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政界 作者:龙志毅-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尔插话中,乃至他的表情中看出了他的倾向,看出了昨天晚上赵周夜谈的蛛丝马迹。正如商界对市场信息的敏感一样,政界,如果组织部门也算是政界的话,则对于来自核心决策层的任何信息也是非常敏感的。凡此种种,部长办公会之所以开得很顺利,也就是可以想象的了。 

周剑非决定加快这件事的进度,由他亲自出面去征求省长苏翔和常务并分管农业的副省长黄人伟的意见。临散会时他又想起一件事,还要听听冯唐原在单位那个早已离休的胡久如厅长的意见。据说冯唐未去三江之前在厅里很受胡厅长的赏识,几乎是鞍前马后寸步不离,他之所以得以青云直上 

,同胡厅长有很大关系。这件事他作为三江考察的拾余补缺,他交给了考察组副组长张清云和参加三江考察的一位处级干部。于是,他亲自打电话和省长苏翔约定,下午两点半钟去他办公室面谈。 

他下午如约前往苏翔办公室征求意见时,是满怀信心的。早在六十年代他为省委副书记钱林当秘书时,对苏翔便有所了解。那时苏翔刚从外省调来不久,是“四清”之后来的,据说他出身农村,文化不高经验丰富,当过专员和地委书记,后来当了副省长。到这个省是平调,即:省委常委、副省长,是常委和副省长中最年轻的一个。当时的老资格如钱林等便经常半开玩笑地叫他“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甚至直呼小苏。属于六十年代初期为了“反修防修”,大力选拔培养接班人时上来的那一代。作为小秘书的周剑非当年虽接触不多,却印象颇佳,觉得他朴实、豁达、随和。 

一转眼二十年过去了,苏翔在省委常委和正副六七个省长中已由过去的“小青年”成了年龄最长的“老大哥”。资格越老话也越多,周剑非在当地委书记时期便体会到了。省委召开地委书记会,总是省长倒数第二发言,省委书记最后作总结。每当苏翔一开口,会场便会产生小小的波动。有人看表,有人相互低语,都作好延长时间的思想准备就是了。有一次轮到苏翔倒数第二发言时,周剑非看看表只是十一点过二十分,便不由得舒了一口气,今天可以按时结束吧?谁知这位省长一开口就不可收拾,从事情的根根底底谈到事情的现状,又由现状谈到各种意见分歧,再谈到自己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措施,像是在作一场大报告,洋洋洒洒足足谈了一个多钟头,等到省委书记为会议作总结时,已是十二点半钟了。 

作为一省之长,苏翔一心扑在经济工作上,热衷于新建项目,特别是重点项目。当时流行的语言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争取创造条件也要上。”不知是苏翔觉得这个口号不够味 

,显不出决心还是说起来不顺口,他从不引用它,而是独具特色地使用自己的语言,叫作:“没有钱卖了裤子也要干!”往往引来喝彩和笑声。有一次在宴会上,一个服务员上汤时不小心滴了两滴在他的裤子上,他连忙掏出手绢擦拭。恰好老领导钱林在场,便开玩笑地对服务员说: 

“小姐,你注意哩,弄脏了省长的裤子咱们的重点项目就上不去罗!” 

另一位在场的老同志插了一句: 

“是呀,要小心,你知道省长的裤子值多少钱吗?” 

一时之间,“省长的裤子”便成了人们相互打趣或相互鼓劲的语言,甚至将那些难度大资金不足的项目称之为“裤子工程”。 

周剑非还听组织部的同志介绍,这位省长在人事问题上比较超脱。首先是不过问干部的考察推荐工作,包括厅局长、地州市委书记、市长、专员在内,他一律相信组织部的考察,过去没有事先征求意见的程序,组织部考察形成方案后征求书记意见便直接上常委会,他也不在乎,而且一般都同意。只有一条例外,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包括秘书长、副秘书长的任命必须他同意后再拿到常委会去,否则不认账。其次是一般不直接推荐干部,特别是省委管的干部除了政府办公厅如前所说之外,决不向组织部提名,更不写条子打电话。他对组织部的干部一再表态:相信你们的考察,谁适合谁来干,“管他来自东西南北中,只要他有基本功!”当然,有时也有例外,担任领导工作的时间长了,虽然不是本省人,亲戚少朋友多,老下级老同事遍布全省,难免有跑官者登门求助,甚至有权威人士直接引荐上省政府的。在却不过情的时候,也向组织部打个电话或者写一张条子,通常的语言是: 

“有人向我推荐一个干部,叫×××,据说不错,你们考察一下看,不行就算,我也是受人之托,无可奈何!” 

考察的结果如果真的不行,回个话便可,他决不计较。因此,组织部的同志都觉得在核心领导层中他是最好配合的一个。 

果然如此,当周剑非和巡视员端木信来到省府大院三楼的省长办公室时,苏翔正在同省经委主任谈问题,见他们来了他连忙站起来握手打招呼,说: 

“对不起,临时有个急事请稍候,几句话就完了。” 

这是个一般的套房,周剑非他们在外间坐下,接过秘书递来的茶喝了两口,观察了一下房间的陈设。他惊奇地发现,作为一省之长的办公室设备十分简朴。除了沙发、办公桌、保险柜、电话之外便什么也没有了。两间屋子八面墙壁连一幅字画也没有,真可谓“四壁皆空”,也许是性格所然吧? 

周剑非正在这么想着,苏翔已经送走经委主任,走过来再次同他握手,笑道: 

“对不起,有一点急事把时间耽误了,请到里边去吧。” 

他将周剑非和端木信请到里间办公室坐下,经委主任谈话时在里间作记录的秘书知道是谈人事问题,便将周剑非二人的茶杯从外间移进来,然后知趣地将门掩上出去了。 

交谈开始,首先由周剑非详细介绍三江市市长人选的考察过程和考察意见。苏翔没记笔记,只竖起耳朵听,从表情看出听得很认真。 

谈了不到半个钟头,苏翔忽然插问: 

“何家渡水利工程是不是这个陈什么?哦,陈一弘在那里搞?” 

周剑非回答说: 

“正是他在领导,他是管农业的嘛。” 

苏翔又问: 

“进展得怎么样哪?哦,你们当然不清楚,是去考察干部嘛!” 

周剑非笑道: 

“也知道一些,我上何家渡去过,那个工程的进展也体现了陈一弘的工作作风哩。” 

苏翔突然兴奋地站了起来: 

“抓好这项工程就是对三江人民的一大贡献!”他在屋子里来回走了几步又坐了下来,“我不是要功劳,但是说实在的,那个工程是我去帮他们争来的。你当过地委书记应该知道,灌溉面积达不到三十万亩的工程国家是不管的。何家渡的灌溉面积才十来万亩,咳,十几万亩?” 

周剑非去过何家渡能将它的灌溉面积和发电量说出来,但不等他回答省长却自己回答了,数据准确不差一个百分点。苏翔自我回答后又说: 

“省政府批准了他们的项目,我又帮他们到上面去争,到北京开会时我亲自找了水利部长,说明那是一个灌溉和发电双用的项目,请他们支持。我又叫计委主任到部里找主管司长、处长、办事员,人员找了一大堆,茅台酒、五粮液也不知送了多少箱,才作为特殊情况以地方为主部里适当补助的项目立了项,还加了一个扶贫项目的帽子,它贫什么?” 

苏翔说到这里便哈哈地大声笑了,周剑非也附和地抿着嘴笑,只有端木信手握钢笔摊开笔记本准备随时记录,脸上却毫无表情。 

笑过之后苏翔说: 

“扯远了,扯远了,我们继续谈吧。” 

周剑非又继续介绍情况,谈到有人诬告陈一弘夺人之妻时,苏翔很感兴趣,详细询问了情况,然后哈哈大笑,说: 

“这类事哪个说得清楚,向来是攻之者说有,辩之者说无,只要合理合法就行了。” 

听口气周剑非觉得省长似乎在这个问题上还多少有些保留,便不惜多费唇舌把事情经过又仔细地陈述了一番。旨在说明陈一弘和沈琳的婚姻不仅合理合法,在道德行为上也毫无可指责的地方。苏翔连连点头,表示听懂了。 

当周剑非谈到“专业户标兵”问题时,苏翔没有笑而是满脸严肃,腾地一下子站了起来,骂道:“胡说八道,搞专业户当时是我们支持的,‘土地到了户,带头致富靠专业户’,有哪样错?我看提意见的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若有所悟突然打住,言不对题地突然问道:“中央考察组还在找人谈话?” 

周剑非似乎懂得了省长的意思,只点点头作为回答。 

最后周剑非谈了组织部部长办公会提出的三江市市长调整方案。他没有再谈在酝酿过程中提到的两个方案或三个方案,只谈了一个方案,也就是陈一弘任市长的方案。只说是部长办公会根据考察组考察意见提出来的,没有提到他事先征求过省委书记赵一浩的意见。 

苏翔心里明白,周剑非事前肯定向赵一浩作了汇报统一了认识,否则也就不会上他这里来征求意见了。不过,双方都心照不宣就是了。他稍为思索了一下,说: 

“我没有什么意见,省委委托你们管人事自然就应该相信你们罗。你又是省委常委,代表省委管这项工作的,自然应该相信你们提出的方案哪!” 

停了那么分把钟,他似乎觉得还是要谈点具体意见才妥,便说: 

“三江这几年农业发展不错,财政上得也快,这些自然同这个陈什么,哦,陈一弘是有关系的。特别是何家渡水利工程,不简单呀!对陈一弘(这次他没再忘记他的名字)总的说我不太了解,看来还是有能力有成绩的。虽然是知识分子出身,能从基层一步步干上来就不容易。” 

他又停了一下,似乎在考虑有的事该说不该说,终于还是说了: 

“有些厅局长向我反映,三江那个管农业、财贸的副市长架子很大,对省里去的人爱理不理。我去过三江几次倒也没这种体会,当然,也轮不到他来接待我,是老卫和前任市长亲自陪同,副职只参加汇报会。话又说回来即使让他来陪同,我想他也不敢对我摆架子的。” 

苏翔说完又哈哈地笑了,笑得很开心也很坦然。 

省长的话却引起了组织部长的高度重视。看来“陈一弘架子大”在省级机关已成了一种舆论,不能等闲视之,于是他又简要地补充了一些情况。苏翔听后又哈哈地笑了: 

“也许是个性吧,不过不要看是小事,别人认为你摆架子,有时几个项目就被甩掉了。我们这些当省长的到了北京还不是见人就磕头,部长不用说了,司长处长都要向他五体投地才行哩!不过,说来说去总归不是本质的问题,任命后你们好好跟他谈一次话,把这些利害指给他听。在这些问题上绝不能书呆子气,别看中央三令五申,这样规定那样规定,你去认真吧,来了不接风走时不饯行,试试看!” 

说到这里,省长又哈哈地笑了,依然是笑得开心,笑得坦然。他一时来了兴趣便扭住这一话题继续往下扯,而且将周剑非也给拉扯进去了。他笑道: 

“老周在这方面有经验,你当地委书记的时候,省级机关去松岭的人都很满意,说你没有架子,大方好客!” 

“没有架子”好接受,“大方好客”意谓着什么?是褒是贬?周剑非软软地顶了一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