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道-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且万路还特别强调,这些泥土路都是当地乡民主动出工出料来铺设,没有花一分钱。

    也就在万路正说着的时候,却看见两个穿着中衣(正装的内衫)的中年人一脚高一脚低的跑了过来,瞧着两人都是四五十岁的年纪了,却把衣袖和裤脚都挽得老高,头上的发髻也胡乱用树杈簪着,脸上短髯杂乱,手上也全是泥垢油污。

    万路见了忙引荐道:“姑爷快来拜见,这三老爷,讳松、四老爷,讳竹。”

    本来就打定主意不吃惊了的黄大郎还是忍不住又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两人居然是岳父万年青的兄长万年松和万年竹,当即急忙以后辈拜见长辈的礼仪叩见。

    万年松笑呵呵的迎了上来,一把扶起黄大郎笑道:“且让老夫瞧瞧,这咱家的新姑爷却是如何?”

    说着手上用力拍打了几下,倒也没交瞧出什么破绽来,就听他哈哈大笑:“好!身子骨不弱,听老八说还是个读书种子,好好好!”

    万年竹也上来瞧看了黄大郎几眼,中肯的道了一句:“嗯!瞧面相,是个实诚之人!”

    这话说的黄大郎有些尴尬,他的确是面相老实,这心里实诚不实诚倒也不足与外人道了。

    寒暄了几句,黄大郎也没忘记将孙立和孙家四老等人与万家二老引荐,之后万年松便执黄大郎的手,带路往庄子引去。

    一路上听他介绍,原来眼前的这些木屋都是他兄弟亲自督建,算上工匠帮闲计有五百多人,这几日已经陆续发散了好几批人回家过年,剩下的百余人都是万家的仆役,要在除夕前将木屋都建成。


第一百六一章 【诚意】

直至将黄大郎等人迎进庄子里坐下,黄大郎也才得空解释为什么过来,借口自然是来送大缸的,而大缸是制作白霜糖的器具。

    自然,万家的两个舅伯倒也说了为什么会把规模铺的那么大,可一句族中做出的公议自然不能解了黄大郎的疑惑,万年松便道:“大郎,某也直说了,庄子瞧着还好?”

    “自然好!”黄大郎不得不承认,这般规模的庄子基建投入没有十万贯只怕下来不。

    万年松道:“老八送来的罐肉、罐果、鸡精和白霜糖、雪盐都是好物,以庄子换份子的议定族中也是认可,但有一桩不知大郎可否想过,那便是黄州方圆五百里并非佳果产地!”

    黄大郎当然一点自明,便道:“罐果罐肉本是一脉,想用庄子换方子,俺却见不到诚意何在!”

    二老一听,都是神色微变,其实当初他们制定这个计划之时,也是有人反对的。虽然他们当中并没有人能够反推出罐肉罐果的制作工艺,但是这两种罐制品的制作工艺很明显是想通的。不过万家的族老认为,黄大郎的产业城构想完全是围绕养殖业和肉制品深加工来设计,那么果蔬这一块自然可以让万家来拾遗补缺,给他包圆了下来。

    万年松说的不错,黄州方圆五百里之内的确是没有佳果产地的,本地虽然出产一些梨、桃、枣等果物,但比之江南以及南方的水果产地而言,存在着重大的原料供给不足问题。

    有道是桃三李四梨五,可别小看了瓜果这一行当,对于作为专业米粮商的万家而言也是在他家的业务覆盖范围之内,不但掌握江南许多佳果产地信息,甚至手上就有不少干果作坊。

    就拿万家在彭泽的干果作坊来说,每年可产梨条、梨干、梨肉、梨糖、查条、查片数万斤,运到北方都是极好的货品。若是有了黄大郎的罐果工艺,将这些水果直接做成罐头发卖,连汤带水的不比干货好吃多了?

    所以,族中这才动意,调动了几乎是淮南两道上万家全部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在短短的两月间就将这几百栋木屋给搭建了起来。目的就是造成一个既成事实体现诚意,好以此换来罐果的制作工艺,到时万家人便可直接在瓜果产地建设作坊就地制作罐果,这不比等着分那份子的帐更有搞头么?

    只不过,如今听闻黄大郎说他们没有“诚意”,万年松两兄弟不由都是微微有些忿怒,心想这都投入了将近十万贯,提前将你那产业城的规划给弄出了雏形,这还叫没有诚意?

    “大郎此话何意?”万年竹坐正身子,不管怎么说他都是黄大郎的长辈,被一个小辈当面指责没有诚意可是很丢份子的事情。

    倒是万年松想起前不久与万年青谈论黄大郎时记下的语句,知道这黄大郎并非是黄家推出来的傀儡,而是一个极有主见之人,并且还有种种传闻,便急忙给了万年竹一个眼色,对黄大郎道:“大郎,此事的确是某等思虑不周,不过……”

    “舅伯,且听俺一言!”黄大郎摆手起身,略整理了一下思路后,便道:“俺说见不着诚意,其中说法有三。这其一,庄子的这般规划,的确是俺与岳父说知,但也强调了不可操之过急,还要徐徐图之。如今万家冷不丁便投下这许多本钱,倒叫俺看来并非助力,反是在招惹祸端,更是将俺和俺舅父架在火上烤啊!”

    只说出这第一点,万年松和万年竹都是一呆,万年竹忙道:“这……大郎无需担心,麻城、黄冈、黄陂三地,俺万家早已就上下打点过了。”

    “呵呵!四舅伯,不知万家可有能力将东京城内的达官显贵也都打点一二,还有如蔡京、童贯、高俅,乃至天子官家也都打点一下?”黄大郎冷然一笑,喝道:“莫非岳父不曾与你们告知,七月时俺与舅父便托付了苏澈苏阁老将这罐肉罐果带去东京进献之事么?”

    “啊!”

    万年竹听了大惊,这麻城、黄冈和黄陂三地的县官胥吏以万家的财力和势力,打点起来自然容易,可要他去东京打点达官显贵,打点当朝宰相和太尉,甚至天子官家,可就有些玄幻了。

    若万家真有这般通天能力,还做什么米粮生意,不如直接捧一个大官出来,将盐茶铁榷的生意包下来独做。

    再来就是,托了苏澈去东京进献之事,他们自然也是知道,可他们想到的是这等好物一旦献了官家自然会得了恩典,然后朝廷下令大量制作,他们这般早做准备并无过错,可独独忘了此事的关键竟然还在“打点”二字上。

    黄大郎说得没错,一下子将摊子铺的这般大,只怕非是助力,反倒是祸端啊!

    比起万年竹来,万年松自然在智力水平上要略高一些,听黄大郎说这事将他和姚政架在火上烤,自然也明白了关键,便急得跳起了身来,道一句:“啊呀!这可如此是好,当真是某等想差了!”

    黄大郎却是冷哼一声道:“其二,万家做下这等的大手笔,瞒得住朝廷却瞒不住乡邻,如今还是腊月倒也无碍,若明春三四月间再来个青黄不接,饥民流散取食,到时谁来守卫庄子?谁来守卫此地的牲畜粮草?是征募壮丁庄户,还是延请厢军弓手?方圆数百亩大小的庄子,却连道围墙也无,届时又该如何守卫?”

    万年松和万年竹兄弟听了,头上的冷汗当即就下来了,饥民四散取食是什么模样,别人不知道,他家这般做米粮商的世家怎会不知道,哪一年大饥这首先遭受冲击和损失的不是粮商?虽然也有发了荒年财,可几个有好下场的?

    再说,请壮丁庄户或是厢军弓手来守卫庄子,你也要有险可守才成。这木屋搭建轻松,先使人用夯子将土地夯平,然后将立柱屋顶打好卯榫,再将柱子往土里一插,架上屋顶铺上稻草在围上篾席也就成了。

    可建围墙呢?单层的院墙肯定不成,既不结实也不能上人,饥民们找根柱头或是抱块石头一击就破。建成双层,那可就是城墙了,矮了无用,高了逾制,都是大坑啊!

    黄大郎看两人色变的模样,也是想不明白这万家的人为什么遇事总是往最好的方向去想。

    当初黄州万家被浪里子灭了门,就放心大胆的派了万年青领着万春奴和万金宝几人就来继承家业。如今知道了罐肉的好处和产业城的规划,也是放心大胆的投入了巨资来让黄大郎坐蜡。当初黄大郎还想着万家让万年青来是送死的,如今看来反倒是万家的主事人和万年松、万年竹他们其实根本就是脑子缺水――旱的(憨的)。


第一百六二章 【拆屋】

黄大郎瞧着二位舅伯的神色,还真不像是作伪,于是再道:“其三,就是万家这一杯羹,本就在锅里。如今二位舅伯的做法,叫谁看来都是意在砸锅,家中窝里斗之事,自家关门撕扯也就是了,何故却来祸害俺?”

    这话说出来,万年松和万年竹都是脸红,黄大郎倒也没说错。这万年青许了庄子来入股,要的是罐肉分销的份子,可如今万家族中投入的这般大手笔,却意在换取罐果的方子。

    若真换成了,会让万年青来掌握此事么?

    那肯定让他就钉死在黄州,主管罐肉分销的事情,这罐果的方子和利益,自然是被族中也就是如今主持此事的万年松和万年竹吞下了。

    所以说,黄大郎指摘他们这是锅里斗是故意砸锅,两人还真找不出话来反驳。

    眨眼间这原本看似好事,让人足足能够大吃三惊的事情,居然就找出了这般同样让人大吃三惊的错处来,万年松和万年竹也都是无言以对。

    黄大郎还不忘落井下石道:“还有一事,也是俺昨日方才得知。苏澈苏阁老已经于上月仙逝,并将罐肉托付给了东京高俅高太尉献与官家,只怕不久便有中旨下来。”

    中旨也就是皇帝本人下的旨意,并非朝廷下官方公文。按照规制,事关国政的旨意都要通过中书门下来制诏,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钳制皇权防止乱命,不过一些私事或无关国政的事情倒也允许皇帝去做,这类的旨意便叫中旨。

    而当初与苏澈商议时,原本的计划是苏澈本人去进献罐肉,而后设法说服官家下旨将赏赐和官爵都给了姚政,让他留任黄州,并且最好能直接从禁中下一个万罐左右的订单。可如今苏澈因病仙逝,献上罐肉的人换成了高俅,且还引来童贯的觊觎,如今这道预料之内的中旨上将会写着什么,也就在意料之外了。

    不过黄大郎最终还是没把昨夜的事故与万家两位舅伯说知,倒不是担心怕吓死他们,只是如今刚刚才做好了局,何必节外生枝。

    “大郎,如今又该怎般?”万年竹和万年松两人虽然有点脑子缺水,但毕竟也是有家学的,一时间想不出应对,当然知道能看出问题的人,必然也就可能有解决的办法,因此还是万年松起身,诚恳的叉手求告。

    黄大郎岂能受了他这礼,急忙偏开之后,倒也不拿翘儿:“二位舅伯,兹事体大,且容俺想上一夜,明日可将俺岳父请来,再做商议如何?”

    这般说法,倒也有理。万年松就算猜到了什么,自然也不能多说,便答应了下来,而后便命了家仆摆宴。

    过了没多久,便听见庄外喧哗,却是今日下午建造木屋的万家仆人们回来了,就在庄院里摆凳架锅准备夜食。

    黄大郎借着宴前出恭净手的机会到庄院里转了转,发现这百多人里都是青壮,上了年纪的老人却没见几个,便也留下了些心眼儿。

    正要回去的时候,正好听见一个年约四旬的中年匠人大笑道:“吴二却是别想,这夯土的屋子夏秋住着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