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悠闲小地主-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伤得怎么样了?在那家医院?”

苏父一听大姐夫居然是因为赌博输了钱想出这么一个抵偿的办法,不由得来了火气。大姐夫自己不争气,居然回家拿自己的妻子出气,这实在是太没有道理了!

“还在中医院呢,头上缝了好几针。你大姐还好,你那二姐,非要你大姐离婚,如今正在家里和你大哥二哥闹,家得不可开交,唉,出了这样的事情,真是……”张书记说老泪纵横,各自心酸不知道如何言语。

苏青黛在一旁听了心情复杂,若是按照她的想法,大姨夫这样的行为,就等同于家暴,大姨这样跟着他耗着,一辈子就没有什么出头之日了。被丈夫打得进了医院,这样的事情如何能够忍受?倒不如趁早离婚算了,免得日后再遭受无妄之灾。

只是这样的想法是不能说的,外公和外婆年纪已经很大了,对于张家的面子问题看得非常重要。而女儿出了这样的事情,两老人恐怕也是非常后悔的,但是离婚这件事情,他们会同意的可能性却不大。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对于农村的女人而言,嫁人就是一辈子的事。嫁得好了一生幸福美满,嫁得不好,就是延续一生的不幸。这样的观念在农村人心中根深蒂固,不是那样轻易能够改变的。

清河村毕竟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子,在邵乡信息闭塞的地方,离婚这种事情是让村里人绝对不能接受的。一个离婚的女人,对于村里人来说就是一个笑柄,不用说改嫁,就是孩子都要背负巨大的压力。

如今大姨出了这样的事情,苏青黛纵然气愤,也没有想要插手的意思。虽然她很想劝外公外婆,与其让大姨和大姨夫这样折磨,守着一个没有幸福的婚姻,还不如早点离婚放大姨自由。

“现在大姨情况也不知道怎么样了,爸,我看我们先去看过大姨再商量其他事情吧。”苏青黛看出来,外公外婆两人紧张的样子,只怕大姨住院的事情他们也是无能为力,囊中羞涩不说,有两个舅母把关,就算外公外婆有心要帮忙也帮不上,只能干着急。

苏父听了这话觉得在理,收拾了点东西,就开了面包车出来,苏青黛和苏青城扶着外公外婆上了车,留下杨雪玲苏青叶和妞妞在家里,其他几人则到医院去看大姨。

才到医院,就看到表哥陈旭在住院楼下和一个医生哀求:“医生,再让两天吧,过两天一定把钱送过来,您先帮我娘看看病吧。”

那医生一甩褂子,冷冷瞥了陈旭一眼,嘲讽道:“现在是大年初二,没钱你们来医院治什么病?她那是脑震荡,你以为是感冒发烧流鼻涕?不愿意治就趁早滚蛋,别在这里耽误我们时间!”

苏父听了这医生不负责任的话,脸色顿时有些难看起来。二话不说就冲上去,把该缴的费一股脑都缴清了。那医生脸色缓和了一些,上下打量了苏父一眼,微微扯了扯嘴角,转身上了楼。

到了病房,就看到大姨昏迷着躺在病床上,惨白的脸上有一条长约两寸的伤口,缝了十多针,看上去很是狰狞。

外婆一看到女儿这个样子,当场就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骂大姐夫。

“晓表姐呢?”苏青黛留意到陈晓并不在医院里,心中觉得有些奇怪。这种时候她不是应该在医院照顾大姨的吗?怎么反倒不见了人影?

问到自己的妹妹,陈旭的脸色不由得有些酸涩:“差了医药费,晓晓去借钱去了……”

苏青黛想到之前那个口出恶言的医生,不由得暗叹了一口气,这个时候医生就已经开始这样无良了,和几年前比不得了。治病救人,远没有利益来得诱惑。

“去把表姐找回来吧,出了这样的事情,总是要找大人商量一下的。好在伤的不算太严重,只是如今大姨遭了这灾,不在床上躺个十天半个月是绝对恢复不了了。”

苏青黛对于陈旭没有多少印象,这个表哥在上一世的时候就一直资质平平,上学的时候就普通,后来在外面打工也只够养活自己。这一世他还在念高中,和苏青黛过什么交集。

苏青黛不记得陈旭,不代表陈旭不知道苏青黛。苏青黛就是大作家的事情,已经闹得人尽皆知,陈旭虽然不善于表达,但是有这样一个表妹,也算是件荣耀的事情。

可是因为舅母对苏家人不好,让苏青黛家和张家渐行渐远,到后来干脆断了联系。这让陈旭非常遗憾,如果张家和苏家还有那么一点感情在,他家走到这一步,苏青黛也没道理袖手旁观。

如今苏家为了自己母亲的事情挺身而出,让陈旭又是感激又是欣喜。有苏家人出手,他和妹妹就不需要去到处低三下四乞求人,也不用看着母亲的伤干着急了。

二零八离婚

大姨在当天下午就转醒了,看到张家外公和外婆就开始哭-家外婆没有办法,一面给女儿擦眼泪一面念:“我好端端一个女儿,被虐待成这个样子,这真是造孽啊……”

大姨一脸凄惶的样子让苏青黛心中发紧,摊上这样一个丈夫,大姨能有什么办法?离婚这样的想法她敢不敢有还不知道,更何况还有两个儿女,要她作何选择?

陈晓和小姨到医院,看到苏家人,愣了愣,倒是没有说什么,径直进了病房。

大姨还是那样没有什么生气的样子,小姨张银芝是个火爆脾气,见了火冒三丈,怒道:“就你这没出息的样子,三四十岁的人还怕个熊?他打你你不会还手?现在要死要活的装给谁看?过不了就离,我就不信离了那陈世美你还能过不下去!”

“你住口!”张家外公一听小姨一开腔就是劝大姨离婚这类话,气得浑身都抖了起来,“你大姐和你能一样吗?离婚,你让陈旭和陈晓怎么办?你说话也不用脑子!”

小姨被外公训斥顿时不服气起来:“我说话不用脑子,是,我不用脑子,但是至少是为了她好。你看看她三天两头被打,迟早要被那混账给折磨死!这像话吗?离婚有什么不好,陈晓和陈旭就快成年了,到时候他们爱跟着谁跟着谁,姐自己一个人过也没有什么大不了,至少不用这样躺在病床上!”

“你!”外公听小姨这样抢白自己,眼睛瞪得老大,指着小姨的脸,气道,“你诚心要气死我是不是?你是不是也做了打算,离了婚和你大姐过?”

小姨的眼睛里闪过泪花,看着外公哭道:“有什么不好?离婚了就离婚了,跟着个对自己不好的男人有什么活头?你们成天顾念着面子,面子能值几个钱?不如早点解脱。”

张家外公立在床边沉默不语脸色阴沉变幻,久久不曾开口。

小姨和大姨对视了一眼,猛地跪在了外公面前继续求道:“爸,你就同意了吧我和大姐不会在家里拖着您二老,大嫂二嫂那边我们也不会去打扰,我和大姐早商量好了,去盘个店面做小生意,我和大姐有手有脚,好好的非要靠那两混蛋做什么?只要您同意了离婚的事,我和大姐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外公没有说话只是深深地看着跪在地上一脸坚定的女儿,最后一声无言叹息。

小姨却是兴奋不已,知道父亲这是妥协了,惊喜地冲到大姨的窗前握着大姨瘦骨嶙峋的手,激动地道:“姐,爸同意了!爸同意了!”

陈晓在一旁看着,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要离婚的是自己的父母她的看法也是要听的,大姨朝着她看过来的时候,陈晓笑道:“我没有意见只要别把我嫁给那个三四十岁的老男人就好!”

小姨一听这话就气愤不已:“不提这个还好,姐你不知道,姐夫做的是什么混账事!他偷偷和那刘家订亲,把晓晓送出去。

那刘家庄你知道不?我去偷偷打探了,哪里是姐夫说的什么地主家庭,整个就是个幌子,诓着咱们呢!那刘家一穷二白不说,连房子都还是土砖房。

那个刘二赖子,就是诓着姐夫的男人,想娶咱们晓晓真是不自量力!”

外婆听小姨这样说,有些好奇的问道:“怎么,那刘家这样落魄?你姐夫不是说那家有钱吗?怎么现在听着完全不像那回事呢?”

小姨嗤笑一声:“您还指望能从姐夫嘴里听到句真话不成?那刘二赖子为了骗姐夫,不吹嘘吹嘘能引姐夫上钩?若晓晓真跟了那家人,那可真是有苦没处说了!”

大姨皱紧了眉:“可是,我问过人他们说刘家庄确实有钱啊,听说好几户都是养殖大户,种花猪出了名的,赚了不少钱!”

小姨听了这话没好气地道:“说你缺心眼你还真是,刘家庄那么大,出几个大户有什么稀奇?那刘家庄确实有个在外头当官,混得很不错的样子。但是这和刘二赖子家没有半点关系,那个穷亲戚没有几户富邻居?难不成还能指着那点关系攀上那富亲戚不成?你自己都是这个样子,还想着要把晓晓也断送在这上头?那刘二赖子可是吃喝嫖赌什么都做,不务正业的紧,比你家那位还要可恶!要我说,你家陈晓念的书多,将来嫁个有钱的女婿,还不是比这刘家强了千百倍?”

大姨听了这话沉默不语,苏青黛在一旁听着,心中忍不住感慨,张琴虽然过世早,却好在苏父是个疼女儿的,送她和妹妹念书几乎不遗余从未想过要回报什么。

农村人的观念,女孩子念多了书没有多大用处,最后还是要嫁给别人家的。陈晓念的书多,嫁给一个好一点的人家,左右不过是彩礼多一点。

陈晓在旁边站着一言不发地听着,苏青黛看她一脸迷茫的样子,心中对陈晓不由得多了一分同情。还只是一个小女孩子,结婚这样的事情,她如何接受得了?

“大姐,你也不用太担心,陈晓的事情,我们来帮忙解决。现在最重要的是先养伤,别的事情都慢慢来。爸妈你们先回去,剩下的事情我来处理,姐夫那边也不用担心,我去找人说通,欠那刘家的彩礼钱先还回去,晓妹子一辈子的事情不是儿戏,你们不能这样糊涂,到时候人家孩子怨的可是咱们这些做家长的!”

苏父今日陪着张家外公外婆来医院,就已经打定了主意要插手这件事,自然没有道理全身而退。

而且按照苏父的性子,他也不可能会袖手旁观。

苏父说着就从包里掏出两千块钱塞到了外公手中:“爸,这事您二老先别着急,只要人没事,没有什么处理不好的!”

外公怎么肯再收苏父的钱,奈何苏父一个劲儿坚持,外公推辞不过,只能收下。

回到家之后,苏父就开始和苏青黛商量张家的事。说到大姨和小姨要开店的事,苏青黛不免皱紧眉头。大姨和小姨念的书不多,对于生意经不是太精通,若是开个小店做小生意,就不能有太多弯道道,不然两个女人也应付不过来。

“是不是很不好办?若是不好办,那爸再想别的路子。”

苏父也知道这样比较为难,但是张琴毕竟和张家有过亲戚关系,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如今张家落魄,苏父没道理置身事外,不理不顾。

苏青黛摇了摇头,思索了一番:“不是难办,做小生意也是要有经验的,不然亏本的可能性很大。大姨她们两个女人没有经验,很容易被人骗的。咱们不可能一直帮她们,要让她们自己闯出一条路出来,这样的话,她们就能慢慢积累经验,好过我们一直盯着。”

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两人商量一番之后,认为在邵乡镇上开个南杂货铺子是最稳妥的。不过按照苏青黛的想法,等南杂货铺子站稳脚跟之后,再通过改造变成小型农村超市,这样一步步来比一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