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乡村首富-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水拉深了,石头秀眼看着一个女人就要别不住中间的网索,一个劲地往下滑。

张文明撑了条小舢板,用竹篙插在船尾的桩口自理顶住穿身,一搭手就把网索给拉起来,男人就是男人,力气大,张文明本身就是人高马大哈,在气力上张文林都要逊几分。

“海林,你使点劲啊,光吃饭不用劲儿!”

张晨撒开膀子都拉不住这边的网索,只好一个劲儿的网下倒,整个身子都压了上去,不得不说,这渔网还真不是一般人拉得上来的。

“我用力了!”

两个半大的小子憋得脸通红。

扑腾!

啪!

水面上,一团团水花炸开掀得老高了,就看那水花,估计也有个二十斤重的大鱼。

收获总是令人喜悦的。

到后来实在是拉不动人,坝上站着看热闹的人纷纷跑下来把两个小的赶到一边,三五下就把网给别住拉上浅滩围出一个半圆形的网袋子。

鱼太多了!

多得吓人!

黑压压的鱼脊背在水里横冲直撞,时不时就泛起一大片鱼肚白,个头大的鱼那脊背在水里看起来就是黑压压的一个黑影。

“文林,你这塘里的鱼不得了啊!”

“娘咧,这条鱼怕不是有几十斤吧,这是从江里渗下来的鱼种啊,你看还是红鲤。”

白湖的确跟长江相连。

这不是在瞎扯淡,是真跟江水连着,只不过中间隔着老大一条江堤,水闸开着,白湖里出现江水里的鱼种并不稀奇,这些年越来越少,要是放在以前没有江堤的时候,白湖里的鱼跟江水里就一个样。

这些年每当到开闸泄洪的时候,江里的鱼其实也会跟着进来很多,只不过相比较起来要少一些,大湖里面藏得大鱼其实比江里也不遑多让,张晨还记得后来队上有人网到过上百斤重的老鲤鱼。

光是那鱼肚子里的鱼籽就装满了两个洗脸用的鸳鸯盆,老张家这一网也可谓是抓到大鱼了,起码有四十斤重的一条红鲤在网兜里四处乱窜,力气大的吓人。

忙活了一整天,将近傍晚的时候才将渔网拉上来洗干净晾好,渔家人吃这碗饭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这些渔网也是异常珍贵,每拉一起网都要洗干净淤泥烂草,晾晒干净,检查破陋的网线。

张文明夫妇自从在老张家做工后,基本上也没怎么种过地,清闲了大半年的功夫,这一天下来也是累得喘不过气来。

石头秀这个女人,往日里的性格闲话肯定是要说不少,不过在老张家这脾气自然也就没了。

“秀红,这几条鱼赶紧拿回家杀了晚上吃个新鲜,回头要吃塘里还有得抓。”

“爱平嫂子,这也太多了,我拿一条就够了。”

刘爱平愣是让张晨和海林抬了整整一筐过去,足足四五条净是七八斤重的草鱼和青鱼,一斤来重的鲫鱼也有五六条,还有不少大黄丫鱼。

“明天让文明骑车送两条去海林他外婆家,家里吃完塘里还有。”

张文明从来不管这些事,老张家对他夫妇俩那自然是没话说的,现在正在跟张文林埋头在屋子里算账,每次拉网都要算个粗账,回头出货的时候也要记个毛账。

“文林哥,今年塘里起码要二十万斤,要不是乡里搞这个破事,白湖湾起码要拉几百万斤。”

白湖湾被乡里硬逼着承包出去,张文明还是有些气不过的,虽然当初老张家一时也拿不出那么多钱买鱼苗,但是至少也能撒个一半的水面,两年下来,不要说几十万,就是几百万恐怕也挣得下来。

如果是别人家自然另当别论,但是老张家不是那种小气人,到时候一年给他们夫妻俩十万块钱绝对不是吹出来的,平白无故地就少了这么一桩子好事,谁都会不乐意。

“文明啊,这事怎么说乡里也不能担全部责任,要我说吧,这事也是好事,白湖湾终究还是还给张湾了,今后家里这口鱼塘我肯定也没多少工夫管,我和你爱平嫂子合计了一下,等年底塘里的鱼拉干净了,鱼塘家里还继续承包,到时候你跟秀红夫妻两多操点心,把鱼塘整起来,往后我也不另外算你工资,给你们夫妻俩三成鱼塘里的收益。”

张文明一阵激动想说什么,脸涨得通红,张文林一把拉住他的肩膀,拍了拍手。

“你也不要觉得沾了我什么光,论起来,这张湾队上也就你家里跟我家里还有些血缘关系,往上数五代还是同堂兄弟,你家海林跟晨子将来也是个照应。

家里这段时间你们夫妻俩帮了很多忙,你爱平嫂子说了好几次要给你们加工钱我没答应,不是舍不得那点钱,是想让你们有个稳定家业,白湖湾照我讲,将来肯定有用,这里面的鱼塘也断然不会让外面的人承包,给你三成收益将来也是一份家业,你就不要客气了。”

张文明着实有些激动。

实在是不得不如此啊!

老张家这口塘子有将近两百亩水面,两年下来成鱼少说也有二十万斤上下,加上其他的水产,收益不说多,保守一些,扣除一二十万的成本,也有将近百万的收益,三成就是几十万。

无异于一个天文数字!

年收入三十万几乎上就等于新世纪头十年后年入几百万了,而且还是天上掉馅饼的那种。

能不激动吗?

96年末97年初三十万那绝对是一笔巨款,如果不是跟着老张家,那万万是不可能有这个可能的。

就是其他的鱼塘里,有哪家拿得出十几万买鱼苗,几乎上都是一家承包下来,七八家甚至十来家共同出钱买鱼苗,人多了收益自然也要均分的。真要分起来一家分个五六万也就顶天了。

“文林哥,有什么事要我做你就直接说。”

张文明是实在人,反反复复只会说这么一句话。

恰恰张文林就看重了这一点。

第六十七章做烤鱼?

“这东西靠不靠谱?”

张晨眼睛眨巴眨巴了好几下。

“爸爸,你自己说,我哪一次不靠谱了!”

张文林顿时不说话了,隔着桌子就是一个暴栗过去。

“老子问问还了不得了,别跟你老子废话,这东西你哪里看来的。”

原来张文林手上捏着的是一份张晨写了几天的商业策划书,抬头的位置,赫然就写着“白湖湾烤鱼商业计划书”。

“烤鱼是上次在报纸上看到的,商业计划是书上看的,你不信自己去看,书上都写着教你怎么开店,你自己不知道看还怪我瞎捉摸,白湖湾那么多鱼,除了高品牌肯定卖不出好价钱。”

“但是这烤鱼-”

“报纸上说是山城市的小吃。”

“小吃?报纸呢?”

张晨哪里在报纸上看到过,这才96年末,溪岭烤鱼都还没火起来,就更不说发扬光大的全州烤鱼了。

“早就不知道扔哪里去了!”

作为山城市的地方小吃,96年的时候可能没有人会预料得到,仅仅是不到十年后,烤鱼就将四处盛行,上至星级酒店,下到街边小摊位,随处可见。

但是现在,烤鱼却仍然是一种大部分都不知道的小吃,仅仅是一种小吃,远远还没有到后来那种都有发展成为主流食品的程度,这里面的商机张晨很有些期待。

白湖湾的水质由于远离工业区和城市,仍然保留着一开始的那种清澈,而在白湖湾里养出来的鱼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早先承包白湖湾的时候,张晨其实就想过烤鱼的事情,但是老张家那时候别说烤鱼了,就是连自家三间破房子都修缮不了。

现在搞烤鱼的机会成熟倒是成熟了,但是要拿这么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主意来说服老张同志,张晨自认为还是要花一些功夫的,只是这一次他绝对看错了。

张文林早就笃定儿子张晨这主意搞不好跟买股票和承包白湖湾一样是误打误撞的,但是看着手中那几张写得条理分明的策划话,心里绷着的那根筋竟然松动了。

“这烤鱼有人会做吗?”

张文林一句话说到了正题上,这也是张晨苦于无法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

在后来的市面上烤鱼的配方和做法虽然广泛流传,随处可见,但是真的能够做出不同的口感而且还要保证质量的却不多见,这也就是为什么烤鱼店那么多,但是真正做成连锁、做出品牌的却不多见的原因。

当然张晨现在的起点要远远超过后来的那些创业者,这就是他的优势所在。

肯德基为什么能够成功占领世界市场,事实上并不在于他的质量真的要超越所有同行,而是管理和创新。

“我们不会,但是山城市有人会。”

张晨说完父子俩就都陷入一阵沉默之中。

是啊,山城市有人会,这是事实,但是去山城市山高路远,张文林迟疑了。

“你确定这个烤鱼有前景?”

自从股票事件后,私下里父子俩谈正事的时候,张文林自觉地就会把张晨放在一个很对等的位置上。

“爸爸,不管到底有没有前景,我们都要搞一搞之后才知道,当初的白湖湾和买股票你都知道的,现在白湖湾里这么多鱼,你要搞村村通的话,白湖湾的鱼就必须要提高附加值,光卖鱼能卖多少点钱。

烤鱼不管是卖鱼,卖的是服务,是附加值,不光是白湖湾的鱼,我们白鹤大棚里产的辣椒、西红柿、各种蔬菜都能作为食材卖出去,而且卖的不只是市场价,还有高附加值。”

张文林闻言后就陷入一阵沉默,吧嗒吧嗒地点了根烟,整个屋子里都被熏得烟雾缭绕,张晨一把从他嘴上抽了下来,扔到地上踩了踩。

张文林刚扬起的巴掌还没落到张晨头上。

“总是吸烟对身体不好,旁边的人吸二手烟更不好。”

手放下。

“我马上去一趟山城,看看能不能把这事办成。”

张晨闻言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动容,老头子真的变了。

以往的张文林对然冲劲足够,但是不够心细,为人也不够果决,做生意数起数伏,可以说一直到张晨独立成人之后仍旧没有多大的起色,空有一身的抱负和胆子。

但是现在看来,或许是自己这根翅膀扇的风够大,又或许是张文林的境遇完全发生了变化,总之张晨很乐意看到自己老子身上产生的这种变化。

“你去山城市可以先到全州和溪岭这两个地方去找找那种纯粹的烤鱼店,先问问情况,看看各家有什么不同的,可以花钱把各家的秘方和工艺都买下来。

这些秘方和工艺我们肯定不能直接用,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东西拿回来我们自己琢磨,小姨夫和小姨不是在县里开饭店嘛,你把他们俩带去,让他们顺便学一学,回来自个儿琢磨。”

对自家老子交代事情,张晨毫不客气,张文林也不在意,只是拿了纸笔在那里记着什么,虽然儿子张晨很多时候做事说话都有些欠揍,但是张文林对张晨的信任已经超出了一般人能够想象的极限。

十一月末的时候,张晨回到学校的第二天,张文林就带着几万块钱在百崇上了去山城的国道,随行的人不多,只有张晨的小姨夫石卫兵。

他小姨爱琴前些日子也有了肚子,所以这次没有一起过来。

石卫兵不是坝头乡的,而是相邻的五岭乡人,张晨他小姨爱琴当初也是托人做媒才嫁的刚刚从部队转业不久的石卫兵。

石卫兵的性格有些内向,当初刘家老头子就是看上了他性格木讷不说话,为人老实,这才答应了婚事,要是看在条件上,只怕石卫兵家的条件还差了些,比老刘家还不如。

夫妻俩结婚后老刘家凑了些钱过去,让他们在县里租了个小门面开饭店,石卫兵以前在部队当兵的时候是炊事班的,从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