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汉纵横家-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要叫我老兄,我叫英布,以后叫我侍卫长就行,我刚才听闻你要跟着我家侯爷,但是我家侯爷不养闲士,敢问你有何能耐?”英布有些不屑的问道。

第191章 涉间回朝述边防

    陈平听到英布所说,刚要反驳,但反观陆言并没有阻止英布的意思,怕是侯爷也想我显露才华,不如在此展示一番也无妨。

    “侍卫长护侯爷周全,不过乃力也,我护侯爷周全,乃智也,如今侯爷有英布侍卫长,无非现下安全,若是有平在,可保侯爷一世周全。”陈平略微得意的说道。

    英布虽然不聪明,但也不傻,见到陈平如此说,心中自然不爽,这分明是在说自己只是一莽汉而已,正要发作,哪知道陆言竟在一旁笑了起来。

    “兄长莫要着急,我只觉得他说话有意思,不知先生如何看待朝中之局势,可否分析一下?”陆言为其斟满一杯新茶问道。

    陈平有些恭敬的接过新茶,“多谢侯爷赏识,如今朝中看似只有两派,武将文官,在陈平看来,赵掌印这些宦官才是朝中的蛀虫。”

    听到陈平如此说,陆言只是略微皱眉,不过并没有打断,只是示意他继续分析下去,而英布则是摆弄着茶杯,并不知其意何在。

    “朝中文官以相国李斯为首,纵使侯爷有天大的本事,如今始皇在位,就算找出李斯再大的差错,王上都不会过重的责罚,老臣终究是老臣,都是统一四海的肱骨,宁愿其告老还乡,也不愿杀这些肱骨。”

    “如果陈平所猜不错的话,侯爷落到如此地步亦是李斯从中做了手脚,就算东郡新法有大功,毕竟不在朝中,如何比得上闲言碎语,王上听信李斯谗言,便将侯爷拘束在此地,以观后效。”

    “反观赵高,如今侯爷落难,他却并无过问,其中心思很难琢磨,身为官宦无子无嗣,此生不为己,谁人能信,还望侯爷不可过分结交,以至于玩火自焚。”陈平很是有条理的分析道,陆言也是觉得有理。

    “那先生以为现在应当如何?”陆言听得起兴,便当即开口问道。

    “平不在朝堂,自然不知,但是侯爷多结交武将,将自己身份化为武将一列,文官就算口腹蜜剑,只对后代君臣有影响,王上自幼熟读兵法,深知武将之重要性,自然不会随意自毁门户,可见侯爷心思缜密。”

    当日和陈平谈论朝中局势,竟然滔滔不绝讲了一个时辰,英布在旁边听得迷迷糊糊,倒是陆言精神饱满。

    “先生之言,子玉受教了。”陆言当即躬身行礼,表示尊敬。

    “侯爷无须多礼,如今这段时间好生在临淄修养就好,朝中或有未决之事,自然会想到侯爷,如今以侯爷之身份,唯有谋反之罪,或可绊倒侯爷。”陈平故意压低声音说道,陆言虽然知道此话无理,但是也没有多加责罚,毕竟确实是这个道理。

    看到有些昏睡的英布,陆言有些无奈的用手拍了拍肩膀,英布有些惊慌,当即端正身姿,“侯爷有什么重要事情安排吗?”

    “以后兄长必须以先生之礼对待陈平,不得怠慢,莫要因为先生如此模样,便有所疏忽。”陆言对着英布叮嘱道。

    “侯爷莫要担心,刚才我观他言行,确实有些真才实学,布以后尊敬便是了。”英布稍微有些惭愧的说道。

    陈平性格大大咧咧,自然和英布相处的来,也算是在临淄安顿了下来,为周边乡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公元前二百一十五年夏,涉间奉蒙恬吩咐,从边疆赶了回来,原来由于陆言所实行的一系列措施,使得长城建造有所怠慢,特来回咸阳禀告。

    当然蒙恬的意思不是新法差,而是希望秦王增兵攻打匈奴,长城修的慢没有关系,只要匈奴骑兵远离边疆,晚几年修好自然不是问题。

    自秦汉之乱过后,匈奴始终是潜在的隐患,加上其后汉朝和亲,使得匈奴气焰嚣张,虽然距离西晋还有百年,但是因为汉朝的和亲,也是五胡乱华的一个缘由。

    闲言少叙,嬴政听闻涉间从边防处回来,亦是出殿迎接,当时嬴政修缮长城的时候,派出三名大将,其中主将蒙恬,两位两名副将便是苏角和涉间,素有兵法才学。

    咸阳宫殿之中,涉间备说匈奴之事,李斯等人在队列中不敢答话,而武将之列自从陆言不再,大家都很团结,一直保持沉默。

    原来匈奴长居草原之上,趁秋收时节,前来中原掠去财物,燕赵等国早就筑起长城,而秦皇此次不过是将所有的长城连在一起。

    匈奴善于骑射,每次匆匆来中原,秦皇还没有下令出兵,那群匈奴早就掠得诸多财物而去,每次秦军到时,早就一片狼藉。

    于是李斯献策将所有的长城连在一起,先令蒙恬派兵把守,在攻打匈奴的同时,然后修缮长城,此乃一举两得也。

    然而进度本来是和朝中安排一致,听闻扶苏新法使得民夫有所减少,所以修建慢了下来,蒙恬素问扶苏忠厚,自然不敢写谏书参骂扶苏,只得派将回咸阳,说明其中原委。

    朝中听闻涉间所述,无人出列应答,嬴政俯视下列,竟无一人说出对策,只是皱眉,却又不好发火。

    张苍已从东郡归来,听闻此事,联想到府中所造弓弩,其虽不如韩国所造之弩强劲,但是携带方面,不需要用车推动,如此之弩,对付匈奴简直就是物尽其用。

    不过直接在朝中说出是工匠所为的话,陆言自然不会被嬴政召回,必须将这功劳推到陆言的身上,方才使得陆言离开封地,召回咸阳。

    “启禀王上,此事重大,一时半会实难决策,不如明日上朝吾等定会给出化解之法。”张苍突然出列说道。

    李斯见状只是皱眉,身为法家,崇尚黄老之学也就算了,这个时候又出头,明日若是没有办法,这个事情谁担待的起。

    殿上的嬴政亦是觉得有理,对付匈奴小国,一天的时间足矣,“既然张御史如此说,那就明天在朝商议对策。”

    当日下朝之后,内史滕等人随着陆敬全部赶到张府之中,张苍在朝上说只需要一日的时间,说不定早就有了谋划,所以前来打探消息。

第192章 试弩箭起意陆言

    涉间久居边疆,心中尚不知如何防范匈奴,今日张苍却在朝堂之上夸下海口,说是一日的时间便有对策,虽然不服亦是好奇。

    张苍回到府上没有多久,诸多武将陆续赶来,涉间也在其中之列,张苍见到涉间脸上表现的很是恭敬,略显惊讶。

    在咸阳之中,何人不知边疆生活艰苦,秦将在那生活,多少都会使得别人敬仰,涉间皮肤古铜色,脸上尽是风沙所吹的印记。

    张府客厅内,除了内史滕外,排在第二位的便是涉间,另外王离、章邯等依次而坐,至于陆敬应该说这就是他的本家。

    自从和十公主成婚之后,并未另建造府宅,而是将张府部分院落用墙隔开,自成一户,反正和陆夫人的相比差不多吧。

    反正陆家人过来之后,张府便被分成三处府宅,但是正门只有一个,当初张苍已经答应陆言,陆敬婚后所需皆有张苍提供,所以现在心中纵使不舍,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几位将领相互叙礼,最终全部看向了主座上的张苍,“张御史,今日早朝上,御史说只需要一日的时间便可寻出对策,想必心中早就有了打算,还请说来听听吧。”涉间首先开口询问道。

    “诸位稍等,一会儿便可知晓是否可行。”张苍略作神秘的说道。

    涉间眉头微皱,“你可不要耍我们啊,否则我们便告知王上,说你欺君罔上,况且讨伐匈奴乃是大事,如此轻易用事,总归不好。”

    正在几人说话间,外面的侍官突然走了过来,手中所拿之物正是陆言前些时候设计的古代弩,虽然算不上小巧方便,但是携带起来绝对没问题。

    说起弩箭,还要从三家分晋说起,当时韩国土地最小,韩君便下令召集各方能工巧匠设计兵器,用来防国。

    韩国地势在几个强国之间,为何能够存在百年不到,原因之一就是韩国弓弩强劲,但是那个时候的弩虽然强劲,但是需要用车搬运,也称为车弩箭。

    对付敏捷的匈奴自然有些欠妥,偌大的草原,匈奴完全可以从其他地方绕过车弩箭,所以秦军宁愿用箭矢,也不用强弩就是这个原因。

    涉间首先看到侍官手中的弓弩,当即拿起来把玩,觉得很是蹊跷,“张御史,这不会就是你所说的策略吧?”

    “没错,将军可移步试验其精准与力道。”张苍毫不掩饰的说道。

    涉间眼中尽是好奇,随即拿着弓箭来到院外的空旷之地,只有百米的距离,涉间按照侍官所说,也没有多少讲究,随意扣动扳机。

    四发箭矢同时射出,前面的箭靶被射穿四个圆孔,那四发箭矢愣是紧紧地刺在了砖墙之中,张苍折断箭矢,四个箭头摆在涉间的面前。

    原来四个箭头,可以随意使用箭身,自吕不韦为相国以来,秦朝兵器箭矢相当之严格,所有的箭头必须一致,可以随意搭配箭身。

    这也是秦国战胜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若是箭矢有损,可以立即拾取其他箭身快速组装,正是这种严谨的制作工艺流程,使得秦国军事力量相当强悍。

    “将军觉得此弩箭是否可以抵御匈奴?”张苍有些得意的说道。

    “莫说是匈奴,纵使是猛虎野兽,也躲不过这致命一击,当真是兵家至宝,只不过这弩箭是何人所制?”涉间说话间向着身后几人看去,列位都是垂首。

    张苍上前接过弩箭,“此弩箭乃是平南侯所制作,只是现被囚禁在临淄封地之中,不得重用而已。”

    说了半天,张苍终于扯到了正题,陆敬等人也是默默竖起了大拇指,涉间看着弩箭,由于见不到改造此弩箭的人,不免感到惋惜。

    “诸位勿忧,明日我便在王上面前说出此事,张御史这把弩箭就送与我吧。”涉间说话间又从张苍手中拿过弩箭,大步走向府外·。

    涉间从中周旋,陆言自然可以回朝,再加上设计弩箭有功,若是驱逐匈奴,更是功不可没,李斯若再进谗言,王上也未必肯听。

    “吾等明日便启奏王上,只说这弩箭只有平南侯一人懂其中奥妙,王上听后心中大喜,自然会召回子玉,朝中武将便可挽回气势。”张苍在涉间走后安排诸位将领说道。

    次日清晨,涉间竟然直接带着弩箭进殿,尽管宦官阻拦,依旧没有作用,毕竟这个东西它也算不上是凶器,没有利剑那么明显。

    李斯身为文臣,自然不敢过问涉间,只当他是武将鲁莽而已,待到诸位大臣上殿,嬴政也是注意到了涉间手中的东西。

    “涉副将,你为何带这种玩物上殿而来?”嬴政缓缓的问道,言语中略有些不悦。

    涉间慌忙出列叩首,将手中的弩箭递给了赵高,“启禀王上,这便是抵御匈奴的办法,还请王上过目。”

    嬴政从赵高手中接过弩箭,倒也没有多大的惊讶之色,“这本不过是弩箭,有何能耐抵御匈奴骑兵。”

    “王上有所不知,此弩箭相比于韩国弩箭小巧玲珑,而且一发四箭,威力强大,若是王上不信,大可出殿试验。”张苍亦是出列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