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89红色攻略-第3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孤云点头,脑子里牢牢地把这些话都记下来。

想了想,他说道:“乌克兰那边,黑海舰队的霍夫林列出了行动计划表……”

李路停下笔,抬起头来,皱眉问道:“这么快?这老小子是耐不住性子了。”

叶孤云表情有些凝重,“嗯,李一诺传回的消息,他已经和莫斯科的几位军政大佬勾兑好,基辅那边的关系,列尼夫帮着打通。按照你当时跟他谈的,俄罗斯和乌克兰签署关于移交黑海舰队的协议之后,霍夫林会率领黑海舰队出港,到达红海,切断与莫斯科的联系,直奔咱们这来。当然,霍夫林会发布一条通告,宣布脱离俄罗斯,加入新成立的远东独立政府。”

李路沉思了一会,说道,“剩下的就是远东那边的事情了。他们能不能按照咱们的计划从俄罗斯独立出去,是关键。佐亚尼夫这个人,手段是有了,我就担心他野心不够大。”

说完,李路继续埋头去签那些本票。

犹豫了一下,叶孤云说道,“其实对于你想要把黑海舰队的几艘主力舰弄到手,我是持支持态度的。但是关于为远东独立提供资金上的资助,这个事情太大了,一旦实现,那可是改变世界格局的影响。我觉得还是要慎重一些好。”

李路再次停下笔,这一回他放下了笔,两手放在两个膝盖上,看着叶孤云好一阵子,才缓缓说道,“云哥,我能明白你的心情。”

他拿起茶几上的烟拿出两根来,递给叶孤云一根,给他点上,自己点上抽了几口,说道:“咱们和老毛子几十年来各种恩恩怨怨,意识形态上又是同一阵营,老毛子完蛋,其实不只是你,我心里也是很难受的。不过也仅仅是个人的情绪罢了。老毛子快死了,但是北方威胁呢,是不会就此消失的。你看老毛子的大儿子,摆出了一幅要霸占全部家产的架势,它最后肯定是击沉绝大多数遗产的。堕落之后,曾经的辉煌就会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所以,这个俄罗斯它迟早会成为我们的主要威胁。咱们和苏联有七千多公里的边境线,苏联解体后,中亚那几个国家独立了,咱们和俄罗斯也有四千多公里的边境线。”

“这么长的边境线,倘若两国的关系搞不好,得牵扯我们多少的兵力?”李路摇着脑袋说道,“从地缘上看,俄罗斯比美帝更具危险性。如果远东那一片能够独立出去,分裂成几个小国家。首先我们头顶的威胁就解除了,需要应付的,就只有西北那一段。外蒙那个穷亲戚,就不提了。”

“就冲这一点,就是背上千古的骂名,我也得把这件事情干好它!”李路说完,再次低下头去,拿起笔签起字来。

叶孤云甩了甩脑袋,把脑子里的那一丝个人情感甩出去。李路说得没错,能够为国家免去了未来来自头顶的威胁,千刀万剐又何妨?只是,他叶孤云的担忧也是没有错的。

纵然华夏和苏联的关系这几十年来怎么变化,核威胁啊边境冲突啊等等等等,说到根上,在两国人民心里存着的还是你是我徒弟我是你师父的这样的心理。印度稍稍越过一点边境,没说的,几个师打过去暴揍,越南要搞事,也没说的,几十万大军扫过去,就差点直奔他们首都去了。

老毛子呢,六十年代在东北那边也没少搞事,侵占土地这些事情也没少干。最后也只是小小的一个武装冲突,大家都憋着没打起来。这里面除了双方领导人的斗智斗勇以及军队实力的相差悬殊之外,何尝没有点“阶级兄弟情”。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所以人才会变得比任何一种动物都复杂。

这也就难怪了,历史上当华夏看到老大哥庞大的身躯轰然倒塌之后,心里涌出的更多是哀痛。

看着李路把最后一张本票签完,揉着有些发酸的手腕,叶孤云从公文包夹层里拿出两张照片,放在茶几上。

李路的目光落在上面,认真地看着。

“这一仗穿便装的,是我在欧洲司搞来的,里面这个女人是我们的人。”叶孤云指着另一张照片,“这是苏夏的半身军装照。”

李路一手一张拿起两张照片,放在一起对比着看。照片上的两个人相貌相差很大,看了这么久他都找不出共同点来。

叶孤云低声说道:“回国之后,我马上调阅了情报部八局的所有外勤人员的档案,没有和苏夏相吻合的。但是这一张照片我感觉和这个苏夏有点神似。这张照片比较特殊,她的代号是蓝色妖姬,在东德执行潜伏任务。后来任务失败后,发现她居然没有留下穿军装的照片,所以就用这一张能够看清整张脸的任务照片代替。”

“说来也巧,当时谢东流参加工作不久,分配到了本港的华新社,一段时间内是负责和她单线联系的中转站。”

李路拧着眉头,“这个蓝色妖姬现在人在哪?”

“牺牲了,东欧剧变的时候为了获取一份重要情报,暴露了。”

李路扭头看着叶孤云:“她是什么时候去的东德?”

叶孤云皱着眉头想了想,“86年前后,蓝色妖姬的任务档案需要部长的授权才能调阅,我不敢贸然请求授权。”

点点头,李路说道,“你做得对,雄部长的态度还不明朗,你在情报部,还得低调一段时间。”

随即,他若有所思,缓缓放下照片,端详着上面长相截然不同的两个人,“86年……这个时间点,却是和苏夏当时失踪的时间是吻合的。按照她现在的档案显示来看,她在德国留学四年,那就是87年左右。”

他忽然问道:“蓝色妖姬的掩护身份是什么?”

叶孤云知道他的意思,不过他很无奈地摇头:“我知道的信息,蓝色妖姬是德籍华人,在当地是以交际花的身份出现的。”

“交际花?”

第316章装甲营长的人选

叶孤云离开了南港,乘坐飞机直飞德国柏林。

此番他回国,一来是按时奉命回部里进行阶段性工作汇报,二来是给李路带回来了毛子那边的各路人马的情况。走的时候,除了带走一箱子李路签了名字的本票和李路对红色计划实施团队的指示之外,还多了一个任务。

查清楚这个苏夏在德国的情况,也就有了他直飞柏林而不是莫斯科的举动。

李路留下了叶孤云带来的那两张照片。他比叶孤云清楚的是,有一种技术可以改变人的相貌。几次交手最终死在李路手里的中情局特工伯恩,就用了这一手。

问题是,86年的医学能达到了改变人的容貌这个水平了吗?他没有答案,但是冥冥之中他感觉到,照片上的那个蓝色妖姬跟苏夏一定有关系。

不过,他的感觉很怪异——这么一个突然从纨绔圈交际花变成国防军上校军官的女人,在让他心里没底的情况下,却没有如同黄启发周伟文等人的那种威胁感。

确切地说,没有阴森森的意味。

也就是说,这个苏夏一定是上面某个大佬的马前卒,目的就如同她所说的那样——李路干不好701团的数字化建设。

摆明了车马来争夺701团主导权的,而且是专业对口得不行的军事信息化专业博士。这可比周伟文黄启发这样的不学无术的官僚要难对付得多。现在的情况却是,李路这样的人都搞不清楚她的背景,这里面的问题就严重许多了。

试问,李路这种背后杵着一个最高统帅部拨款委员会主任兼首都军区司令员的老爷子,前面自己手里还抓着情报部最重要的八局这股秘密力量,他都查不清楚背景的华夏人,只怕是没几个的。

哪得是什么级别?

一想到这个问题李路就头疼,事情在掌控之外的滋味着实是不好受的。问题是,就苏夏的身世,她根本跟家族关系搭不上关系。那么,唯一的解释只能是,苏夏,她用自己的某种东西取悦了或者说换取了某位大佬的欢心和信任,于是上位。

这是最现实也最有可能的一种可能性,放着苏夏这么一个扬名京城纨绔圈的骚狐狸,李路不这么想都不行。

只是现在这种情况,在叶孤云有进一步消息之前,李路只得小心谨慎地应对着。他也想得很清楚,不管是哪一派下来的人,只要不影响701团的建设,他就能容下她。

看了看时间,国庆节却是过去了五天了,因为周伟文的事情,接着是黄启发的事情,701团今年的国庆可算是过得无滋无味的。

办公室里,李路翻了翻日历,眉头是紧锁着的。周伟文和黄启发这俩蠢货把原定9月进行的全团机降训练取消,逼得李路不得不压缩年底的政治教育时间,把这个科目补上。即便如此,时间还是显得很紧张。

鉴于此,再加上701团领导班子的变动,促使李路提前让701团满编起来。这倒是有些让人想不通了,明明时间紧张,你还整那么多事?实际上,把缺编的部队组建起来,恰恰可以推动军事训练。

最重要的是,一连串的事情让李路意识到,必须尽快地把701团带出来。701团还是个草台子,就已经有人往这里伸手了。程家且不去说,死对头,老李家的事情都要参合一把。程老爷子这一病,只怕是没什么机会回到工作岗位了,程家二代三代,跑的跑调闲职的调闲职判刑的判刑,算是彻底完了。

黄启发呢,李路查出他背后的人还是不费力气的,就是军区参谋长刘华贤。在周伟文一案提供假证词、受贿,这两个罪名已经够黄启发受的了。刘华贤伸进701团的手算是给李路砍断了。

但是显然,李路并不打算这么轻易罢手。他接受了教训,打蛇不死顺棍上这种情况再也不能出现了。

所以叶孤云过来的时候,顺便把津海的耿恒带了过来,交给李路使用。

这些都是配合着701团满编工作来进行的,作为军事主官,李路的重心毫无疑问地放在了部队建设上面。

701团要满编起来,首当其冲的就是组建三营,也就会装甲营。

实际上,李路是按照美帝第75骑兵团为蓝本组建701团,但是不尽相同。考虑了自身的实际情况,他把三营定位为装甲营,是要装备主战坦克的。按照现代战争的要求,既然701团定位为快速反应类部队,要具备全球快速部署能力,装备主战坦克是不适合的。动辄几十吨的主战坦克是不符合轻型化部队的要求的。

但是!

701团担负的不仅仅是建设成为一支快速部署的轻型化部队的任务,还肩负着为陆军地面部队的数字化建设提供经验、树立标杆这样的使命。

不能说轻型部队搞数字化,重装部队就不搞了。那么,为什么就不能另外拿一支重装部队来试点呢?放在后世富得养了一票巨贪的华夏,造军舰都跟下饺子似的,这个自然不是问题。

但是,即便有李路的介入华夏的经济发展比历史上快了许多,90年代的国防军的军费也是很紧张的!

事实上,如果没有爱国基金会会在不断为拨款委员会输血,而爱国基金会的大部分资金是来自于李路的商业帝国,恐怕701团都没有出现的机会。

在军费有限的情况下,就得有变通的办法。李路能够想到的最周全的,就是把701团的第三营弄成装甲营,数字化装甲营级部队,同样能够为推广积累足够的经验和标准数据。

这也是李路为什么那么长时间都让这个三营空着,不管谁催促他都没有马上充实起来,原因就在这里。饭要一口口吃,活也要一步步地干。步兵营弄出头绪来了,再上装甲营。

而且装甲营的装备什么的配备,也需要时间。

统合考虑了各种情况,李路认为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