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吧,别累着了。”严父挥挥手,却将那包种子仔细收好单独放了起来,老鼠也是要防着的,要是被坏了,哭都没地哭去。

    古青娅找到了玉米的种子,心里兴奋着,平息了好久才进入藏书阁,一下子找出几本书,里头仔细说了玉米的品种以及种植方式和碰到的虫害以及处理方式。

    不得不说,许多品种的名字很怪,除虫害的方法更是奇怪,怎么都看不懂,不过她只要知道什么情况是病了的情况,施肥还是除虫,那就不是她研究的范围了。

    又将玉米的几种做法看了下,古青娅又继续去看书,太多的书了,除了自己感兴趣的,还要选一些对青禾他们有用的,也不是件轻松的事。

    古青娅后来想了想,到底没将有关自己和严素锦流言的事告诉古氏,反正也不是大事,就没必要让父母担心了。

    严父却跟古氏商量起自己的决定,让里长上报给县太爷,这是变相地刷下里长的地位,不受流言的影响,毕竟他们在村里生活,里长对自家的态度很重要。

    古氏没太大的意见,“不如,你将那肥料的做法也说出去,让县太爷决定,那么多人找你,你一个个地教多累人,排了先后顺序还要教人埋怨。”

    严父一想也对,其实这个做肥料的方法也不是多难,聪明点的人多研究下注意下就成了,献上去对自家只有好处没坏处的。

    “你说的是,我明日就去找里长,趁着还未出十五。”

    而里长家,氛围并不怎么好,先是被那媒婆气的,而后村里又传起古青娅和严素锦的流言来,真的是居心**了,现在谁不知道古氏现在是吴家最看重的人,虽没管事的名头,但实际上也差不多了。

 第186章 信任

    里长家很明白这些流言的目的,破坏自家和古氏的关系,也间接地破坏了自家和吴家的关系,总之层层下来,在县太爷那边的印象肯定不好了。

    即使明白,却没有实际的办法来解决,束手无策。

    所以见到严父和古氏过来,里长一家是很惊讶的,而且看他们的样子,也不像是上门来兴师问罪什么的,心里都有些摸不准。

    古氏推了严父一下,就找了王氏去聊天,两人实际上还是有不少话题的,而且她还打算向王氏讨教,未来的里长夫人,各方面的能力可不差的。

    严父本来是个有些自卑,不善言辞的人,这两年也是有些许变化的,不过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被古氏一推,他不由笑着说道:“这个,叔,我有点事要跟你说,我们谈谈?”

    里长愣了下,“行。”

    严父掏出一个小油纸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头装了十粒的玉米种子,“这是荣安那孩子寄回来的种子,据说耐旱又高产,孩子信里也提了,上报给县太爷,我想了想,由你来是最好的。”

    “还有,你也知道,我和刘家的,不是弄了个沤肥的方法,最近问的人多,我也教不过来,索性一并交给县太爷,能推广开来是最好不过的事了。”

    里长家在县城也有铺子,做个小生意,但田地这些并没有丢掉,耐旱高产的作物,怎会不让人心动?

    上报给县太爷,他这个中间人自然也能获得少许实质好处,但实际上无形之中获得的更多,在自家处于困境的时候,严父送来的无异于一场及时雨。

    里长很心动,但是想到那些流言,还是要敞开来说的,免得留下什么隐患。

    “严木,我很感激你对我的信任,但是有个事你必须知道,现在村里在拿青娅和素锦两人的亲事比较,说的话并不那么好听。”

    严父愣了下,他并不傻,很快就想通其中的缘由,“叔,我和孩子他娘岂是听别人说啥就是啥的人,您就放心吧。”

    里长愣了下,而后拍着严父的肩膀,“好,好,你们有这气度,以后绝对比我们家好。”

    既然这事说成,严父也没马上走,而是跟里长说起开春的事,对今年年景的预计,蚕桑的收益等等。

    从里长家回来,严父和古氏说起女儿和严素锦的事,心里都有些不高兴,这其中本来没有联系,被有心人这么一说,那些言辞看着特让人不爽。

    “行了,去追究这个也没用,我们做好自己,嘴毕竟长在比人的身上。”严父现在对于流言已经能很理智地对待了。

    古氏点点头,决定对儿女几个耳提要命下,不要听了那些风言风语就冲动,落人口实,无视就行。大女儿是不用操心的,小女儿有些冲动,必须把事儿说得严重些才行,要不不知道害怕。

    而里长得了严父给的东西,稍微整理下,马上带着儿子进城了,求见县太爷,好在他以前的关系还有点作用,成功地见到了县太爷。

    实际上,齐秋生却是有些惊讶的,姜荣安写信有提过种子的事情,他还以为严父会亲自来,没想到竟然让给了太来村的里长。

    对于管辖下的一些事情,齐秋生还是很关注的,太来村里长家那点事儿很清楚的,最近有惊有各方面的人对自己进行暗示了。

    不过现在严父插了这么一手,倒是让原来的里长得了好处,而就呈上来的东西看,确确实实是有利于百姓的,推广开来,到时候自己的地方政绩肯定会添上一笔,指不定因此而升迁也说不定。

    齐秋生并不想理会地方上那些势力的争斗,更别说掺和进去,他一个县太爷,做好自己的事,任期满就是,牵扯太多,届时麻烦就多了。

    既然是对自己政绩有加分的东西,齐秋生当然是来者不拒,交给下面的人安排,正好能趁着春耕开展来,至于这新种子,还是让古青娅家种的好,姜荣安的信里说了,古青娅家是最好的选择。

    虽说不知道姜荣安为什么这么笃定,反正种子是他带回来的,齐秋生也没想乱指挥,不过还是要派个衙役去走一下,让人明白不能轻易动严父家地里的东西的。

    清明前,阴雨绵绵,严父早就将水稻种子给泡好种下,玉米种子根据古青娅说的方法,先催芽,再放入地里育苗,等涨到小腿肚的时候再移栽,成活率会高一些。

    与严父相比,古氏却更忙了,府城秦家派来几个人,要同古氏学习冰玉蚕的技巧,这些人都是秦家中能力厉害的,被派来三化县这个小地方,心里本来就不服气,更别说还要听从古氏的吩咐,那心里都憋着一口气,准备给古氏难看了。

    而古氏并不笨,在这之前,先跟王氏交流了一些意见,又跑去找吴夫人,讨论御下的一些小诀窍。

    吴夫人是个玲珑的人,知道自家依靠秦家是别无选择的事,但也不代表府城来的人可以在自己的地盘上指手画脚,直言跟古氏说,晾着那些人,不用赶着为她们讲,等吃够苦头了,就知道学了。

    有些下人总是认不清自己的身份,端什么架子呢,这么那么厉害还会被派来三化县找古氏取经?

    相比古氏的忙碌,古青娅却轻松许多,古氏不允许她今年再去熬蚕,一来辛苦,二来是熬蚕的人员有些混杂,既然定了亲,家里的经济也允许,就在家中看着弟弟妹妹就成。

    古青娅也乐得不用去熬蚕,她现在对那几样作物种子很有兴趣,每日都要去菜地里看几遍,很是用心。

    倒是刘冰冰那边,成功地将自家二嫂带进去,熬的蚕好的话,绝对又是一笔不少的收入,总归能缓清家里的压力,而且对于刘冰冰的亲事有很好的加分作用。

    在三化县这边,普通人家相看对象,熬蚕的能力可是一个重点,刘冰冰是古氏带出来的,古氏得了吴家青眼,冰冰又认真,已经有不少人注意到她,十四岁的年纪,是开始挑选的时候了。

 第187章 赔罪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今年的天气很好,降雨适中,温度适宜,无论是地里的作物还是桑树,都长得非常好。

    也因为天气没有急剧地变化,所以出现病蚕坏蚕的几率并不大,这本应该是一件好事,但是大范围都这样,这个消息就让人有些忧心了。

    蚕好出丝率高,那么世面上生丝的价格就要降低,损失的蚕户,除非像是吴家冰玉蚕这样的特别,或者像是天香县那样打出名气的,影响并不会那么大。

    总之,蚕丝的生计,实际上并不那么美好,无论是好还是坏,都是要担心收入与支出不成正比的事情。

    古青娅没特别关注这个,除了忙家里头的事情,她忙着看书忙着抄录,做该做的事情,那些她无能为力的事情,自有人去解决。

    谷雨后,又收到了姜荣安寄来的东西,里头是几根蔫蔫的桑树枝,此时已经过了最好的扦插时间,她咨询了严父之后,就种在了地头上。

    这段时间严素锦经常来找古青娅玩,两人一待就是一整天,两个姑娘友好相处让那些等着看好戏的人暗暗咬牙,咒骂她们太狡猾,不入套。

    “青娅,你家书真多。”严素锦最近都在看书,身为里长家的孙女,她好歹也学过一些字,不过平时不大喜欢看书就是,在古青娅这边,她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游记小记之类的,就渐渐上了心,遇到不懂的字还主动问。

    古青娅本来还担心严素锦会问她那些书籍的来源,以及字迹的问题,毕竟不像是刻印的,好几天都没动笔抄录。

    但后来发现,严素锦压根就不关心这个,也不和自己在同一间屋子里待着,就坐在外头的小天井里,自得其乐。

    古青娅感激好友的回避以及不过问,有些事情真的没法解释出口。

    玉米的出苗率达到了九成,其他种子的出苗率就比较低,有的甚至都不到三成,也不知道是种子的关系还是地域的原因。

    严父和刘父小心翼翼地地伺候着,分株移植,又有古青娅悄悄地给说一些知识点,后续死亡的植株倒是不多。

    而这个时候,齐秋生的强烈要求下,严父和刘父后面折腾改进的沤肥方法,已经被强制执行到村里的每户人家,面对新事物,不是没有人抵抗排斥的,但是官家有官家的优势,再有意见,也只能忍着。

    所以这段时间,严父和刘父在背后都不知道被人问候了多少次,他们折腾出来的东西也不是秘密,打听下很清楚的。

    倒是大姑父陈向南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消息,知道了严父种有外来的新种子,就提前过来打关系,要求不要将种子外流,由他来经手。

    对于这事,严父表示自己没办法做决定,毕竟是在官府那边留了底的,县太爷打算怎么做,谁又能清楚呢?

    陈向南表示理解,他只是抱着侥幸的心理过来问问而已,种子不成,但是作物成熟后的流向还是可以期待的。

    “你只是试种,官府那边顶多收一些上去,你留一些,剩下的就包给我,大哥,这事我不会让你吃亏的。”陈向南做的营生主要就是靠关系,如大舅哥的经历出人意料,他当然要抓住亲戚这层关系好好把握。

    严父微微皱眉头,有眼光的人并不只陈向南,到现在,已经有不少人跟他提过了,严二叔那边也不例外,但是这事他真的不能做决定,万一县太爷有另外的打算呢?

    “向南,不是我不愿意帮你,而是这事官府那边盯着呢,我给了你,不好交代。”严父顿了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