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春秋做霸王-第3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龙三年,由于汉室灭赵,使得秦国终于是与汉室展开了一场真正的大战,此战最终以汉室的退步而结束,秦国几乎占据了魏地大半领土。至于汉军为何退让,除了秦军实力强大之外,汉军灭魏也是伤及元气,再者巫江之外,吴国趁机攻伐郑地,数十万吴军在吴王子夫的率领之下,气势如虹的进攻汉地,刘纪不得不暂停与秦军的争锋。决定给巫江之外的吴国给予暴击,在汉军退却秦汉战场时,尽全力与吴国一战。只是一战,便是覆灭了吴国十数万大军,吴王子夫狼狈的逃回吴都。

  黄龙三年之大战,几乎影响着整个后世之战,此年中,也是涌现出不少名将,比如秦将景温,王邗,赵孟。汉将赵佑,刘阙,石炳白胤,吴将伍阳等。名将的大量现世,更是使得诸侯争鼎之战越来越激烈起来。

  不过让刘纪意料不到的是赵佑竟然乃是赵族子弟,不过赵佑那一脉子弟乃是与赵阳子争夺赵族之权,结果却是被赵阳子将那一脉除之赵族,赵佑与其哥哥便是那一脉最后的子弟。时光冉冉,赵佑虽然没有复仇赵阳子,但是也是灭亡了赵国,俘获了赵阳子死后,赵国的第二任君主,也是亡国之君。也算是亲自复仇,只不过这时间比较长而已。

  长安,一处颇为宜人的地方,刘纪与晏钰并肩而走,看着四面的青山绿水,却是生不起半点喜悦。晏钰更是泪水直下,刘纪搂过晏钰的肩膀,微微一叹:“自你入雒阳之后,便是再也未曾见过晏相了。寡人也没有想到,当年之别,竟会成为永别。”

  他们的前方,赫然立着一块凄凉的墓碑,只有这么一座,扎根土地之上,四周乃是青山绿水。不得不说,齐王吕烈还算是顾忌着君臣之情,为晏宁挑选了一块好墓地。但是不管如何,晏宁死之前,终究也是未曾再见到晏钰,也算是人生一大憾事。

  “多谢君上。。。。。。。”

  晏钰泪如雨下,就是在晏钰身边的紫兰,高巩也已经是满脸泪水,只有刘纪看着这幅场景,堪堪没有将眼泪滴落,只是心中还是有些压抑,盯着面前之墓。刘纪仿佛又想起来了在齐国的时光,那时候的自己,还是懵懂无知,那时候的齐国也是那般强大。齐王发怒之时的场景,刘纪还至今刻在脑海之中,晏宁那低矮的身躯,在那一夜却是颇为高大。。。。。。

  齐国,有着太多的回忆,刘纪拿起侍卫递过来的竖琴,坐于地上,众人皆是不明其意,只有晏钰双目微微有些亮光,别人不知道刘纪,但是她却是明白的,刘纪也是会弹一曲动人的琴音。当年就是在那间小小的房子中,晏钰为刘纪所弹的一曲霸王别姬而泪流满面。

  优雅的琴音响彻起来,娓娓动人,众人皆是一惊,刘纪弹奏的曲子他们很熟悉,当美妙的音符响彻起来时,众人皆是能够体会到这琴中之意。

  “高山流水遇知音。。。。。。”

  晏钰盯着刘纪,喃喃道,刘纪弹奏的正是千古名曲高山流水遇知音!正如刘纪与晏宁之间的关系,亦师亦友,亦是知音。

  没有弹奏多久,刘纪眼泪中,忽然流出一滴泪水,微微一怔,刘纪黯然一叹,他已经很久未曾流下眼泪过了,但是今天,看见昔日的故人已经化成一捧黄土,刘纪还是忍不住感叹。

  岁月不饶人,如今已经是黄龙五年,刘纪也已经过了四十而立之年,身体也已经逐渐有所不支。

  “晏子,寡人当年与你共饮一杯,成为知己,今日寡人再来此处,你却是已经成为了黄土。。。。。。今日之酒,寡人与钰儿同来敬你!”

  早有侍从端来酒樽,刘纪看了晏钰一眼,晏钰微微擦拭完眼角泪水,与刘纪一般,端起酒樽,将酒水洒在大地之上,刘纪猛然将酒樽掷在地上,“高山流水,此处乃是好地!晏相,寡人曾对你说过,照顾好钰儿,今日,寡人做到了!”

  “可是你应允寡人的却未做到!为何去得如此之快!寡人痛心矣!想起昔日之事,再见今日之景,车过腹痛矣!”

  刘纪的声音极其悲哀,令得在场众人无不泪下,尤其是那句车过腹痛,更是让众人深深明白刘纪对于晏宁是如何的悼念了。

  “君上。。。。。。”

  晏钰看向刘纪,眼角带着泪水,虽是如此,还是劝谏着刘纪不要过度悲伤。刘纪轻抚她的面颊,将目光最后放在了那墓碑之上,微微一叹:“当年在齐国所交者,莫如公孙父子,晏相,公子安。。。。。。今唯有寡人在世矣!”

  公子安在齐秦之战中,为秦军所擒,刘纪从秦国处赎回公子吕安,将其安养晚年,却是在黄龙四年病逝,所以说,如今刘纪在齐国所结交之人,真的已经一个不在。任谁心中也是升起一股凄凉之意。。。。。。


第五百六十章 远眺长安

 ?长安,未央宫。

  长安中的未央宫乃是仿汉室雒阳未央宫而建的,其无论是从格局上还是建筑上来说,与雒阳的未央宫并无两样,唯一与雒阳未央宫有区别的便是长安的未央宫无疑要更加广大,豪华一些。而且继承了齐宫的模式,未央宫也是有着一丝齐国特有的风范,齐宫的豪华使得长安的未央宫自然是奢侈大气。可以说,如今的未央宫乃是天下间,占地面积最大,景色最为秀丽,最为华美的王宫了。

  只是在这偌大的未央宫内,确实少了几分趣味。总是感觉有着一丝淡淡的疏远感,刘纪知道这是为何,因为在雒阳,那里有几世几代的汉人,那些人哪怕再为贫穷,也愿意为了汉室而战,流下身上之血,几世几代的汉人,才铸就了汉室的辉煌!当时的未央宫虽然寒酸,虽然简朴,让诸国王室不屑,但是对于那些老汉人而言,汉室的君主是他们的神明一般,从来没有人因为汉室未央宫的寒酸而感到自卑,而感到汉室的弱小。

  因为他们心中明白,汉室并非建造不出豪华大气磅礴的未央宫,只是不愿意让贫穷的他们,再加上国赋徭役罢了。

  黄龙三年,汉室迁都长安,当时雒阳的数十万子民相送,那些在汉国建国之初,便是住在雒阳,为汉室效力几代的老汉人,跪在刘纪的车架面前,请求刘纪不要迁都长安,抛弃雒阳,抛弃这些数十万住在雒阳的老汉人!那一次,刘纪是真正的被这些汉人所感动,泣不成声,但是刘纪依旧是将国都迁到了长安。

  雒阳只有小半人愿意跟随刘纪来到长安,而更多的老人选择了留在了雒阳,守住这片汉室故土。

  迁都长安,刘纪并不是一时间心血来潮,也不是为了晏钰。事实上,汉室的雒阳过于偏僻,只有齐都才是位于中心,四面八方之中。所以当年周天子建都于此,定鼎天下。

  汉室,将来终究是要一统天下的,而远在雒***本不能掌控天下大局,所以迁都势在必行。在乱世中,或许位于中央,可能不利于国体,因为乃是四战之地,但是在大一统时代便是建立都城最好的地方了。

  如今虽然不是大一统时代,但是大势几乎已经定下。整个中原仅剩秦汉两国,而汉室却是拥有着比秦数倍之人口,面积,国力非秦能及,再者,自赵灭后,刘纪又是得到了以前属于晋国的昊天鼎。九鼎已得其七,在这个封建时代,几乎世人皆以为汉室会代替周室,定鼎天下。

  再加之汉室的鼎盛,刘纪将近二十年的治国之政,使得四海皆平,八方皆定。无论是齐人,楚人,卫人,宋人………他们几乎已经亡记了他们的国家,只记得乃是汉人,在汉室的统治下,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新生之儿,日后更是不知以前之国,只知大汉。随着时间的消逝,汉室终究会成为周室一般,让天下人认同。

  得民心者,得天下。刘纪对于天下庶民的关爱,对于法治的尊崇,赢得了着天下之民爱戴,也渐渐感化了这些亡国之人的苦痛,对于汉室也开始认同。毕竟,当年他们的故国都未能做到的事情,汉室却是做到的!他们当年祈求着,不愿再临战火,食饱衣暖,这些汉室也是做到了!如今很少面临战火的威胁,战争来临,有汉军征战,而民众们,只用安心的耕战,汉室对外战争,也是极少向民众征收国赋。这些一件件举措,都是利民之举,如此之国,民众自然不会有诸多怨言。

  曾有一句话说,民众们是不管,谁当政,或者谁掌权的,他们只在乎谁能够让他们吃饱饭,让他们有安定的生活。汉国与曾经的故国相比,是汉国能够让他们填饱肚子,让他们免受战乱之苦,他们自然是拥戴汉室。

  只不过,在这长安,终究是不比雒阳,这儿的人爱戴刘纪,乃是因为刘纪给了他们富庶的生活,假若有一天,刘纪不能让他们过上这种生活,或许就会有叛乱将起吧。在雒阳,乃是真正的汉室祖地,也只有那儿的老汉人,才会真正的为汉室流尽最后一滴鲜血。

  齐国很强盛,毋庸置疑,哪怕是有些衰败了,可是齐都依旧是繁华的,刘纪迁都之后,长安更是街市之中,集市密布,人声鼎沸。各种商品,小贩,应有尽有。

  远眺长安,刘纪在宫中,都能高高俯视着整个长安城。高高的眺望台之上,乃是刘纪亲自令人所建,在这眺望台上,刘纪的双眼不会被重重的宫殿所遮挡,能够俯视整个长安城。人在高处,远眺长安,升起一种别样的感觉。

  “君父,风太大了……”

  不知何时刘纪身边走来一个俊郎少年,英姿勃发,眉宇之间,与刘纪竟然是有八分相似。

  此人,正是汉室的太子,刘彻。刘彻如今已经十八岁,可以算得上成年了,也已经懂得许多事情,而刘纪也开始锻炼其能力,如今的刘彻已经开始接受一些国政起来。

  “风大?”

  刘纪抬头,在这个高台之上,风自然不小,不过如今却是春夏之际,大风吹拂在身反而有着几分凉爽。

  “刘彻,你可知下方为何处?”

  “禀君父,下方乃是长安城。”

  刘彻恭敬的回答道,不知道刘纪为何突然问这些问题。

  “不错,长安城。但是这也是我大汉的天下,大汉的子民!你可知寡人建此高台之意?”

  “不知。”

  刘彻微微摇头,站在此处,远眺长安城,倒是别有一番风景,但是刘彻明白,刘纪建此高台,绝对不是为了区区欣赏风景这般简单。

  “建此高台,能够远眺长安城,能够看到我大汉之地,能够见到我大汉之民。”

  刘纪微微将目光抬了抬:“这未央宫太大了,这重重宫殿,也是太多了!若是不将目光远眺的话,目光只会被这些宫殿给遮挡住………”

  刘纪的话,有着深深的含义,刘彻看了看下方的长安城,又看了看刘纪,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第五百六十一章 晕厥

 ?大汉黄龙五年,楚地再乱,与此同时的,三晋之地,赵韩之地也是有叛乱发生,刘纪派遣汉军征伐。

  宣室殿,刘纪坐在高高的雕刻着龙图案的龙椅之上,头戴旒冕,盯着汉室群臣。左相李斐上谏道,“君上,楚地再反,赵韩之地也是有叛乱所生,下臣以为,乃是君上未曾将其王室子弟诛尽,方有祸乱之生。所以此次平定祸乱之后,君上当诛尽诸国王室,以防祸乱再生。”

  “不可!”

  李斐之话,刚刚落下,便是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