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鉴宝人生-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苦苦的思索,刚开始他还是百思不得其解,等他想到灵宝眼可以透视的功能时,才猛的一拍脑袋。自己真是傻了,这高足杯表面看起来很普通。但这很可能只是它的一层掩饰而已。

古人早就知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所以在古代。有些人因为祖上传承,或者是机缘巧合,得到了他无法保住或者不该拥有,但舍不得放弃的宝贝,会了保全它,就会采用各种伪装的手段对宝贝加以掩饰。

这些方法,有把好的变成差的,古老的变成当今的,或者干脆隐藏在一处隐秘的地方。比如果机关之中,这样就不会让眼红者盯上,便可以把东西安安全全的传承下去。

从古至今,隐藏的办法是千奇百怪,数不胜数,有些更是一个家族的独有法门,不过这些方法,许多都已经失传了。而比较普通的,就像是之前藏着竹石图的画中画。还有楚琛遇到过两次的“肚中堂”。

而眼前这只高足杯,根据异能给出的结果,还有这种似旧似新的感觉,不用说。应该也是被高人精心掩饰过的。

为了确定自己的判断,楚琛连忙又用上了灵宝眼,瞬间一只一模一样的高足杯。就浮现在了他的脑海之中。

接着楚琛按照灵宝眼的使用说明,把意识慢慢的渗入高足杯之中。不过他只觉得才渗透过了一层薄膜,就有一股赤金色的毫光出现在了他的意识之中。

根据灵宝眼的介绍。如果真的是一件有价值的东西,在脑海中的影像上,会根据其价值,发出各种不同的毫光,千万以上为赤金色的毫光,百万至千万以下为黄金色的,十万至百万以下为土金色,而十万以下则为古铜色。

而这只高足杯既然是价值连城的宝物,显出赤金色那是毫无疑问的。

楚琛收起异能,怀着激动的心情,仔细打量着这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高足杯,古人还真是厉害,没想到就那么薄薄的一层掩饰层,居然能把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改头换面变成了这副模样,还真是神奇。

“等等!改头换面?”

想到这里,楚琛顿时想到了一件已经失传以久的掩饰技法,它的名字就叫作“改头换面”,至于他怎么会知道这种绝技,其实也是在刘老的书房之中的一本杂记中看到的。

而上面说的这种方法的特点,恰恰和眼前的这只高足杯一模一样,都是掩饰层既薄,又能以假乱真。

这种方法的掩饰步骤也很简单,只需要先配制一种药水,然后把东西放进去过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再拿出来,趁着药水还没透,修整自然就可以了。

他原本以为那不过是编出来的故事而已,没想到现在还真的见到了这种手法掩饰的东西,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不过眼前这只高足杯的掩饰方法,是不是用的这种技术,还需要验证一下才行,而验证的方法也很简单,只要把这只高足杯放到水中浸泡个一个小时就可以了。

说做就做,楚琛把高足杯拿到卫生间,把洗手池里面放满水,然后把高足杯放到里面,就耐心的等了起来。……

一个小时后,楚琛把杯子从池子里拿出来擦干,然后用手摸了摸,果然和想象之中的一样,杯子上有些粘手。

确定了杯子确实使用的是“改头换面”这种掩饰方法,现在就要把这上面的东西弄掉,才能显出这只高足杯的庐山真面目。

不过这上面的东西,除了用特殊的法子可以洗去之外,其它的方法都不能把它弄掉,不然搞不好里面的东西都很可能损坏。

这特殊的法子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先把高足杯,在温水中浸泡一个小时,接着把捣烂的新鲜皂荚果放入水中,最后把杯子里里外外的清洗一遍就可以了。

皂荚,又名皂角树,是我国特有的苏木科皂荚属树种之一,皂荚果则是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洗涤用品的天然原料。

其实在我国古代,皂荚果就已经被用来制作成洗涤用品。据史料记载,宋代时就出现了一种人工合成的洗涤剂,是将天然皂荚捣碎细研,加上香料等物,制成桔子大小的球状,专供洗面浴身之用,俗称“肥皂团”。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录了“肥皂团”的制造方法:“肥皂荚生高山中,树高大,叶如檀及皂荚叶,五六月开花,结荚三四寸,肥厚多肉,内有黑子数颗,大如指头,不正圆,中有白仁,可食。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於皂荚也。”

而根据刘老书房中的那本杂记里的相关记载,这皂荚果最好要用十月成熟期的果实,不过好在九月的也可以,就是要量大一些,不然楚琛还真的只能望而兴叹了。

好在皂角树的分布极广,自我国北部至南部及西南均有分布,之前楚琛在青门镇闲逛的时候,也看到过三棵,现在正好去收取一些果实拿来救急。

这三棵皂角树,其中有两棵应该是无主的,另外一棵则种在一户人家的院子里,而楚琛当然不会去那两棵无主的皂角树上采摘皂荚果,不然大庭广众之下,让他爬到树上去采,他还真的有些丢不起这个脸。

楚琛来到那户种了皂角树的人家,主人听说他想花钱买自己的树上的皂荚果,很是热情。皂荚果这东西很不值钱,楚琛给了他二十块钱,他就给了楚琛满满一大袋的皂荚果。

而后楚琛拎着这一袋子皂荚果,又去买了一个陶瓷捣蒜器,就回到了旅馆之中。

回到自己的房间,楚琛就准备开始去除高足杯上的那层药水了。

他问服务员要了两个脸盆,然后在其中一个脸盆里倒入适量的温水,小心的把杯子放了进去,而后趁着杯子浸泡的空当,他则在一边用捣蒜器把皂荚果给捣碎了。

这样一边捣着皂荚果,一边注意着脸盆之中水的温度,一小时的时间转瞬即逝。

一看时间差不多了,楚琛连忙把捣烂的皂荚果放入水中,然后就清洗起来,而随着杯子表面的药水被这样慢慢的洗去,渐渐的,眼前这只高足杯就露出了它的庐山真面目。

整只杯子所用的材质的颜色,并不是之前那样的卵白色,也不是羊脂白玉那般的脂白色,而是没有一点瑕疵的雪白色,白的是那般的纯净,那般的自然,让人一眼看到它,就被深深的迷恋住了。

过了良久,楚琛才回过神来,他连忙用清水把杯子又洗了一遍。不过当他把杯子轻轻的擦干,再看过去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让他觉得有些奇怪的现象。

刚刚他明明记得把杯子完全擦干了,但此时杯子的内壁居然还有些湿润,他还以为是看错了,用手上去擦了一下,确实是水迹,而更让他诧异的是,刚刚他擦拭过的地方,居然又凝结了一些水迹。

这让楚琛大吃一惊的同时,马上就想到了一种传说中的器物。

“常满杯!难道这是传说中的夜光常满杯?!”

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

而在《海内十洲记》这本志怪小说中,就有常满杯的记载:“周穆王时,西国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暝夕,出杯於中庭,以向天,比明而水汁已满於杯中也,汁甘而香美,斯实灵人之器。”

第两百六十四章夜光常满杯

现在楚琛手中的这只杯子,从现在的表现来看,应该是常满杯无疑,而且从材质上看,确实很像是传说中的白玉之精,所以他才会觉这东西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夜光常满杯。至于是不是,一会只要做个实验就可以知道了。

不过就算只是常满杯,也足够让他惊讶很久了,而他内心里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怎么可能!”

现在有一种解释常满杯的原理,认为这是因为此类玉器低于常温,也就像是武侠小说里的寒冰床一般,当空气中水蒸气接触玉器后,就会遇冷液化产生的水,所以只要空气中存在水蒸气且温度高于玉器温度,即可产生水。

不过这个解释,楚琛是并不相信的,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种过程是非常慢的,根本不可能有源源不断的水出来。

除非要有特殊的条件,比如温差变化非常大,湿度足够高,温度足够热,杯子足够凉,滴水速度才会和蒸发速度相差无几。

但现实根本不是这样,现在的气温并不热,西北的空气湿度也不高,更关键的是,这只杯子摸上去不过比平常的玉来的凉一点而已,根本就没有那种冰冷刺骨的感觉,所以用上面的那个理由根本就解释不通。

不过除此之外,楚琛实在想不明白,这只杯子到底是怎么会有液体渗出来的,这实在太令他费解了。

好在楚琛到没有钻牛角尖的习惯,想不明白他就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现在关键的是。要先证实一下,这只常满杯。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夜光常满杯。

杯子的名字之中有“夜光”两字,那肯定要和夜光有关了。也就是说,这只杯子在黑暗的环境里,肯定有一些特殊的表现。

于是楚琛把杯子放到桌子上,而后看了看四周,又去把窗帘拉严实一些,免的还有光线透进来,接着就去把房间里开着的灯全部关掉。

瞬间,四周就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才过了一两秒的时间。楚琛就看到桌子上的杯子,就开始发出微微的亮光来,接着杯子上的光显的越来越亮,等过了差不多一分钟不到的时间,杯子的亮度就达到了顶峰。

杯子的亮度很亮,就好像在楚琛面前,有一盏小的台灯一般,他都可以清晰的看到他的人影。

而这一点还不是最神奇的,现在杯子发出的光。居然是那种柔和、朦胧乳白色的光,看上去好像是一缕缕雾气在杯子四周流动,真是美玉昭晰以曜晖;明珠灼灼而流光,这美轮美奂的景象。很难想像这会是一件人间之物发出的光芒。

楚琛痴痴的看着眼前梦幻般的场景,此时他心中的感受,根本无法用言语来表达。除了觉得神奇,还是神奇!他现在就和第一次看到脱胎玉蝉、神奇的熏盒还有吴道子的那副画一般。脸上充斥着震撼的情绪。

就这样足足一刻钟之后,楚琛才从眼前这副不可思议的景象之中回过神来。扭了扭有些僵硬的脖子。而后长吁一口气,他实在没料到之前看上去这么一件很平凡的东西,居然会是传说中的夜光常满杯,想想都觉得实在是不可思议。

更让他想不明白的是,这东西还真的像古藉中描述的一模一样,这让他除了敬佩古人技艺的高明之外,实在让他有些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经过之前的脱胎玉蝉、神奇的香烛、吴道子的那幅画,还有现在的这只月光常满杯,也让他明白过来,那些志怪小说,其实到了不是一点根据都没有。

有些东西不过是已经泯灭于时空之中,或者现在还藏在哪个角落而已,并不能说东西就一定是不存在的。而且之前的记载反而没有完全写出这只夜光常满杯的奇特之处,就凭杯子现在的表现,说它是一件仙器也不为过。

“古人的智慧还真是难以想像啊!”

楚琛情不自禁的感叹了一声,接着把房间内的灯又重新打了开来,现在证实了这只杯子确实是夜光常满杯之后,他对文献记载中,“暝夕,出杯於中庭,以向天,比明而水汁已满於杯中也,汁甘而香美,斯实灵人之器。”,这句话万分期待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