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道-第4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完颜兀鲁的安排,就眼下看起来也就只能如此了,因为也就在童贯与金国缔约,结下所谓的宋金兄弟之好的同时。吴乞买也正式与大宋历靖康二年的正月初一在会宁府正式继位为帝,并将自己的女儿乌姑册封为大长公主。

    至于当初被黄杰一枪捅死的完颜宗固(突鲁),也被册封为豳(音宾BIN)王,但要黄杰脑袋来做冷猪头贡品的事情却是就此打住,不再拿来啰唣。

    因此,凭着郑皇后的一道懿旨便将兀鲁来个了改名换姓,也就毫无压力了。

    最后的最后,也就在五月中的时候,朝中明旨传召,种师道以检校少保、右卫将军身份致仕退休,而刘延庆则升任河北制置使、北伐军都统制。

    得此消息后,黄杰思索良久,最后还是忍不住动笔与种师道写了一封书信,邀他来黄州。


卷八 靖康变 第七百一八章 【惊世之学】

    回龙山,位于黄州西北,是一座此前并未有什么名气的小小山峦。

    不过由于黄杰当初为了安置难民,将整座回龙山承包下来开辟为山场,并组织茶户开垦山田种植茶树,如今整座回龙山早叫以往大变了模样。

    且因为茶户的不断积聚,以及茶山的产出收益也是年年翻番,如今山下聚集的茶户、民户便差不多有二百余家,在山脚下的一处三岔路旁自发聚拢成镇,去年终于得了黄州官府的承认,将此地命名为回龙镇。

    又是一年仲夏,七月的天骄阳似火,回龙山下的回龙镇畔一派车水马龙的景象。

    进过数年的经营,如今的回龙山茶,虽然还未名扬四海,称为榜上有名的贡茶御茶,但此地所出的茶砖、细叶和明前茶也算是小有名气,远近闻名。如今时值七月,正是出产大叶茶砖的好季节,因此每日这镇上来往的人群里,十有八九是慕名而来的茶商、脚客。

    这日一早,黄州城里来了支车队,长车辚辚竟有十数辆之多,且随车护卫的还是旗甲鲜明的大宋禁军骑兵。但只要瞧着这支禁军打着的“御车”二字旗号,附近百姓便也知道车队的主人便是最近在黄州城里卧着的那条真龙!

    将黄杰比喻为真龙,倒也不是市井百姓夸张,毕竟这皇帝女婿本就顶着一个“乘龙快婿”的名头,在加上黄杰不但娶了一个皇帝的公主女儿,还捞得了一个郡主女儿,甚至还听说他竟从遥远的金国又拐带回来一个长公主,这样的人若不是真龙,什么人还敢称得真龙?

    但说车队迤逦而来,缓缓经过了回龙镇后,便来到回龙山脚下一块地势异常平坦,被一垄垄茶树环绕在中心的草地上,缓缓用长车组成了一个车阵。

    这块草地初时平整出来后,附近的百姓很是不解,偌大一块怕不下十来亩的地方,又是用碎石夯实地基,又是平整填土,甚至还从别处移来青草种植其上,还插了牌子说是什么茶山主人的专用营地。

    到了后来,随着回龙山上的茶树规模日渐成型,再来从这营地前往四面一望,也才发现此处竟然风景独好。因此但凡春夏秋冬天气晴好的日子,此地也就成了黄州城中风雅之人最爱的踏青赏景之所。

    而那茶山主人,倒也是大度,会在自家要来的前三日在此处挂牌示意,平日里则是完全不管,将此地开放成了功用的踏青地。

    如今,但见车队之中不但插着禁军的旗号,还挂着一位公主和一位郡主的凤旗,不过在布置车阵的时候,却是并未将整块营地全都包圆,而是仅仅占了风景较好的东南一角,将其与的四分之三让了出来。

    但见车阵布置迅速,不一会便四面成墙,将内里遮罩了起来,叫外人再也瞧不见里面的情况,并且长车之上还升起了木制的角楼,有持弓的禁军作为哨探,观望四周警戒。

    此时车阵之中也是忙碌,但见车上随行的仆人侍女流水一般从车上搬下了诸多什物,如硕大的遮阳雨伞,可折叠的桌椅板凳,还有各式的锅碗瓢盆,甚至还有一架可以烧烤大型动物的旋转烤架。

    不多久,待下人们整治完毕,便也瞧见一辆华贵车中开始下来衣着不俗之人,最先是几位艳丽娘子,随后下来的却是一位身材高大,背影厚实,但面色蜡黄的病汉。

    不过病汉下车时倒也不用人扶,反倒是下车站定后,恭恭敬敬往车前一让,道一声:“种公,脚下留神!”

    但听一声豪迈长笑,车上便也下来一位华发红脸的老者,瞧老者面容虽然苍老,但双眼之中却是炯炯有神,又听病汉与他的尊称,也就不难猜出此人是谁来了。

    “咦!此地景色倒也当真不错,瞧这茶树错落有致,横竖如一,有如军阵,不错!不错!”

    红脸老汉下车站定之后,左右一看便也眼露意外,一番夸耀之后,便伸手一指回龙山前一处似有人正在动工修建房舍之处,有些好奇道:“哟!何人在此动土,不怕坏了景致?”

    “种公莫急,此处便是小侄所说的回龙书院!”黄杰一笑,指着动工之处道:“也莫怕坏了景致,书院建成之后,定然会为此地增色不少!”

    种师道伸手捋了捋胡须,仔细看了看后,虽然从建得半拉的房舍中瞧不出日后可增色之处,不过也算是瞧出了一些门道,不由点头道:“子英呐!你这书院,规模也忒大了一些,怕是建成之后,能养得数百学子?”

    黄杰听了笑道:“数百?种公却是猜少了,一期工程完成后预计可容纳八百学子与教授在此生活学习,二期工程则预计扩容至一千五,三期希望能达到三千人。”

    “嘶!三千人?可成一军呼?”种师道听来眉头一展,虽然口中语气充满惊奇,但眼中却是充满了期待。

    黄杰却是笑道:“可或不可,还得看看种公能不能留下坐任山长,若种公在此任山长,则一切皆有可能!”

    种师道听来哈哈一笑,先是一句“一切皆有可能”,而后这才摇头道:“官家要老夫致仕,却又不与还乡,又岂能容得老夫留在黄州?”

    种师道本是洛阳人士,这次赵官家容他以检校少保、右卫将军身份致仕退休,却在东京赐了宅第,并未准他告老还乡,这言下之意,只怕是日后还有用着他的地方。

    虽然老种今年已经是七十有余,但毕竟坐镇西北多年,今次北伐虽然未曾建下什么大功,但宋军在河北将防线修得固若金汤,也是全靠种师道在一旁拾遗补缺,所以如今他这等老帅赵官家还当真放不的手。

    但说种师道的自问之语,黄杰自然不敢接茬,随后两人就天气和风景闲话了几句之后,种师道突然发问道:“不知这龙山书院,日后准备教授些什么学问?”

    黄杰不假思索,直言答道:“自然之道,惊世之学?”

    老种听来面色一奇,不由问道:“你那自然之道,老夫倒也是略有耳闻。至于这经世之学……却不知又是些什么学问?”

    黄杰却是笑道:“种公怕是听差了,小侄所说的惊世之学,乃是惊吓的惊,而非经济的经。”

    “哦?惊吓的惊?”老种听来一愣,不由问道:“何等学问,敢称惊世?”

    黄杰呵呵一笑,便也扬声道:“凌教授,还不快将你的雷神请出来,更待何时?”


卷八 靖康变 第七百一九章 【火器展示】

    随着黄杰一声轻呼,但见一个黑脸的老汉应声而出,先来以军礼见过种师道,而后便使人搬来了大小六七个箱子。

    黄杰便也与种师道引荐道:“这位凌教授,单名一个业字。本是军中火器使,最善制作火毬、火毯和猛火油柜,后来年老卸甲便去了代州府(今山西忻州市代县)的甲仗库做库使,却是叫俺寻来做了教授。”

    然后又指着凌业身后帮着摆弄家什的一个瘦高汉子和一个红脸老汉继续介绍道:“这汉子乃是凌教授之子,单名一个振字,也是官军任职,原先是东京甲仗库副使炮手,也善制炮,便寻来帮手。还有这老汉,名唤薛献,原先也是一路绿林好汉,对火器也算有些心得。”

    也就在黄杰为种师道介绍三人的同时,三人也指示帮手们在一块空地上摆好了三个架子,但见这第一个架子上,从小到大摆放着好几种瓜型的什物,但见最小的约有成人拳头一般,最大的要比人头略大。

    至于第二个架子上,摆放的东西就有些古怪,但见这些什物一个个造型奇特,从尺长到丈长皆有,头部最细的摸约有小儿手臂粗细,如竹筒一般,最粗的却是比成人手臂还要粗些,而尾部有些便是绑着一根长长的竹条,有些就叫人看不大明白,似乎在尾上贴着如羽毛一般的东西。

    至于第三个架子上,摆放的东西倒也抢眼,却是一根跟从细到粗,用上好的黄铜打造的管子,最细的管子约二指来粗(约5CM),最粗的只怕能塞进一颗人头。

    摆弄好后,又见那凌业指挥着人手,在架子之前的一片空地中插上了数个木人,有些木人身上还穿着军中常用的披甲,待一切准备妥当,便来请黄杰和种师道移步。

    种师道毕竟久为军中统帅,过来一瞧,便也瞧出那第一个架子上摆放的瓜型物体很是眼熟,便伸手一指,问道:“此物莫非是军中的霹雳炮?震天雷?”

    黄杰也不说话,凌业自然上来拱手道:“老相公说的是,正是京师火药窑子作出产的震天雷!”

    刚才种师道发问,虽然瞧出个大概,却不敢肯定这到底是霹雳炮还是震天雷,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宋军火器在形制上还没有明确的做出区分。所谓的霹雳炮,乃是一种投石机发射的专用爆炸性弹丸,而震天雷既可用时由投石机发射,射至远处爆炸,也可以点燃以人力投掷就地爆炸,所以两种火器的外形外观看上去相差不大。

    自从开宝八年(975年),宋朝在攻灭南唐时使用了“火炮”,并发现了这一武器的重要战略意义之后,大宋便在建康府(今江苏南京)、江陵府(今湖北江陵)等城市建立了火药制坊,制造了火药箭,火炮等以燃烧性能为主的武器,宋敏求(1019…1079,北宋文学家、史地学家、藏书家)在《东京记》中载,京城开封有制造火药的工厂,叫“火药窑子作”,作匠和工人便有数千规模。

    但说凌业说话间,便也使人将架子上集中宋军常用的火器如震天雷、霹雳火球还有蒺藜火球等挑了出来,然后便叫人依此拿去之前布置的阵地里施放,为种师道做了一个火器展示。至于燃放的效果,倒也达到了宋军火器的基准值,叫种师道瞧来还算满意,只是提了句“保管得法”,不曾使火器受了潮气。

    至于说燃放的效果如何,也就只能用“砰!啪!嘭!”这等象声词汇来描述,由于这些宋军火器采用的火药配方里,添加了太多与所需威力不相干的东西,所以此时的宋军火器,在功效和动能的反馈上还不能称之为“爆炸物”,最多只能算做是易燃易爆的“爆燃物”。

    施放了军中火器,虽然声响倒也惊人,但威力叫黄杰看来却是差强人意,不过黄杰也不着急,便等着凌业慢慢为种师道展示。

    但也见凌业为种师道施放了三种军中火器后,便去取来一枚成人拳头大小的瓜型手雷,与种师道:“老相公不知,当初驸马之所以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