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下认为应该招纳,而且还要广而告之,以此来瓦解忽必烈身边的汉人,也让忽必烈对汉人有了更多的猜忌和算计。”

    “说的不错,前些日子我们已经分析过了,看样子郝先生在我的身边做事情,对忽必烈的刺激太大了,以至于做出了不冷静的决定,忽必烈也不想想,若是他身边的汉人悉数都离开了,或者是遭遇惩戒了,他还有多大的能力与我大宋朝廷抗衡。。。”

    吴邵刚还没有说完,郝经再次开口。

    “属下以为大人这话说得不对,大宋朝廷绝非是忽必烈的对手,忽必烈是无法与大人抗衡了。”

    这一次吴邵刚倒是没有客气,拿起了桌上的另外两份文书。

    “贾似道其人,我不好怎么说了,身为右丞相、枢密使,掌控朝中大权,做任何的事情,都是需要仔细思量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等的做法只会让局势愈发的糟糕,推行经界推排法,就已经很是幼稚了,现在更是铺开了更造银关,简直是将朝政当作是儿戏。”

    从年龄上面来说,贾似道比吴邵刚大一辈都不止,从资历上面来说,贾似道更是遥遥领先,可吴邵刚说出来这些话,郝经与黄家明毫不吃惊。

    “盘剥百姓的财富,让百姓愈发的贫困,更加的痛恨官府,这不是自取灭亡是什么,不知晓或者说不在乎百姓疾苦,只是想着维持朝廷之运转,毫无顾忌的劫掠百姓的钱财,怕是已经彻底失去了民心,我敢说,一旦忽必烈突破了襄阳或者是两淮,想要灭掉大宋王朝,老百姓根本就无所谓,说不定还会拥护忽必烈。”

    郝经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这句话戳中了他的心,身为汉人,且是有学识有能力的汉人,投奔蒙古朝廷,这不是什么好事情,不过这也是无奈之举,看看大宋朝廷,官吏尔虞吾诈,想到的都是自身的利益,不要说在乎百姓的死活,就连江山逐渐沦陷,都无所谓,在这样的朝廷之中,还能够做什么事情。

    想想张文谦、刘秉忠和姚枢等人,也是大名鼎鼎的,也是有能力的,为什么都被忽必烈所用,就算是遭遇到算计和冷落,也没有选择离开,因为他们没有地方可去。

    郝经很清楚,吴邵刚的名气还不够大,那些在蒙古朝廷做事的汉人,眼睛里面看到的是大宋朝廷,平日里关心的也是大宋朝廷的事宜,不会特别关注吴邵刚。

    郝经有一种感觉,蒙古朝廷之中的很多汉人,迟早是要投奔到吴邵刚麾下的。

    而且将来吴邵刚的麾下,不仅仅有汉人,还会有蒙古人、色目人乃至于波斯人等等,吴邵刚的胸襟不是忽必烈能够比拟的。

    在吴邵刚身边的时间越长,郝经的感触越多,他不明白吴邵刚为什么有着如此的睿智和胸怀,年纪轻轻就有着超凡绝世的吸引力,郝经是亲眼看着潼川府路壮大起来的,也亲历了成都府路等地从稳定到发展的道路,可以说,现如今的四川和云南等地,发展的步伐很快,百姓安居乐业,地方稳定,财力不断加强,而合州御前诸军、兴元府御前诸军以及金州御前诸军,也是更加的强悍了。

    以民为本、百姓为衣食父母这些话,在吴邵刚这里不是随便说说,而是真正的贯彻落实下去了,依照郝经的了解,四川和云南的大部分百姓,头脑里面怕是没有皇上和朝廷,他们拥戴的是吴邵刚,拥戴的是地方官府。

    “大人,属下觉得,这正是机会,属下曾经在忽必烈的身边做事情,张文谦、刘秉忠、姚枢,包括史天泽等人,都是有着很不错能力的,这些人投奔到忽必烈的身边,并非是完全的心甘情愿,若是大人觉得可行,属下想办法让他们来到四川。。。”

    黄家明的脸色微变,郝经这话说的未免太大胆了,张文谦等人的确是有能力,但谁知道他们会不会真的归心,老老实实的为吴邵刚做事情。

    吴邵刚脸色变得严肃了一些,稍稍思索之后,才慢慢的开口。

    “郝先生,你之想法不错,来日也是可行的,不过现如今还不行,机会尚不成熟,这等吸纳人才的事宜,切莫操之过急,否则适得其反,张柔既然已经在转移家人,那我们就等等看,看看张柔抵达宝鸡之后,究竟会做什么样的选择,若是张柔选择投降,那个时候,郝先生再行劝解张文谦等人,效果会强很多的。”

    郝经点点头。

    黄家明跟着开口了。

    “大人,属下倒是觉得有两个人可用。”

    “黄知府,你说的是被黥配的叶李和萧规两人吧。”

    “大人料事如神,属下说的正是这两人,他们不畏强权,其志向可嘉。”

    “嗯,的确可用,不过还需要磨砺,志向可嘉是一方面,但也要懂得转圜,以举子的身份去挑战当朝的丞相,这明显就是找死,我看这样,让叶李和萧规两人到利州西路去,加入到合州御前诸军,锤炼和磨砺一番,若是二人能够有所领悟,那个时候让他们到成都来,也为时不晚。”

    十月初,已经是初冬的季节。

    吴邵刚要离开成都府城,前往利州西路了。

    蔡思伟率领的三万合州御前诸军的将士,已经秘密离开了成都府,前往利州西路而去,他们的任务当然是彻底打败入侵的蒙古鞑子,而吴邵刚之所以准备亲自前往,就是因为情报署弄到的诸多情报。

    吴邵刚临行之前,一再嘱托,朝廷发行的银关,在四川以及云南等地,不予推行。(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一章 登基的礼物

    景定五年十月十六日,宋理宗赵昀驾崩。

    嘉定十七年,公元1224年,赵昀在史弥远与杨皇后的支持下继位,是为宋理宗,至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10月16日驾崩,在位四十年。

    赵昀在位的四十年,是南宋国力急剧衰败的时期,内有史弥远专政、丁大全专政,以及贾似道专政,外有金国和蒙古鞑子的步步紧逼,让南宋的江山逐渐的丧失,可惜赵昀丝毫没有想到进取的事宜,一味的求和求安稳,一味的享乐。

    赵昀皇上做的不行,书法到还是不错,流传千年,得到了后世的肯定。

    满朝文武都知道皇上身上不好,恐怕撑不了多长的时间,可皇上的突然驾崩,还是让文武大臣惊呆了,没有一丝的预兆,就在月初,右丞相、枢密使贾似道提议更造银关,皇上还下旨同意,支持贾似道的提议,经界推排法与更早银关两件大事同时铺开,贾似道很是忙碌,皇上一样是操心的。

    大内的钟声传来的时候,四品以上的文武大臣,纷纷朝着大内而去。

    最先赶到的还是右丞相、枢密使贾似道,其余的文武大臣,就算是赶到了大内,也会在外面等候,没有谁会在贾似道的前面进入到皇宫。

    贾似道同样感觉到吃惊,这几日皇上的身体的确不好,但那已经是常态,近一年多的时间以来,皇上的身体一直都是磕磕碰碰的,是好是坏,累坏了皇宫里面的御医。

    若是知晓皇上这么快驾崩,贾似道也不会连续推行经界推排法和更造银关了。

    不过贾似道一点都不着急,因为继位的皇上同样会支持他的。

    皇上驾崩,新皇必须马上继位,国不可一日无君。

    在贾似道的竭力要求之下,皇太子赵禥继位,成为大宋的皇上。

    宋理宗赵昀的葬礼还没有结束,皇上的圣旨就下来了。

    敕封贾似道为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加封魏国公。

    此刻,贾似道的权势达到了巅峰。

    贾似道本来就是右丞相、枢密使,又加封平章军国重事,等于是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在此基础之上,还被敕封为正一品的太师,更是被封王。

    如此的眷宠,其余人根本不敢想象。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朝文武都发现了,皇上很是依赖贾似道,几乎是言听计从,每每在朝廷上议事,对于贾似道的提议,皇上稍有反对,贾似道立刻以辞官威胁,皇上乖乖就范,哀求贾似道不要离开,甚至还留下眼泪。

    赵禥很是尊重贾似道,这种尊重表现在骨子里面,皇上准许贾似道三日一朝,仅仅一个月之后,再次下旨,允许贾似道十日一朝,每每贾似道上朝的时候,皇上表现很是尊重,贾似道离开的时候,皇上起身目送,一直到贾似道离开,才会坐下。

    这里面的故事,朝中文武大臣是不敢开口说的,大家都是明白的,皇上赵禥小的时候命不是很好,乃是福王赵与芮侧室所生,怀在肚子里的时候,就遭遇到正房夫人的欺凌,母亲被逼服下打胎药,赵禥命大,还是活下来,不过因为打胎药的影响,智力方面实在不行,有些弱智的味道。

    当初宋理宗赵昀准备立赵禥为皇太子,左丞相吴潜反对,就是考虑赵禥的智力有问题。

    其实宋理宗赵昀也有这方面的担忧,赵禥智力方面存在问题,他也发现了,故而集中了天下的名师,教授赵禥,无奈赵禥实在是不开窍,有些时候气的赵昀发晕。

    不过赵家留下的血脉,也就是赵禥,赵昀无人可选,加之多年对赵禥的培养,相互之间也是有一定感情的,故而宋理宗赵昀最终听从了贾似道的建议,立赵禥为皇太子,且贬斥了持反对意见的左丞相吴潜。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贾似道是聪明人,发现了皇上的缺陷,更是发现皇上异常的好色。

    皇上常常因为在后宫娱乐,忘记上朝的时间,也从来都懒得批阅奏折,这一切都委托给了贾似道,必须要批阅的奏折,居然交给了四个最为得宠的嫔妃回复。

    贾似道早就掌控了大权,不过前皇上宋理宗,还是有着几分的清醒,贾似道有些时候还需要注意,不敢得罪宋理宗,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新任皇上完全依赖他,对于如何处理朝中事宜,根本没有谱。

    十一月十五日,皇上登基刚好一个月的时间。

    已经进入到严冬季节,不过京城的气候还不是太冷。

    一封加急奏折,送到了京城,这是两淮制置使吕文德送来的加急奏折。

    淮南西路所辖永丰的寿春,濠州所属的钟离两地,遭遇蒙古鞑子的进攻,蒙古鞑子的进攻异常的骁勇,守城的军士已经无法抵御,恳求朝廷派遣大军驰援。

    谁都知晓寿春与钟离两地的重要性,这里是大宋最为前沿的地方,淮北悉数被蒙古朝廷占据,而凭借着淮河之险,宋军与蒙军在淮河两边对峙,寿春与钟离,就是大宋最为前沿的阵地,一旦这两处城池被攻破,则两淮都要遭受到重大的影响,甚至庐州与建康府城,也有可能遭遇到进攻。

    这两路进攻的蒙古鞑子,正是蒙古亲王哈必赤以及万户长、都元帅拔突儿率领的大军。

    进攻利州西路的张柔慢吞吞的,迟迟不愿意发起进攻,可进攻两淮的哈必赤与拔突儿就不一样了,他们信心满怀,恨不得拿下大宋的京城临安,而且他们率领的大军,以蒙古铁骑为主,新附军只是补充,他们率领的大军达到了五万人,其中两万蒙古铁骑。

    实力如此强盛的大军,所到之处应该是所向披靡。

    发起进攻的时候,哈必赤与拔突儿兵分两路,哈必赤率领的三万大军,拔突儿率领的两万大军,哈必赤发起对寿春的进攻,拔突儿发起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