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才卦师-第7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剑南,我怎么看,都觉得这只青铜鼎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令狐芸有些不解地道,“为什么你一直对这个东西念念不忘?”

“东西?你根本不懂这东西所象征的意义。”范剑南平静地道,“一言九鼎,问鼎天下,有太多的传奇集中在这九只青铜鼎上。而我刚才也一直在思考这鼎器上的变异纹饰,很可能这也是巫文的一部分。”

“你是说这些飞禽走兽,山川地理,也是巫文的一部分?”冯瑗神色一动道。

令狐芸却摇头道,“我对巫文的样式算是很熟悉了,我怎么没有看出有相同的地方?”

“是的。这些纹饰图案和令狐家族谱上的巫文绝不是同一个类型。但是我却敢肯定他们之间有相通之处。”范剑南低声道,“我来问你,巫文所处的年代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

“这个你难不倒我,巫文的出现应该是夏代前后,盛行于商,而在周代逐渐绝迹。”令狐芸回答道。

“没错,这只九州鼎就是在夏的立国之初所铸造,这和巫文的流行的年代是重合的。而且你想过没有,为什么圣章兄弟会的人会了解关于巫文的传说?即便是在中国术界,知道巫文的也只有极少数人。中国历来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国家,而一群身在海外的术者后裔,又是通过什么渠道得知巫文的一切,甚至比巫家和令狐家这两个传承巫文的世家还要了解。你能告诉为什么?”范剑南看着令狐芸道。

“这个……”令狐芸有些沉默了。

“你是想说这九州鼎就是西进术者研究巫文的起源?”冯瑗有些惊诧地道。

范剑南点点头道,“我能够通过术力来感受到这只青铜鼎上的一些隐藏信息,而这些信息汇聚在我脑中,所形成的残破画面,应该就是当年的西进术者,也就是圣章兄弟会的前身。所以我敢肯定,这只九州鼎也是他们当年带出来的。难怪九州鼎的传说只存在于历史上,事实上自秦汉之后,就再也没有人看到过。所有的史书上也再不见关于九州之鼎的记录。”

“因为他们被一些术者藏了起来,后来又辗转通过西域运到了欧洲?”令狐芸皱眉道,“我怎么听着有点太玄了。”

“一点也不玄。你想想,这鼎是国之重器,象征天下权柄,天子之藏,只有进行重大祭祀的时候才会使用。而这种祭祀活动,在那个时期通常是由巫术者来主持。到周王朝被灭,秦王想寻回九鼎,却发现这九只鼎已经不知去向。你认为谁有资格接近这些鼎器,又是谁有能力带着这些鼎逃离?”范剑南反问道。

“你是说,那些负责皇家祭祀的巫术者。”冯瑗立刻道,“是他们带走,并且隐藏了这九只青铜鼎。不过我也听到过其他的说法。”

“哦?什么说法?”范剑南皱眉道。

冯瑗叹息道,“据说东周王室在衰落的过程中,各个实力雄厚的诸侯国,虎视眈眈,力图取周而代之。象征王权和天命所归的九州鼎,自然成为各诸侯必欲夺之的稀世国宝;此时周王室财政困难,入不敷出,于是销毁九鼎以铸铜钱,对外则诡称九鼎已不知去向,甚至说其中一鼎已东飞沉入泅水之中,免得诸侯国兴兵前来问鼎,自找麻烦。”

范剑南摇头道,“这绝不可能。这九州鼎的象征意义是整个天下。东周王室即便是再穷困窘迫,也不可能熔化九鼎来铸钱。因为九鼎在,就象征东周王权在。九鼎失去,等于是周天子放弃了身为天子的身份,不再是天下之主。所以东周王室绝对不会这么做。这就好比当年的满清八旗子弟,即便再穷困落魄,也要摆着爷的架子。出身地位,在古代远比我们想象的重要。”

“也许吧。”冯瑗叹息道,“不过谁能想到,这曾经辉煌无比的国之重器,竟然埋没在这异国的地下陵园之中。”

范剑南点点头,低声道,“我之所以这么肯定这鼎上的纹饰和巫文有关,还有一个根据。”

“哦?还有什么?”冯瑗小声道。

“刚才碍于赵平元在场,有些话我没能说。这只九州鼎上的飞禽走兽和山川地理,虽然不是真正的巫文,但是其原理却和巫文相同。”范剑南眼神闪烁道,“都是通过象形的手法,以形化意。把无形的术力流动轨迹,演化为了具体的图形纹饰。我早就把这些纹饰全都记下来了,刚才我们在外面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你能够解读这些青铜鼎上的纹饰?”令狐芸怀疑地道。

“不能这么肯定,但是值得尝试。”范剑南沉声道,“而且这个鼎的摆放位置有些特别,你们仔细看,这个鼎并非是放在这个石殿的正中位置,而是有些偏离中轴线。这样摆放显然也是有特殊用意的。”

冯瑗看了看周围,又看了看石殿大门正对的位置,点点头道,“好像是的。”

范剑南沉思片刻,用手在地上大致画了一个方位图,突然抬头道,“我知道了,这个鼎这么摆放是有根据的。九鼎代表了天下九州,也就是说它是按照九州的方位顺序摆放。而从这个鼎的方位来看,应该就是九只大鼎之中的青州鼎。这样一来就能够解释很多问题了。”

“你明白了什么?”令狐芸连忙道。

“大禹的时候,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这个鼎的摆放位置,则暗藏了九州方位。这个鼎所在的位置是青州,那么象征中原位置的豫州方位,应该是这里!”范剑南指着地上画出的图形道。

“豫州的方位有什么特别之处么?”令狐芸不解地道。

“豫州是指河南地区,历史上的中原腹地。也是中州和中国这个称谓的由来,在九州之中有特殊的意义。如果这些西进术者真的是当年周王朝的巫者遗族。那么中原河南就对于他们有着特殊的意义。”范剑南果断地走上前几步,四处观察了一下。最后又皱眉在原地踱了几步,低声道,“就是这个位置。”

他伸出了手,在石壁上敲了敲,微微一怔,随即面露笑意,“我果然没有猜错,这里还有一个入口。”

他的手指在地上画了一个圈,又在边上连续画了一个卦符。再次敲击着坚硬的石壁。这时空气之中突然出现了一点轻微的震颤,然后这一点术力波动在快速逸散。这坚硬的石壁,却在这一点波动之中变得四分五裂。“哗啦”一声坍塌了一大片,里面果然露出了一个高有两米多的洞口。

范剑南的声音抑制不住地兴奋,低声道,“没错了。这里才是圣章兄弟会真正隐藏的地方。先知的预感并没有错,只是他的预知虽然精确,但却不受自我控制。所以他能够预见到我们来到这里,却也说不清楚我们在这里能够找到什么。”

冯瑗小声地道,“这么说这个洞口里面也许就是兄弟会那两位主事者的墓**?”

范剑南用手摸了一下石壁边缘的地方皱眉道,“这不算普通的岩石,而是用石膏封堵起来的。看起来时间应该不是很久,也就是说,最近才有人进去过。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两个主事者的墓葬了。”

令狐芸用手电照着里面,低声道,“里面好黑啊,看起来应该很深的样子。”

范剑南点点头道,“我其实一直在奇怪,我们在图书馆看到的那份墓园图纸的手稿上,有一个并不是很明显的墨水印记。原本我还以为是当初绘制这份图纸的人,无意之中滴落了一点墨迹。不过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么简单,而是那个人刻意留下的线索。因为那个墨水印记的地方恰好是这个洞口的位置。”

“那我们要进去么?”冯瑗小声道。

范剑南点点头道,“你们跟在我的身后,小心行事。现在谁也不清楚里面的状况,一切都只能靠我们自己摸索了。千万不要随意触碰什么,也不要随意走动。一定要跟在我的身后。”

“行了,我知道了。”令狐芸忍不住道,“你这么像我婶婶一样啰嗦。”

“别误会,你就算是想送死我也不拦着,我只是不想你把我们都给害了。”范剑南叹了一口气道,“所以我求你尽量安分一点。要表现个性也等出去了再说。”

说着他们三个人打着手电筒,向石壁之后的洞**深处走去。

第1127章乌木棺材

这个洞**的深处并没有像他们想象得那样阴森恐怖,反而像是一个很平常的居所。

床,桌椅,石台一应俱全。在靠洞**壁的一处甚至放着一排书架,只不过似乎是因为年代久远,有些书架早已腐朽,歪倒在一边,一些古旧的书籍也散落在了地上。

范剑南走过去,用手里的电筒照了一下这个密室四个角落摆放的灯盏。他微微皱眉道,“这灯盏里有油,很显然不久前有人曾经来过这里。”

“剑南,你看那里。”冯瑗有些紧张地道。

范剑南的手电顺着她所指的方向照过去,只见在一侧的木质屏风后面摆放着几口棺材。令狐芸和冯瑗一样,早已紧张地抓紧了他的手。范剑南苦笑道,“你们不要这样好不好。你们这样死死拽着我,真要发生点什么的话,我都来不及动。放心吧,没事的,不过就是几口棺材而已,我们刚才在外面见到的还少么?”

说是这样说,冯瑗和令狐芸却似乎没有一点要放开他的意思。女人终究只是女人。范剑南无奈之下,只能任由她们拉拽着。不过范剑南并没有马上走过去看那几口棺材,而是用打火机点燃了周围的那几盏铜灯。微弱而晃动的油灯光芒下,他们缓步走到了屏风之后。

范剑南看着整齐摆放的三口棺材,微微有些皱眉。因为这棺材的摆放位置非常奇怪,并没有像一般的那样并排放置,而是棺材与棺材之间首位相接,构成了一个三角形。

这绝不是随意摆放成这样的,而是经过精心布置的。但是为什么要摆放成这样,范剑南却一无所知。他只是一个卦师而已,对这些古代葬仪并不了解。但他可以肯定,即便是让林钟秀来,她也未必见过这样古怪的阵势。

棺材似乎和外面的那些灰色石棺完全不同,而是一种通体黝黑的棺材。看不出是木头还是金属,又或者是某种石材,总之,手摸上去有一种冰冷的感觉,就像是死亡本身。

“这是什么棺材,怎么感觉这么怪异?”令狐芸皱眉道。

冯瑗壮着胆子用手摸了一下,有些惊讶地道,“这是乌木?”

“乌木?”范剑南忍不住道,“我只听说过红木家具或者楠木棺材,这乌木又是什么?”

“说乌木你或许没有听说过,但是说阴沉木,你应该知道。”冯瑗解释道,“阴沉木兼备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韵,有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之称。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长达成千上万年炭化过程形成乌木,故又称炭化木。”

“我好像听说这个,这东西似乎很值钱。”范剑南忍不住道。

“何止是值钱,中国历代都把乌木用作辟邪之物,制作的工艺品、佛像、护身符挂件。古人云: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这么大的乌木棺材,简直难以估算其价值。”冯瑗忍不住道。“如果这些乌木都是真的话,那真可以称得上是穷奢极欲了。”

“那是自然,圣章兄弟会在欧洲数百年的历史之中,扮演了后台操控者的角色。所积累的财富,只怕连梵蒂冈的教会资产都未必比得上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