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一九九八-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实在话,对于商人来说。淘包肯定是他们最愿意最需要的东西了,特别是支付宝作为淘包公司实现盈利的撒手锏后,七天的周转期创造了一个免费周转资金的网络银行,这简直就是给自己打造了一个随时调用资金的金库了。

不过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结果只会让富人更富,穷人更穷,加速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的态势。李伟之前没想到搞这个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怕被人戳脊梁,怕人说自己拿老百姓的钱打造出一个供自己透支金钱的血库出来。

而且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其实实体经济带来的效益肯定远远强于淘包的,因为一个店或者一个工厂的繁荣很有可能带动一条街,甚至一片地区的消费的,比起那种连面都不用见的网络交易,这种利益对地方的经济发展的帮助明显看的见的。

而且虽然淘包喊着免费的口号,让更多的年轻人不用起步资金就能自己做生意,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李伟一直觉得这个模式大力发展似乎有点畸形的意义,当然这是他个人的想法。并不能当作真正的参考的。

反正直到李伟重生的时候,这个国家还在为这个虚拟网络经济呐喊。李伟并不觉得这个东西真的很好。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来说,它实际的意义也被过分夸大了。反而有种因为这个东西牵涉了太多人的利益了,所以才被捧起的感觉。

李伟他们要搞这个东西,想要发展起来,捆绑太多数人跟着自己一起摇旗呐喊,这个是必须的。要不然很有可能就会成某些人嘴里的肥肉,直接连皮带毛一起吞了。而把这个东西搞起来后,自己将会成为前世的自己诟病的那种人,这是他最纠结的事情。

如果贺建华的女友不来那么一手的话,李伟或许还下不了这个决心。现在他反倒能接受搞这个东西了。在李伟心里,与其让这个东西掌握在某些人手里圈钱,还不如让它掌握在自己手里更好点。

“在网络上,其实往往免费的东西是最贵的,我们使用免费的目的是通过免费来了解客户的需求及市场的真实需求,来证明企业和业务的价值,同时也是一个跟客户的磨合过程。通过免费我们能吸纳更多的人气,让我们在对手还没壮大起来的时候抢先把资源垄断到手,然后迅速的壮大起来,这是一个网络企业能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的最好捷径。

至于你说的收回成本就更简单了,拥有足够的人气后,支付宝设置的资金周转周期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利润点。你可以想象下,假如每天有一亿的资金留在我们手上,七天里能产生的利益就可想而知了。而实际上等淘宝被大众熟悉后,它每天留到我们手上的资金远远不止如此的。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设置开店商家竞价排名,钻石展位啊,增值服务以及广告等等来收取利润的。这也是一笔不少的来钱方式,单单就这笔收入,在我们的平台拥有足够的人气后,你会发现,我们曾经的投资可能只需要一年就能完全收回还能获利了。”看着李小琳,李伟把一些计划上面没有列举的东西说了出来。

“其实我不担心这个东西挣不到钱,我担心的是这个东西以后挣到的钱太多了而让人眼红,如何守住这块大蛋糕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们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否则我们可能被某些人吃的连骨头都不剩的。”

第两百零五章家里来的电话

“这个好说。蛋糕太大了我们可以分些给别人吃嘛,只要舍的放弃一些东西,拉入更多的人进来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在当今的环境下,大多数人的利益就代表了保证,这个计划我愿意加入。”

老钟听了李伟说的这些后第一个就点头同意了,作为一个商业家族出来的人,他一眼就能看出这个项目的巨大利益,他甚至有了把自己家族的人拉些过来一起分蛋糕的想法。有了他家族的加入,这个国家敢打他们主意的人就不多了,不过这要看李伟到时是什么意见了。

“我也没意见,其实国外早就有这种模式了,不过国内能发展成什么样我挺期待的。”黄燕也同意了,剩下的李小琳不用说了。同样是睡过,李小琳考虑问题的时候更多的会从李伟的利益考虑的,所以李伟决定做什么,只要是对的,她就会去支持的。

但是黄燕不一样,虽然也和李伟啪啪了好几次,她做什么都会从自己的角度去判断的。对于自己有利的事情她才会去做的,没有利的事情她绝对不会插手的,最多提出自己反对的意见,跟和李伟睡过一点关系都没有的感觉。

这让李伟有点蛋痛的感觉,总感觉自己和黄燕之间似乎就是炮友的关系了。其实他也明白,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东西方不同的教育模式和人文环境造就出来的结果,跟两个女人有没有喜欢过自己似乎并没多大关系。

“好吧,既然你们都同意了这个计划,那么明年春节一过我们就要上马这个计划,争取在年中的时候把平台推广出来。我们必须要快,抢在所有人都没发现这块蛋糕之前先把蛋糕占了再说。

我这边还有一个合作伙伴,年后到时需要他过来一趟。银行那边就需要老钟去跟进了。我们可以把银行也捆绑到一条战线来,其他的人,如果有足够影响力的我们也可以把他们拉入进来。”

李伟见三人都同意了,立刻就把这个计划安排下去,同银行和官员打交道的事情就让老钟去处理,他在市里和省里都有足够的关系。自己原本还在考虑张昭的事情。现在听老钟这么一说,让张昭加入进来似乎也不是什么坏事。

年后到时把张昭叫了过来让黄燕去跟进,拉人入伙的事情就交给黄燕来处理。李伟还特别的同老钟商量了下拉人的范围和规则,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进来的。特别是国外的资金,李伟对他们有种天然的抵制情绪,所以处理这些事情他不能做,只能让黄燕这个带着华侨身份的人去最合适了。

谈妥了两个大计划后其他的都是一些小投资了,这两年商场还有餐饮连锁加上刚刚兴起的房产给几人挣了不少钱,这些投资下去对于现在的产业后面的持续发展并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几人正要继续讨论下去。李伟的电话响了。跟几人说了声抱歉,拿起手机一看,电话是自己老妈打过来的,也不知道这个时候找自己有什么事情。李伟连忙起身走出房间,然后接了电话。“小伟,你能不能回家一趟?

电话那头李伟妈的声音有点急促,让李伟的心一下就紧张起来,这年尾的几天时间了。如果家里出了点什么事情就挺麻烦的,而且按照家里的风俗来说。年头年尾出事预兆也不好。“家里有什么事情吗?”

“不是我们家里,是你们小学时候的那个姓郑的老师。他得了很严重的病,需要动手术。他们家条件你知道的,两个小孩还在读书,一个读大学,一个读高中。他做民办教师的那点钱全部都给掏干净了,所以家里面现在拿不出那么大一笔钱出来做手术,正在到处借钱。”

李伟妈说到这里的时候有点犹豫“我叫你回家就是想问问,你在市里有没办法帮下你们的老师,毕竟郑老师教过那么多年你们三兄妹的书。人也不错,家里刚刚借了一万块钱给他们家。”

李伟妈说的那个郑老师李伟印象挺深的,就是村里小学的一个民办老师,教了十几年的书,对学校里面的每个学生都挺好的。拿着电话稍稍考虑了下,李伟问向电话那边“妈,郑老师得病的事情你怎么知道的?”

不是李伟无情,而是经过了元旦那件事情后,他现在本能的就对某些事情和人心有了戒备之心。有些东西如果被有心人利用了那就不值了,很可能自己钱白花了,或许还讨不到好。

“我原本也不知道郑老师生病的事情的,周围也没听人说过。前两天他家小孩放寒假了来我们家买鸭蛋的时候,我和他随便聊了几句知道的。今天在路上碰到郑老师的老婆,才知道他们家正在到处筹钱给郑老师治病。”电话里面李伟妈似乎有点感叹“郑老师在村里的小学教了十多年的书了,没想到到头来一场病的手术费用都不够,以前我还一直以为做老师的工资很高呢。”

听了老妈的话李伟扯了扯嘴巴,没有吭声。民办老师的工资能有多高?李伟最清楚了。再晚两三年,李伟自己前世的时候曾经就去附近的一个小学代了一学期的课。一个月五百块钱,而且还经常拖欠,李伟代了一个学期的课生生的拖了半年才发。

“妈,郑老师人现在在那里治疗?”没有同老妈讨论民办老师的待遇问题,李伟直接问起了郑老师呆在那个医院。

“好象在市人民医院,你直接去医院那边看看他也好。郑老师是个好老师,小伟,咱们家有条件帮就帮帮他们一家吧?”李伟妈在自家富起来后并没自觉的把自己划到高人一等的行列去,依然还是那个勤劳善良的农家妇女。

“恩,我知道了,等下我就去医院看看郑老师的情况。”李伟挂了电话后想了下,然后从自己口袋里面掏出一包烟,给自己点上了一支。他的心情有点沉重,民办老师的遭遇有多难,他最清楚。他们家这边还好点,后世媒体暴露出来的那些山区的民办教师的遭遇更难,但就是这些人,担负起了一班又一班的新时代的少年的培育。

第两百零六章探院

这段事情自己一直忙着各种计划,有些事情都忘掉了。如果不是因为郑老师生病的事情,他原来准备的一些计划都想不起来了。李伟原来就准备了一个计划,每年给自己整个镇上的各个民办教师补贴一些钱,直到他们转正为止,感谢这些年这些一直坚持在乡下教育一线奋斗的园丁们。

然后再出资一些钱当做无息贷款一样帮助自己镇上那些家里条件有问题的孩子家里,让他们能够继续读书下去,以后等他们工作了再慢慢还给自己。其他地方的李伟暂时没那么多精力,也没那个能力。

等那天他自己有足够的资本了,他愿意在全国所有需要支援的地方尽力进行一些支援。但是这些必须是他自己能控制能看的见的地方,把钱交给那些各种门的人去操作,他没那么多钱去浪费的。

现在,他先把自己家乡这边的搞起来再说,村里的那所小学也要修建了。是时候再捐一笔钱把自己村里的那个小学修了起来,要不然再过几年村里的小学破落下去后,那里就会成了村干部养猪的地方了。而村里的娃只能走上很远的地方,去别的村子里面的学校去上课。

市人民医院不大,李伟很快就找到了郑老师住院的地方,一个多人共用的病房。他们一家现在都在医院这边守着,郑老师正侧躺在床上睡着,后脑壳对着门外,他的老婆坐在一边发呆,两个小孩就坐在病床边上看书。

郑老师的老婆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人比较娇小,多年的辛劳让她的脸上爬满了风霜。现在又碰上了家里的重要支柱丈夫病倒了,昂贵的医疗费用直接让她头上又多了不少华发。发呆眼神中时不时的会跳出一些绝望的东西出来。

李伟一生中最讨厌的地方,医院必须排第一。前世的他虽然在企业交着医保什么的,但是他不是城市户口,他的医保报销的只有大病治疗,而不是和那些城市户口或者一些其他好的企业一样,医保是那种可以报销所有病种的那种医保。

他的医保可以定点挂在一些社区医院那里统筹。但是这些医院的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