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工程师-第5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八百五十四章 殖民

  三月初三,江淮省凤阳府虹县大湖镇的集市上,虹县基层公务员冯子山穿着一身淡色圆领,站在了“推介台”上。
  冯子山是今年正月考取的公务员。他立志于做官,所以被分到了知县衙门中做基层行政人员。
  不过冯子山也三十多岁了,虽然没有做官做吏的资历,却有几十年的生活经验。加上他读的书又多,知识面很宽,所以到了虹县知县衙门中后,很受衙门中的吏目重视,往往派发重要工作给他。
  这一次,冯子山就被派到虹县大湖镇来主持吕宋省的“移民介绍”。
  所谓吕宋省,就是后世的菲律宾,包括吕宋岛、棉兰老岛和周围的一系列小岛。李植杀光了西班牙人征服了这个群岛后,现在已经把这些群岛定为吕宋省,作为李植治下的第九个省。
  后世的菲律宾面积其实不小,各个岛加起来有三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足足有两个山东大。如今并入天津系统后,也是一个十足的大省。
  而且这个热带省阳光充沛雨水充足,农业潜力极大。如果说在台湾耕作水稻是事半功倍的话,在吕宋省栽种粮食就是事半而功数倍。
  李植决心从地少人稠的江淮省移民五百万到吕宋省。
  当然,李植不可能像清朝时候闽粤一带抓猪仔那样搞强迫移民,想要发起大规模的移民浪潮,还是需要把江淮省百姓的思想工作做起来。
  冯子山到大湖镇来,就是来做这个思想工作的。
  “吕宋开发推介台”被设立在大湖镇集市的最中心位置,处在人流最密集的地方。此前《江淮日报》已经集中宣传了吕宋开发的事情一个月了,民间的读报人已经把种种信息传到了乡野中。那移民吕宋的种种好处已经广为人知,所欠缺的就是最后一锤下定决心。
  江淮省地窄人稠,农民生活十分贫苦,对报纸上说得天花乱坠的吕宋其实是很感兴趣的。“吕宋开发推介台”一打出招牌后,大湖镇的农民就把推介台围住了。
  “哐”一声锣响,冯子山一抖袖子,走上了推介台。
  冯子山一上台,还没有说话,就听到下面有人大声喊道:“县衙的差爷!到了吕宋真的每人分二十亩水田?”
  冯子山哈哈一笑,指着那个问话的农民汉子问道:“问得好,好问题!这位汉子,你现在种多少亩田地?”
  那汉子看了看左右的人群,答道:“我现在一家五口人种十六亩水田。”
  冯子山大声追问道:“五口人种十六亩水田,能温饱吗?”
  所有人都看向了那个汉子,那个汉子脸上一红,答道:“青黄不接的时候,也是要饿个把月的。到了冬天,棉衣棉被不足,日子也不好过!”
  冯子山一挥手,说道:“苦啊!我江淮省百姓的日子苦啊!”
  见天津来的冯子山和江淮的百姓同声同气,百姓们一下子对冯子山有了认同感,眼巴巴地看着他。
  “江淮省的百姓,为什么活得这么苦?”
  听到冯子山的询问,百姓们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明白为什么百姓这么苦。
  冯子山大声说道:“本差办告诉你们!江淮省的百姓这么贫苦,就是因为地少人多。用一句王爷的话说:‘江淮省两千万的百姓挤在十三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几百年来,人口一年比一年多,而祖辈传下来的田地还是那几块。吃饭的嘴巴越来越多,而种粮的水田始终是那几块,岂能不穷?岂能不苦?”
  听到冯子山的话,下面的百姓窃窃私语起来。一些年纪较大的农民都觉得冯子山说得有道理,不住地点头起来。
  “要摆脱这日甚一日的困境,就是要向外移民,向外殖民!”
  “树挪死,人挪活!再用一句王爷的话:现在是大殖民的时代。我们江淮省的汉人内部人口众多,外部有王爷的虎贲军领路,可谓是得天独厚,自然要做我汉人殖民海外的急先锋!”
  冯子山一指那个汉子,大声问道:“汉子,你一家五口人,几个成年人?”
  那汉子答道:“有四口人可以耕田!”
  冯子山一挥手,大声说道:“到了吕宋,四口人分八十亩田,一年收一百多石稻米!收入两、三百两银子,试问,你家人还会挨饿挨冻么?”
  听到冯子山说一年收入两、三百两银子,那个汉子长大嘴巴,惊讶地说不出话来。
  两、三百两银子,那汉子这辈子也没见过那么多钱。
  两、三百两银子这句话像是一块石头砸进湖面,激起波澜无数。下面的百姓听到冯子山的鼓动,一个个兴奋起来。推介台下面的人群一下子仿佛开水煮熟了,发出哄杂的议论声。
  《江淮日报》毕竟是草创,在江淮省的百姓心中还没有形成权威。听报纸上的文章,终究还是没有听差爷面对面沟通来得可信。此时听到衙门中的差爷言之凿凿,农民们一个个兴奋起来。
  有人再次问道:“差爷!我们若是到了吕宋,就真的每人发二十亩水田么?”
  冯子山看了看发问者,正色说道:“不是二十亩水田,而是二十亩极易开发成水田的平地!”
  冯子山一挥袖子,大声说道:“那吕宋省地方辽阔,有两三个江淮省大。但是岛上的土著什么都不会,又懒惰又不善于合作,既不会种稻子也不会盖房子,岛上到处都是平坦的空地!”
  “你们到了吕宋后,衙门会给你们发地契,甲长里长会带领你们开荒盖屋子,那里雨水充沛阳光充足,只要一年,二十亩椰林或者榕树林就会变成上等的水田。”
  又有人问道:“差爷,我们哪有钱盖房子,而且今年若是都去开荒,没有收入,我们吃什么啊?”
  冯子山再次喊道:“问的好!新的移民到达吕宋省后,需要盖房子,需要修路,需要开荒,需要建设水利设施,哪一件事都需要大量的物资。而且新移民用一年的时间干这个,需要一年的粮食支持!”
  冯子山一挥手,喊到:“需要的东西很多,你们自己事无力筹措的!但是!王爷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如今天津和山东有大量的资金没有地方投资,王爷已经号召天津和山东的商人从民间集资,成立了大量的‘吕宋移民公司’!这些移民公司将向你们提供这一年开荒所需要的一切物资!”
  “这些物资,都作价论为银子。你们只需要在新田开发出来后,分五年偿还移民公司的开支。利息也不高,只有一分!按我的估计,新田收获粮食后两年,你们就能把所有的开支偿还!”
  冯子山一挥手,两个移民公司的代表走了出来。两人都是范家庄的民间商人,身上自有一种范家庄商人的优越气质,站在台上含笑不语,颇能压得住台面。
  这两个商人的出现,让百姓们更相信冯子山的话。
  最后冯子山笑道:“若是开发新田失败,王爷包了你们回江淮的路费,免费派船去把你们运回来!如果你们放弃吕宋的田地,从移民公司借出的物资和银子不用还,王爷帮你们兜底!”
  听到冯子山的话,下面的百姓顿时沸腾了。
  原来天津郡王已经把一切都为百姓安排好了。
  那还担心什么,杀到吕宋去开发自家的新田就好了!好日子就在眼前!下面的百姓越来越激动,已经有人大声喊了起来:“差爷,那我们怎么报名?”
  “哪里报名?”
  冯子山大声说道:“今天现场就可以报名!第一年移民公司只接受一百二十万人的报名,大家想去的可抓紧了!”
  “这是大殖民时代!落后的,可别怨王爷的大船没有带上你们!”


第八百五十五章 工业支持

  范家庄市政厅的礼堂中,李植坐在主席台上,看着对面那些容光焕发的范家庄商人们。
  这次殖民吕宋,李植并没有完全依赖天津体系官方的力量。毕竟一百二十万人移民开荒,需要的物资是天量的。以每名移民消耗三十两各种物资计算,这就是三千多万两银子的开支。
  李植的财政体系虽然远比大明朝廷富裕,但一次性拿出三千多万两出来,压力也是极大的。
  然而在李植统治的民间却有一股巨大的力量。李植素来藏富于民,在李植治理的天津和山东,百姓都富了起来。且不说山东,就说天津,家家都有几十两银子的储蓄,单是看范家庄和天津卫城这两个最富的工业区,都能拿出几千万两的民间储蓄。
  所以在支持江淮省百姓殖民吕宋的事情上,李植把机会让给了民间资本。
  实际上,在这个时代的欧洲,对外殖民也很大程度是依赖民间力量的。荷兰、英国等国在亚洲扩张都是依靠东印度公司,而东印度公司都是民间筹资成立,股份在股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公众企业。
  李植作为一个了解历史进程的穿越者,自然不会蛮干,不会让政府包办一切殖民事宜。
  民间的商人们没有让李植失望,在李植的号召下,短短一个月就有三百多家移民公司成立。这些移民公司有大有小,小的只有几万两银子,而大的公司资本金甚至有上百万两银子,在股票交易所交易上市。
  这些大大小小的移民公司总体体量甚至超过了李植定下的一百二十万移民份额,募集的资金可以支持一百五十万人移民。
  李植站在礼堂主席台上,看着三百家移民的负责人,说道:“我想大家关心的,还是物资的问题。”
  不管殖民事务花费多少银子,这些银子归根到底是花在购买物资上面。吕宋省的新移民们需要锯子,需要镰刀、锄头,需要砖瓦、水车、水泥等等物资。移民公司能否以市价购买到这些物资,关键还是市场上商品供应是否充足。
  如果市场供给不足,那移民公司拿多少银子也是买不到的。
  李植看了看下面翘首期待的公司东家,拍了拍说道:“让天津工业厅厅长高立功来说。”
  高立功在为铁甲舰装铁甲一事上立了功劳,如今升为了厅长。他站上了主席台朝李植拱手一礼,然后转身说道:“诸位放心,我们定下一百二十万人的名额,是有调查过的。范家庄如今各个工厂的,足以生产支持一百二十万人移民的物资。”
  “如果靠传统手工作坊来支撑一百二十万人移民,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今天的天津已经有大小工厂一千一百家,几乎全部使用王爷发明的流水线和蒸汽机,制造能力极为强大。”
  “仅仅在范家庄和天津卫城两座工业城市中,我们就有工人三十五万人。每天都有海量的各式商品被生产出来,以极低的价格售往大明各地和海外市场。”
  “毫不夸张的说,如今在这个世界上,有,且只有我们天津的体系能够一次性支撑一百二十万移民的海外扩张。”
  下面的商人们听到这些话,一个个十分高兴。借钱给移民是稳赚不赔的买卖,现在的关键就是物资能不能供应。高立功这么信心满满,那形势显然是极好的。
  “镰刀、锄头、锯子这类工具,生产起来很快。这些年各地不断开垦新田,这些工具每年的产量都很大。根据我们的估计,根本不需要官营锻造厂出手,在天津卫城中的民营锻造厂就能满足这些工具的供给。”
  听到高立功的话,台下的大小商人们十分欢欣,和左右同行议论起来。
  高立功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安静。
  他又说道:“水车的制造,也不需要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