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首辅-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京师到潞安府路途遥远,陆路又不比水路,一路颠簸简直把人折磨的几乎崩溃。

    谢慎一路上感慨最多的就是明代的交通实在太糟糕了。这还是官道,如果是一般的乡间小路简直不敢想象。

    有了对比,大运河的重要性便显现了出来。

    怪不得隋炀帝当初倾尽举国之力也要修大运河,只不过一时用力过猛亡了国。

    等到谢慎眯了一觉再醒来时已经是黄昏时分。

    长途跋涉的疲惫并未完全消去,不过他至少已经可以集中精神参加接风宴了。

    这是潞安府官方的接风宴,徐芊芊自然不能参加。故而谢慎换了官袍径直前往赴宴,鲁种田则是侍奉在侧寸步不离。

    接风宴便在府衙之中,及到宴席前谢慎扫了一眼见十几名潞安府官员正自谈笑,完全没有地震过后的忧愁之色。

    谢慎心中冷笑,看来指望这些官员为民做主是不可能了,不搜刮民脂民膏就谢天谢地了。

    “谢大人来了。”

    一个眼尖的瞅见了谢慎,向李同知提醒。

    李同知深吸了一口气,立刻换上了职业笑容,这变脸速度绝对一等一。

    “府尊大驾,下官有失远迎。”

    李同知冲谢慎一拱手算是见了礼,态度却是不卑不亢。

    对这位潞安府同知谢慎还是有些印象的。

    和其他官员相比,这位颇有几分文人风骨,看年岁也是四十上下,正是干练的时候,应该可以一用。

    谢慎摆了摆手道:“李同知不必多礼,本官奉皇命奔赴潞安上任,一路星夜兼程颇是疲惫,这才歇了一歇,应该没有叫诸位多等吧?”

    李同知笑声道:“府尊说笑了。”

    谢慎点了点头,欣然入席。侍从鲁种田则站在他身后,时刻准备听候差遣。

    接风宴这种东西自古有之,向来是形式大于内容的。

    接风宴看的是一个态度,至于菜品如何估计没有人会在意。

    酒桌上察人是每个文官的必修课,谢慎也不例外。

    对他来说,初到潞安首先要做的是认清大小官员的嘴脸,这样才能把控局势,不至于被架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谢慎却是幽幽说道:“屯留地震,整个潞安府都受到了影响。本官自京师来进了潞安地界见到不少逃灾的难民,心中十分不忍。本官上前一问才知地震后又起了瘟疫,死的人比地震时还多。他们为了逃活命这才背井离乡。”

    说到这里谢慎顿了顿,扫视了一遍酒桌上的众潞安官员。

    气氛十分尴尬,潞安府官员皆是眼观鼻鼻观心,没有一人敢发声。

    谢慎早料到是这般局面,便咳嗽一声道:“天灾**,李同知以为哪个更可怕?”

    那李孝基本来以为谢慎这么一提也就过去了,谁知又点名问起他来,直是叫苦不迭。

    但他又不敢托大,只得硬着头皮答道:“自然是**更可怕。”

    谢慎满意道:“不错。天灾如地震,虽然震时可怖,但终归只是一时之祸患。但如果人心烂了酿成了**,却是会贻害无穷。”

    李孝基觉得谢慎话里有话,怎么听怎么别扭,可又不好发作只得陪笑道:“府尊真知灼见,一针见血。”

    “本官身负皇命,自然要处理好震后事宜。如今潞安府上下百废待兴,还望诸位同僚上下一心辅佐本官。这潞安府可以有天灾,但绝不能有**!”

    最后一句话在不同的人听来却是有不同的意味。

    至少李孝基就很不舒服。难道谢知府是认为他李孝基办事不利,这才酿成瘟疫吗?

    原本李孝基以为谢慎年纪轻轻必定没有什么政治经验,不过是靠着直言上书刷了些声望,实乃名不副实之辈。

    但现在看来,此子非但深谙官场规则,权术使用和政治手腕也极为出彩,怪不得能得到天子器重。

    李孝基再不敢打谢慎什么主意,只希望谢知府不要找他的麻烦就好。

    。。。。。。

    。。。。。。

第三百一十章 疫病与口罩

    接风宴看似平淡,但却是暗流汹涌。一众官员和新任知府已经角力了几个回合。

    谢慎已经把自己的态度明确表达。想要在潞安地界混的,就要尽心尽力的做事,绝不能有私心。

    立威分很多种,谢慎这种明显更为高明。

    却说酒宴之后谢慎便回到后衙休息。过了一夜,天刚蒙蒙亮谢慎便叫鲁种田去请同知老爷来议事。

    同知这种佐贰官在正官强势时根本没有什么存在感,只得随叫随到。

    谢慎问过李同知一些屯留县以及府城人员伤亡、房屋损毁情况,见李同知对答如流心中颇是满意。

    其实李同知酒宴之上太过紧张了。

    谢慎那话明显是对所有人说的,他却是对号入座,以为谢慎是说给他听。

    故而谢慎派贴身随从去请他时李同知还想要托病不去。还是幕僚裴恽坚称必须要去,他这才硬着头皮来到谢知府跟前。

    来了之后谢慎不过问了几个问题,李孝基也都作实答了。之后他发现谢慎不但没有责怪他的意思,还对他颇为欣赏。这让李孝基十分得意。

    再怎么说他也是用心去赈灾了,如今赈灾的成果被上官看在眼里,如何能不喜。

    李孝基侃侃而谈,从地震说到了瘟疫,并将他如何控制瘟疫,如何救助病人详细说来。

    谢慎打断道:“方才李同知说最近得了疫病的人数在减少?”

    李孝基点头道:“是啊,大概是谢大人上任带来了好运吧。”

    谢慎心中一阵无语,这李同知拍马屁的功力真是炉火纯青啊。

    照理说应该天气越热瘟疫越肆虐猖獗啊。怎么现在天气越来越暖,反而死的人少了呢。

    这不合常理。

    谢慎虽然不太懂医学,但一些基本常识还是知道的。

    事出非常必有妖,这肯定不简单。

    “李同知可否带本官去看看染病的百姓?”

    谢慎此话一出,李孝基脸色霎时惨白。

    这个谢知府脑子没问题吧?那可是瘟疫啊!瘟疫何等凶险,寻常人躲还来不及他老人家倒好拼命往前凑。

    刷亲民声望也不是这么个刷法啊!

    仿佛看出李同知心中所想,谢慎淡淡笑道:“李同知只需要带本官去即可,不必进到屋中。”

    李孝基这才松了一口气,解释道:“现在府城染病的百姓都被下官安置在城郊破庙中,除了郎中再与人没有接触。”

    谢慎暗暗啧叹。不错,这李同知竟然懂得隔离。

    传染病这种东西说可怕确实可怕,但要说没法控制绝对是扯淡。

    之所以古代传染病肆虐,大概是因为缺少防护措施,加之城中百姓聚集,密度实在太大,一人染病瞬间就会扩散。

    如何用科学的防护措施进行防护,疫病是绝对能够得到控制的。

    “李同知不妨叫人取一些棉布来裁成方形,并在四角缝上布条。一会随本官去那破庙时每个人都要戴上。”

    现在虽然做不出医用口罩,但简易口罩还是可以做出来的。

    传染病的传染源无非就是那么几个,一是空气传播,一是水源传播。

    水源传播且不论,若是空气传播口罩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李孝基虽然不明白谢知府为何要这么做,但本着知府大人说的便是对的原则,他毅然拱手道:“下官这便去办。”

    。。。。。。

    。。。。。。

    却说李孝基命人裁出几十份简易口罩,送到谢慎面前请谢知府察看。

    谢慎满意的点头道:“一会你们将口罩绑在头后,使其覆盖口鼻,这样疫气就不会侵入体内了。”

    李孝基学着谢慎的样子将简易口罩绑在口鼻上,觉得呼吸有些困难。

    “谢大人,下官觉得有些喘不上气来。”

    谢慎哈哈笑道:“刚开始是这样的,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李同知适应过后就好了。”

    谢慎和李孝基在府衙中点齐人手便浩浩荡荡出城而去。

    疫病发生之后,李同知的反应速度还算迅速,立刻命人将染病的百姓集中迁至城外破庙。除了郎中送药供病人自行煎服外再不允准旁人与其接触。

    即便是这样,也不断有百姓染病,直到谢慎来到潞安府城前几日才有所好转。

    在医疗水平低下的古代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然天花这样的传染病也不会那么夺命了。

    几十名带着口罩的衙役簇拥着谢知府、李同知来到破庙前,李孝基有些为难道:“谢大人真的要进去?”

    谢慎虽然说过只需把他领到破庙前即可,但李同知想了想却不能这么做。

    哪有知府视察工作,同知在外看戏的道理。这要是谢知府怀恨在心想要给他小鞋穿,他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谢慎点头道:“自然是要进去的。本官是一府父母官,若是不知道疫病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如何主持救治?”

    李孝基颇是有些羞愧,他咬了咬牙道:“既然如此,下官便陪谢大人一起进去。”

    反正谢大人说这个口罩可以起到阻隔疫气的作用,他有什么好担心的!

    谢慎欣慰笑道:“那便一起进去罢。”

    平日里荒芜的破庙现在却是挤满了染病的百姓。

    这些百姓自打被发现染了疫病就会被赶到这里,除了一日两幅药自己煎来吃再没有任何救助。用任其自生自灭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

    谢慎放眼望去见这些百姓面容枯黄,眼神涣散,一副行将就木的样子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谢慎强自压下心中的恐惧,上前一步向一个六十来岁的老翁问道:“老人家,你是什么时候觉得染了病的?都有些什么症状?”

    既然是疫病,那肯定要了解究竟是什么症状,这样才能大致推断是什么类型的传染病。

    那老翁摇了摇头道:“老朽十日前觉得头昏脑涨,起初以为是劳累所致便没怎么在意。谁知道接着便呕吐不止,甚至还有些便血。四下打听之下才知道邻里都有此症状,是染了疫病。。。。。。再之后便被送到这里了。”

    。。。。。。

    。。。。。。

第三百一十一章 原来是中毒

    听老翁诉说一番,谢慎不禁皱眉。

    这怎么听起来不像是疫病呢。。。。。。

    疫病往往伴发着发热、咳嗽,且通常来势迅猛,分毫之间要人性命。

    但刚刚那老伯说,他是呕吐腹泻便血,再加上浑身无力,怎么看都更像是食物中毒啊。

    不过这么多人都是一个症状肯定不是食物中毒了。。。。。。

    谢慎思忖了片刻,猛然惊醒。

    潞安府百姓吃的食物可能不同,但饮水却都是同源。难道是潞安的饮用水出现了问题?

    想到这里谢慎便转身冲身旁的李同知问道:“郎中对疫病怎么讲?”

    李同知缓声道:“郎中说这疫病来的凶急,且和以往瘟疫大有不同。百姓们外邪入体,身子便被逐渐掏空。。。。。。”

    谢慎直是无奈,这等于什么都没说。唯一有用的可能就是说明潞安百姓不是突然间就病倒的。

    据谢慎所知瘟疫都是集中爆发,断然没有什么征兆。像潞安府的情况已经基本可以排除是瘟疫了。

    不是瘟疫,那是什么?

    谢慎觉得水质有问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