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首辅-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益把谢慎请到池塘旁的亭榭坐定,倒了两杯酒苦笑道:“小老儿早就笃定谢大人非池中之物,但却没想到大人的升迁度会如此之快。”

    谢慎颇是有些尴尬的摆手道:“不过是机缘巧合罢了。”

    宁益叹了口气道:“当初小老儿真不应该心软,就应该死死绑住谢大人,现在便该是当朝大学士的老丈人了。”

    谢慎听宁益一口一个大人直是觉得别扭,便顿声道:“宁员外便叫我四明吧。”

    “这是大人的雅号?”宁益微微眯着眼睛,似笑非笑,就像一只刚刚睡醒的狐狸。

    “嗯。”

    谢慎微微点头,和声道:“取意于余姚四明山。”

    “哈哈,那小老儿便占些便宜了。”

    宁益将酒杯递给谢慎,幽幽说道:“四明啊,这次来可不是为了和小老儿叙旧这么简单吧?”

    谢慎知道瞒不住宁益,索性直接摊牌道:“我这次来是为了求宁员外一件事情。”

    宁益连连摆手道:“使不得,使不得。这个求字可是折煞小老儿了。四明你现在是内大学士了,有什么话尽管吩咐。”

    不知为何,谢慎觉得十分苦涩。

    这种身份上的变化体现在二人的关系上,再没有当初饮茶品酒谈笑风生的快意了。

    大明,还是一个人吃人的阶级社会啊。

    “宁员外想必已经听说过新政了吧,其中有一条便是朝廷允准商贾办厂经织造布绸。招募织工,购置织机的数量由缴纳钱税的多少决定。缴纳钱税越多,能够拥有织厂的规模也就越大。”

    宁益捋了捋胡须,淡淡道:“略有耳闻。”

    谢慎点了点头道:“现在朝廷决定全面推广新政,浙省自然也不例外。不过在最初的三年内或许可以维持原有税制不变。”

    宁益在商界浸淫多年,自然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

    他盯着谢慎看了良久,方是吐出一口浊气道:“四明有话不妨直说。”

    “只要宁员外能够说服浙省商会献出一百万两银子,便可在头三年以原有税制缴纳所得。”

    谢慎说的很干脆,这下宁益沉默了。

    作为一个商人,他当然很关注所谓的商税改革。

    明代的商税一直是三十税一,这导致了国家一直收不上税,但商人却是赚的盆满钵满。

    像浙省、南直隶这样的富庶之地,稍微有些头脑的小商人都能赚个家业出来,更不必说宁益这样的大盐商了。

    而如果改成新的税制采取阶梯式征税,宁益差不多要十税四,甚至十税五。也就是说宁益所得一半要用来交税。

    他虽然有办法规避掉一些,但大部分明面上的产业却是不可能遮掩的。

    宁益一年所得在三十万两左右,这么说光是税款一年就要交掉十五万两。

    而如果按照谢慎的提议,筹措一百万两银子,则可以保证三年内按照三十税一交税,基本等于不用交税。

    一百万两银子,宁益自己差不多要出三十万两。这相当于是新税制下两年的税款。

    以两年换三年,怎么看都是一件稳赚不赔的事情。

    更何况,这还是没有计算增收的情况下。

    在开设绸布厂后,宁益的收入也会随之暴涨,以他的人脉和渠道,这一块想赚上二十万两是轻而易举的。

    综合算下来,宁益等于至少能赚三倍以上。

    商人是最看重利益的,在有利可图时他们出手绝不会犹豫。

    对宁益来说,一直想要找机会介入绸布行业,这次就是个绝佳的机会。

    开办丝绸厂控制上游生产,再利用渠道铺货,从而控制整个下游市场,基本就能实现垄断。

    之前宁益之所以不想去做,是因为民间没有办厂的权力,要想办厂只能和织造局合作,这样赚来的实在太少。

    现在若是再不去做,可就将错过千载难逢的机会了。

    宁益真的动心了。

    当然一百万两银子不是一个小数目,即便对宁益也是如此。要知道大明一年的岁入也就是两三百万两。

    单靠宁益自己肯定是一时拿不出这钱的,他虽然家财万贯,但大部分钱都是铺子、水田等固定资产,每年新赚的银钱也会投入到各项产业上以维持正常运转,账目上的流动资金并不多。

    二三十万两已经是极限了,剩下的只能靠其余商会会员来出。

    “四明,小老儿能问一个问题吗?”

    “宁员外请讲。”

    “这个政策是只对浙省,还是福建、南直隶也有?”

第四百八十一章 桃花运来

呃,这个老狐狸

    谢慎不禁感慨这宁益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商人。

    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南直隶和福建的织造水平也不差,尤其是苏松两府,优秀的织工比之浙省只多不少。在这

    &bt;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后,需要重新刷新页面,才能获取最新!ft

    。

第四百八十二章 宫中有人好办事

    一封书信对于吴巡抚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但对于谢慎来说却有着重要的意义。。

    他要在浙省征兵就不能没有自己的人。这个人最好还是本省千户所的军官,这样一切布置起来都会很畅顺。

    他自然想到了和他交好的裴千户。

    当时谢慎并未扬名,但裴千户却与其主动结交,足以看出此人不是那虚伪势利之辈。

    只不过裴千户负责的千户所位于绍兴,故而谢慎才会叫吴巡抚写一封信把裴千户调来杭州。

    要知道整个浙省都是吴祯这个巡抚说了算,调一个千户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情。

    谢慎又和吴祯闲谈了几句,便离开了吴巡抚的别院返回巡抚衙门。

    此时巡抚衙门早已被充作天子的临时行宫,故而戒备森严。任何人想要靠近都会被严厉的盘查,即便是朝廷命官也如此。

    当然谢慎是例外。

    见小老凑到近前,负责守卫的锦衣卫千户陈谰笑声上前道:“小老可算回来了,张公公正派人满杭州府找你呢。”

    “张公公找我?”

    谢慎微微一怔,直是大惑不解。

    这种时候张永不应该围在正德皇帝身边献出各种奇珍异宝,美女兔哥儿以求圣心大悦吗?怎么会有工夫找他?

    “多谢陈千户。”

    对皇帝身边的这些锦衣卫,谢慎一向是十分客气。

    哪怕对方只是一个小小的千户,与他地位是云泥之别,他也会以礼待之。

    没办法,谁叫锦衣卫这个机构太要命呢,得罪谁也不能得罪锦衣卫的人,不然一顶屎盆子扣下来不死也得臭了。

    刘谨之后原先一直秩序有加的七虎顷刻间躁动了起来。

    以谷大用,张永为的内侍都想取代刘谨的位置,成为天子身边的第一内臣。

    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希望可以讨得天子的欢心。可他们现到头来还是没人能真的取代刘谨。

    不过眼下张永和谷大用还是领先其余人一个身位的。

    谢慎穿庭过院,在兰园月门时正好与张永撞在了一起。

    张公公立刻捂着胸口痛苦的大叫:“哎呦,痛死咱家了,痛死咱家了。”

    谢慎直是哭笑不得。

    有那么夸张吗?

    张永正要破口大骂,但一抬头见来人是小老,面上的怒云立刻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殷勤的笑容。

    “哎呀原来是小老。这一撞可差点把咱家撞得骨头散了。”

    谢慎直想翻白眼,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你被撞了我也一样啊。怎么就听你在这干嚎了。

    “张公公没有大碍吧?”

    谢慎的声音十分温和,让人听来如沐春风。

    张永讪讪一笑道:“咱家跟小老开玩笑呢。”

    他心道要是换了旁人,咱家一定把他剥皮抽筋,至于是谢慎,也只有忍了。

    “咱家正四处寻小老呢,可把咱家急死了。”

    “哦?可是陛下降下了旨意?”

    张永连连摆手道:“并非皇爷有旨,是咱家自己找小老。”

    这下谢慎更困惑了。

    这是什么意思?张永自己找他有事?

    张永把谢慎拉到一旁的亭子里,压低声音道:“咱家想求小老一件事,小老可一定不能拒绝啊。”

    “张公公且说说看。”

    谢慎不动声色的说道。

    张永一咬牙道:“咱家有个弟弟在杭州经商,也算有点小本。方才他找来咱家说商会会长叫他们捐钱出来,好处是可以获得创办织造厂的权力,不知是否如此?”

    我靠!

    谢慎心道这宁益宁老爷子的腿脚也太麻利了吧?他前脚刚走,宁益后脚就把杭州商会的人聚集了起来。

    这效率,可以的!

    谢慎犹豫了片刻,这件事似乎也没必要瞒着张永,索性点头道:“不错,陛下降下圣旨,谢某一直在江南推行。”

    “若是这般,咱家就要忝着老脸求小老一句了。”

    张永叹声道:“能否免去咱家弟弟这份钱?”

    “张公公误会了。捐钱者可以获得办厂权力,但并不是说所有商会会员都要捐钱,只不过不捐钱者不能办厂罢了。”

    谢慎怀疑自己听错了。这张永脑袋不是有问题吧?出一份钱换得开办织造厂的权力简直是大赚特赚,傻子才会拒绝。

    谢慎觉得有必要叫张永看看郎中,或者买点核桃回去补补脑子。

    见谢慎一脸惊诧,张永犹豫了片刻,还是叹声道:“小老有所不知。咱家那个不成器的弟弟在替织造局做事,开办织造厂之事他不必去做,这不是等于花了一冤枉钱吗?”

    呃

    张永这么一说,谢慎立刻明白了。

    一般来讲,和织造局合作的商贾很难赚到钱,一是朝廷购买绸布的价格本就比市价低,二是还有织造局太监层层盘剥。

    到了合作商贾手中,也就不剩三瓜俩枣了。

    但张永这个弟弟不一般。他可是大权阉的弟弟啊!

    织造局由太监负责运作,而其领太监肯定会对张永这位大佬示好。

    示好的方式有很多,最简单的就是让利给张永的弟弟,叫他垄断织造局的订单。

    这里面可是有充足的油水可捞,张永估计也拿了不小的一。

    这便不难解释为何张永气恼宁益召集商会会员一起捐钱了。

    张永的弟弟本就是和织造局合作,垄断了大额绸布织造订单。现在平白多出竞争对手不说,还要他出钱买织造名额,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

    人性都是自私的,张永的这个弟弟自然也不例外。

    明明不用捐这钱就可以获得织造资格,他又何必大出血。要知道那可不是几百两,几千两,只要捐就至少是万两起。

    故而张永这个宝贝弟弟便找到张永,希望哥哥可以探听些消息。

    在谢慎看来,张永弟弟担心的不仅仅是捐钱这件事,还有民间大量兴办织造厂带给他的冲击。

    以前是他一家独大,所有的资源基本都给他吃了,剩下的基本就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作坊。

    而现在资源被分享,他又没有独到的东西去保证自己的分额不被蚕食。

    毕竟朝廷订单只是一部分,江南的这些士绅才是最主要的消费群体。

    毫无疑问,张永弟弟在这一块很快就将失去统治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