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春秋做霸王-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封皋兄,多日不见,可还安好?”

  刘纪也是一笑,盯着封皋说道,封皋点头道,“还好,殿下今日可是见夫子?”

  “不错。”

  回雒阳多日,刘纪也是一直想拜见一下公孙术的,可是却是一直没有机会,直到今日,刘纪终于是挤出了一些时间,前来拜访公孙术,而且,今日刘纪除了来拜见公孙术外,还有一些目的。

  “夫子就在里面,殿下请进吧。”

  封皋轻笑一声,指着身后的房间道,说要此句,再也不说半分,直接转身离去。

  刘纪看了看离去封皋,又看了看前方,回头对着身边的庄傅道,“你等,在外面等候吧。”  

第三百三十二章 连横合纵

  “夫子,小子刘纪拜见。”

  刘纪站在房门之外,恭敬的说道,在刘纪之音刚落,便是听见公孙术悠悠一声,“刘纪殿下,请进吧。”

  得到公孙术的应允之后,刘纪推开房门,眼睛立刻扫射了一下房脸,当看到公孙术的那一刻,刘纪便是露出了一丝苦笑,这场景好像很熟悉啊?又是公孙术一人独自下棋,然后等候着自己的到来,只是地点却是变了,当初刘纪与公孙术在对弈时是在齐都临淄,而如今却是在汉都雒阳!当初刘纪不过在齐一质子,如今却是汉室的嫡子殿下。而公孙术依旧是名满天下的纵横大家。只不过,刘纪从公孙术的面貌上又看出了一丝老态,从齐入汉,路途遥远,几经跋涉,公孙术肯定也是受了不少的苦,而更主要的原因是公孙术又苍老了一岁!以公孙术之龄,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一只脚步入黄土了,前世的世界,如公孙术这般年纪者,应当在在家安享晚年。可是在这个时代,公孙术却是依旧在为了纵横家的希望而奔波着,为纵横家的理想而周游诸国。

  可敬,又可叹!

  刘纪心中暗叹之时,公孙术也是仔细的观察了一下这位他最为重视的殿下,比起在齐都,刘纪的模样更为成熟一些,而且身上的气势也发生了一种质的改变。或许这与其经历过征戎之战的事情有关吧,刘纪的身上已经具有了一位上位者该有的威势!

  “殿下,再对弈一局?”

  公孙术盯着刘纪,手中捻着一颗白子,一如在齐都一般,两人对弈之时,总是公孙术执白,刘纪执黑。

  “与夫子对弈不知多少局,从未胜过一次。以小子的棋艺,和夫子对弈,实在是不自量力了。”

  “非也。”

  公孙术轻笑一声,“对弈者,何怕胜败?何惧输赢,殿下与老夫对弈多次,每次都有很大的进步,再对弈数局,只怕老夫也是不敌。”

  “哈哈哈哈。”

  刘纪听到公孙术的一番话,也是大笑数声,也没有讲究,走到了公孙术的对面,跪坐下来,与公孙术对弈,虽不敌,可是刘纪依旧会何其对弈。因为对弈,有时并非为了输赢,这点,刘纪没有怀疑。

  轻轻捻起一子,刘纪大致观阅了一下棋局中黑白棋子的形势,却是见黑白之棋子,在大势之上,竟然是呈现焦灼之态,黑子被白子所围,白子亦被黑子所围,此等之局,却是刘纪与公孙术对弈之时,从来未曾遇到过的。一时间,刘纪深呼口气,抬头看向公孙术,“夫子,可是心中有何事不决?黑白相交,不分上下?”

  刘纪的一番话,让公孙术的眼睛陡然一亮,他知道刘纪明白他的心思,可是却是没有想到,刘纪竟然一眼就能道出,若不是公孙术没看过三国,否则肯定也会说上一句知我者,莫过于刘纪了。

  “夫子来到雒阳,已经有荀月有余,可是父王却是安排夫子在这招贤馆内,也未曾相见几次,而且也未道出其真正的心意,夫子欲要离开雒阳?”

  见公孙术不语,刘纪继续道,只是刘纪刚说完此话,便见公孙术的脑袋猛然抬起,看向刘纪时,竟然有着一丝莫名的震惊?不错,刘纪这小子,居然能够道出了公孙术的心中想法,盯着刘纪,公孙术一张老脸上,露出一丝哀容,“纵横之道,若想崛起,并非易事,老夫早已预料。儒家主张几代未曾被天下诸国任用,我纵横与儒家相比,也不过如此罢了。殿下所说不错,老夫确实不知汉王之意,至于会不会离开雒阳,老夫心中还未知晓。”

  “夫子若是离开雒阳,乃是我大汉最大的损失了,况且夫子已经高龄,今日若是离开雒阳,只怕今生再也未能踏足雒阳了,小子岂会让夫子黯然离去?”

  刘纪立刻面容严肃道,纵横之道,确实不被人所重视,可是刘纪觉得这种,以口舌之利,胜百万雄兵的纵横不应就如此没落下去。兵法有云,上兵伐谋,次之伐交,下之伐兵,动兵是兵法中所说的最下等的方法。而无论是伐谋还是伐交,纵横之道,绝对是至关重要。不费一兵一卒,便能使天下诸国恐,天下诸侯惧,如此壮举,除却纵横之士,谁能做到?

  只是,纵横之道虽好,可是刘纪也是有丝顾虑,纵横之士,重己,轻义,苏秦曾说过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之语,觉得天下再无一人可信,一人可交所以无论是哪国为相好,终究是为自己所考虑,而苏秦所做之事,也为纵横之士所效仿。所以说,对于纵横之士,许多国家不敢任用,原因就在于纵横之士,喜行朝秦暮楚之事。谁能知道,他今日给你所提的谋策,看似对己国有利,实则是对他国有利呢?虽然与公孙术相见莫逆,但是刘纪也不知道,公孙术这只老狐狸会不会坑他一把,他要的是一个忠诚,听话的纵横之士,他要的是,纵横之道,为自己所用。

  “殿下之意?”

  公孙术目光突然变得有些尖锐起来,紧紧盯着刘纪,“殿下莫非想要汉王任用老夫不成?可是殿下也应明白,老夫要的是汉国之相,若要连横合纵,则必须得到一国全力支持。”

  “连横合纵?”

  刘纪大笑一声,“为何纵横家,就非得连横合纵?纵横之士,就必须连横合纵?以时势而变,才为正道。古往今来,都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连横合纵,皆是一国独强而诸国皆弱的局面方能出现,只是当今天下,诸国并起,诸王逐鹿,并未有一家一国有独霸天下者,纵横之士,难道就不能做出半分改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公孙术听出了刘纪言语中的一句名言,眼睛忽然有些明亮,轻喃几句,觉得刘纪一语说得很正确,一切事物,难道不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嘛?

  正如天下诸国争鼎一般,哪个国家不能适应,便是只能灭亡这一道路。  

第三百三十三章 事一国以忠

  “改变,我纵横之士,要如何改变?”

  公孙术盯着刘纪,微微开口道。

  “敢问夫子,纵横之士为何不受诸国君王所爱?”

  刘纪没有直接回答公孙术的问题,反而询问起公孙术起来。

  纵横之士不受诸国君王所爱?这个问题,却是直接将公孙术问得沉默了,为何不受君王所爱?除却纵横之士太过于强势外,更多的原因在于,纵横之士,并非事一国以忠,而是择诸国而视!

  没有喜欢不忠的臣子,哪怕是臣子再有大才又如何,不能忠诚于本国,又如何指望君王去重视他们?

  “纵横之士,究竟应该事一国以忠,而是择诸国而视?这点,孤认为夫子应该想清楚了,纵横之士若是再这般下去,天下诸国还有哪国敢用,还有哪位君王想用?或许纵横之士,是能够对一国有利,可是能够保证他终生都为那个国家谋利吗?若是不能,又如何能让君王相信。”

  刘纪有些叹息的说道,“孤说过,纵横之士,应当借势而为,借势,便是借一国之势,若是纵横之士能够忠于一国,而不是择诸国而视,那么被君王任用轻而易举。再者,纵横并非连横各纵,纵横之意,本为以口舌之利,免战乱之苦。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纵横家所需要做的,如今诸国并起,连横合纵,已非适应时代生存。所以纵横家如同儒家一般,不受天下诸国待见,但是假若纵横之士能做出些许改变的便不会如此。”

  “例如,事一国以忠!例如,为一国外交之臣,为一国谋利,邦国之交,也是重于泰山。若是邦国之交不能处理好,也是会导致一场战争,纵横之士,既有三寸不烂之舌,为何就不能处理好邦国之交?”

  不错,刘纪的一番话,正是如同后世大多人所想的那般,以纵横之士为外交官,处理邦国之交。身为穿越人众中的一员,刘纪太知道,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多么的重要!而一个好的外交官,有多么重要,纵横家号称能够说得动天下诸王,晓之以情,诱之以利!若是为外交官,处理邦国外交之事,简直是得手应心。

  “哈哈哈哈。”

  公孙术忽然大笑起来,看向刘纪,摇头叹道,“从来只有纵横之士劝谏他人,却是没有想到,今日老夫却是被殿下所劝谏了,殿下所说之言,确实不错。”

  “夫子同意了?”

  刘纪目光中露出一丝兴奋,若是公孙术被他所动,那么大汉在整个天下的外交之中,几乎可以横着走了!

  “非也。”

  公孙术苦笑一声,“殿下之言确实不错,说得老夫都有些心动了,可是殿下知道,儒家主张不被诸国君王所接受,却依旧不做半分改变吗?其原因不过于,改变了一些,就不再是真正的儒家了!同理,我纵横也是一样,若是按殿下所说,老夫相信,我纵横之士确实会被诸国君王所用,可是这也不再是真正的纵横家。纵横之道,在于连横合纵,或许当今天下没有独霸之强国,可是老夫相信,终有一日,会有一国独霸天下,而那时,便是我纵横崛起之时!辅一国而灭天下,或者辅众国而敌霸主,这才是我纵横之道!这才是我纵横之士所需要做的。”

  儒家?哼哼,刘纪有些不屑,或许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不懂得变通,可是刘纪太明白前世中自秦国一统天下之后,儒家可是百家之中,第一个变通的。非但改变主张,逢迎君王需要,更是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策!至此,华夏那百家争鸣之势,再也不复存在,百家在儒家的打压之下,也是在历史长河之中逐渐消逝。每当想起这些事情,刘纪就有些叹息,试想,若是百家未曾泯灭,若是儒家未能一家独大,华夏的文明又该强大到何种地步。

  纵横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医家,兵家,农家………这一个个名字,一个个圣贤所创建的主张,也消逝在历史长河之中。试想,若是墨家未亡,华夏科技该发展到各种地步?农家未亡,农业又该如何兴盛?法家未亡,会不会提前进入法制社会……只是一切的一切,都因为罢黜百家,独尊儒家一策而消逝。

  而知道这些的刘纪,自然不希望百家就如此消逝在历史长河之中,但是百家若是不想泯灭,却是要做出改变,一如儒家,若是儒家还像春秋战国时儒家那般,不懂得变通,怎么可能会成为正统思想?怎会独尊儒术?

  看着公孙术,刘纪很想告诉他一句,你所看到的儒家,或许在后世会改变,不知道公孙术会怎么想?不过,不管公孙术如何想,刘纪都是知道,想如此劝服公孙术无疑于太难,所以刘纪也没指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