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让历史拐个弯之明劫-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杨慎的那首诗《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随着万俟阳将这首《滚滚长江东逝水》歌曲唱罢,大家都没有听过像万俟阳这样的唱法,感觉有些奇怪的调子却又如此有气场,他们也从歌声中听出了万俟阳的那种豪情壮志的心声。

    当大家都还沉浸在万俟阳刚才歌声里的那种意境里,一时都还没有反应过来,不过此刻却突然出现的声音却是一个女孩子的声音,

    “大哥哥,杏儿姐姐说了,能不能把刚才您唱的谱出来?”

    大家转过头看见原来是小梅从船仓里邮来了。

    “啊!?哦!没问题!”万俟阳一般都不会拒绝这样的事,他就喜欢与人分享快乐。

    “还有,大哥哥,杏儿和小倩姐姐也想听听大哥哥有没有新的诗词按此情此景赋诗一首呢?”小梅的这句话倒是让万俟阳有些为难了,毕竟他都是诗词的搬运工而已,自己心中无墨啊!

    “啊!杏儿。。。。。。。。。好啊!那我先找找感觉吧!”万俟阳也只有先应付了事,一会心里想想看,回忆一下描写长江的诗词有没有谁合适的现在这情景的再说!首先这清代诗词万俟阳也不是全部都知道啊,再说了现在这情景还真是有些为难了。

    “老弟,来大哥为你助兴,咱们干了这碗酒,最近也有一阵子没有练剑了,顺便也松松筋骨吧!”说完宋长卿一口将碗中的酒喝完后就去船仓拿剑,不料伊琳此刻却是拿着剑出来了,真是心有灵犀啊!

    万俟阳看着宋长卿在甲板上舞着剑,时不时喊出‘好’声来,李常他们也都是练家子,自然也知道宋长卿身手不错也附和着叫好!而万俟阳的心此时一直在回想有没有谁的诗适合此时此景的,几乎都写把头想炸了还是没有想出来,这时他心里也不由得有些懊悔,看来今天得出糗了,清代诗词人自己也不是全部都知晓啊。正当准备放弃的时候,突然脑海里灵光一现,那近代有没有谁呢?想着这一路走来经过的城市,那诗词中必定会包含有这些地名的。

    万俟阳想了许多诗词倒是包含有地名或是长江这些要素的,却都是在明代天启年间之前的诗词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这。。。这不是开国领袖的词《水调歌头·游泳》吗?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词的上阙描绘了祖国江山雄伟瑰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畅游长江的豪情逸兴。接着便以雄健的笔势,转入写游泳,“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既是对游泳的特定环境,空前壮举和豪迈意志的描写,更是一种心灵的呈。两句词,万里江天,上下映衬,横渡纵目,情景交融。显示出词人藐视天堑的恢宏气度。再三句,直抒游泳时的强烈感受:“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补写一笔大江景象,引出一个新奇的比喻,在动静两种环境的强烈对比中,用三层递进式的议论,酣畅地表达了在中流击浪前进的壮志豪情。前两句写游泳时的镇定和从容,后一句则写获得“自由”后的欣喜。“今日得宽馀”是上阕的感情基调,是对这次游泳的总括。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出了上阕的结束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上二句是作者游泳之际见长江逝水,联想而及孔子的话,然后一字不差地截取了《论语·子罕》篇中的成句,直接把中流搏击风浪同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联系起来。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又有对峥嵘岁月的怀念;既有对历史的追溯,又有对自然规律的探究;既有对生命的感悟,又有对世事人生的思索;既有感情的憧憬,又是只争朝夕、催人奋进的号角。

    万俟阳想了想,有些地方需要改动,毕竟还得适合此时此景才行。于是他便应了此词,看着刚好舞剑完毕后的宋长卿说道:“大哥真是雄姿飒爽啊!李常你们说是不是?”

    “公子说得非常准确,宋大哥身手不凡,我等实在是佩服之极啊!”李常也是打心底地佩服不由自主地赞美着。

    “如果咱们现在不是赶路,要是在江上游玩的话,倒想跃进水中游上几下!以前我顺水走过一次,想过如果在这江上多架上几座桥梁,那走陆路不知道省多少事。特别是在上游山峡急流之处,若是能修建起一座大坝,那咱们航行就…完全不用担心了,直达最上游都不是问题。哈哈哈,想想都觉得舒爽。”其实万俟阳讲的这些话完全就是为了他一会题词作一个铺垫的。

    “啊!老弟,你这宏伟的目标可不算小啊,完全可以说是太敢想了。真的无法想像若是老弟的这理想实现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壮哉美哉!”宋长卿端起酒碗又是一大口,既解了口渴又缓解了刚才用了力而有些小累的感觉。

正文 第290章 四川

    第二百八十九章四川

    “是吗?我想着也感觉不错!啊!有了,有了灵感,小梅将笔墨备好!”万俟阳叫着小梅,而小梅直接回答道:“大哥哥,杏儿姐姐早就把笔墨纸都准备好了!”

    万俟阳就顺水推舟立刻就把此《水调歌头·游泳》写了下来,只是把长沙改成镇江而已。随着万俟阳最后落款,而杏儿和小倩包括小翠在内自然也是听见了刚才万俟阳所讲的那番话,然后再看着这纸的词,也不禁是对自己的这如此多才多艺又多情的心上人更是心醉起来。

    “老公,我誊写一张,小梅再拿出来给宋大哥他们欣赏,这原作我要裱起来!”杏儿立刻又亲自誊写一份让小梅拿出去给宋长卿他们看看,自然是让小梅解释了一下此篇是自己誊写的。

    而宋长卿自然也是懂诗词的,看着这杏儿誊写的《水调歌头·游泳》又想起刚才万俟阳说的话,也不由得对自己这个弟弟深感佩服,也不由得对万俟阳伸出大拇指示意!

    “大哥见笑了!”万俟阳的不好意思倒是真实的反应,毕竟这不是真正出自于自己的作品。

    “大哥哥,杏儿姐姐和小倩姐姐可是真的很欣赏你的这首词呢!”小梅这时还没有回船仓里,所以听到万俟阳谦虚的话语也表示了自己以及杏儿她们的立场。

    “小梅啊,你杏儿和倩儿姐姐她们很有学问的,有时间多和她们学习学习。去吧!”万俟阳把小梅支了回去,然后又到甲板上面与大家一起畅饮。

    几人都听着万俟阳胡天海地乱吹,虽然在万俟阳来说都是正而八经的事,但听在宋长卿和李常他们的耳中就是在吹牛了。几人喝得高兴,后来又各自交流了一些武功上的问题,万俟阳却是只有理论没有实际格斗过,所以与江湖人称‘夺命书生’的宋长卿和曾经在锦衣卫混过的的李常几人交手那还真是有很大的收获。

    接连几天他们都是如此度过的,而万俟阳也熟悉了各类武功套路,而他们的船只也逐渐航行到了较为湍急的河段,因为江水流速缓的地段就可以抛锚在岸边停下来过夜,现在来到江面较为窄的地段,也只有风力加上人力才能向上逆行。这时万俟阳就看见了之前所说的纤夫,万俟阳之前所说的也对船家提前作了预告,所以说这对于在岸边的纤夫来说那真的是一个好消息,当万俟阳听到实际他们付的价格后还真是有些不淡定了,于是万俟阳就直接说了每人给了一个固定的价格,那就是每个人的实际收入是平时他们收入的十倍,就这样,万俟阳也才付出不到五十两银子,可见劳动力自古以来就是最廉价的。

    “老弟,我听船家说了,咱们从宜昌到重庆一路上还是有几个小县城的,上一站咱们在奉节已经补给了,瞿塘峡口你也挺熟悉的,船家建议我们到成都还是可以在万县下船,这样一直向西陆路说不定还比水路要好走一些,这万县在元代还叫万州,在洪武六年才降为县的,前面不远就是万县了。过了万县就是忠州城了,对了朝庭有位比较著名的女将秦良玉就是四川忠州人,她还被熹宗皇帝封为二品夫人、充总兵官,并赐“忠义可嘉”匾额。老弟你的意思是什么?船家大概是看着你对这些纤夫也如此慷慨,他为你节约钱财吧,因为越往上走还有几段路都需要用到纤夫的。”宋长卿向万俟阳汇报了船家的建议。

    万俟阳听了宋长卿带来船家的建议后先是心里盘算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说道:“还是按原计划吧,咱们还是到了重庆府下船,然后再走陆路到成都府。”万俟阳的话自然就是最终的决定,宋长卿听了后便向船家转答了万俟阳的决定。所以这一路还有大概几天的时间才能到重庆,实际上他们已经走了近一个月了,所以说这到了重庆府后再到成都府走陆路也就是几天的行程了,毕竟走陆路他们一行人之中还有女眷,那会更加累的。

    万俟阳此时想起目前为天启年间,四川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四川布政司。是明朝在成渝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布政使司衙门驻成都府。下辖十三府、六直隶州、十五州、一百十一县、一宣抚司、一安抚司、十六长官司。四川行中书省,治成都府,辖成都府、重庆府、顺庆府、保宁府、夔州府、嘉定府、广元府、潼川府、雅州直隶州;

    这些地方都隶属于四川范围管辖,所以说这程大人所管辖的地方还真是不小呢,而说起四川巡抚在十年之前有位十分清廉的巡抚乔壁星(1550…1613),字文见,号聚垣,原名北星,后改名壁星。明朝临城县乔家庄人,官至都察院右都御史,四川巡抚,乔辅世之次子。那是廉洁的一生,同时也为四川百姓做了许多的好事,乔壁星在蜀8年,由于处世太廉招致忌妒,孙子病死,妻子高恭人病重,曾九次“疏归”不准,后有人对他控告诬陷,却一次报准罢了官,从此杜门谢事等候两年,才得回来,但终因积劳忧郁成疾,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四月二日归来不过十日,终于正寝,璧星死后,由于家里无钱不能埋葬,卖县城内宅院一所,山庄一座,得百余金才了结了丧事。葬日,中牟县数十人环坟丘泣下沾襟。做为家乡的历史,万俟阳还真的是着重的了解过的。

    到了重庆时也是在一周过后了,终于结束了水路航行的日子,他们到的是朝天门码头旁边的小码头,此码头是公元前314年,秦将张仪灭亡巴国后修筑巴郡城池时所建。明初戴鼎扩建重庆旧城,按九宫八卦之数造城门17座,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城门即朝天门。门上原书四个大字:“古渝雄关”。朝天门,为历代官接皇帝圣旨的地方,上级有重要官员来重庆,或者皇帝有圣旨、诏谕到重庆,就都在朝天门码头靠岸,地方官员也到朝天门码头迎接。因古代称皇帝为天子,这也是朝天门得名之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