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春秋做霸王-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侍从的高呼论言开始时,第一道话语便已经响起,刘纪朝着话语的声音看去,只见一个红鼻子老头正开口直言,正是刚刚和公孙术论辩的那个名家孟碣。

  “当今天下,离周亡已有数百余年,天下诸国纷争,诸子百家圣贤辈出,然不管如何,时局变幻无常,而凡是大贤当知天下时局变幻,不然如何称为大师?如今天下局势,变幻万千,各国不断兼并,强国一朝可变弱,弱国一夕便能强,皆因人才而已!国力为强国之见证,当今天下强国,有齐汉楚秦晋,外加吴越两国,余者不过搓饵小国,百里之地,数万之民。我认为天下时局变动,皆在几个强国之间,而弱国小国迟早会在强国发展之中灭亡,最后存留几大强国争霸,一争九鼎!”

  红鼻子孟碣名家的思想不怎么样,可是他的这番话倒是令刘纪吃惊,孟碣的说法无疑正应了那句对于春秋时代的总结,弱国不断被吞并,弱肉强食,最后方得战国局势。

  以孟碣的说法,如今的天下最后会变成齐秦汉晋楚吴越齐国争雄的局面,不过也会有所变动,比如说晋国有可能被三分,但是大致的格局应该不会变了。

  战国是天下大势发展的必然,而以如今各国君主都在想法设法的扩大本国实力,这战国的局势想必不久就会到来。

  “如孟夫子说,这天下小国迟早会被吞并咯?当今天下战火纷争,正说弱国一夕可变强,安知这百里之地,数万之民的小国不会成为一方强国?况且当今天下除齐秦汉晋楚吴越七大国外,还有郑宋蔡卫等数十小国,安能说就这几国争霸天下!”

  一个中年鹰钩鼻男子出来反驳孟碣说道,随着他的一句言语,他身后的数位弟子大喝一声彩,封皋在刘纪面前轻轻告诉了男子的身份,兵家俞汾。

  不同学墨家儒家等学派,都只有一两位领袖般的人物,似兵家这种学派是没有什么领袖人物的,只有杰出的人才而已。不过兵家虽无领袖,但其影响无疑巨大,各国用兵无不以兵家之书为鉴,兵家兵祖孙子更是被各国尊崇。许多国家的军事大政都把持在兵家弟子手中,如齐国的大将军田旸,便是一位兵家弟子,只是兵家因为无领袖,又是分分散散的所以才未成为天下四大显学之一。

  “笑话!弱国变强,岂是一朝一夕之事?若无半点基础,如何变强?国力如何强大?就郑国那些小国若想成为齐国这般强国,几年能成?若无个数十年光景,无疑于痴人说梦!但当今天下局势,哪有数十年时间够他们强国?所以小国被灭,迟早之事。”

  又一人开口,不过刘纪这次却是认识这个人,史家司马骞,没有想到这个史家弟子居然会对天下时局有着这般见解,正如司马骞所说,弱国变强真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

  “只需十年,任用我法家弟子,郑国也当敌强齐也!”

  在一片议论声中,法家终于忍不住说了起来,法家和兵家一般都未曾有一个领袖般的人物,甚至于法家的思想都是不同的。法家可分为三种思想,一为重术治,二为重势治,三为重法治,这三种思想都有着各自的法家大贤。只是如今的时代还是以重求治以及势治的比较多,而且法家弟子一天天的喊着变法,可是变法可不是那么容易,十之八九失败,许多国家可承受不起变法失败的后果,所以法家如今正处于一个低谷时期。

  “十年,好大的口气!可知郑国与齐国差距之大?便如燕国百万人口带甲之兵十万,也被强汉旦夕国灭,哪有十年时间让你法家安然变法!”

  法家的反驳,令兵家俞汾自然不满,拿着话语又反驳回去,不过这兵家和法家两位都是中年左右,所以语气中自然有着争斗的意味。

  “太平有太平变法,乱世有乱世变法,你又何曾懂我法家精妙?”

  “咳咳!”

  一个老头轻咳嗽一声,众人顿时不再多言语,只见那个老头慢悠悠的开口道,“若论天下时局,不如言论当下,汉灭燕无异于为一方强国,而秦国国君刚丧风雨飘摇似有衰弱迹象,晋国三卿把持,楚国君主昏庸无道。天下时局,齐汉两霸,众人以为然否?”

  老者的话一说,坐于高台上的秦国使者脸色微微一变,毕竟他身为秦国人,被别人道出秦国的情况也是微微恼怒的。

  齐汉两霸?刘纪看着公孙术,想知道他是不是因为汉国的潜力所以才把股下注在他这里的

  “楚国身为一方霸主,朝堂上更有公羊纶等贤才,公孙夫子居然说楚国君王昏庸无道?我曾周游楚国,其民风彪悍,士卒精锐,依旧有些当年强国之风采。”

  公孙术的人缘显然真的不是太好,儒家的大贤荀昱在公孙术刚说完就立马出声反驳道。

  “民风彪悍,法令不统,不足为虑!虽为贤才,君主昏庸,也未曾有丝毫用处。”

  一个法家的老头轻轻的叹口气,他这倒不是为公孙术说话,只是发自内心的感叹罢了,他身为重法治的法家学派弟子,自然明白秦楚两国虽然民风彪悍,可是法令却是薄弱的狠的危害。

  “曾今的霸主,如今已没落,楚国没落的原因难不成不是君主的原因?当年的楚国如何强大,再看今日之楚国,可能与汉国一较强弱?”


第五十四章 兵法论局


  对于楚国,公孙术这个老头无疑有着极大的不满,楚王因为公孙术的言语而恶于公孙术,若不是有些好友向他报信,公孙术连夜逃奔楚国,只怕在楚国的下场绝对不是美好的。

  这个时代虽然君王不会随意的杀那些名满天下的大家,但是当你真正触怒了那些君王时,人家管你是谁?君主的威严不容亵渎,当君主不顾世人评论,举起屠刀之时,什么大贤不过是浮云罢了。

  “楚汉谁强谁弱还真未可知,汉虽能灭燕,但以此就能肯定汉必胜楚?楚汉近几年大小战数十,也未曾见过楚国弱过。况且强弱并非能主宰天下时局,强国如齐国又何曾能灭秦晋?依老夫言,赞同名家孟碣所言,天下诸国最后所剩者,寥寥几家而已,中原诸国除秦晋齐楚汉五国外,其余的小国都有旦夕国灭之险!”

  法家的大贤一言,顿时令众位夫子大为惊讶,名家孟碣只不过说天下时局最后会变为几国争霸而已。但他一开口,就肯定的预料中原最后只会存五大国,其余的小国都将被灭亡,在时局还不太明朗的局面,各个小国如今还是挺太平的,法家大贤的这番话自然也有些过于自信了。

  “哼!法家真视小国如花草一般,想灭就灭?中原除秦晋齐汉楚外,还有以船舟扬名的临海之滨郑国,曾经以王道而霸天下的宋国,以周亡后便立国的卫国,这些国家难不CD是想灭就能灭的?”

  兵家俞汾哼哼一笑,身为兵家中的姣姣人物,俞汾自然有着自己的思想,那便是天下诸国无论强弱,用兵正确者则能王天下,用兵不善者,哪怕是强国也不能灭区区百里之地的小国。而且俞汾以兵家弟子,擅长以兵势扭转局势的思想而获得不少兵家弟子的赞同。

  “彩!”

  高台之下的兵家弟子听到俞汾的一句话,终于忍不住喝彩起来,以高呼声来支持他们所尊崇的兵家大师。

  “兵家俞汾所言甚是!小国虽小,可也不是那么容易被灭的!我宋国虽区区数百里之地,可也有数十万子民,数万精兵!各个男儿也是热血方勇,想灭我宋国,就怕如齐国也得付出惨重的代价吧!”

  “哈哈,岂止如此,若是齐国敢灭我卫国,只怕我卫国灭国之日,也是他齐国亡国之时。”

  不光俞汾的一群兵家弟子们,就是两边走廊的商贾士子也是议论纷纷,其中不乏有来自郑国卫国宋国等小国的商贾。听到几位夫子所说的最后只有强国生存的道理时就已经不满了,如今俞汾的一句话正好给了他们反驳的理由,谁不愿替自己的国家多多说上几句?

  众人的议论声齐王自然不能听到,可是他们的呼喊声以及脸上的表情却是让齐王明白了小国对于强国的一丝不屑,齐王将目光转向大将军田旸。说实话,对于兵家俞汾的话他心里面很不赞同的,如果说齐国此时吞不下秦晋等国他齐王还认为有点儿道理,可是若说他吕烈灭不掉诸如宋国郑国这些小国他可不就不喜了。他的心思可是还想着有生之年一统天下呢,若是连一些小国都灭不了,哪里能灭秦晋等大国。

  齐王吕烈的目光看向大将军田旸,田旸给了齐王吕烈一个眼神,似乎在说俞汾所说之话全是妄言!身为齐国的大将军,田旸对于齐国的国力已经十分了解了,对于他的同派子弟俞汾的话语,田旸不由得露出一丝不屑的眼神出来。果然俞汾只能是纸上谈兵之辈,若叫他指挥军队打战,只怕也得全军覆没了吧。

  什么叫做无法灭掉小国?这些小国在田旸眼里不过砧板上的鱼肉而已,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这些小国所起到的作用不过是在两大国之间作为缓冲带罢了。

  一但不想要这个缓冲带了,灭他们不过旦夕之间,就如同汉国,不过荀月之间就已经灭掉了不下于宋郑等小国的燕国,一路奔袭简直是无人能敌!若不是田旸他自己率齐国兵在易水和汉军相持,只怕燕都就那么轻轻松松无半点阻碍就让汉国破了。田旸的眼光从来未曾在这这些小国上,在他看来,灭小国算什么,能够成为比肩孙武等一代名将么?只有灭掉一个真正的大国,才能让他田旸身为天下人皆知晓的名将!

  田旸的目光如火炬一般的盯着中场的各位夫子,心中的傲慢之心猛然升起,这诸位百家的夫子又能如何,不过是纸上谈兵只辈待他田旸灭国扬名天下之时,只怕又是一番说法了吧。

  “国力决定生存。宋国举国上下有多少兵马?数万精兵而已,齐国若损失这数万精兵,不过是有点儿心疼而已,但宋国若损失这数万精兵,便将是灭国之灾!同样的理,各个小国和大国的底蕴根本无法想抗,被灭也不过理所当然。”

  法家的那位大贤的话同样让其弟子喝声彩,对于这个比其他的法家大才略微年老点儿的法家大贤,刘纪却是有些兴趣,这人的大局观还是不错的。

  刘纪偷偷的转过身去,想问问公孙术身后的封皋,可未等封皋回应,公孙术倒是在旁边轻声的解释道,“这位就是法家的大贤申不莒,乃是法家中讲究术治的一种流派,其言行在法家中颇受重视。”

  “术治?”

  刘纪默默的道了声,法家三派,刘纪看好的更是法治,因为当年商鞅便是因法治助秦国崛起,继而扫灭诸侯的,只是这个时代商鞅变法为成功,导致法家法治一派受到耻笑,在法家三派中法治更是受到其他两派的打压,已经是愈发不如了。

  “天下时局,一靠天机,二靠人为,但终究是天意难违,我等在此辩来辩去,岂不知还有人比我们更知晓天下大势?”名家红鼻子老头孟碣看着兵法两家斗起来后,哈哈大笑一声,将眼睛看着论战台上静静坐着的一个红袍老者。


第五十五章 阴阳论天下


  此刻的红袍老者嘴角露出一丝笑容,脸上波澜不惊,似乎兵法两家激动的争辩未曾影响他分毫。

  “敢请邹子为我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