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89红色攻略-第3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忧无虑过完下半身的存款,你可要选择去华夏或者欧洲生活。”

瓦西里睁大眼睛,很惊讶地看着李路,随即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在车驶入使馆区之后,他才抬起头说道:“先生,我觉得自己还是喜欢战斗的生活更多一些,所以,我只能多谢您的好意了。”

“呵呵,我求之不得。”李路拍着他的肩膀,“还是那句话,一如我们之前谈的,咱们的合作长期有效。”

瓦西里有模有样地朝李路拱了拱手,然后说道,“先生,雅科夫先生那边传来的消息称,您对航天飞机很感兴趣?”

李路点点头,看着瓦西里。

瓦西里皱着眉头说道:“前些日子,偶然间听到一个朋友说起了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他们有意对这个东西下手,换一笔钱离开这里。”

李路的眉头轻轻跳了跳,问道:“你朋友是什么人?”

“他在莫尔尼亚设计局工作。”瓦西里不无感慨地说道,“设计局里面的小件,该卖的都卖了,不该卖的也被弄出来卖了。剩下的,就都是一些技术资料和大家伙。”

国家没了,单位前途暗淡,又再加上经济危机,卢布贬值,吃饭都成了问题。没有把航天飞机拆了卖,已经是很大的幸运了。这些大家伙,买主是很难找的,起码得是国家,而且还得是大国。

李路倒是来者不拒,这个暴风雪号鼎鼎大名,他原本是抱着能弄到手就弄到手,实在有困难就算了的心态的。现在瓦西里能搭上线,却是再好不过。

只是,还有一个问题。

李路兴趣寥寥地说道:“这个暴风雪号倒是不错,以后我的航空公司有意要进入航天运输领域。不过,暴风雪号和能源号运载火箭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缺少了能源号运载火箭,单单一个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对我来说,用处不大。”

瓦西里皱着眉头自言自语地说:“能源号火箭……能源设计局……”

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用不是很确定的语气,说道:“或许他应该认识能源设计局的人……”

第377章黄金搭档

站着茅坑不拉屎,说的就是李路这号人。

这厮坐着警卫组组长的位置,却把使馆的安全工作一股脑儿扔给洛叶,自己却带着老酒、杨柳二人到处疯去了。

第一次过来莫斯科的时候,李路带来了一大批人好几个团队。其中就有以情报部的名义从701团抽调过来的洛叶、周辰等人,洛叶本来负责的就是商业团队的安全,现在把使馆的安全保卫工作交给他,倒也是合适的。

得知李路要到莫斯科了,胡震天便早早地从东欧那边赶过来,整理莫斯科这边的情况,以便为李路的下一步决策提供依据。

抛开李路的私人商业团队,红色计划中的核心部分是军工,而这一部分的执行主力基本上是依靠两个团队在进行。

一个是李路的私人军团军刀团,军刀团显然不是简单的雇佣兵团,而实际上是一个幕后掌控者一个庞大的几乎覆盖了苏联国家乃至欧洲的情报网络的一个组织。

另一个则是国家力量,这一部分主要是以情报部中的李路系为骨干,背后有着整个国家资源的支持,这个团队负责的任务是最繁重的,参与的人数也是最多的。即便如此,能够让李路放心的把他放在掌控全局信息的,除了一个胡震天,就再没有其他人。

作为十八大王牌特工中的佼佼者,胡震天和于土星是最先进入李路眼帘的。从最初的反击邱家的行动到现在,表现抢眼。两人选择的道理也是不一样,胡震天致力于外勤,而于土星则成了情报部中的无线技术的大拿。

为了确保红色计划在绝密的状态下运行,同时即便某个部分泄露了,也不至于影响到整个大计划,李路采取的是每一个单位都是和上级进行单线联系。而胡震天是可是综合掌握各个单元情况的核心人物。

所以,红色计划在莫斯科的部分,现在究竟进行到了哪一步,出现了哪些计划中没有预计到的事情或者问题,都得胡震天亲自向李路汇报。

这一天,十几辆越野车组成的车队驶入了喀山,这个车队前后都是挂着俄罗斯内务部牌照的车辆,一路畅通无阻。

让人不由多看几眼的是,车队中居然还有一辆竖着卫星天线的通信越野车。

李路就坐在当中一辆红色汽车公司生产的陆地豪华越野车上。开车的是老酒,副驾驶上是杨柳,李路在宽敞的后排,右手边是一身便装蓄着小胡子的胡震天。这却是让李路不由多看了几眼。

他的几个心腹手下里,他最为倚重的是刘小光和胡震天,无独有偶都是年轻人,而且还很默契的喜欢蓄小胡子。莫非在外面待的时间长了,养成的习惯。还别说,留个小胡子倒是显得人成熟了一些,外表上。

胡震天慢慢地向他介绍着喀山直升机制造厂的情况,李路的思绪却有一半在三个小时前的驶过莫斯科街区的见闻上。

昨天下飞机的时候,李路直接就上了瓦西里的车,窗帘拉得结结实实的,没能看到外面的情况。

今天一出来,扫眼看去,赫然发现此时的莫斯科和几个月前的莫斯科有了如此大的变化。银行前的长龙以及面包店前的人头攒动,是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往日昂首挺胸目光坚定的行人,纷纷低下了脑袋目光迷茫。苏联还未宣布解体,生活在莫斯科的人们已经从首先发生变化的日常生活中体味到了。

不断贬值的卢布直接掀起了一场经济危机,这将是一场影响了俄罗斯长达二十年的经济动荡。

而这个时候,则是以红联银行为首的一批华夏财团动手的时候。他们联合国内的轻工企业,大肆向老毛子这边出口生活必需品,另一边开设了莫斯科分行,在俄罗斯国家银行的背书下,开始向民间发放信用贷款,并且限制了只能用于购买指定厂家生产的物品。

利用这种方式搜刮老毛子的财富……

“铁路那边已经安排好了,喀山这边一装车,专列就南下转到新欧亚大陆桥线,直接穿过哈萨克,从西疆进入国内。按照计划是存放于1号战备基地。哈萨克方面已经同意我们的专列拥有特别通行权,不过仅限于红色集团的货运列车。”

胡震天的声音终于还是把李路的思绪唤了回来,李路沉稳地点点头,抬眼看了一下车队绕过喀山市区朝着郊外驶去,转头看了看胡震天,问道:“喀山直升机制造厂那边有多少架?”

所有的数据都在胡震天的脑子里,他想都没想,很快就说道:“两条整机生产线,一条发动机生产线,二十架成品,八架半成品。全都是按照咱们的要求改进的米…171型。”

原来,李路过来喀山,是为了对米…171的最后验收。喀山直升机制造厂是米里系列直升机的主要生产商。对于陆军极度缺少的中型运输直升机,李路又怎么会忘记呢。他早早的在三年前就开始布局喀山,就是为了在美帝的黑鹰直升机停止供应之后,能够为陆军航空兵部队谋取到一种合适的能够适应高原气候的中型运输直升机。

陆航的改革带来的是大量的军用直升机的订单,悲哀的是,国内没有任何一家飞机制造厂能够生产直升飞机。就算是松花江那边的直升机厂和昌河飞机厂,也只能按照法国佬提供的技术生产海豚的国产型号z…9和超黄蜂的国产型号z…8。

无奈,红色集团旗下的红色飞机公司只能把责任扛起来。于是,在通过李路在美帝那边的关系,以及国内的一番操作,获得了西科斯基的黑鹰直升机制造技术开始加班加点研究之后,李路就果断地让红飞成立直升机研究所以及直升机分厂,进军直升机研究制造领域。

和美帝的蜜月期结束之后,李路就紧锣密鼓地安排了老毛子这边的事情。米里系列直升机是陆航部队的一个重点。他甚至让红飞的高工就米…17展开研究拿出了一个改型方案,这才有了米…171的提前出世。

今天是喀山直升机制造厂交货的日期,说是交货倒不如说是清空家产更为适合。在莫斯科、克格勃以及美元的共同努力下,喀山直升机制造厂的负责层几乎要把整个工厂都卖掉,包括众多的技术工人,全都打包卖给了红飞公司。今天这边的事一完,估计喀山直升机制造厂就会变成空空荡荡的厂房了。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项交易,莫斯科当局居然不知道。当然,这里面是有一些被美元砸到的高官不但装聋作哑,而且还提供了便利——这世道,姓叶的都在大把的捞钱,咱们这些人如果不趁机弄点养老钱,那就真傻13了。

不过,李路此行的真正目的不是喀山直升机制造厂,而是喀山飞机厂这块难啃的骨头!

能够让李路亲自上阵的显然是一等一重要的东西,这个喀山飞机厂又是何方神圣呢,暂且按下不表,且说这李路到了喀山直升机制造厂后,便看到制造厂的主要领导齐刷刷地站在大门口迎接,边上还有原克格勃喀山分局的特工站着,带队的赫然是久未露面的刘小光。

刘小光在这里出现,那么就意味着军刀团的人就在喀山。胡震天是不知道军刀团会在这里出现的,他不由看了李路一眼,不知道老大为何做此安排——喀山这边的事情是早就安排好了的,只等李路过来验收,下达装车命令。

下了车,李路只是和刘小光眼神交流了几下,便以红色集团特别代表的身份,笑呵呵地和那几个喀山直升机制造厂的领导热情地握手,一阵寒暄之后就齐齐朝设在厂子里的货运站台走去。

作为苏联重要的直升机生产工厂,这里的火车站台比一般的城市货运站台都要大都要完善。

远远的,李路就看见一排被拆掉了旋翼和尾桨的米…171机体,整整齐齐地摆在那里,而另一边,生产线已经整理打包,按照次序置放于遮阳棚下。上百工人在边上整齐列队,等待着装车的号令下达,就开始通宵达旦地开干,然后一直到把所有的东西都装上列车。

工程的负责人引着李路走到一架米…171旁边,首先指着机首的那个鼻子状的东西,说道:“先生,这是按照您的要求加装的机载雷达,保留了相应的接口和改进空间,未来升级可以换装更加先进的具有地形导航功能的雷达,甚至是火控雷达。”

随即,他指向机身两边的短翼,“加装的短翼,每一侧有两个挂点,可以挂载多管火箭发射巢。未来如果换装了火控雷达,这些地方可以挂载空地导弹的,各种接口都按照方案预留了出来。”

他还要继续介绍,李路却是指着发动机舱,问道:“发动机是什么型号?”

工厂负责人答道:“最新的tv3…117涡轴发动机,复合材料制成的桨叶,尾桨也根据您的要求换成了x型尾翼。”

李路这才满意地点点头,不是tv3…117发动机,米…171根本没有办法在高原上执行任务。至于其他,他还真的不怎么放在心上。困扰华夏几十年的直升机,和许多关键装备一样,瓶颈就在发动机。而直升机上面,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部位——桨叶制造。

仔细观察过直升机起飞的都会发现,旋翼转动起来是略微下垂的,转起来是微微上翘的。这意味着直升机的桨叶需要有一定的柔性,如何兼顾刚性和柔性,这玩意儿是非常考验制造工业和材料技术的。

以至于在固定翼战斗机上面当年还勉勉强强搞了一个j…8美男子,这好点的直升机直到二十一世纪步枪开始写这书的时候才有些动静。

最最令人难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