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乡村首富-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候心里就已经有数了。

因为如果没有他横插一杠子的话,根据历史应有的走势,马云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获得第二笔融资,而且这一次的数量远远超出第一次的五百万。

再到更后来,融资的额度也会逐渐增大。

张晨有理由相信,如果不是这一笔笔融资,恐怕阿里的发展根本就不会如此迅速,马云想创造一个惊人的电商帝国,恐怕还要有一番曲折。

不过现在,张晨同样有信心让阿里做出更令人震惊的成就。

“凭我手中掌握着价值二十亿人民币的产业!”

“凭我只有十五岁。”

马云点了点头。

是啊,有什么理由比这两个尖锐的对比更强烈?

没有。

十五岁的人很多。

拥有亿万家资的人也不在少数。

但是在十五岁就能够拥有亿万家资,还是自己一手创造出来的,却凤毛麟角。

张晨说的话并不夸张,这个数据并不是保密的,可以查得到,甚至张晨也能够出具充足的证据。

但是对马云和蔡崇信来讲,眼前的少年,脚下的房屋,还有窗外日新月异的白鹤经济特区,这些就是最好的保证。

看着不远处的那栋大楼,马云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最终双方达成的协议张晨甚至连讨论都没有讨论,便直接签字了。

合作协议的内容并不多,作为阿里的首席财务官和律师,蔡崇信为阿里和张晨个人的合作设定了严格的条件,原本他以为张晨会强烈反对,毕竟作为一个年少得志的天才,这样的条件实则难以答应,但是显然,他猜错了。

张晨非但没有提出任何非分的要求,甚至连股份上都没有做更多要求,根据张晨跟阿里之间的协议。

整个投资过程将会分成三个固定部分和两个预计部分,第一笔融资高达五百万美金,在两年内,将会提供另外一笔两千万的融资,而第三次则会融资一亿美金。

至于后面的两次,则会根据阿里的发展情况进行适当数量的融资,按理说在这样一份可谓算得上是庞大的投资计划中,张晨作为投资人,或者说唯一的融资机构,他至少一能够拿到超过百分之四十的股份。

按照原来的走向,软银的孙正义最后拿到了超过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但是付出的投资要远远小于张晨做的投资计划,根据后来的统计,软银用两点六亿的投资获得了阿里超过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但是张晨知道真正能够决定阿里走向的是马云而不是自己,所以他在放弃管理权的同时,根据合同的规定,他将会得到的阿里股份也只是刚刚达到百分之三十的数字。

并不是张晨不想尽最大的可能拿到更多的股份,在知道阿里将来必然会成为电商巨头的前提下,他要是不想那就是疯了,但是正是因为他知道阿里的结果,所以才会这样。

为什么?

音为他张晨是个人的名义,而非白湖湾集团的名义占有阿里的股份,不要说马云,就是将来阿里的内部股东,恐怕都会出现分歧。

可能唯一对张晨有利的就是确保股份永远不会被稀释的规定了,当然,这一条也是张晨的唯一一个要求。

合约签订。

不管是马云还是张晨,都在心里深深地舒了一口气。

作为投资的一部分条件之一,月半弯的那栋在建的三十层商业楼也即将在建成之后成为阿里集团新的集团总部。

对于将集团总部搬迁至白湖湾水畔的决定,不管是马云还是蔡崇信都没有反对。

尽管互联网对网络的要求比较高,索性的就是在白鹤并不缺少网络基础,在张晨的规划中,将来的月半弯将会拥有最全面的网络设备,将会建成中国最现代化的网络基地。

硅谷,并不只是在美国才会诞生。

融资阿里。

没有闪光灯的闪耀和记者的穷追猛打,也没有新闻媒体争相报道,一切都显得很平静。

如果不是想起被自己锁在密封的保险柜中的那份协议,张晨甚至难以想象到自己竟然挖了软银的墙角。

白湖湾的一切都在变化,快速地变化,任他风卷云涌,心湖中也难起波澜,五年的时间,沉淀了他心中太多的嘈杂和回忆,所有的东西都变得理所当然而不那么突兀起来,就像本该如此。

平静,祥和,青春又显得老练而沉稳。

傍晚的白湖沙滩。

高高的观景台围栏将这一片背靠着风的细沙紧紧包裹起来,靠近围栏的绿色绿的异常耀眼,在夕阳的血红色中分外醒目。

在追求发展的今天,没有人去注意这一片沙地背后隐藏的远景,踩在沙地上,咯咯的笑声时而想起,张晨光着脚板拉着小女孩在沙滩上玩得不亦乐乎。

蓝得透明而又清澈得万里无云的天空,浩渺而又风平浪静,只卷层层细浪的湖波。一抹银白色的沙海,被夕阳染透,沿着红色的幕布,在水天交接的彼岸,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壮观、令人惊叹,甚至心潮澎拜。

他不知道这里会建成什么。

但是,它有一个漂亮的名字。

它是一座城。

它叫月半弯。

172打出来的牌3/5(求支持求月票!)

(保底三更奖金八千字,还有两更是月票加更,今晚尽量码粗来,但是质量保证,小白码字比较慢,大家稍待!!老规矩,月票一定要猛一点,加更多多!!)

如果有人要问张文林是谁,可能在原来白鹤村的老村里,没有人会不知道,但是如果有人问张晨是谁,那知道的人恐怕并不多。

如今的白鹤,人多。

人多是一种什么景象呢。

就是每天从百城火车站和长途客运站到原坝头乡也就是现在的白鹤经济特区这一片,基本上都是车流如龙,车里也是人满为患。

说实话,如果不是白鹤区早先没有腾出手脚来搞对外交通建设的话,恐怕现在白鹤的建设和发展基本上就没有百城什么事儿了。

毗邻白鹤区,如果说百城没有任何优势的话,那肯定是假的,不用说分享白鹤建设和发展的经济总体红利了,光说产业化建设吧。

当初百城还是直接管理坝头乡的时候,乡里的主要产业供应,基本上都是靠百城运输过来。

在白鹤区发展的配套产业还不全面的时候,百城在短时间内的确是挣了很客观的一笔。

可以说,坝头乡的相当一部分供应市场几乎就是被百城吞并了,但是这一切在最近短短的一年不到的时间之内就都换了一个样。

白鹤的发展速度有些出人意料之外。

白鹤人接受的观念就是只要你肯干,做什么都不会吃亏,政府的投资公司会提供低利息甚至无利息的创业资金。

虽然早期的时候上级财政没有任何拨款。但是在设立经济特区之后,特区政府的待遇显然要超过宜城甚至是庐城。

来自中央和省里的双重优惠政策一下来。定量的财政拨款虽然没有具体到各项建设,但是最基础的交通设施建设经费中央财政还是没有吝惜。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白鹤对外沟通的三条高速公路就已经正是动工了,随着高速公路的破土,一条崭新的铁路线也出现在了规划的图纸上。

随着这一个个消息的传播和证实,百城人急了。

这一次是真的急了。

事实上,这也是白鹤人打出的一张新牌。

白鹤要发展就要扩张,但是怎么个扩张法,当初白鹤村张文林的做法给了现在的区府领导很大的启示。

那就是姿态往高里摆。

白鹤作为新发展起来的城市,基础建设在短期内跟不上那基本上是必然会出现的情况,但是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可能会持续很久。百城人也早就清楚。

所以在一开始白鹤开始建设的时候,条件较好的百城人就已经在白鹤去各个社区物色房子。

白鹤对这些人也可谓是来者不拒,人口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积累最快的一个方面,从一开始不到十万人,到如今特区设立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白鹤的实际人口数量其实已经翻倍了。

当然大量的人口还是以参与白鹤建设的工程人员和外来的商户居多,普通人人往往在这个时候很难意识到白鹤未来的形势,当然,机会往往也就是这么错过的。

现在的白湖湾集团。手里掌握着白鹤地区最多的建筑用地,大量的商业区和居住楼盘开建,以张晨手中还掌握的资金显然不够,但是老张家这么多年的积累在那里。

不要说白鹤了。就是在百城,宜城,任何一家银行都愿意贷款给他。这就是名声的好处,自然也谈不上是暗箱操作。

不仅仅在白鹤。

在整个南江省甚至周边地区。

白湖湾集团渐渐成为了一种旗帜。

白鹤村的快速发展和风云变幻一般的崛起速度。让白湖湾开始逐渐享受到早期投资的红利,现在基本上在全省境内以及周边地区谈到当地投资的事宜后。白湖湾集团很少会遭到当地政府拒绝。

但是,随着白鹤地区发展推进的速度越来越加快,基础设施开始整体进行更新,产业化更加明显和全面之后。

作为白湖湾的立足之地,或者说白鹤发展的前出基地,百城的地位就稍显尴尬了一些。

原本的百城,白鹤进出口的通道就在百城,可以说这是一条必经之路,但是在新规划的三条高速公路中,只有一条是贯穿百城的。另外两条一条是直接从白鹤的南部出发,去往南部沿海深圳一带。另外一条是径直背上绕道到宜城长江大桥的方向,基本上没百城什么事。

最重要的是,现在白城和白鹤吵得沸沸扬扬的铁路规划一事更是让百城人忐忑不已,因为白城的火车站是在郊区的一个小乡镇上,几乎是沿着宜城下来在边境县城交界的地方,距离白鹤起码有好几十公里,而且中间还隔着百城。

所以现在流传的方案有两个,一个是在原有的百城火车站的基础上扩张,改为白鹤站,纳入白鹤区的交通网络进行统一的管理,但是这样一来,百城基本上也就等于被吞并了。

第二种方案是在白鹤区的毛领河洲一带修建新的火车站,直接铺设连接宜安市铁路网和边界两个省份的铁路网络。

因为毛领一带无论是地势还是位置都极佳,位于长江沿岸地带,地势平坦,而且虽然是江边但是地质稳定,最重要的是这样一来会形成一个东西和南北交错的铁路枢纽,成本虽大,但是建设起来的作用不言而喻。

虽然再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设计时,中央和省一级的意见最终起到决定作用,但是作为车站的直接受益人,白鹤的意见显然是无比重要的。

在白鹤领导层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百城县政府也开始急了。

百城县委。

刘正方在一年前已经退休。

现在百城主持县委工作的就是原来的县长汪华。作为女性干部,汪华无论是在能力还是政治手腕上都不差。

但是无论是刘正方。还是汪华,他们最大的政治失误就在于失去了白鹤这个耀眼的明日之心。现在惋惜也根本就来不及。

当然,现在在汪华面前,还有一个机会。

白鹤村从一个村发展到如今的经济特区,名义上只是一个副厅级架构的行政区域,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中央的那位应该只是一个试探,将来白鹤真的异军突起,实现从农村到现代化城市的转型时,恐怕又是一座深圳。

如此罕见的机遇面前。如果百城人没有搭上车,恐怕后世子孙都会痛骂他们这些当权者。

所以在白鹤区交通规划的消息刚一出来时候,汪华就召开了县委常委扩大会议。

“大家都讨论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