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改造是成功的。上层的脑子开始清醒了,下面动不动就独走的马鹿少了,陆海军也开始团结了——陆军这批坦克不就是靠海军赚来的么?”冈村宁次叹了口气,“只是现在靠联合舰队的威望压着一切,再加轴心联手才能保证四巨头地位稳如泰山,万一吃大败仗就要再考虑换人了。”
  “大败仗?”大角疑惑地问道,“联合舰队如日中天,陆军又不进攻,哪来的败仗?”
  “看过今天的大本营通报了么?”
  “看过了,没发现有什么特别之处。”
  “山下奉文从满洲第一方面军司令官离任回东京,并晋升为大将。”
  “这个……”中西和大角抬起头相互对望了一眼,都表示迷惑不解,这算什么重大新闻?晋升大将的又不是他一个。
  “我最开始也没想到,另一份情报提醒了我……”冈村宁次面无表情地说,“印度方面军日前组建,从中国派遣军抽调的部队都归入该方面军,包括6个步兵师团,2个战车师团,4个飞行师团,另外,缅甸军也可能脱离南方面军建制而归入该方面军,而方面军司令官的人选迟迟没确定呢。”
  中西、大角深感震惊:山下是反东条派的干将,在这个节骨眼他去东京并晋升意义绝不单纯,大角结结巴巴地问道:“长官,您是说……”
  “他会去打印度!”冈村宁次缓缓说道,“虽然我认为不会失败,但万一失败,日本就要考虑全面和谈了。”
  本卷完,请继续阅读下一卷《炽烈:全球的战争》





第7卷 炽烈:全球的战争





第1章 斯大林的焦虑(上)
  德国坦克距离巴库只有700公里的事实,不仅土耳其人清楚其后果是什么,俄国人更明白自己的危险处境。从纯粹军事的角度来说,跨越这700公里也许只需要10天,也可能永远都打不过去,关键取决于双方的决心。
  这在一点上,斯大林是不敢怀疑德国人决心的:德军为了在东地中海和中东打开局面,不惜放弃斯大林格勒已兵临城下的局面,毅然抽调主力进入北非,当初被红军上下乃至世界军事舆论一致认定为昏招,现在看来却是高招。当初红军上下还诧异于德国人放弃突出部、拉平战线、缩回顿河区的种种举动,到现在为止,所有人都能理解德国元首的这个惊天赌局了。更要命的是,德国人还赌赢了。
  形势对红军而言非常不妙:
  从东线战事进程来看,红军并未抓住德军部分兵力转移的有利时机,在斯大林格勒…顿河战役中,拥有6个方面军共计250多万兵力的红军面对160万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打得很糟糕,不但没发挥自身兵力雄厚和掌握主动权的优势,反被德国人打得找不着北——曼施坦因和霍特通过合理战术的运用,一口气抓住机会干掉了近60万红军,自身损失才不过8万。哪怕在气温骤降、冬季来临的当口,依然在顿河大河曲部打出了酣畅淋漓的歼灭战,在100多万红军眼皮底下吃掉了2个集团军,把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的脸都打肿了。
  大河曲部战役结束后,在接下来一个多月的顿河拉锯战中,红军也没捡到便宜。虽然红军重兵集团汲取了前一阶段战役的教训,紧紧抱团推进、未发生大规模战役,但师一级的战斗一直在持续进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凭借顿河下游结冰的有利时机渡过了顿河,并协同其他两个方面军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试探性进攻,试图在德军防御体系上找到缺口,但在莱因哈特的精心调度下,德军通过机动防御、短促突击、反向进攻等方式,打得红军一筹莫展,在防线面前连连损兵折将,迫使朱可夫和和华西列夫斯基再次将主攻目标转向霍特集群。
  由于天气寒冷,双方步兵展开不便,进攻霍特集群的任务主要由布良斯克和西南方面军的装甲部队执行,但倒霉的是,红军坦克遇到了刚刚全部换装完毕、由4号g组成的德国装甲师和虎式重装甲营,类似一个坦克旅全灭的战例虽然仅是孤例,但装甲部队严重受挫的战斗却很多,T…34/76碰上4号g还能纠缠,碰上虎式就是送菜。当然,随着战斗的深入,虎式与T…34的交换比开始向正常值回归,最开始是17:1,慢慢变成了14:1,到1月初变成了12:1。红军在这个过程中一口气丢掉了近300辆坦克,而霍特的损失还不到60辆,在霍特身后,是东线后勤处早已整装待发、新的4号h坦克在等待部队接收。
  1月7日,红军拼尽全力,不惜重大代价抢到了一台被红军航弹命中的虎式残骸,立即紧急送往后方研究,面对那100mm/50度倾斜装甲的正面配置时,所有坦克专家无不倒吸一口冷气——现在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T…34/76那门可怜的反坦克炮基本打不穿敌人了。很显然,红军必须开发更具威力的坦克才能与虎式抗衡。除更长远的T…34/85项目外,应急的KV…85坦克再次提速,根据斯大林直接下达的命令,必须在2月1日前完成至少50辆坦克生产。同时,设计人员根据研究虎式得到的数据与性能判断,提出在KV…85基础上继续进行新项目研究。该报告递上去仅仅2天就得到了明确批复,要求在当年9月底前生产出样车,项目代码也由KV…13更改为IS…1。
  在40多天的拉锯战中,红军部队的损失同样不小,4个方面军陆陆续续损失了近20万人马,德国同期损失不到2。5万,哪怕加上罗马尼亚人和意大利人的损失,也不过3万。红军坦克损失累计突破了500辆,而德军损失刚刚过150。
  在南翼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红军尝试抽调布良斯克方面军北上,准备在中央集团军防线上发起进攻并试图引诱霍特集群北上,结果一头撞上了莫德尔的防线,同样打得不可开交,霍特集群却根本没如红军总参谋部预料那样跟随北上,反抓住机会协同曼施坦因麾下的16装甲师和警卫旗队装甲师强攻西南方面军,在高达1000辆坦克的围攻之下,迫使瓦图京忙不迭地请求援助,被调走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只能重新回到南翼协同防守,而霍特和曼施坦因也见好就收,放弃了进攻西南方面军的企图。
  除了地面战斗,红军在空中交战也很吃亏,当基层飞行员越来越多反映他们碰上德国新飞机时,局面已糟糕到一塌糊涂了。现在红军主力战斗机是拉5、雅克7,只有极少量的雅克9,无论是拉5还是雅克7,碰到FW…190和BF…219联手的情况总是打不过,往高空飞,有FW…190等着揍你,往低空飞,BF…219的狗斗水平让人不寒而栗。如果是护航战斗就更危险,那意味着被人当靶子揍,更要命的是,打不过敌机也罢了,航程也不如德军,很多飞机经常被BF…219一路追踪到机场上空打下来,哪怕红军飞行员拼死耗到油尽灯枯,德国人驾驶的BF…219还有足够燃油飞回去,伊尔2等低空强击机碰到BF…219时只能凭借自己足够坚固的躯体硬抗。
  再加上双方飞行员本身作战经验水平的差异,红军战斗机部队单次战损率高达25%。大批新手飞行员都在5次飞行任务中被击落,现在德国飞行联队中王牌的评价标准悄然从5架上升到了50架,飞机上没几十个击坠标志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第2章 斯大林的焦虑(中)
  在东线局面尚未根本性扭转的情况下,南面又传来了德军占领伊拉克,威慑土耳其和波斯的消息,斯大林的焦虑情绪变得更加严重。虽然他立即指示朱可夫等人按英美要求抽调15万军队进入波斯巩固苏联柔软的下腹部,但依然面临极大困难——这意味着他给顿河前线准备的30万预备队一下子就少了15万,同时中亚方向的二线梯队也变得不能再用。顿河前线的总兵力只勉强从230万增长到了240万,数字在账面上增加得很快,但有多少战斗力真是鬼知道了。
  很多集团军司令员抱怨现在一个步兵师里到处充斥着45岁以上的中年兵,连三周的紧急训练都没及时完成,几乎要从头教起——在战事如此激烈的当口,这根本就是一种奢望。他们普遍认为这种补充部队一个师的战斗力还不如以前两个营,迫于军、师级指挥官的直接压力和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两人的一再请求,斯大林咬牙再次从远东抽调了15万部队。经连续抽调之后,远东红军总兵力从145万下降到不到105万,不过平均战斗力水平依然是最高的,兵力总数依然超过其当面之敌(70万日本关东军)一半,主要重装备是其3倍以上。
  对顿河前线这场战事现在连斯大林自己都萌生了退意,想放弃罗斯托夫这根难啃的骨头,转而将军队主力挪用到莫斯科方向并调转战略进攻方向,但大规模撤退不是件容易事,曼施坦因一直死死盯着红军动向,稍有破绽就会凶狠地扑过来。因此,以顿河为核心的南翼战场依然是东线的主战场——北翼战场,60万兵力的北方集团军群与75万红军对峙(芬兰战场上尚有5万德军协同30万芬兰军作战,他们面临35万红军);中路战场,105万的中央集团军群面临的是130万红军;南翼战场,160万兵力的南方集团军群面临的是240万红军。除此之外,红军在草原军区有15万预备队,在中亚有5万后备兵力,在波斯和外高加索有近25万兵力;在远东还有105万兵力。总计约630万的红军地面部队被使用得满满当当。
  红军清楚,德军虽然在前线及前线接近地的兵力只有300万出头,但其摆在明面上的力量绝不止三个集团军群的力量(已内含20万轴心同盟军),德国人也仿效红军开始设置战略预备队——这是霍夫曼在裁军扩师、缩小集团军编制后采取的第二个重大方针调整,在原本历史时空中,德军在东线是没有预备队一说的,一旦前线吃紧就从其他战区抽调兵力,不但加大了各防区压力,也加重了运输负担,显得极为被动。霍夫曼经过认真考虑并反复与凯特尔、蔡茨勒等人商议沟通后,确定在波兰以东、横跨立陶宛南部、白俄罗斯西部、乌克兰北部地带组建战略预备队,初步打算编成一个拥有20…25万兵力的东方集团军群。目的在于让三大集团军群的部队有一个休息、轮换的场所,而不用一休整就跑回西线去。
  得益于霍夫曼抽干空军野战师、解放俘虏营看管力量、抽调巴尔干地区德军兵力、加快后备军补充等手段,更由于除南线之外其他两个集团军群用了拉平战线、放弃突出部、坚守防御等策略,东线地面部队在意大利、罗马尼亚、匈牙利三国撤退20万兵力之后依然保持着相对充裕和高素质的兵力。
  与此同时,东方集团军群还得到了大批仆从军的协助:俄罗斯解放军已完成了最初3个师的编制,正开展第二批3个师的编成,除此之外,已发表过独立宣言的原苏联各加盟国部队也在陆续编成,到1943年1月初,总兵力高达17个师——其中乌克兰5个,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各3个(原本有党卫军部队,现在全变成有关国防军),白俄罗斯、哥萨克各2个,立陶宛、卡尔梅克各组建了1个师。这些基本是按德军统一编制组建而成的部队,每师人员接近1。5万,而不是红军那些只有5000多人的小师,总兵力已突破了30万。根据这些国家自己的预计和承受能力,未来将至少突破25个师。这批部队的去向是明确的,除直接编入一线作战的集团军群外,一律编入东方集团军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