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号首长-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唐小舟才知道,他们在北京的这段时间,省领导中,分别有常务副省长彭清源、政法委书记罗先晖、副省长尹越在北京,他们并没有来看游杰。此前,还有宣传部长丁应平、雍州市委书记周昕若、副省长杨厚明等来过北京,同样没有去看游杰。后来陆续到京的领导还有夏春和、马昭武、余丹鸿、温瑞隆等人,他们也都没有看望游杰。元宵节过后不久,陈运达也到了北京,参加一个会议,只有他到医院转了一圈。

赵德良和游杰的会谈时间很短,只有二十几分钟,接下来去了中组部。唐小舟恍然大悟,不仅其他人在跑官,赵德良也在跑官。别人是在为自己跑官帽,赵德良却是在跑安排官帽的权力。难怪春节期间他在省里那么多事都搁置了,要急匆匆赶到北京来,他要跑的这个官,事关江南省未来的政局,意义非同一般。

赵德良进了中组部,唐小舟坐在汽车上等。这时接到一个电话,是池仁纲打来的。池仁纲对唐小舟说,我现在在国办,武蒙同志想请赵书记吃个饭。

唐小舟暗吃一惊,武蒙这个名字,他太熟悉了,当初,唐小舟在复旦大学读书,就听到过武蒙的名声。唐小舟是大一学生,武蒙已经大三,唐小舟进入大三的时候,武蒙已经去了北京。唐小舟也迷惑,池仁纲不是暗示说,他来北京,是为了看望房下的侄儿吗?那至少也应该是江南人吧。可武蒙并不是江南人呀,他们又是怎么扯上关系的?

就像各市委书记市长争相交结自己一样,各省委书记省长,争相交结的对象是武蒙。和武蒙一起吃餐饭,恐怕是书记省长们梦寐以求的,数载难逢,机会难得。赵德良应该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因此,他问,什么时间?

池仁纲说,武蒙同志的意思是今天晚上,地点由我们定。

唐小舟说,那好,你手机别关了,我和赵书记汇报后,再同你联系。

第二部第019章

赵德良从中组部出来,唐小舟第一时间汇报了这件事。赵德良显然要思考别的事,听了唐小舟的话,转过头看着他,有一会儿没表态。

唐小舟担心赵德良的脑子里被别的事塞着,未能明白这个武蒙的重要性,随便地将这件事否定,他便不可能再次提起,为了加深赵德良的印象,便又说,池主任的能量还真不小,连某首长的秘书都请得动。

赵德良一开口,唐小舟便知道,刚才那些话,赵德良全都听进去了,他之所以没有立即表态,是在考虑安排的相关细节。他说,你让驻京办安排一下,安排两个套间,档次要高。

唐小舟说,需要雷主任准备礼品吗?

赵德良说,礼品的事,我估计武蒙同志不会带其他人,万一带了,就给他们每人一份纪念品,驻京办的那个书签不错,看他们还有没有,有的话,就给每人一份。武蒙同志的礼品,我来准备。下午,你去一趟我家,我家里有一幅画,你去找雨霖拿来。

下午,赵德良的活动,唐小舟没有参加,他先和雷主任商量晚上的安排,又赶去赵德良家。程雨霖显然接到了赵德良的电话,等在家里,亲手将一件物品交给他。这件物品由一个白棉布袋子包着,里面是一只木盒子。这只盒子非常精巧,唐小舟虽然认不出木质,却也知道,仅这只盒子,就是一件古董,绝对价值不菲。用这么好的盒子装的画,那就绝对不是凡品。

跟在赵德良身边这么长时间,赵德良的绝大多数事,都不避唐小舟,实际上即使想避,也难以避开。对待送礼,赵德良是极其审慎的。在江南省,赵德良只收两种礼,一种是过年过节的时候,一些单位送来的购物卡一类的礼品,赵德良收下之后,交给唐小舟送给红十字会。另一类是某些物品,比如说茶叶、衣物之类。除了茶叶属于中品之外,衣物等往往是某次活动的纪念品或者某间制衣厂的试用品,市场价格通常都不会太高。他收到这类礼品,通常都会还礼。唐小舟知道,这种礼,赵德良不得不收,不收就将人家得罪了。至于价格或者价值较高的礼品,赵德良是绝对不收的。不收礼,并不等于赵德良不送礼,唐小舟陪赵德良进京,便常常和赵德良一起去某领导家里送礼,但赵德良所送是什么礼品,唐小舟并不知道详细。比如他第一次陪赵德良送礼,赵德良提去的是一只密码箱,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送的是什么人,唐小舟至今不知。

这一次,唐小舟是惟一能够弄清所送是何种物品的,有那么几次,好奇心驱使,他都想打开盒子看一看,最终,还是忍住了。

赵德良说武蒙不会带很多人来,这次他的估计显然错了,武蒙带来的人,虽然不是太多,却也非常特别,放眼一望,立即知道,应该是两家人。介绍之后才知道,果然是两家人,一家是武蒙和妻子刘朔雯,另一家就是池仁纲提到的堂侄池永严和妻子张玉敏。这是两个非常特别的家庭,武蒙和池永严都在办公厅工作,是同事。不过,办公厅太大,人数众多,如果没有特别的因缘,武蒙和池永严之间,很可能认识都难。池永严之所以与武蒙关系深厚,还有一层关系,那就是两人的妻子是姨姐妹,池永严的老婆张玉敏,是刘朔雯小姨的女儿。当初,张玉敏来北京读大学,住在武蒙家,毕业后,又是武蒙出面找关系,将她留在北京。在此期间,张玉敏认识池永严并且相爱,两人结婚时,由武蒙主婚。

池仁纲到北京的目标非常明确,希望通过堂侄池永严跑官。他早已经想好了办法,希望打出办公厅这张牌,由池永严请赵德良吃饭。池永严清楚自己的分量,知道他不一定请得出赵德良,便打出了武蒙这张牌。武蒙听说是家宴,答应了,来的途中,才知道还有一个不速之客赵德良。他如果当场变脸,立即离去,别人也拿他没办法。可这样做,有两大风险,一是和池永严的亲戚关系,从此结束了,二是得罪了一方大员赵德良。赵德良是省级大员中年龄较为年轻的一个,未来的前途无可限量,武蒙自然清楚这一点,发展这样的关系,对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

赵德良准备的是两个厅,见对方来的虽是两家人,却只有四个,加上赵德良和池仁纲,只有六个人,太空荡,赵德良便将唐小舟、雷主任、王丽媛以及另外几个人,也都安排在一起。此外,驻京办还有几个工作人员,加上武蒙的司机,安排在另一个厅。

席间,仅仅王丽媛代表驻京办,给四位客人送了一帧纯金国画书签,其他无话。晚餐进行中,赵德良向唐小舟招手,唐小舟走到他的侧后,弯下身。赵德良小声地对他说,等一会儿吃完饭,你安排其他几个人活动一下,我和武蒙同志单独坐一坐。

唐小舟将王丽媛叫到一边,将这个意思对她说了。

王丽媛说,你放心,那两个女人,交给我了。

唐小舟有点不放心,问她,你准备给她们安排什么活动?

王丽媛说,这你就不用管了。你们男人有男人的活动,我们女人有女人的活动。

回到座位,王丽媛端起面前的红酒杯,给两个女人敬酒,趁着这个机会,她对女人说了一番话,两个女人显然有点犹豫,面现难色。王丽媛不知又对她说了几句什么,两个女人顿时露出笑脸,显然是答应了。

第020章

时隔不久,几个女人便放下了碗,起身要离去。池永严问妻子去哪里,刘朔

雯说,我们女人的事,你管那么多干嘛?

武蒙说,她们女人的事,你管那么多做什么?不嫌累吧。又对几个女人挥了

挥手,说,去吧,注意安全。

女人们离开之后,晚餐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接下来,赵德良和武蒙起身,服

务员接受过唐小舟的指令,领着他们到了休息室。两人在休息室里坐下来。唐小

舟跟着进入小套间,将那幅画放在赵德良身边,然后向外走,刚到门口,见池仁

纲和池永严一前一后,准备进入休息室。

唐小舟暗想,这个池仁纲,真是不醒事。赵书记要和武蒙说话,哪里轮得到

你?你过来凑什么热闹?今晚的事做得原本挺好,池仁纲如果不识趣地闯进去,

别说赵书记对他的看法大变,就算武蒙,也会觉得这个人很不懂规矩,绝对不会

出面替他说话吧。毕竟池永严在这里,唐小舟不好拦住他们,故意说,池主任,

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池仁纲说,我们去陪赵书记和武蒙同志说说话。

唐小舟如此明显的话,池仁纲也听不出来,他不得不来硬的。唐小舟拉了池

永严的手,说,池处,隔壁有休息室,我们到那边喝茶去。说过,拉着池永严向

前走去。

池永严显然更明白唐小舟的意思,没有说什么,跟着唐小舟。池仁纲不甘心

,站在那里不动。唐小舟担心他独自闯进去,便也拉了他的手。他仍然不肯走,

说,唐处,我找赵书记还有点事。

池永严比他这个堂叔更懂规矩,伸手拉了池仁纲,说,有事以后再说,走,

我们陪唐处喝茶去。

唐小舟想,这个池永严倒是个懂套路的人,今后恐怕还有大好前程,只是这

个池仁纲,浪费了这么好的关系了。

赵德良和武蒙谈了近四十分钟,到底谈些什么,唐小舟半点不清廷。到了第

二天,唐小舟便感受到了这次谈话的成效。唐小舟给几位部长的秘书打电话,想

预约时间安排部长和赵德良之间的会见。以前,唐小舟常常干这件事,即使赵德

良身为省委书记,干这件事也并不非常顺利,部长们毕竟是大忙人,赵德良在京

的时间又短,双方往往难以约定时间。这次,他给秘书打电话,秘书说,好的,

武蒙同志给部长打过电话,时间已经安排了,几点几分在哪里见。到底是大秘,他的电话真是管用,赵德良的约见,一路绿灯。

直到正月十五下午,赵德良才不得不离开北京返回雍州。因为要赶江南卫视

的元宵晚会,赵德良破例没有坐火车,而是乘飞机回来的。省委的汽车等在机场

,接到他们后,直接将他送到广电山庄。除了赵德良没有乘火车之外,还有一点

变化,余开鸿没有来机场,而是陆海麟代替了。晚上,赵德良和陈运达坐在元宵

晚会直播现场后,唐小舟和陆海麟坐在角落的一桌,趁着这个机会,唐小舟问,

余秘书长去了哪里?

陆海麟颇有点神秘地说,好像去了北京。

第二天上班,唐小舟将赵德良一天的工作安排处理好,返回自己的办公室,

刚刚坐下来,有人来访了。

来人显得十分小心,先敲了敲门,听到唐小舟叫了声请进,进来之后,站在

办公室中间不动了。唐小舟原是想等此人到了自己面前才抬头的,等了片刻,没

有动静,觉得奇怪了,抬起头,才看到一张熟悉的脸。

以前当记者,唐小舟有个毛病,不会记人。他常常遇到一些官员,见了别人

一面,隔了很久,第二次再见,一出口便能叫出人家的名字。唐小舟简直是目瞪

口呆,觉得这人的记忆力实在是太惊人了。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郑规华。唐小舟

刚参加工作不久,某次采访团代会,认识了担任团省委宣传部长的郑规华。时隔

半年之后,郑规华已经当了团省委副书记,唐小舟再次见到郑规华,郑规华一秒

钟没有犹豫,叫出了他的名字。当时,他对郑规华的好感升到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