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汉纵横家-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邦连续发了三道文书,韩信就是无动于衷,刘邦觉得既然自己用了魏豹,就该让他展示一番,这样的话,或许就能让韩信心服口服。

    于是乎,便让魏豹前往陈县北,和夏侯婴形成掎角之势,扼制项羽攻击陈县,然而魏豹驻扎两天不到,就被项羽得知,夜间突袭营寨,使得魏豹大败。

    刘邦本来是想让韩信看看魏豹的实力,结果不免有些失望,于是便让魏豹留在荥阳,不再交于兵权。

    韩信听闻魏豹大败,心中窃喜,让你刘邦不听我劝谏,这小子本来就没有实力,你还去用他,倒霉了吧。

    这也是刘邦召集群臣在府中议事的前提,因此陈平贸然说出让韩信出兵的话,陆言这才下意识的拉了一下陈平。

    “难道诸位爱卿都没有办法吗?”再次着急得问道。

    “兄长不必着急,只要找人去劝韩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便可让其发兵。”陆言在旁缓缓的说道。

    “侯爷所言极是也,不过朕有愧于韩信,今发多份文书,韩信却未动兵,当真是愁煞朕也,不知侯爷以为何人可担此重任?”刘邦慨然的问道。

    “军师便可,不知子房兄长能行此事否?”陆言转而看向张良说道。

    张良略微颔首,“子房或许可前往一试,还望这些时日让夏侯婴好好把守陈县,不可丢失,最起码也要撑到韩信兵来,否则荥阳危矣。”

    几人商议计定,便差遣张良前往平阳说服韩信出兵。

第372章 张良计韩信伐楚

    外黄与陈县两军多次交战不提,且说张良离开荥阳之后径直赶往平阳,欲要与其陈说利弊,劝其发兵击退楚军。

    韩信得知张良前来,倒也是热情款待,平阳县府之中,两人推杯把盏,叙说旧事,酒过三巡,张良脸色才稍显认真。

    “上将军久在平阳屯兵,不知数万将士是否衣食无缺?”张良端起酒杯,面色淡然的问道,

    韩信岂不知张良之意,当即回道:“军师前来莫不是为了劝我出兵荥阳,以助大王击退楚军,如此还是请回吧,毕竟荥阳尚有魏豹,韩信之才不堪与之相比。”

    “上将军此言差矣,魏豹不过是无能小辈,大王不过是展现长者仁义,方才将其用于帐下,今已悔过,特命子房前来与将军致歉,早发救兵。”张良低声道。

    韩信闻言沉默不语,“重言得平南侯举荐,受用于汉王帐下,多次劝谏未曾听取,且由魏豹去对付项羽,我坐观成败,不图名利。”

    反正不管张良如何劝说,韩信就抓着魏豹这个点不放,而且韩信素来聪明,怎么会不知道张良主要是来劝他出兵的,其他全部都是铺垫。

    “既然如此,还请上将军好生思量,我且去拜访萧相国。”张良说罢当你起身,向着府外走去。

    萧何自从彭城战败之后,便一直在咸阳调运粮草,今听闻魏国被灭,特从咸阳赶到平阳,整理西魏王所留下的军需物资。

    而张良出了府门之后,自是觉得此次前来主要目的是说服韩信的,若是不成,回去将何以交差,况且平南侯点名要我出面,绝对不能失败,无论如何,都要使得韩信出兵。

    平阳内史府,萧何亦是听闻张良已经赶到平阳,没想到还未前去拜访,张良便亲来内史府,萧何当下出府迎接。

    两人叙礼毕,萧何遂问道:“上将军可有出兵的意思,莫不是军师也没有办法?”

    “子房办法是有,不过还需相国助我一臂之力,方可瞒过韩信。”张良略作神秘的说道。

    萧何有些迷茫的看着张良,“军师尽管说,何定然全力相助,毕竟那韩信出兵与否,关系着汉家的天下存亡。”

    “相国所言是也,今韩信不出兵,原因不过埋怨汉王误用魏豹,其心仍旧属汉,相国是想,若是吾等假计汉王屈服于霸王,想必那韩信定然会出兵。”张良缓缓的说道。

    萧何听罢,略微颔首,“原来如此,何似乎明白了些意思,吾这就差人去办,军师在此静候佳音即可。”

    两人计定,萧何首先召集士兵清点平阳百姓籍薄,以及府吏库存,现在话说,就是查户口,将镇里面的公款封好。

    然后又在县东头贴上告示,这一系列的举动都表明一个意思,那就是我们要投降霸王了,汉王似乎打不过他。

    韩信在府中并不知道这个事情,于是乎,萧何便派人前往县府之中询问事宜,此时韩信正在阅览公文,见到萧何随从前来,手中拿着竹简,显得很是蒙蔽。

    “你不在相国府中记载军粮,来此作何要事?”韩信当即起身问道。

    那随从稍微挠了挠头,“将军有所不知,相国收到汉王吩咐,欲投降霸王,让我前来查报县府中人口,还请将军莫要为难下官。”

    “你说什么,汉王欲要投降,绝对不可能,你且回去待命,莫要再来县府之中。”韩信很是怀疑的说道。

    “将军何故这般,县东已经贴出告示,不日霸王兵到,便要开城纳降。”那随从声情并茂的说道。

    韩信愣在原地,立即命士兵去县东头将告示拿来,不消片刻,那士兵果真带着一份帛书回来,直接呈给韩信。

    帛书上面还有印绶,书曰:“汉王告平阳县众民,今天下自秦以来,纷争不断,群王并起,唯有霸王占据楚地,威势最大。”

    “且项羽又有范增佐之,楚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东南之地尽数得知,齐赵示好,诸王归附,得天下乃是天心民意也。”

    “邦无大贤之才,择日便迁回蜀地南郑,休养生息,不事兵戈,免得百姓受涂炭之苦,今若投降强楚,其定会好生对待,不负诸位乡民,汉王刘邦告之。”

    韩信看罢帛书,心中五味杂陈,但上面的印绶似乎并不假。而且还有相国随从前来清点县府人数,难不成荥阳真的守不住,楚军欲得关中之地。

    若是楚军取得关中,天下则尽归囊中,若是汉王投降,吾等百官诸将难逃项羽之手,或有可能尽皆屠戮,韩信想到这里不觉胆颤心惊。

    “吾欲见相国说话,还请带路!”韩信当即对着随从说道。

    那随从略微行礼,丝毫不敢怠慢,“相国正在内史府,还请上将军随我来。”

    两人来到府上时,萧何正在清点百姓户籍,韩信见状,当即走上前去,将告示扔在萧何面前。

    “难道相国也觉得大汉气数已尽?”韩信很是直接的说道。

    萧何连忙收起帛书,抬头看了一眼韩信,又开始叹息的整理户籍,并未与韩信答话。

    韩信在旁,见到萧何无动于衷,紧接着说道:“汉王何故有此想法,河内之地已得,三秦悉定,上郡无忧,量那霸王有百万之师,也难以破汉!”

    案牍前的萧何这才缓缓起身,“将军难道不知荥阳、成皋乃是汉中门户,今魏豹无能,遭遇新败,汉王不想被霸王所擒,只得拱手而降,或可封侯得地,子孙平安,若是荥阳被霸王攻破,唯有死路一条,何劝将军一句,还是收拾行李,退出蜀中吧。”

    “某不信汉王会如此,荥阳怎么可能会丢失,相国可速写帛书,交于汉王,我明日便先往荥阳,随后大军即到!”韩信略微不忿道。

    “将军所言可是真的,若是将军出兵,大汉仍有一线生机。”萧何故作兴奋的说道。

    韩信当即将腰间印绶拿下,重重地放在萧何面前,“若是不退楚兵,韩信愿交还将军印绶,回淮阴终老!”

第373章 夏侯婴弃城而逃

    萧何见韩信竟将印绶放下,不觉惊讶,慌忙双手拿起递给韩信,“将军之才,何在南郑便知,今若出兵,汉王必胜,何深信不疑。”

    韩信以为萧何回心转意,自然大喜,当即躬身接过印绶,向萧何行礼告退,前往兵营整理军队,准备发兵荥阳,御敌于楚。

    韩信刚离开,张良便从内室走了出来,“相国当真厉害,竟能瞒过韩信,如此荥阳有救矣。”

    “全凭军师吩咐,不足言语,只是此事大王尚未知晓,难道军师不先回去告知大王,见到韩信如何行事吗?”萧何颇为担忧的说道。

    “这个自然,那子房就先行一步了,相国在此整顿后方,与上将军相辅相成,荥阳必可保全,将楚军置之死地。”言罢,便与萧何告别,向着荥阳赶去。

    此时的刘邦心中更加惶恐,每日都在等待张良的消息,原来夏侯婴把守陈县,却遭到项羽的猛烈进攻,怕是支撑不了多少时日。

    而且中间的粮道还被钟离昧带人切断,夏侯婴目前的状况就是死守,待到陈县告破,项羽兵一日便可赶到荥阳城外,形成对立局势。

    张良亦是不敢怠慢,连夜从平阳赶回,刘邦听闻张良回来,丢下饭碗就去迎接,还好张良并未让刘邦失望,很是详细的将自己的计策告诉给了刘邦。

    刘邦闻言,心下大喜,立即命人重赏张良,韩信这个时候已经整理好兵马,大部队在后,先带领两千人马赶回荥阳,只望汉王不要那么早开城纳降。

    韩信出兵不提,且说夏侯婴的军队,城内士兵曾多次出战,奈何项羽兵多将勇,每次几乎都是败北,这也使得陈县汉军士气萎靡。

    前些时候,刘邦曾安排一万士兵前来,现在只余下三千不到,数千人战死不提,大部分人见到形势危急直接就逃走了。

    那个时候的小兵还是很随意的,说叛变立马就叛变,而且各地诸侯来者不拒,但项羽和韩信的军队却不会有这种情况。

    首先项羽的军队,并不像汉王那般随意招收,其核心部队全部都是江东子弟,因此基本不会叛逃,至于韩信,治军严整,未尝败绩,没必要叛逃。

    夏侯婴被围在陈县之中,进退维谷,前往荥阳送信的士兵无一人返回,这也使得夏侯婴心灰意冷,如果再没有消息,便从陈县强攻出来,反正粮食也维持不了几天。

    项羽在外黄,见陈县久攻不下,心中甚是烦闷,便命钟离昧与龙且强攻,是时夏侯婴正在等待荥阳消息。

    忽听闻项羽大军来攻,心中惶恐,慌忙命人于城楼之上死守,但钟离昧等人着实狡诈,先用尘土装进罐子之中,然后投向城楼。

    恰值秋风飞扬,那些尘土被刮到城中,使得汉军不能睁眼,楚军借此机会,迅速爬上城楼,很快便将陈县拿下。

    夏侯婴见状,立即率领千余人从北门逃跑,钟离昧却未曾派人追袭,只是在城中整理军需,等待霸王入城定夺。

    想来夏侯婴仅带兵千人,何来不追之理,原来在此之前,季布早就埋伏在陈县北,其目的有两个,一则切断汉军粮道,二则防止夏侯婴弃城逃跑,在此正好可以擒杀夏侯婴。

    季布率军两千,在陈县北的丘陵中扎营,每日都派人巡防四周,今听闻陈县城破,立即派人于岔路口埋伏。

    楚军刚埋伏完毕,那夏侯婴便策马前来,季布心中大喜,待到汉军靠近之时,立即示意士兵放箭,然后冲杀出去。

    夏侯婴见状心中大惊,丝毫不顾后方的士兵,攒着劲向前冲去,季布亦是明白擒贼先擒王,见夏侯婴走脱,立即率军追击。

    奈何夏侯婴胯下坐骑乃是良马,季布如何追得上,只是在后面放了几个空箭,便命人撤退,不复追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