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首辅-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终,双方一致推举原运司衙门判官崔沣为新任盐运使。

    这个结局对于陆渊来说绝对是最理想的。

    一来他不用写奏疏痛书刘德的“罪行”。二来他也不用夹在锦衣卫和东厂中间,两边受气。

    读书人最看中的是风骨。他与刘德私交甚好,甚至为家中小辈定下了婚约。若他因为畏惧锦衣卫而最终参奏刘德,会被江南士子认为是不义之举,脊梁骨都可能被人戳断。

    而且他思量再三,觉得投靠寿宁伯是一招险棋,弄不好就会身败名裂。

    寿宁伯的身份太敏感,很容易遭到围攻,这种时候他冲到前面给寿宁伯摇旗呐喊不是给都察院的那些老匹夫指摘的机会吗。

    这步棋不见得大错,却会像一个泥沼一步步把他拖进深渊。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听自家侄儿讲,推举崔沣的提议是谢慎想出来的。这个小子真了不得啊,若不是他提出的这个法子,陆渊真可能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平日里这个谢慎不显山不漏水,想不到关键时刻竟然有这么大的用处。

    陆渊之前对谢慎也有好感,但也仅仅限于好感罢了。

    那日在翠湖陆渊与陈方垠共赏美景,谢慎在一旁作的几首佳作,让陆渊看到了他的才华。

    当时陆渊不过以为此子颇有才华,中举登科是迟早的事。

    而这几日,陆渊对谢慎的观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陆渊看来,谢慎不像是一个只有十三岁乳臭未干的生员,而像是一个历经宦海沉浮,老奸巨猾的阁臣。

    谢慎的心机城府,做事手段都是无可挑剔。最重要的是,他忖度人心的本事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在这世上,最难测的便是人心。

    此子年纪轻轻,便善于忖度人心,到了官场上自然是顺风顺水,前途不可限量。

    陆渊竟然生出了惜才之意,此子并非池中之物。今日施恩与他,将来得到的回报必定不少

第九十七章 入股书坊

    (求收藏,求推荐票!)

    六月的余姚,溽热难耐。 

    姚江的水汽蒸腾起来,直往行人百姓的面颊上扑。那恼人的毒日头更是高悬正空,把人脊背烤晒的如同砧板一般。

    大街上行走的百姓明显加快了步伐,再无闲情逸致在街头巷尾逗留,早些回到家中喝一口冰水降降暑气才是正途。

    就连贩卖苦力气的力棒也暂停了手中的活计,三三两两围坐在路边的茶铺,喝着一文钱一碗的大碗茶解暑。

    谢慎与王守仁,王宿方一进城便感受到热浪扑面而来,下意识的加快了步伐。

    “今年夏日看来又是难熬了。”

    王守仁嘴角微微扬起,声音中明显带着一丝无奈。

    在大明这样的农耕社会,田亩的多寡直接体现了一个家族的实力。像王家这样的豪门大族,手中的田地自然不少。

    谢慎知道王守仁是担心这些田地遭了旱灾,可又不好说什么。毕竟这是人家的私事。

    王宿幽幽一叹道:“老夫活了四十余载总算活了个明白,在哪里都没有家乡好啊。”

    王宿虽然打算辞官,却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找不自在。他打算等盐运使案的风波彻底平息后再上书辞官,现下他返回余姚也算是暂避风头。

    “老夫先和仁哥儿回宅邸歇息,恩公随时可来府中闲话。”

    谢慎被王宿一口一个恩公喊着实在是尴尬,可他几次提醒王宿依然不改口,他也就不再坚持。

    “王大人且先去休憩,小子过几日一定登门拜访!”

    说完谢慎便与王守仁,王宿一一拱手,在街口作别了。

    谢慎下意识的还想往竹楼的方向走,可一迈步才想起来大兄大嫂已经在城北购置了一套宅院,这才苦笑一声向新家走去。

    谢家新购置的宅邸在城北,距离城隍庙不远,算是余姚最繁华的地段了。

    当时大兄谢方还为了三百两银子肉疼了好久,还是谢慎最后坚持把宅子买了下来。

    来到自家宅院前,谢慎微微一愣。大门是虚掩着的,莫不是家中来客人了?

    带着疑惑推门而入,谢慎径直朝内院走起。

    这宅子是二进的,前院有花厅,耳房,和供客人居住的厢房。后院才是谢家主人居住的宅邸。

    当初牙行也有三进的宅邸供谢慎选择,只不过他觉得自己刚刚中了秀才,就购置三进大宅太过高调。加之算上水芸,二丫一家总共也就五口人,住三进的宅邸太过浪费,最终决定还是购置这套两进宅子。

    穿过月门就是内院,谢慎见大兄正和一个儒商模样的男子坐在院中石凳上商谈着什么,只不过那人背着身子,谢慎瞧不见正脸。少年思忖片刻,轻咳一声道:“大兄,我回来了。”

    那儒商听到声音率先转过身来道:“这不是慎哥儿吗?恭喜恭喜啊,听闻慎哥儿考了生员,以后见面怕得叫一声谢小相公了。”

    谢慎定睛一看,这人不就是城西衡源茶庄的吴掌柜吗!

    当日这厮把大哥谢方当做牛马使唤,还极尽嘲讽,现在看到自己中了秀才便又死皮赖脸的凑过来道喜,简直是无耻中的魁首,败类中的翘楚!

    泥人尚有三分气性,谢慎没立刻把这吴掌柜轰出宅子已经是开恩了,如何还会给他好脸色看。

    “既然你知道本公子是县学生员,便请放尊重点。”

    谢慎冷冷扫了一眼吴掌柜,寒声道。

    吴掌柜热脸贴了冷屁股,心中暗骂你个不识好歹的小泼贼,给你几分颜色你还真的开染坊了!

    但他嘴上却不得不继续讨好谢慎道:“看小老儿这嘴,真是该打。谢小相公还请恕罪则个。”

    “大兄,我刚从杭州府回来有些累了,还是送客吧。”

    谢慎却丝毫不领情,直接下了逐客令。

    “这。。。。。。”

    谢方有些为难的看着谢慎,犹豫了片刻还是转过身冲吴掌柜道:“吴掌柜,要不你还是先回吧。”

    吴掌柜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好说好说。小老儿方才说的事情,还请好好考虑一番。小相公舟车劳顿,小老儿就不打搅了,告辞。”

    吴掌柜灰头土脸的转身离去,谢慎见他走远便急忙冲谢方道:“大哥,刚刚这厮和你说了些什么?”

    谢方叹息一声道:“还能是什么,他想和为兄合作贩茶的事情。”

    “大哥答应他了?”

    “那倒还没有,为兄只跟他说要考虑考虑。”

    谢慎心中一沉,却是气不打一处来。

    大兄为人也太老实了。老话讲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还真是有道理。这吴掌柜当初那般对大兄,大兄却是以德报怨,竟然想开始跟吴掌柜合作。

    像吴掌柜这样的人,最是唯利是图,奸商的嘴脸暴露无疑。若自己没有拿到秀才功名,这吴掌柜肯定连正眼都不会瞧一眼谢家的人。

    “大兄若是想贩茶,大可自己去贩,没有必要和这种小人合作。再者说了,我想要入股冯家书坊,由大兄和冯掌柜一起打理书坊的生意。”

    这并不是谢慎一时心血来潮,而是他在归途中思量许久作出的打算。

    他和余姚县,绍兴府两个书坊掌柜都很聊得来,但再怎么说那也是外人。

    人心隔肚皮,天知道以后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为了以防万一,谢慎决定入股书坊,让大兄代为打理书坊的事宜。这样谢家就成了书坊的半个东家,自然不怕再被人暗中摆道。

    而且余姚冯家书坊的体量并不大,入股并不算艰难。

    谢方则是微微一愣。

    入股书坊?

    小郎写书在书坊卖他是知道的,这宅子就是靠小郎卖书的钱买下的。可是要让他真的入股书坊就是另一回事了,毕竟他除了贩茶卖茶外一窍不通,打理书坊似乎他并不擅长。

    仿佛看出自家兄长心中疑虑,谢慎便解释道:“这书坊入股并不是叫大兄全权接管,只不过是和冯家合作罢了。等到了年末,大家再按照赚取银钱五五分成。当然,大兄也可以和冯家的人多学学,这书坊做好了可比卖茶贩茶赚钱!”

    。。。。。。

    。。。。。。

    推荐一本好书,【原始人都惊呆了】穿越原始社会,造刀造剑造火器,造车造炮造飞机。

第九十八章 双双金鹧鸪

    (求收藏,求推荐票!)

    谢方还是显得有些犹豫:“真的行吗?”

    “大兄便信我一次,过几日大兄拿着银钱去找冯掌柜,我提前和他打好招呼,不会出差池的。 ”

    谢慎心中苦笑,自家大兄实在是太老实了,真的需要他在商海中好生历练一番。

    谢慎早想清楚,大兄没有功名在身,经商赚钱是最合适不过的。科举这条路十分艰辛,越往后走需要用钱的地方便越多。将来不管是授官外放还是授庶吉士入翰林院,这之后都有大笔的花费。

    如果是外放到一方主政,那就需要私聘幕僚。如果在翰林院读书等着将来馆选,京师米贵光租住宅子每年就是一大笔花销。

    没钱的话,实在是举步维艰。

    先让大兄在书坊练练手,等到积攒了足够的银钱并且时机成熟,谢慎甚至想让大兄开一个钱庄。

    在大明朝除了贩盐就是这个行当最赚钱了。贩盐是不行的,没有盐引贩私盐抓到是要杀头的。

    至于费尽气力搞到盐引去和官家合作,光是孝敬打点的银钱就得叫你吐血,一番折腾下来人还不得半死。况且在拥有足够的实力前,和官府合作贩盐完全会被牵着鼻子走。这当然不是谢慎想看到的。

    盐运使卢仲景的案子就在眼前,天知道涉足这块会和多少大人物交涉。

    锦衣卫,东厂,还有他们背后的人,想想就让人脊背发凉。

    这运司衙门就像一个搭好的戏台,你方唱罢我登场,稍有不慎就会跌落万丈深渊。谢慎现在一心放在科举上,还是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可钱庄就不一样了,明代的钱庄虽然并不那么成熟,但盈利模式已经完善。

    谢慎也有心把一部分票号的业务引入其中。只不过这个工作得循序渐进的开展,不能太急功近利。

    还是那句话,他得慢慢培养大兄经商的能力。只有大兄谢方千锤百炼拥有了足够的实力,才能为谢家赚取更多的银钱。

    谢慎虽然有能力,但他要考科举,是断不能经商的。

    “那便好,那便好。”

    谢方笑吟吟的把弟弟往东厢房里推:“你大嫂去临街扯布去了,小郎你也累了,趁着这个工夫先回屋里叫水芸和二丫好好服侍你。等你大嫂回来叫她给你烧饭吃。”

    谢慎听得眼圈一红道:“便听大兄的。”

    来到大明后,他有过怅惘有过茫然,是大哥大嫂让他坚定了信念,接受了这一切。

    这一年多来他完全按照一个明人生活,读书,科考,搏得了这一切。

    是兄弟亲情支持着他,让他不住前行。。。。。。

    手足之间没有勾心斗角,有的只是浓浓暖意,只是兄友弟恭,这在谢慎看来就是最美好的事情了。

    东厢房很大,足足有三间。谢慎推门而入,却并没有人迎出来。

    谢慎寻思着两个小娘子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