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杀明-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五分钟的时间,估计鞑靼骑兵已经凶悍的撞上来了。因此,非常有必要,极大的缩短炮兵营的准备时间。

当然,迫使鞑靼骑兵退避三舍,其实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鞑靼骑兵打不到你,你也同样打不到鞑靼骑兵,双方的军事力量,还是没有发生对比。鞑靼骑兵被打怕了,不愿意和你碰面了,你也麻烦。这次打不成,下次还得打,时间拖得越长,耗费越大。


正文 【第251章】四战之地,四战之军!

【第251章】四战之地,四战之军!

(0251)

【今天的第二更送到】

从战略上来说,要对付游牧民族,最关键的,还是消灭他们的有生力量。说得冷酷一点,就是大面积的杀人。游牧民族的人口基数是致命的缺陷。没有哪个游牧民族的人口数量,是可以超过五百万的。游牧民族的出身率低,死亡率高,导致他们的人口增加速度,比汉人差得太远。只要汉人大开杀戒,游牧民族的力量,就会受到很大的削弱,上百年都未必能恢复过来。

战术上也是如此。在战斗中,只要将部分游牧民族的骑兵干掉,他们就会大伤元气,不得不自行退出战斗。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是也。就好像是莫日根的部队,在损失了一千人以后,实力也大大的削减了,最后不得不悄悄的退走。

在冷兵器的战斗中,最先牺牲掉的,往往都是精锐。特别是面对面,势均力敌的战斗,谁也不敢拿炮灰充数。因为,炮灰一旦失控,就会向后溃散,冲击自己的精锐部队,最终整支军队崩溃。这一点,和热兵器时代的战斗,有很大的不同。

“哒哒哒”

骁骑军的战士,很快就冲过去了。

他们在冲过来的时候,还在地上扔了很多的稻草人。

这些稻草人,都是提供给火枪手的靶子。所有的稻草人,都放在黄泥浆里面浸泡过,然后拿出来晒干。稻草人的表面泥浆,已经基本凝结,远远的看过去,就好像是人的身体。如果有米尼弹打在它们的“身上”,就会留下明显的痕迹。

“砰砰砰”

确信前方没有人以后,陈守旺就下令开枪射击。

徐兴夏等人则在旁边,仔细的倾听枪声的密度,以判断这样的枪声,是否可以对敌人骑兵构成致命的伤害。老实说,这样的火力,不是很强的。时不时的,还会出现短暂的中断。这样的中断,对于敌人的步兵来说,问题不大。对于敌人的骑兵来说,问题就大了。短短的中断时间,敌人骑兵就能杀入三四十米。

由于前装枪的先天弱点,必须间隔至少十秒钟才能重新装填,极大的降低了火力的持续强度。这是需要依靠火枪手的人数才能弥补的。五百人的火枪手,和五千人的火枪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手指大小的米尼弹造成的伤害,足可以让被打中的鞑靼骑兵,连人带马,都被全部掀翻在地上。

如果有大量的鞑靼骑兵冲上来,偏厢车肯定会加强配备。在正常的情况下,偏厢车采取的五人编制,只搭载五个士兵。战车营总共只有五十辆偏厢车,只搭载了二百五十名的火枪手。但是,在紧急的情况下,每辆偏厢车是可以搭载十名士兵的。这样一来,火枪手的数量,就可以增加一倍,达到五百人左右。

当然,偏厢车绝对不是万能的。火枪手也无法阻挡全部敌人骑兵的冲击。打仗想要不付出代价,那根本不可能。老人家早就说过,人,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明军的装备和后金鞑子相比,要先进得多,最后却败在了后金鞑子的手里,丢了大好的河山。除了指挥官太垃圾之外,的确找不到别的理由。

“火枪的威力还不错。”

“如果人数能再多一点就好了。”

枪声平息以后,徐兴夏等人立刻策马出城,检查那些稻草人的损失情况。总的来说,日月铳的威力,还是相当不错的。在两三百米的距离上,被打中的稻草人数量,大约有一半。这样的命中率,要比滑膛枪厉害多了。如果这些稻草人就是鞑靼人的骑兵的话,估计有几十名的鞑靼骑兵,已经完蛋了。

这样的战果,让战车营将士的士气大振。这意味着,如果他们在野外遇到鞑靼骑兵的袭击,也不需要害怕了。只要按部就班的组成战阵,然后开枪射击,就可以让鞑子骑兵有来无回。这是步兵对骑兵的最有力的反击。一次就干掉鞑子骑兵的几十人,又或者是几百人,长年累月下来,鞑子肯定吃不消的。

即使是保守如余力钧这样的卫所军官,也清晰的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在日月铳的面前,所有的鞑靼骑兵都是渣啊从今以后,只要白衣军自己,不犯低级错误,鞑靼骑兵想在白衣军的身上占便宜,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了。相反的,白衣军的力量,会慢慢的积累起来,越来越强,越来越多,最终挫败鞑靼人的全部进攻。在合适的时候,白衣军就会发起反击,横扫大漠。

宁夏镇这个地方,可谓是四战之地,白衣军自然也就成了四战之军。向北,是鞑靼人的地盘。向东北,是蒙古人的地盘。向西,是叶尔羌、呼罗珊、奥斯曼帝国的地盘。白衣军无论向哪个方向出击,都能不断的拓展大明朝的疆域。

“报告千户大人炮兵营准备完毕请训示”

和战车营的演练相比,炮兵营的演练,相对的简单一些,对技术的要求,却又高了一些。毕竟,炸药包这样的玩意儿,是带有一定的危险性的,如果是不熟练的人操作,很容易发生事故。一旦发生事故,死的就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一群,至少十个以上。炸药包一旦爆炸,可不管周围的人到底是自己人还是敌人。

云奇风专门对炸药包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改进。他将步兵使用的砖块状的炸药包,都做成了圆球形的,以适应投石机的抛射需要。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来说,抛射出去的物体,如果是球状的话,其飞行轨迹是最稳定的,射程是最远的,落点也是最准的。云奇风当然不懂空气动力学,但是他也知道这样的道理。

对于抛射出去的炸药包而言,最关键的技术难度,在于导火索的材料和长短控制。当时,可没有引信这样的说法,只能是依靠导火索。一根好的导火索,要砍不断,掐不灭,绝对不会中途停止燃烧,剧烈的震动下也不会脱落。总之一句话,只要点燃了,抛射出去了,就肯定能引爆炸药包,不会被敌人破坏掉。

根据装量的不同,炮兵营使用的炸药包,又分为一号、三号、五号等多种型号。其中,射程最近,威力最大的,是五号炸药包,装药五十斤,代号“西瓜”。射程最远,威力最小的,是一号炸药包,装药十斤,代号“核桃”。射程和威力都相对平衡的,则是三号炸药包,装药三十斤,代号“石榴”。

最先试射的,乃是五号炸药包,也就是五十斤装量的。随着云奇风一声令下,一个巨大的褐色圆球,拖着燃烧的导火索,被投石机用力的发射出去。由于五号炸药包的重量比较大,飞行的速度比较慢,在天空中划出的弧线,非常的明显,肉眼清晰可见。飞行了大约一百米左右,炸药包就落下来了。

“轰隆隆”

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传来。

五十斤装的炸药包,的确威力巨大。剧烈的爆炸过后,现场留下一个巨大的坑。如果这是真正的战斗,基本上,方圆三十米以内的鞑靼骑兵,都没有继续前进的可能。

“不错很好”

徐兴夏对爆炸的效果,相当的满意。

如果鞑靼骑兵密集冲上来,一个五十斤装的五号炸药包下去,绝对够他们喝一壶的。可惜,射程有点近,只有一百米左右,在野外用来对付敌人的骑兵,效果不会很好。如果是用来对付敌人的步兵,那就太强悍了。特别是敌人采取人海战术攻城的时候,这样一个大西瓜下去,绝对一下子就可以报销上百人。

“轰隆隆”

又是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传来。

被引爆的乃是三号炸药包,装药三十斤,代号石榴。它被抛射出去的距离,大约是两百米左右。三十斤装的炸药包,爆炸威力只能说是一般。当然,这是相对于徐兴夏的眼光来说。他在后世的视频上,看过美国人的雏菊炸弹,那爆炸的威力,简直是太厉害了,足足一个足球场大小都被夷为平地。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三号炸药包的威力,已经相当的不错了。

“轰隆隆”

又有沉闷的爆炸声传来。

最后试射的,才是装量最少的一号炸药包,装量只有十斤。这种小核桃,最大的特点,就是射程远,足足有五百米。至于爆炸威力,自然不能强求了。十斤装量的黑色火药,能够有多大的威力?爆炸以后,最多也就是对身边十米左右的反内造成破坏性的伤害。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袭扰敌人步兵的集结。如果是敌人出动的是骑兵,则用来打乱敌人骑兵的队列。

其实,十斤装的炸药包,能够被投掷到超过五百米开外,已经是非常厉害的数字了。和这样的炸药包相比,佛郎机火炮之类的都弱爆了。甚至,红衣大炮之类的,和投石机比起来,也大大的不如。红衣大炮发射的礼花弹,其实没有太大威力。不过,红衣大炮发射霰弹的时候,威力的确是不可小觑。

【求推荐票有推荐票的朋友,请给几张好吗?】

正文 【第252章】继续努力,天下无敌!

【第252章】继续努力,天下无敌!

(0252)

【今天的第三更送到】

如果白衣军要发展火炮,应该是向拿破仑火炮发展。红衣大炮太笨重了,成本又高,还不如方便好用的投石机呢。拿破仑火炮是典型的青铜炮,有专门的炮车和弹药车,行军的速度快,行军和战斗的转换速度也快。它的威力和射程,都是相当不错的。就射速而言,也基本上可以满足战斗的需要。

当然,鉴于红衣大炮的超远射程,在某些时候,也不能忽略红衣大炮的存在。如果只有投石机,没有红衣大炮,投石机就会被敌人的红衣大炮遏制,无法发挥效果。红衣大炮的数量多了,即使发射的是实心弹,威力也是相当强悍的。如果红衣大炮和投石机混编使用,其作用或许会更大。

赵孟吉刚好在这里,徐兴夏就顺便和他说起火炮的事情。日月铳的技术,已经没有可能出现大的改变,只有质量上的不断提升。这些都不值得关注了。白衣军的火器要进一步强化,就只有向大炮方面发展。赵孟吉有点为难的说道:“千户大人,以千户所匠作坊的能力,是不可能铸造大炮的。即使是卫的匠作坊,都不可能。大炮,只有京城的军器局或者兵仗局才可以铸造。”

徐兴夏关切的说道:“是什么原因?是不能还是不敢?”

赵孟吉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解释说道:“是不能。铸造大炮需要涉及的工序实在是太多了,和火铳制作完全是两码事。光是铸造大炮的炮管,就需要很高的技术,还需要大量的专门的工具。此外,原材料的方面,也很复杂。一般的生铁、熟铁,又或者是百炼钢,都是不能用来做炮管的。做炮管的钢铁,必须是专门炼制的。”

他进一步解释说,军器局或者兵仗局目前可以铸造的主要大炮种类,都是口径比较小的火炮,如佛郎机火炮、虎蹲炮、大碗铳等。其中,又以虎蹲炮的铸造数量最多。佛郎机火炮是葡萄牙技术工匠带来的,部分的核心机密,还掌握在葡萄牙人的手里。明国想要铸造真正质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