坐上车的人肯定也有余钱的嘛!

    所以说这程大治理好了京城的发对整个明朝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后来刑部尚书林大人才得知为什么刚上任的顺天府尹张大人主动会提出程大人离任后还有五十万两银子留下,结果是其师爷告诉了他如果他如实向皇上禀报此事,那么另有十万两是专属府尹大的,这钱是没有凭据的,可以拿。所以有钱能使鬼推磨,才会有了朝堂之事发生。当然这个主意也是万俟阳在那天程大人从刑部尚书林大人府上回来后告诉程大人的,等于是说先主动喂饱了新上任的顺天府尹,然后将这京城灾后重建后续工程平安度过,相当于这钱就是他这一段时间的酬劳了!所以说这一招可谓是用得恰到好处!至于意外就是程大人自己也得到了一个褒奖!

正文 第182章 按察使

    第一百八十一章按察使

    万俟阳没想到一大早有人来找他,居然会是新上任的顺天府尹张大人。不过更想不到的是自己的熟人来敲门,因为万俟阳打开门看到的却是乔师爷,不错就是府丞的乔师爷。

    “乔师爷?这么早?快请进!”万俟阳急忙让进了乔师爷,因为他还不知道乔师爷来的目的是什么。

    “公子,这么早就打扰你不好意思,这次来却是为公事的。”万俟阳听见乔师爷居然是讲的公事,也是有些奇怪。

    “乔师爷,你说是公事?府丞大人找我?”万俟阳当然有些吃惊,自己与府丞大人也就是一锤子的交易而已。

    乔师爷,摇了摇头道:“非也,还是顺天府尹大人,不过却是新上任的张大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得知了公子的存在,又知道了我能找到公子,所以这个任务就落在我的头上了!”

    万俟阳觉得此事有些蹊跷,随即沉思下来,觉得此事现在还无法进行判断是好是坏,但至少来讲被新的府尹大人看中,那么也是一个问题。

    “公子,这新上任的府尹张大人以前只是个按查使,属于平调,正三品,其实也是因为阉党一派想把这顺天府的势力加强掌控,所以在这上面做了文章。”师爷自然明白万俟阳公子担心着什么,反正他一定要把这前前后后的情况都要说明给万俟阳公子,要让他自己进行正确的判断。

    万俟阳明白按查使这个官名是什么,‘按察使’,官名。唐初仿汉刺史制设立,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分置十道按察使,成为常设官员,分别考核各地吏治。玄宗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改称采访使,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改称观察处置使。实为各州刺史的上级,权力仅次于节度使,凡有节度使之处亦兼带观察处置使衔。有先斩后奏的权利,所以实际上是各州刺史头上的“太上皇”。

    宋代转运使初亦兼领提刑,后乃别设提点刑狱,遂为后世按察使之前身,与唐代之观察使性质不同。金承安四年(1199年)改提刑使为按察使,主管一路的司法刑狱和官吏考核。元代改称肃政廉访使。明初复用原名,为各省提刑按察使司的长官,主管一省的司法,又设按察分司,分道巡察。中叶后各地多设巡抚,按察使成为巡抚的属官。清代亦设按察使,隶属于各省总督、巡抚,为正三品官。清末改称提法使,简称臬司。

    “按察”相当于古代的“陈臬”,因此按察使又叫“臬台”。明朝地方官员分为三司,分别是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布政使管“民政”,按察使管“刑名”,都指挥使则管“一省军务”。三司分别相当于现在的省长、省法院院长、省军区司令。清朝布政使主管民政赋税;按察使职掌不变;都指挥使废置不设。清代减去都指挥使司,变成“二司”。二司的长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俗称藩台、臬台,同为省长。藩台管行政财政,臬台管司法监察邮驿。

    “谢谢乔师爷为我解惑,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前去查探一下对方究竟是想做什么,另外,我这也打算不日就南下,想去海边港口看看,顺路也去应天府去瞧一下。在京城的一切事务主要由乔峙为我把持,如果乔师爷感觉这工作做得有些不顺心就与府丞大人说明身体有恙辞掉就可以了,乔峙那边有人说说话岂不是更好?”万俟阳也知道这乔峙的二伯想为乔峙营造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现在万俟阳公子对他的重视完全已经超过了他的想像,之关就凭着万俟阳公子把他视为己出的世侄从自己自卑抑郁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并且还委以如此重要的事情进行栽培,所以他从内心深处对万俟阳感谢万分。

    “公子的好意我心领了,我想这两年身体还行,也可以为孩子多带来一些方便,到时我会好好考虑公子的建议的!那你看这府尹张大人这边的事。。。。。。”乔师爷摊上这事也是没办法,反正都是被上面叫来叫去办事,办好了事那是应该的,办不好就得挨骂受累。

    “乔师爷,你这样回复,就讲今天下午我亲自上府衙拜见张大人。这件事我有分寸,另外,乔师爷,还得麻烦你一件事。”万俟阳想起了一件事,他需要象乔师爷这样经常进出衙门的人获取一些朝庭上颁布的政策动向,好让正阳商会来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的规避。

    “公子请讲!”

    “是这样的,正阳商会在里面我是股东,需要一些属于官府的一些政策动向,如果有什么改变,能提早提醒一下最好。毕竟如果我人在外地好多事情都无法及时得知并做出判断,这方面乔师爷可以直接与正阳商会的老板朱正阳进行商议,我会把你的情况通知他的。”万俟阳这样也算是为正阳商会找个后备力量,毕竟程大人已不是顺天府尹了,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