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春秋做霸王-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出有名,此事易耳!齐楚二国,会不会趁机而入,暂且还不清楚!不过,齐室恐怕会有一场浩劫!而楚国,暂且还不清楚。寡人所虑者,唯楚国。”

  “齐室浩劫?”

  刘纪一愣,似是不清楚为何刘宏会如此一言,不过如果汉室出兵灭宋鲁,楚国来捣乱,是很有可能的。如今的楚国虽然王室与贵族之间相斗得狠,可是如果知道汉国有这么一块馅饼掉下来,绝对会咬上一口。

  “若是宋鲁今日不灭。韩国定会吞灭宋卫鲁三国,此时,乃是最佳时机。”

  刘宏显然也不是没有想过此时发兵的后果!就是因为想到,灭亡宋鲁二国所得之利,与所付出的后果,也是成正比的。

  一时间,刘纪也是陷入了沉默中,良久,才开口朝着刘宏道,“兵法所云,兵者,死生之地,不可不察,故不可轻易动兵。父王若是想要攻灭宋鲁,当有数事需定。”


第四百五十章 上天之助

 ?“哪些事?”

  刘宏表情十分平淡,只是目光中看着刘纪越来越多出几丝欣赏的神色。刘纪并没有赞同他出兵,也没有阻拦他出兵,只是从后果来对比,从利害来辩解!其见识,已经比许多臣子还要高,所以他想要看看刘纪还能够说什么。

  “汉室若图宋鲁,肯定也非旦夕之间。肯定是要数月之久!在这数月之内,诸侯之患,肯定要平!此乃除之内患。其二,朝政不稳。”

  刘纪答道,“储君未定,朝堂不定!父王,在这数月之内,当立储君!其三,若攻宋鲁,必先立帅,选兵。此点,当慎之!其四,若攻宋鲁,齐楚二国倘若侵入,当如何抵抗,此点当思。其五,新纸当制造出来,当立太学,如齐国稷下学宫一般,招收天下人才,以此防止世族动乱!其六,推行郡县制,集中央之权!削弱士卿大夫等封地力量!下臣的下臣,依旧为我大汉之臣!郡县之官吏,当以君上亲自任命!其七,儿臣请改革大汉官制!”

  刘宏脸色有些动容了,没有想到刘宏竟然会说出这么多事情来。深深的看了刘纪一眼,沉声道,“大汉官制,如何改?”

  “当施以三公九卿制!”

  刘纪谏道,“遍观朝堂,虚职众多,实职较少!当有政令不清,法责不明之情况。儿臣所思,三公九卿制度!意在加强王室之权,分化诸臣之责!”

  “三公,废之大将军,为太尉,掌管军事之责!太尉,无君上之虎符,也不可,调遣一兵一卒!设立丞相,御史大夫,依旧如同当今丞相,御史大夫之责。不过丞相无执掌朝政之权,乃是协助君王处理全国政事。”

  刘纪继续说道:“设立奉常,掌管宗庙祭祀,和国家之礼。设立郎中令,负责君王禁卫;设之卫尉,掌王宫禁卫;设之太仆,掌君王车马;设之少府,掌君主财政;设之廷尉,负责司法之权;设之典客,负责国之外交和外族之事;设之治栗内史,掌粮食与国之财政;设之宗正,掌王室事务。废之五官制度。如此,乃是三公九卿制的大概内容,儿臣会亲自书写具体内容,到时呈现给父王!”

  “三公九卿制……”

  刘宏喃喃道,他有种预感,若是实行此政!朝廷确实能够政令清明,诸臣分工清清楚楚!此制,不知道要比自周流传下来五官制度,还有六卿制度好过多少!刘纪,又是拿出了一项足以改正朝堂的大计了。从刘纪所献的种种政策可以看出,刘纪乃是一步又一步加强君主之权!刘宏暗自一叹,他百年之后,确实不愁刘纪压不住这些臣子了,刘纪恐怕会一步步加强中央集权!君主的权力会在他的手中越来越大!那些世族,想要掣肘也是不行!

  “父王以为如何?”

  刘纪也是第一次道出三公九卿制,汉国的官制乃是自周朝便留下来的官制,所以想要改变,也只能献出这三公九卿制。这乃是秦始皇一统中国时,所立下来的官制,一直传承到了隋唐,才被改为三省六部。但是显然,如今的汉国,设立三省六部制,无疑是异想天开。

  “治国之策!”

  刘宏说道,“这几件事,确实乃是攻灭宋鲁,所要做之事!你从今日起,便抓紧时间制出新纸吧,还有将这三公九卿制度的具体内容写出来,呈给寡人。”

  “诺!”

  刘纪欣然答诺。

  “时间,时间!”

  刘宏心中默默念道,这些事情,皆要在数月之内完成,不得不说时间很是紧凑!但是想要攻灭宋鲁,这些后顾之忧,不得不解决!尤其是立储一事,刘宏已经越发的急迫的立刘纪为储君了!从刘纪的各个方面来看,除却独爱美人此点,其他的,皆有君主之范!尤其是对于国之大政,有独特的认识!就如同这郡县制,与之三公九卿制!就是连刘宏也是想不到如此庞大的国政!却是让刘纪诉说得十分详细!

  ……………………………………

  与刘宏交谈片刻,刘纪便是离开,可以看得出来,他的一些政策彻底让刘宏震惊,对此,刘纪只能感叹那些后世的知识了!他如此,只不过借鉴历史中的那一套!但是历史证明,这些制度,足以改变一国了。

  “咚。”

  正在沉思间的刘宏,忽然被人重重的一撞,刘纪几乎欲要摔倒,最后还是勉强站立住,抬头看向撞向自己之人,竟然是宦官刘稚奴。

  “老奴该死!殿下恕罪!”

  刘稚奴跪拜在刘纪面前,不停的磕着头。他的脸色颇为惊惶,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冲撞了刘纪导致。

  “下次注意点!”

  刘纪的语气有些怪异,今天的心情很是不错,所以学着后世的一款游戏中的人物声音说道,哈哈一笑,便是大步离去。

  “啊?”

  刘稚奴看了看离去的刘纪,越来越觉得这位殿下恐怖了,简直如同刘宏一般!如此怪异的语气!根本让人猜不透其心思!他刘稚奴是跟随刘宏久了,所以才会多少了解了刘宏的心思。可是刘纪这位殿下,刘稚奴却是根本不懂了。

  “稚奴,进来吧!”

  刘宏显然也是听见了刘稚奴与刘纪的声音,高声道。在几句话间,忽然又是重咳数声,脸色极为苍白。

  “君上!”

  “何事怎会如此惊惶?竟然能够冲撞到刘纪。”

  “老奴该死!”

  刘稚奴又是被刘宏一下,俯身在地,“刚刚老奴得到一个消息,所以惊惶的想要告知君上,却是不想冲撞了殿下。”

  “何事?”

  “楚国令尹吴宓病逝!”

  “吴宓病逝!”

  刘宏不顾苍白的脸色,猛然立起。楚之令尹,相当于汉之丞相,主揽全国朝政!但是比之汉国丞相权力还要大,因为楚国令尹还执掌着楚国的军事!可以说楚国的令尹,影响力绝不下于楚王!

  如今楚国令尹吴宓病逝!几乎是上天相助!吴宓乃是闻名天下的才士,比之齐之晏子,汉之魏平!更重要的,吴宓乃是王室贵族之间的中间调解人,吴宓一死,只怕楚国王室贵族之间的战乱即将开始了。


第四百五十一章 再见张嫣

 ?汉宣王七年,二月,大将军韩兴破东路诸侯刘泽,东西二路,诸侯之患尽皆除去,仅余易阳侯刘之峻,宜侯刘询,也是在这一月,刘宏颁布大汉全境实行郡县制,同时改革官制,废除自周流传下来的三公六卿,五官制度,代之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太尉韩兴,丞相魏平,御史大夫高郜。除此之外,九卿,奉常严渊,掌管汉室宗庙祭祀,以及国家之礼;郎中令,唐沪,负责君主近卫;卫尉,武渊君秦渝,掌未央宫守卫;太仆杨彪,掌君王车架;少府,鲁斯,掌君王财政;廷尉,荀斐,掌司法之权;典客,苏衍,掌外交及外族事务;治栗内史,晁尚,掌天下粮食与财政;汉室宗正,刘翊,掌王室事务!

  三公九卿为中央官制,诸臣分公,其麾下更是职位明确,三公九卿制的推出,让很多人都是震惊!不过也是由于此制的推出,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些臣子自然是晋阶了可是有些人却是降职了。新制的推出,似乎也是宣告着君主集权的到来!

  除却三公九卿制外,郡县制更是恐怖!将整个大汉划分为郡县之制!诸侯封地的时代似乎已经结束!整个大汉共划分为七郡三百四十三县,每一郡任命太守,每一县,任命县令,郡县官员,必须由中央直接任命!除此之外,刘宏还是听从了刘纪的命令,建立了几个“特区!”例如雒阳,原本不能称之为郡,但是比之县邑又是庞大,于是府便应允而出。府,大于县而小于郡,每一府,皆是极为重要之地!其官员,皆由君主亲自考核认定,每一府,有自己的府兵,府县,在诸多地方都是享有“特权。”整个大汉,也仅仅只设立了十三府!其中,便是包括了汉都雒阳,也称之为,雒阳府。

  是故,郡县制的推出,彻底让诸侯的封地,亦或者世族的封地之权大大削弱,将大汉划分为七郡十三府三百四十三县,每一地皆有官员治理,这些官员,将是由中央直接任命!那些世族随便任命一人便可为县邑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

  当然,新制的推出,自然会受到很多人的阻拦,不过如今在位的君主是谁?汉宣王,刘宏!其曾在太子储君位上,有十数余年,更是在位数年,其间征楚,灭燕,其威望已经无人能及,这些阻拦之人的下场,则是通通被刘宏给清理!刚好发泄了刘宏因为储君之事,所累积下来的对这些世族的怒火!

  不过,新制虽然勉强推出,但是这些世族也不是吃素的!利用民间舆论,将刘远彻底推到至高位置上,离储君之位只有半步之遥!成千上万的民众开始在世族的推动下,恳求刘宏立公子刘远为君,在朝堂之上,众臣也是纷纷请求刘宏立刘远为储!甚至拿着辞官为要挟。一时间,连刘宏也是无可奈何,上早朝,也是尽量避开了立储的话题,甚至于不上朝堂,以此躲避那些激进的朝臣。

  在雒阳一片震荡之际,刘纪却是比较悠闲的坐在一家酒馆中,轻轻品尝着手中美酒。

  “殿下,多久未曾来了?”

  酒馆店家,乃是一位风姿卓越的女子,此时一双媚眼看着刘纪。

  “呵呵,此乃孤之错!今日,自罚一杯!”

  刘纪端起酒樽,朝着女子说道,随即一饮而尽。

  高巩,庄傅立于刘纪左右,数十名甲士立于酒馆周围,令一些民众都是有些心惊胆颤,看着那位与店家饮酒的年轻男子,暗自猜测其身份。

  “岂敢让殿下自罚?”

  张嫣轻叹一声,也是端起酒樽,一饮而尽!当初,她从蓟都跟随父亲还有刘纪来到这雒阳时,刘纪还不过刚刚从齐国归来的质子,却是没有想到,短短一年时间,刘纪已经快要成为储君之人了!他们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当初对刘纪所有的一丝朦胧情意,也是越发藏于心中。今日,刘纪肯前来这儿,她已经喜悦不已,那些埋怨的话,也是对于刘纪这么长时间以来不曾光顾的一丝怨意罢了。

  “听闻你父亲已经将张氏商行从蓟都转移到大汉?”

  当初的一次高瞻远瞩,让刘纪对于蓟都商人,张嫣父亲张渊极为在意,刘纪想到,若是将来他为君时,张渊身为燕国商人,在蓟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