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首辅-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

    谢慎心中大喜!这才是他想要的打脸效果。孙若虚再怎么说也是出自余姚几大家族之一的烛湖孙氏。像这样的诗书世家在当地有很强的影响力,便是吴县令也不敢直接正面相抗衡。但是有一点,却是这些世家不能掌控的,那就是县试!县试的考官就是县令,出题人评卷人都是县尊大老爷,说白了录用谁就是县尊大老爷一句话。

    如今吴县令已经对孙若虚产生厌恶感,而且厌恶感如此强烈。谢慎已经可以肯定,孙若虚的前程已经完了。

    孙若虚这样的世家子虽然肚子里有几分墨水,却是典型的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其一旦被本县最高主宰吴县令鄙夷,断无前程可言。即便吴县令看在孙家的面子上把孙若虚放进县试榜内也会是个极差的名次。县试录取的人数很多,相较于其他几级考试只能算个入门级的筛选考试。在这种考试中都拿不到好的名次,理所当然的会被人认为是实力不济。

    故而孙若虚即便能够参加府试,也是被刷的命。与之相反,谢慎的情况就要好很多。如今他已经在吴县令心中留下了神童的印象,可谓春风得意。只要细心谋划,再对时文进行一番突击,想要拿到县试案首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旦拿到了县试案首,就是保送拿到了秀才功名,这对谢慎来说可是一件足以改变命运的事情。

    像他这样的寒门子弟,考取了秀才功名便等于一只脚踏进了士绅圈子,非但可以免除家中徭役赋税,还享受很多特权。

    有了功名继续在科举路上奋斗便不那么艰难了,至少有了相对的公平。

    有仇不报非君子,只是报仇也得讲究个技巧。谢慎当然不会傻到希望吴县令一怒之下把孙若虚抓来打一顿板子,断了孙若虚的功名路显然比杀了他更让他难以接受。这个孙若虚不是洋洋得意吗,谢慎便好好教育了他一次,这脸打的是真爽啊。

    吴县令又说了几句劝勉的话便拂袖离去。

    谢慎叹了一声兀自出了大堂。

    等到他走出县衙大门时,才发现大哥谢方和大嫂谢陈氏已经在县衙外等候良久了。

    “小郎,你没事!”

    谢方急忙将谢慎拉了过来,上上下下看了一个遍,见确实没有什么明显的皮肉伤这才放心。

    “这宅子咱们不租了,我在城南找了一栋不错的竹楼,一年才两贯银钱。虽然破旧了点,可是却很大。咱们搬到那儿去住!”

    谢方也是来了气,在他看来,谢慎就是他的希望,他绝不能容忍谢慎因为这种原因误了功名。

    一旁的谢陈氏也说道:“是啊,小郎,孙家家大业大,咱们惹不起。还是换一处宅子住。”

    自古民不与官斗。烛湖孙氏出了那么多进士,在余姚就是豪族世家。在谢方看来,跟这样的大家族斗就是找死。

    “大兄,大嫂,你们不用担心。县尊已经将那恶奴狠狠惩治了,他老人家还夸赞了慎儿几句,要推举慎儿跟着孔老教谕学习呢。”

    这下谢方有些摸不到头脑了。

    孔老教谕?这是个什么官?难不成比姚老夫子还有学问吗?

    姚老夫子一年都要一贯钱的束脩,这个孔老教谕不会收取的更多?

    虽然为了这个弟弟花再多的银钱谢方也不心疼,可是他们毕竟不是世家,能不花的冤枉钱还是不花的好。

    “孔老教谕是县学的主官啊。”

    谢慎将话说的明白了一些,这下谢方可高兴坏了。

    县学主官,拜下这个师父自家小郎的前程可就有了保证了。

    “那还等什么,咱们快去拜见这个孔县谕啊。”

    谢慎一阵无奈,苦笑道:“这件事县尊还没有知会孔县谕,我现在去孔县谕连我是谁都不知道啊。”

    谢方挠了挠脑袋,灿灿一笑:“那倒也是。”

    “不过这个宅子是不能租了,倒不是因为我怕了孙家。”稍微顿了顿,谢慎犹豫道:“如果搬到城南那栋竹楼,大兄你去茶铺就远的多了。”

    原先谢方之所以租下了孙家那套宅子,考虑的肯定有这个因素,毕竟茶铺与住处就隔着一条街,很是方便。

    “这个你不必担心,只要小郎你方便,我和你嫂嫂便心安了。”

    。。。。。。

    。。。。。。

    乔迁新居怎么也是一件喜庆的事,虽然这个新居看起来有些破旧。

    竹楼共有两层,面积确实比原先的跨院大了不少。一层留给大哥谢方和大嫂住,二层则是谢慎的书房和卧房。临街向开着两扇窗子,采光没有什么问题,谢慎坐在圆凳上望着竹楼外熙熙攘攘的人流,长叹了一声。

    原来在古代谋营生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便连读书都能读出这么多门道来。

    好在谢慎总算阴差阳错结识了吴县令,给他留下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印象。

    至于今后能走多远,更多还得靠自己。

    谢慎捧着一本《孟子》了无生趣的看着,内心却是在思考着历史的走向。今年是弘治五年,王阳明应该还没有参加乡试,这尊大佛估计暂时是攀不上了。至于谢迁,应该正在京中作着预备培训,再历练个几年就会入阁。这时候抱大腿似乎还不算太晚?

    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

    明人对这三贤相的评价很中肯,看得出谢迁的交际能力很强,跟着这么一个强人混怎么也不会太差。

    便在谢慎畅想神游之时,一个县衙公人在楼下喊到:“谢家小郎可在楼上?”

    谢慎一个激灵,连忙道:“小子正在楼上。”

    那公人道:“那便好了。某奉了县尊之命,领你去三味书院进学,拜见孔县谕。”

    谢慎等此事已经等了很久,心中直是十分欣喜。

    “请稍候片刻,小子这便下来。”

    匆匆将笔墨纸砚和几本经注放进布包,谢慎便下了楼。

    让衙门的公人久等可不是个好做法,谢慎方一下楼便冲那衙役拱了拱手道:“还请公差引路。”

    。。。。。。

    。。。。。。。。。

第十一章 拜师教谕

    三味书院确实就在南城,离谢家新租住的竹楼不远。

    由着公差把自己带到书院前,谢慎拱了拱手道:“多谢公差了。”

    若是在戏文或者影视剧里现在谢慎应该掏出一颗银豆子,最不济也得拿出一两银子两张宝钞打点。可谢家实在太穷,谢慎实在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只得在精神上对衙役赞颂一番。

    好在那衙役似乎并不怎么生气,只淡淡道:“小相公莫要多礼了,这是大老爷的吩咐,某可不敢受小相公如此大礼。”

    谢慎心中感叹有人撑腰就是好啊。自己不过是个未考县试的小童生,但自从吴县令用了贤生的称呼,连带着这些公差都对自己尊敬了起来,一口一个小相公喊着,连一向以厚脸皮著称的谢慎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相公可是秀才的尊称,并不是什么人都能享受的。不过既然这公差已经叫了,谢慎也不好拒绝。

    孔老教谕名为孔德道,虽然尊为县学教谕,不过却也私人开办了三味书院赚些银钱。

    这倒不是说孔老先生见钱眼开,实在是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县学那点俸禄实在是不够看。

    能够在县学任教谕的学问都不会差。孔德道可是进士出身,比秀才出身的刘老夫子高出两个档次。

    当然即便在县学,孔德道也很少亲自授课,更多的是由底下的教习先生传道解惑。

    这也是为何为何孔德道有时间开办私人书院,他就是一尊大佛什么都不要做,主要接受生员的敬仰。

    公差将谢慎送到大门便告辞离开,少年被门房引着进入府中。与刘老夫子不同,孔老教谕的三味书院并没有开在自己府上而是选在了城南的一处单独小院。

    。。。。。。

    。。。。。。

    虽然这样看起来学堂的规模小了一些,不过环境却十分清幽。

    “小相公请等候片刻,小的前去通报一声。”

    门房的态度十分恭敬,这让谢慎好感顿生。

    “有劳小哥了。”

    谢慎环视了一周院落,发现这三味书院小是小了点但布置的极为精妙。小桥流水,假山亭榭一个不缺。整个园子的空间错落感很强,端是将移步换景做到了极致。

    素闻明时江南豪族名绅家家户户皆园林,今日一见谢慎才是叹服。

    过了没多久那门房便退了出来恭敬道:“小相公请进。”

    谢慎整理了一番衣衫,深吸了一口气进入了书院主屋。

    屋子并不大,比起刘老夫子的白鹿书院小了一多半。

    谢慎粗略扫了一眼,屋里摆放的桌椅最多不过二十套。

    他并没有看到孔教谕,却又不敢坐下,便束手而立静静等候着。

    看来今日不是开课的日子啊,怎么一个进学的学生都没有?

    正在谢慎怅惘间,听得轻咳一声,连忙转身。

    “你便是谢慎?”

    说话的是一个年约六十的老者,须发皆已花白,精神却很攫取。

    “学生谢慎拜见孔教谕。”

    孔德道嗯了一声,便摆了摆手道:“县尊特意写了一份手书派人送予老夫,说你天资聪慧,见识不凡。既然县尊亲自荐你,就留下来读。”

    谢慎心道这个孔教谕倒真是个温吞和善的性子。

    妙人,妙人也。

    “多谢先生。”

    谢慎立刻改口,先将师徒关系坐实。

    在这个年代,有一个好师父跟有个好爹一样重要。谢慎出身寒门,爹是没得挑了,好在抱上了县学教谕的大腿,这个开头也不算太糟。

    “书院每月进学二十日,十日一休,休五日。”

    孔德道不疾不徐的说着,仿佛是怕谢慎紧张听不清楚。

    谢慎心中暗暗叫苦。十日一休这可比刘老夫子那里的规矩严多了。不过严格有严格的好处,留给他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只有两年。如果不抓紧时间读书,县试想夺得案首可是件难事了。

    “进学期间一律住在书院,休学之时可以回家。”

    谢慎这下彻底懵了,明代就开始有寄宿制度了?不是,他毕竟心理年龄已经快三十了,还要像个小孩子一样被管教着实在有些不舒服。更关键的是,住在书院开销上又会多出一笔。他家本就不富裕,要大哥谢方再拿出一笔钱谢慎可是有些说不出口啊。

    见谢慎一脸郁闷,孔德道笑道:“怎么是担心束脩和学资?老夫也不瞒你,县尊已经差人把银钱送到老夫手上了。”

    不是,这个吴县令还真是个爱惜人才的老好人,谢慎不过做出了个不能算惊艳的下联就得到了他老人家如此照拂,让谢慎都有些感动了。

    “县尊之恩,学生无以为报!”

    孔德道却是摇了摇头道:“县尊是希望我余姚学子都能像你一般上进求学,你也要潜心修学,不能辜负县尊的期望。”

    相较于学资,更让谢慎欣喜的是他在吴县令的心中已经有了位置。只要吴县令记得他这个人并在嘴边时刻提上两句,他的境遇就不会差。何况孔教谕貌似对他也颇为欣赏,搞定了这两人,他在余姚城不说横着走,至少也不会受人欺凌了。

    “今日是休学日,明日开始正式进学。老夫也便给你放个假,回去好好整理一番。”

    谢慎只觉如在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