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鉴宝人生-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的开光指的是一种瓷器的绘画手法,具体是在瓷器的某些部分画出边框,并在边框中画以山水、人物、花卉等。在边框外饰以满地锦纹的称“锦地开光”,明代称“锦地盒子心”。

此洗折沿,浅腹,平底。以五彩为饰,折沿上饰锦地开光,内绘折枝花与折枝花鸟各两组。洗内心主题绘洞石花鸟图,锦鸡立于中央。

此洗青花深翠,色彩浓艳,花繁鸟集,气氛热烈,除釉下青花外,还有红、黄、绿等釉上彩,在绘画技法上,以黑彩单线勾边。底落“大明万历年制”六字青花款。

仔细辨认过真伪后,楚琛就开口问道:“徐掌柜,这只笔洗多少钱?”

徐盛言想了想,说道:“楚先生远来是客,那我也不多说了,六十二万,你看怎么样?”

楚琛微笑道:“那就谢谢徐掌柜了。”按他原来的估计,这只笔洗的市场价应该在六十五万左右,徐盛言开出的价格已经非常厚道了。

选了笔洗之后,楚琛又以四万五千块钱的价格,买了一支明代万历年间的剔红松竹梅纹笔。

此笔笔身呈圆形,形体修长,通体黑漆为地,剔红雕刻纹饰,漆色暗红,精光内敛。笔帽顶端及笔杆底部均雕饰花卉一朵,笔身纹饰分两层,下层的黑漆雕修竹簇簇,上层红漆剔雕遒劲松枝及朵朵绽放的梅花,布局疏密有致,刀功流畅。

在古代,松、竹、梅有福寿、吉祥的寓意,加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岁寒三友中的松,长青不老,以静延年。竹子有君子之道,因虚收益。梅冰肌玉骨,群芳领袖。

尤其在万木凋落的严寒岁月里,只有松竹梅各守其节,年年如此,为颂其高尚质量,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一直被文人学士用来作为坚贞、高洁的自我情操的表达和人生观的标杆。因此,明清两朝都喜欢用此题材装饰器物。

此笔为万历朝剔红器物的典型代表,无论其漆色、刀法或纹饰均代表了当时制漆工艺的水平,而且毛笔为易损品,这只毛笔保存至今品相完好,实属不易。

第三百三十八章大意(上)

而且楚琛还发现,这只毛笔居然笔尖的一部分居然是可拆卸式的,也就是说,拆卸下来的部分,可以很容易就安装上新的笔头,这么一来,这只毛笔也拥有了实用价值。

虽然这笔头要定制,不过像这样花点钱就能解决的事情,对楚琛来说完全算不上是什么麻烦。

接下来,楚琛又简单的看了一圈,期间他虽然看上了一个笔架,还有一只笔筒,可惜的是,这两样东西,都有些残损,并不适合被当作礼物。

看到没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了,楚琛就开口说道:“徐掌柜,麻烦您帮我选块好墨和毛笔,另外再帮我选几刀好一点的宣纸。”

“你想要什么墨?我这还有一套清代同治年间的油松烟徽墨,你要不要?”徐盛言问道。

徽墨是我国汉族制墨技艺中的珍品,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其它三宝一般特指宣城诸葛笔、澄心堂纸,婺源龙尾砚。

徽墨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其制墨的起始时间应该不迟于唐,它是书画家至爱至赖的信物。古人曾云:“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

徽墨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

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曾对当时徽州制墨大师程君房所制的“玄元灵气”、“寥天一”等墨赞美不绝:“百年之后,无君房而有君房之墨;千年之后,无君房之墨而有君房之名。”

由此可见当时的名人雅士对徽墨的喜爱程度。

墨块是越久越好。而油松烟墨是用油烟和松烟两种原料,混合而成制作而成的一种墨。宜于书写。因此,楚琛听说有这样的一套墨。连忙高兴的答应了下来。

等徐盛言把那套墨拿过来时,楚琛检查之下,也不禁连连称赞。这套墨一共六块,掂了一下分量非常轻巧,看上去光滑细润,带紫光,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闻上去还有一股纯正的香味扑鼻而来,可谓是一套非常难得的老徽墨。

检查完这套墨之后。楚琛笑着说道:“徐掌柜,您这好东西不少啊,不会是连澄心堂纸都有吧?”

徐盛言摇头失笑道:“澄心堂纸我都想要啊,不过我找了十几年,都不过找到了三张乾隆年间仿制的。”

楚琛还真没想到,徐盛言居然还真有澄心堂纸。

澄心堂纸是南唐的后主李煜所作成的纸,李煜视这种纸为珍宝,赞其为“纸中之王”,并特辟南唐烈祖李节度金陵时宴居、读书、阅览奏章的“澄心堂”来贮藏它。还设局令承御监制造这种佳纸,命之为“澄心堂”纸,供宫中长期使用。

澄心堂纸质量极高,但传世极少。宋时。刘敞送了十张澄心堂纸纸给欧阳修,欧阳修这位一代文豪,却做了首诗说。“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知谁哉!”意思是说。虽然有了澄心堂纸,但是谁舍得在这上面下笔书写呢?

由此可见澄心堂纸的珍贵程度。

这么珍贵的纸。技艺失传当然可惜,后世对澄心堂纸屡有仿制。宋代制墨家潘谷,亦是著名造纸家,曾仿五代澄心纸制作纸品,世称宋仿澄心堂纸。虽然这种纸,并不及原纸,但仍受文人所珍视。

之后,乾隆皇帝因为对书画非常爱好,也开始着手复制这种纸张,并且也仿制出来了,但流传下来,也并不是太多。

因此,就算是乾隆年间仿制的,那也非常的难能可贵,而这种好纸,怎么可能错过?

不过还没等楚琛开口,徐盛言就抢先说道:“楚先生,这纸可是非卖品,我有生之年都不会转手的,不过我这还有一些民国汪六吉定制净棉六尺宣纸,我可以匀给你两刀,怎么样。”

汪六吉宣纸是宣纸中的一个杰出品种,汪六吉纸的来脉,据宣纸工人世代口碑相传。

说是有一姓汪名六吉的人,为了要造出更好品质的宣纸,在三百里径川大地寻觅更为理想的造纸之所,后终于在深山悬崖之上,发现了一股飞雪溅玉般的山泉,廿冽沾净,找到了理想的造纸洗涤用水。

后来造出的宣纸,果然不同凡响,超过一般的宣纸,可与当时最好的宣纸相媲美。汪六吉宣纸从此声名大振,汪六吉此人与纸同名而流芳百世。

虽然没有能得到澄心堂纸,不过能有民国汪六吉纸庄的宣纸也非常不错了。

汪六吉定制宣纸都是十张包装,两刀就是两百张,一共二十卷,这些宣纸可谓工料俱佳,纸质纯洁,柔糯细腻,因为年久微微显得有些发黄,不过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纸都是当时著名的文玩店九华堂监制的,原装原封,十分难得。

而且这些宣纸还都是净棉宣纸,正好适合用来写书法。

宣纸一般分别分为净皮、棉料、特皮三种,净皮是用于花鸟之类的小写意,棉料一般用于书法,特皮主要是大写意。

一般来说棉料,是指原材料檀皮含量在百分之四十左右的纸,较薄、较轻。这是因为檀皮比例越高的纸,更能体现丰富的墨迹层次和更好的润墨效果,因此,百分之四十的檀皮含量就足够用于书法写作了。

楚琛对这些汪六吉宣纸非常满意,不过这种宣纸只能用在关键时候,平时练字肯定舍不得用的,于是楚琛又让徐盛言拿了两刀红星宣纸,这种品牌的宣纸也是上好宣纸,当然,价格也不会便宜到哪去。

最后笔、墨、纸还有那件笔洗算下来,一共七十三万,对这个价格,楚琛非常满意,算下来徐盛言优惠了足足有四万,已经很不错了。

交易完成之后,楚琛马上打了个电话给刘思哲,问问他有没有让人把那幅《楚山秋晚图》送去京城了,如果没有的话,正好把这些一起带过去。如果东西不贵,托运到也没问题,不过价值七十多万的东西,他多少还是有些不放心。

楚琛打电话的时间也是巧,他打电话的时候,送画的人前脚刚走,于是刘思哲连忙打了个电话,把人拦了下来。

等楚琛回到会客室,大家都兴致勃勃的把楚琛刚才买的东西欣赏了一番。

关国康笑呵呵的说道:“小楚,你到是挺会挑的,不过这么多东西,你准备怎么拿?你好像还要去平洲吧,难道这些东西你准备托运回去?”

楚琛摇了摇头:“我已经托人帮我把这些东西带到京城去了,一会他们就过来。”

关国康点点头,不过他马上反应过来,问道:“小楚,那幅画难道也被一同带回去了?”

“是的。”楚琛回道。

“哎,可惜啊!我还想好好欣赏一下呢,这下没机会了。”关国康满脸可惜的叹了口气。

“你们说的是什么画?”岳老凑上来问了一句。

关国康并没有回答,而是先给了楚琛一个询问的眼神,他这么做,是因为那幅画太珍贵了,怕贸然说出来会引起别人的窥视,因此他并没有鲁莽的直接说出来,而是先征求楚琛的意见。

“是荆浩的《楚山秋晚图》。”楚琛回答道,他可不怕别人的窥视,而且他已经想好将来要办个个人博物馆,这幅荆浩的作品早晚要公诸于世,他现在说出来,到也没什么不妥。

不过,楚琛这么想,还是把人性想的太简单了,要知道,人的贪婪是永无止境的,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知难而退。

“什么?荆浩的《楚山秋晚图》?”

“真的假的?”

“不是说这幅画已经失传了吗?”

听到居然会是这幅名作,在场众人无不哗然,全都露出了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

“是真的!”关国康肯定的说道:“我看了,那幅画确实是荆浩的风格,而且还有多位名家的题跋和钤印,其中就包括黄公望。”

“不是吧!”岳老脸满的震惊模样,过了半响,他对着关国康怒斥道:“好哇,你这个老家伙,我说怎么今天早上一个劲的拉我离开小楚的房间,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关国康义正言辞的说道:“那是因为正事要紧,如果给你看到了那幅画,那今天的正事就别想完成了。”

“怎么,难道看几分钟就会耽误正事了?”

“嘿嘿!你能保证就看几分钟?”

“我怎么……”

看到两人又斗起嘴来,其他人全都摇头失笑不已。

徐盛言好奇的问道:“楚先生,难道荆浩的《楚山秋晚图》,也是你今早在鬼市上捡漏得来的?”

楚琛摸了摸鼻子,呵呵一笑道:“还真是我今早捡漏捡来的。”

“不是吧?”张专家讶异的说道:“那老板得是个什么人材啊,居然连荆浩的作品都能看漏了,我看他不是做古玩生意的,而是专门来给人送漏的吧!”

“这个……”楚琛又刺激了他们一下:“我觉得那老板很可能并没有看过那幅画,因为这画是被我当作搭头拿回来的。”

“噗!”

听了楚琛这话,那位藏宝楼的负责人,直接把刚喝到嘴里的一口茶给喷出去,接着猛的一阵咳嗽。

而张专家更是目瞪口呆的问道:“搭……搭头?”

“确实是搭头……”说到这里,楚琛把之前那番缘由简单的给大家说了一遍。

“这……”在场众人全都一阵无语,楚琛的运气得有多好,那摊主得多倒霉,才会遇到这种事情啊!

第三百三十九章大意(下)

正在此时,送画的两人来到了古玩店。这两个人走路的步伐很干练,而且周身的气势很强,大家第一眼的印象,就知道这两人颇为不凡,应该都是训练有素的精英。

他们之中一人右手提着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