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3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构管理的井井有条,使得幽州百姓对他感激涕流,他的声望越来越高,就连京城都传来了他的美名。因为赵构鼓励他们出去,也就是有些幽州的商贾将店铺开在了汴京城。

  但是,赵构不再京城三个月时间,京城中的势力彻底发生了改变,太子赵桓与赵有恭旗鼓相当,并驾齐驱,就连皇上都赞赏有加,这更是大大的鼓励了赵桓的决心。

  对于京城中的情况,赵构也十分清楚。他很好奇,为何太子怎么会崛起的如此迅速,便让他追查到底有谁相助。只不过他对于京城的形势倒是没有多大兴趣,眼下他的心思全部放在了治理燕云十六州上。

  现在的赵构当真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当赵构离开京城,来到燕云十六州,这里已经是他的封地了,也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正因为是这样,赵构全部心思放在上面不说,更是出动了所有力量想要将燕云十六州建设的更好,就连官制都有些改动,还有民生问题都减少了许多,甚至有些地方已经发展成为夜不闭户,这些都是赵构的功劳。


第六百三十一章 无风不起浪

  “燕王称帝?你说的是真的?”

  “这不是我说的,乃是这首诗中所言!”

  “你听说了没?最近有关于燕王称帝的传闻!”

  “当然听说了!那首诗我还亲自看过,熟读于心了!”

  “那你以为这首诗说的是否有道理?”

  ……

  民间议论纷纷,朝中也是风云变幻莫测,一切都是因为最近在京城中流传的一首诗,不仅仅是京城,就连燕云十六州,其它各地也陆续出现了这样的传闻。从开始的不重视,到后来俨然成为难以阻挡的趋势。

  “燕雀终迷横海志,王母嫣然感君意。称多量少鉴裁密,帝郊游豫奉天仪。”

  众人讨论的便是这首藏头诗,诗中大意被人解读出来,矛头直指燕王赵构。因为这首诗中提及到了‘燕王称帝’,尤其是在这个特殊的时间里,众人都纷纷臆测。

  这首诗无意间被一位国子监生看见,粗看之下觉得很不错,便将他记下来,后来又将它书写出来,被国子监判监事看见,细看之下居然看出了诗中隐藏的含义,急忙上奏皇上。

  “微臣见过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宋徽宗诧异地看着国子监判监事,道:“今日见朕,莫不是国子监发生什么事情?又或是发现了不可多得的人才?”

  “回禀皇上,都不是!”

  判监事连忙回道,只不过他欲言又止的模样,可见他此时的为难。毕竟这件事要是说出来被皇上采纳,那还好,要是没有采纳,那就是诬陷朝廷重臣,这让他很是为难,故而说话有些遮掩,实在是不好明说。

  宋徽宗道:“有话便说,别吞吞吐吐的!”

  “回禀皇上,微臣今日前来是为了这首诗来的!”判监事咬了咬牙,还是如实的说了出来。

  “这首诗怎么了?”宋徽宗一边看着,一边询问起来。

  判监事沉声道:“大大的不好,这首诗乃是藏头诗,皇上您且看看便知道了!”

  “燕王称帝?”宋徽宗遵照他说的,喃喃自语起来,愣了半晌,再仔细看看这首诗,只不过先入为主,那四个字一直挥散不去。

  自从赵构离开京城以后已经将近一年时间,在这一年时间里,听到最多的便是燕云十六州恢复生机,甚至朝贡的礼物都是上上之选,比之其它州都要好上不少。

  仅仅一年时间,赵构便让燕云十六州彻底改头换面,夜不闭户,百姓安居乐业,更是对天恩浩荡十分认同。与此同时,赵构的声望也越来越高,这些宋徽宗都清楚。

  但是,这首诗表面上看上去乃是抒情之作,仔细品读之后便发现了不妥之处。只不过宋徽宗却没有放在心里,不以为然。并且,宋徽宗也严令国子监内再说起这首诗。

  没想到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宋徽宗再次接到奏章,提及到这首诗,接着又出现了更多的奏章,如出一辙。接着,朝堂之上也开始谈论这首诗。因为大宋境内已经发生了很多这样的事情,这让那些有心人开始注意了。

  “皇上,此等大逆不道的行为,理应严惩!”

  “只不过是一首诗罢了,黄大人不必放在心上!”

  “皇上,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黄大人语重心长的说道,“纵观前史,这样的情况乃是天下大变的征兆,要是不及时处理,怕是天下黎民百姓难以安定,臣怕大宋会有大的动乱。”

  “燕王在燕云十六州任人唯亲,燕云之地乃是他一人之地,百姓尽知燕王,却不识皇上,此乃十分严重的大事。臣恳请皇上尽快处理,将燕王押赴进京,迟则生变!”

  宋徽宗撇过头,看向太子赵桓,道:“太子,你认为如何?”

  “回禀皇上,儿臣以为这首诗也不过是说说罢了,不能代表什么!”赵桓恭敬地回道,“但是,无风不起浪。若不是九弟所作所为,只怕也不会有这首诗,儿臣以为父皇应该尽早决断才是。”

  “枢密院,你以为如何?”宋徽宗还是没有给予正确的答复,再次询问起楚王赵有恭的意见来。

  赵有恭躬身道:“皇上自有判断,微臣不敢多言!”

  “但说无妨,你且说来听听!”

  “臣以为这首诗也不过是他人所作,并非燕王所为。至于诗中所言,微臣以为那也不过是子虚乌有的事情。”赵有恭不卑不亢地如实回答,“如今燕云十六州乃是燕王的封地,乃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封地。燕王早已不在京城,又如何想起登基为帝的事情来。”

  “再说了,皇上早已立下太子;现在的太子已经正式监国,再过些时日便是继承大统之日。此时流言四起,怕是有人暗中作祟,就是想要看见大宋发生动乱,所以微臣以为不必在意这首诗所言。”

  “一切真假皇上早已看在眼里,诸位大人也看见了。燕王前往封地短短一年时间,就让燕云十六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商业,还是农业等都蒸蒸日上,此时更是大展宏图之时,而这些都少不了朝廷的支援,以燕王之力又能做什么呢?”

  “李大人,你以为如何?”

  “回禀皇上,微臣以为燕王赤胆忠心,为大宋镇守边疆,此乃大忠;进入燕云之地,便大肆改革,只为收取当地百姓民心,更是让燕云之地百姓对皇上感恩戴德,此乃大仁。”

  李纲恭敬地回道,“此等忠良,要说登基为帝,只怕无人信。”

  “潘大人,你也是进士出身,不知你以为这首诗如何?”

  “回禀皇上,臣早已看过这首诗。虽说这首诗看似寻常,实际上乃是步步紧逼!”潘良贵义正言辞的说道,“即便是这首诗乃是燕王所作,也不过是抒发自己的情怀,算不得什么上上之作,却是表明燕王的为大宋收复失地,镇守边关的决心,哪怕皇上出游都不必担心,也就是国泰民安。”

  “再说了,这首诗根本就不是燕王所作,也就算不得什么了。以微臣愚见,这应该是恶意中伤,就像是当初燕王前往燕云之地时,遇到刺杀一样,怕是有人故意陷害,皇上不必介怀。”

  宋徽宗在询问了几人,也有人与黄大人一样的想法,认为燕王有称帝之心,不可不防。只不过真正知道赵构的人,却没有几人觉得他会称帝。即使是宋徽宗自己都不觉得赵构有这样的想法,要是真的有也不会这么麻烦了,相反他还非常高兴。

  “此事不说是燕王的责任,不过流言四起,也不会是无缘无故。”宋徽宗淡淡的说道,“那就让燕王自己追查这件事的源头,看看到底是谁在散播这样的谣言。”

  宋徽宗的言下之意,这件事到底为止。众人也不好说什么了,这个流言的事情就此翻篇了。


第六百三十二章 弑兄夺位

  “一入燕云便化龙,北面称帝乃天意!”赵构目不转睛的看着手中的诗句,喃喃自语一声,“这首诗到底是谁暗中布置的?这不是明摆着陷我不仁不义吗?看样子真的应该要好好的追查一下才行!”

  当早朝中议论纷纷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幽州燕王府内,赵构也同样有一份这样的诗句。并且,这首诗还有一个简单地说法,也就是赵构刚刚念出来的那句,比之前的那首诗更加直接了当。

  “王爷,这首诗您看到了?”

  赵构回过头,看见邢秉懿与李诗诗二人一同进来,诧异道:“怎么?你们也知道这首诗?”

  “这首诗在幽州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得见!”邢秉懿回道,“据妹妹所说,这应该是有人故意散布出来的消息,只是不知是何人?”

  李诗诗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已经嫁给了赵构为平妻,地位与邢秉懿相当。她们二人在一起相处时,并没有任何的生分,倒像是真的姐妹一样。邢秉懿乃是大家闺秀,李诗诗也不遑多让,只是她的身份限制了,二人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在一起的,关系十分要好。

  与此同时,岳飞、王管家、高宠等人也全部聚集在燕王府。

  此次,他们前来不是别的原因,而是这首诗。因为赵构知道后,便立即派遣他们前去打探消息,看看到底是何人从中作祟。但是,赵构看见他们几人的脸色便知道这件事根本就难以追查。

  果然,岳飞等人也是回禀说,这首诗不知是何人散布,倒是有些百姓说是清晨醒来便看见门前有这首诗。至于是何人所为,他们也不是很清楚,这让赵构有些失望。

  “王爷,以属下之见,这个消息散布者不知是何人,但也不难猜测!”王管家沉声道,“第一,当然是女真人派来的细作,王爷被皇上派遣燕云之地,成为燕王,与各地将军形成铁桶一般的屏障,让他们无可奈何,唯有中伤王爷,惹恼皇上降罪,这样一来燕云之地便失去了头脑,而其他将领也会心生间隙。”

  “第二,乃是太子殿下,他已经是监国太子,手掌大权。皇上已经将国事渐渐地交托于他,也就是说太子即将成为皇上。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太子登基为帝,最大的阻碍便是王爷,而且王爷手握重兵,又有岳将军、刘将军等亲信,这是未雨绸缪。”

  众人沉默不语,这一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京城中风云变幻,太子赵桓逐渐成为朝中最大的势力,哪怕是楚王赵有恭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此外,太子已经彻底执掌政务,皇上也退居幕后,甚少出面,可以说太子接掌国事,距离登基为帝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宋徽宗退居幕后,犹如不见踪影,就连身边的太监等人想见他都难,唯有太子赵桓、赵有恭二人才可见他,其他官员等已经大半年时间都没有见到皇上了。若非这首诗,怕是宋徽宗还是不会露面。

  至于之前与赵构关系较好的官员也纷纷被太子的势力打击,有些干脆闲赋在家,被罢免官职,要不就是被调离京城。现如今,整个京城中大多数都是太子赵桓的人。

  京城中风云变幻,金朝也是局势不稳。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完颜阿骨打居然死了,完颜晟继承帝位,成为金朝的皇帝。并且,金朝内部传来不和谐的声音,说是完颜阿骨打的死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