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帆战舰-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甘辉双手持大刀,挥舞的风声凌厉,恍若奔雷,刀风带过脸庞甚至能令人感觉针扎般的疼痛。

    甘辉猛虎下山般凶狠的气势,坐在马扎上的王延被吓坏了。

    他从马扎上摔了下来,跌坐在地上。额头直冒冷汗,手脚冰冷。

    “杀……!”一声暴喝后,甘辉一招力劈华山,大刀直劈王延的头颅。

    大刀直径掠过,顿时血如泉涌,鲜血飞溅,王延头颅飞向天空。

    斩了王延,甘辉率领部队势如破竹般冲入清兵中军,一路所过之处顿时掀起满天的血雨,残肢断臂四处横飞。

    看到甘辉在中军横冲直撞,折光秋厉声怒喊,“不要慌,不要慌,敌人人数少,前后给夹击,给我宰了那个王八蛋!”

    说完,折光秋忙骑上亲兵牵过来的战马,准备带领清兵围剿甘辉。

    甘辉从山上杀下扰乱了清军阵型,这时郑成功亲率虎贲营将士领着大军朝清军杀来了。

    冲到距离五十步,虎贲营的士兵将早已经准备好的手雷,用信香点着,奋力扔向清军。

    无数的铁壳、竹筒如雨点般飞向了清军。

    还没等清军反应过来,这是什么?

    那些手雷弹就已经落入人群中,随即,惊天动地的爆炸声连绵不绝,如巨雷、如山崩。

    破碎的弹片一下子成了勾魂贴,瞬间那些清军就倒下一大片。

    阵地上到处都是被炸碎和打烂的尸体,半截手臂、大腿甚至被打烂流着血和脑浆的脑袋随处可见。

    连带着清军战马也被巨响惊的唏溜溜暴叫,四处的乱跑起来。

    清兵从来没有见识过这种兵器,看到那些被炸的血肉模糊的尸体,顿时被吓破了胆子,

    一时间清军懵了,乱作一团。早有准备的郑成功领着郑家军,用手雷弹开道,忙朝清兵前军杀过去。

    “啊~!”在惊恐万分的尖叫声中,折光秋首先崩溃,夺路而逃。

    已是强弩之末的清军再也支撑不下去了,纷纷拼尽自己最后的力气,不顾一切地夺路奔逃起来。

    溃退的兵潮迅速引起了连锁反应,一拨接一拨的士兵被裹胁着朝同安城逃去

    被安排绕道去后面拦杀清军的施琅看到清军慌不择路的想尽快逃回同安时,忙下令:“让开道路,让这些丧家之犬逃回城!”

    副将蓝澄一听施琅的军令时,忙上前劝阻说,“施将军,大将军可是命令我们拦杀清军!您这样做,会不会违抗军令!”

    施琅听到蓝澄竟然敢违抗自己的军令,顿时一个马鞭抽过去,在他的脸上留下红彤彤的疤痕。

    施琅喝道,“我做什么需要你来指示吗?快点执行命令,耽误了战机你担当的起吗?没听说过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吗?

    郑家军军令严明,作为副将的如果不停将令,身为主将的施琅施可以当场将他格杀的。

    就算主将的军令方缪的,副将也必须执行。

    有意见也只能是事后向郑成功禀报、审判。

    蓝澄被抽了一鞭子,怒视了施琅一眼,愤怒的带着士卒执行了施琅的命令。

    清军看到有生路,不管不顾转身朝着同安城逃去。

    在清军败退后,施琅让自己的部队尾随着清军杀向了同安城。

    同安知县张效龄看到折光秋败退,顿时惧怕,叫下人卷了细银弃城逃跑了。

    知县都逃跑了,那些守城的清兵没有了斗志,全部投降了。

    施琅顺利攻下了同安。

    福建同安府衙。甘辉兴奋地说道,“大将军,同安城已尽在我军的控制中!”

    “好!”郑成功说道,“一共收降了多少清军?”

    甘辉抓抓脑袋说道,“大将军,这等事我这个粗人不清楚!”

    郑成功知道甘辉打仗勇敢,但不喜欢动脑筋。没有责怪,转头看向其他人。

    施琅忙回答说:“我军一共抓获了一千六百余人,当中大多是绿营军的,真正的鞑子没有几个。”

    听到施琅的回答,郑成功看着他。

    同安战后,蓝澄向郑成功禀告了施琅违抗军令的事。

    对于施琅擅做主张,郑成功虽然有些不高兴,但还不会放在心上。

    施琅这个人是有才华的,这点郑成功不否认。也一直在犹豫,到底该不该重用他。

    小时候看过金庸小说《鹿鼎记》。

    郑鑫国记得施琅叛逃降清,跟郑家不共带天,是因为郑成功听信了妇人(郑成功的妻子董氏)之见,污蔑施琅擅自杀了逃兵,犯了不敬之罪。郑成功下令逮捕施琅,还心胸狭窄的杀了施琅全家。

    施琅为了报仇才会叛逃降清,立誓要杀郑家。

    因为这段记忆,郑成功常常告诫自己,不要再犯同样的错,对于施琅也是比较看重的。

    但接触施琅多了,才发现施琅简直是个混蛋!

    不错,施琅在带兵打仗方面有才能,但性格上的毛病也是很让人头痛的。

    首先施琅的立场很不坚定,一开始是郑芝龙的手下,后来投靠满清了。在满清发展不如意时,又来投靠自己。

    施琅根本就没有气节,是将个人的立功扬名置于国家民族利益之上的人。

    对于施琅这样的人,让郑成功不能安心重用他。

    再加上施琅恃才傲物,经常看不起其他将士,导致跟其他将士的关系一向很糟糕,让郑成功常常为了他的事头疼。

    如果是这样,郑成功还能容忍,对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令郑成功难于忍受的是,施琅很贪财。

    《鹿鼎记》当中就曾说过施琅时常拿金银珠宝贿赂上官,当时以他一个闲置武将,靠明清那单薄的俸禄哪来的那么多金钱。

    还不是靠之前的贪污所得。他之前在哪里,不就是在郑成功手下。

    据史书记载,施琅攻占台湾后,夺占田产收入施琅名下的,几乎占据南台湾已开垦土地的一半之多,名为“施侯租田园”,一直延续到台湾日据时期。收的租子叫做“施侯大租”。

    “施侯大租”的收纳统归清朝在台衙门代行,并保送至北京转交给世袭施琅职位的子孙。

    如此施琅犹嫌不足,还贪得无厌,连无田无地的澎湖渔民也不放过,施琅向渔民们勒索“规礼”收入私囊。

    施琅在台湾搜刮钱财,让施家每年都有数十万钱财收入,这才造就了施琅的次子施世纶“清官”的美名。

    有施琅搜刮掠夺了那么钱财,富二代出身的施世纶还需要去做贪官,努力搜刮百姓微薄的钱财来给自己添堵、给自己名声填脏吗!

    为了防备士兵军饷给人克扣,同时增强自己在军队的威望,郑家军的军饷都由郑成功亲自监督发放的。

    可贪婪的施琅看没能从手下军饷中动手脚,于是常常借机贪图手下的战利品。

    为此施琅的手下常常因为这些向郑成功投诉。

    这次攻克同安,施琅也趁机搜刮吞没了不少同安文武官员的金银珠宝。

    如果不是看在施琅这次夺取同安城的功劳下,再加上现在自己手上能用的将士不多,郑成功早就下令严惩施琅了。

 第四十六章 文士来投(上)

    郑成功摇了摇头,将脑海中的那些想法抛之脑后,重赏了甘辉、施琅、蓝澄等将士。

    嘉奖完,郑成功看着手下的将领说道,“嗯,既然不是鞑子,想必没有多少忠心可言,你们抓紧时间劝降他们,增强我们的实力。”

    “是!”甘辉、施琅等人齐声喝到。

    过问完军事,郑成功转头问张进,“逸明,现在同安城的情况怎么样,百姓的反应如何?”

    张进沉声说道,“禀大将军,我军进程后纪律严明,再加上有宪兵队巡逻,百姓没有受到骚扰,同安城内秩序良好。相信很快就能令同安百姓归心的。”

    “嗯,很好。张进,现在我委任你为同安守备,尽快安抚好同安的百姓,恢复秩序。”

    “是,大将军!卑职一定会尽心职守的!”张进忙拱手喝到。

    现在自己手下文官就小猫几只,曾樱年纪大,辈分高,留在金门处理政务。路振飞要治理海澄。

    郑泰要处理贸易,筹备军粮。冯澄世在组建火器坊。

    没人走的开。郑成功只好自己亲自上阵处理同安事务了。

    清军跑的快,府衙内的文献基本上都没有被破坏。看着那满满的文献资料,郑成功就是一阵头痛。

    在几个新招聘的绍兴师爷协助下,郑成功近几日都在翻看同安县户口,了解同安到底有多少户人家?青壮劳动人口有多少?

    抽调多少青壮才能在保证地盘的安稳的同时做好农工商的发展?

    同时出榜安民,开仓放粮,维护地面,推选属官,召见同安周边的乡镇官吏,

    劝说因为战乱躲到深山中的百姓回来,给贫农分发无主的田地,组织春播。

    农时不等人,“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不按时耕收,这块地就白白荒芜了。

    同安县虽然不是产粮大县,但比金门这个小岛屿却是高出许多。

    但蚊子再小也是肉,要重视。

    为了维持一支庞大的舰队和军队,同时还要养活官兵家属,需要巨额的银钱、粮食、木材、铜铁和火药等物资。

    为了这些军饷粮草,郑成功伤透了脑筋。

    现在郑成功的地盘仅限于金门等几个岛屿以及和小片滨海地区,仅靠这几个小地方根本支持不了郑成功日益扩充的军队。

    现在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对外贸易!

    之前东南各省基本上已被清军占领,对外贸易只能是秘密走私方式进行,把内地的出口物资通过秘密渠道运往海外,取得巨额利润。

    有了海澄和同安后,走私贸易也更加方便,规模也更加大了。

    一连几天,郑成功在忙的混天暗地时,张大山进来禀报说,“大将军,卢若腾带人前来求见。”

    郑成功一听深得百姓爱戴,素有“卢菩萨”之称的南明兵部尚书、浙江巡抚的卢若腾要来见自己。

    郑成功疑惑不已,他不是在厦门郑彩那边吗,来干什么?

    为了不怠慢卢若腾,郑成功忙跑出大门去迎接。

    遥遥地看到卢若腾等人,郑成功上前拱手施礼、言辞诚恳地说道:“不知众位前来,明严有失远迎,还请诸位见谅!”

    来投靠的三人看到郑成功如此大礼,忙避开不受。

    卢若腾急忙说道:“我等没有提前告知,就贸然前来,是我等之过错,该请国姓爷见谅才是。”

    郑成功回答说,“诸位乃贤士,肯前来相见,是明俨是福气,又岂会责怪。外面风寒,诸位快快随明俨进屋。”

    对于郑成功热情的礼待,卢若腾还好点,毕竟是大家族出来的,而且也做过高官,见过世面,能淡然面对。

    但随他一同前来的叶翼云,陈鼎两人见郑成功,没有因为他们是白身就轻视,仍是以上宾之礼待之,让他们都心怀感激,对郑成功的印象也非常好。

    三人随着郑成功进府的路上,看到郑成功的士兵步伐整齐、口号洪亮、动作有力、精神抖擞,一副强兵猛将的模样。

    让叶翼云、陈鼎看得都是不住的点头。

    卢若腾心中也暗暗对比着郑彩、郑联的士兵,却发现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他对郑成功的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