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鉴宝人生-第4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才拿出来的东西是一只青花人物孔明碗。

孔明碗又叫诸葛碗,其最大的特点是由两只碗上下粘接而成,两碗中间留空,外面碗底心有一圆孔相通,人们便因这“孔”而将其美称为“孔明碗”,孔明先生姓诸葛名亮,自然又叫诸葛碗了。其实,这碗与诸葛亮一点关系也没有。

孔明碗始见于北宋龙泉窑,器开为敛口、弧腹、圈足,由两只碗粘合而成,两碗间中空,因为这种碗是上层社会一种供奉祭祀用的器物,所以很少见到。

孔明碗还有一个特殊功能,外碗底之孔是让沸水进入夹层后,使碗内的食物保持温度,故亦称暖碗。

眼前的这只孔明碗为典型式样,碗内绘黄帝作欹器训导后人“谦受益,满招损”的故事。外绘八仙人物,绘图流畅,青花发色浓艳,另外,口沿下方有“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楷书横款。

老才的这只孔明碗下方,还真有火漆印,这让段昆很是欣喜,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不过对楚琛却不受影响,现在有许多人迷信火漆印,针对这种心理,有些人将赝品“出口转内销”,重新进关时还故意作为古董艺术品报关,并送到文物管理部门盖火漆印。

其实火漆印只是容许出境的许可标志而已,文物管理部门的专家所鉴定的,也只是该物品是否属于禁止出境的文物,如果不是,就可以盖相应的火漆印。所以文物管理部门的火漆印,并不意味着是真品真迹的鉴定结果。

段昆把那只孔明碗拿到手中,边看心中便连连点头,对这只孔明碗他相当的满意,不过他虽然觉得这只碗肯定是真品无疑,但保险起见,他还是先给楚琛他们看看,想等他们都说没问题,才和老才讲价。

过了片刻,等楚琛等人都看过之后,老才笑着说道:“怎么样,我这只孔明碗不错吧。”

“嗯哼!”

楚琛轻咳了一声,抢先说道:“这只碗到确实还不错,但和真品嘛,还是有所差距的。”

老才马上翻脸道:“楚小友,这样的孔明碗你居然说是不真,你这话说的有失偏颇了吧!”

楚琛也不生气,笑眯眯的说道:“老才,你先别急嘛,我这么说也是有根据的。”

“你说!”

老才皱了皱眉头,刚才他确实没说谎话,这只碗他确实是准备自己收藏的,但现在楚琛信誓旦旦的模样,让他就有些不自信,心想,难道我这只碗真有问题?

“我就说两点!”

楚琛说道:“首先,从绘画布局、技法来看,万历时期绘画显得比较幼稚,如人物、动物纹比例不恰当,琢器的纹饰布局不似前朝那样多层次布局,有些器物不分层次,花纹主次不分,有的采用散点式布局,图案与图案平铺或单摆浮搁。”

“但这只碗上的人物呢?你们看,看起来虽然不错,已经有点永宣时期的画风了,但放在万历时期的器物上,就有些不伦不类了吧?”

“这……”老才一看果真如此,不禁愣了愣神,等他回过神来,就开口说道:

“也许是某位工匠正好有那样的手艺呢?”

话虽然这么说,但他心里也知道这是强词夺理,古玩这东西,某个时代都有各自的风格,如果出现了四不像,那基本上赝品的可能性非常高了。

楚琛微微一笑:“好,不说绘画风格,咱们说说这青花的发色。以现在这只碗的青花表现来看,应该是使用的回青。回青在使用时,必须与适当比例的石子青相配才能取得理想的浓翠效果……”

第五百八十三章下套

楚琛接着说道:“想必老才你应该知道,回青在与石子青配合使用时,回青料的比例若稍高,则青花便呈色浓艳红紫,若石子青用多了,呈色便灰蓝。但你看看这青花的发现,浓艳是浓艳了,但怎么还带灰色调?”

“带灰色调不说,居然还有淡淡的晕散效果!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带晕散的是万历青花后来使用的浙料,而且色调也是颇具沉静感,现在出现在这里,不也同样是不伦不类吗?”

“这……”面对楚琛指出的两点,老才支支吾吾的都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

此时,段宁怒斥道:“老才,你真是个混蛋,我刚才都给你说过不要敷衍我,你看看你又做了什么!”

老才一脸苦涩的说道:“这事我真不知情啊!不然我也不会把它当成藏品收藏起来了。”

“信你才怪!好了!你该干嘛干嘛去吧!”段宁气的直接下了逐客令。

就像狼来了说的多了别人肯定不会再相信,老才这样的品性,就算他再怎么信誓旦旦,想要别人相信也是千难万难。

老才此时也吃到了以前种下的恶果,连忙说道:“别别别!这事我真的不知情,要不这样吧,我这还有一件东西,如果你们看上的话,在成交价上再打九折,你看行不行?”

段宁看了看众人,楚琛他们对此都没意见,于就他就开口道:“行,再给你一次机会,不过如果你再拿件赝品出来。那我可真不会客气了。”

老才信誓旦旦的说道:“如果我这件东西还是赝品,那就随你处置。”

正当老才把东西拿出来的时候。段昆就凑到楚琛跟前,问道:“琛哥。那这个火漆印怎么回事?”

此时虽然他知道这只碗确实是件赝品,但他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不是说有火漆印的都是好东西吗?怎么会是件赝品呢?

楚琛笑着说道:“火漆印又怎么了?这东西就是用来判断是否属于禁止出境的文物而已,不信的话,你哪天带件不怎么重要的赝品出国,等回国的时候,送去报个关,保证也能给它盖个火漆印!”

段昆恍然道:“原来是这样啊!这么容易的话,那不是很多回流的东西都可能是赝品喽?”

楚琛说道:“这事也不绝对。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吧……”

老才另外一只盒子里面的东西,是只杯子杯子的形状远远看上去,好像形似刀靶,上部为舌状体,下部为球状体。乍看上去好像是犀角雕刻的,杯子的个头比较小巧,估计就只有五厘米左右,杯子外表就只雕刻了一首行书的七言绝句“灵犀之角……子固”。

“这个子固是什么人?”段昆好奇的问道。

老才笑着说道:“这人是南宋的画家赵孟坚的字,他一手行书非常的出色。我已经查过了,这上面刻的确实是他的笔迹。”

赵孟坚,宋宗室,太祖十一世孙。字子固。号彝斋居士,理宗宝庆二年中进士,官至朝散大夫严州守。此人的行书确实在当时颇具影响力。不过和行书相比,他在画坛的名气。无疑要更胜一筹。

他擅水墨白描水仙、梅、兰、竹石。其中以墨兰、白描水仙最精,给人以“清而不凡。秀而雅淡”之感。并富收藏,能诗文。传世作品有《白描水仙图卷》、《岁寒三友图》、《墨兰图卷》等等。

楚琛让其他人先看,最后才把杯子拿到手中。

照着记忆仔细对比,这只杯子上的诗文到确实应该是赵孟坚的真迹,而且从包浆和工艺特点来看,这只杯子应该确实是南宋时期的产物。

只是让楚琛觉得奇怪的是,这只杯子所用的材质虽然像是犀角,但又似是而非,手感好像更像是玉质一些,而且以颜色来看,有些地方看上去确实有些像比较淡的碧玉。

另外,杯子表面还有皮肤般的纹路,这和犀角也不相同。以这些特征来看,这杯子的材质虽然是角质类的东西,不过却和楚琛记忆中的一些角都不一样,这让他实在是很困惑。

正当楚琛在那冥思苦想的时候,段昆觉得这只杯子小巧玲珑的,真真应该会喜欢,于是就想询问一下价钱:“老才,你这只杯子要多少钱?”

“八十万!”老才笑眯眯的伸出了三根手指。

“噗!咳咳!”

听到老才开出的价格,段宁把刚喝到嘴里的茶都喷了出来,使劲拍了拍胸口,才喘过气来,怒道:“八十万,你抢钱啊!”

老才一脸无辜的说道:“我怎么就抢钱了,这可是赵孟坚的真迹,又是件犀角雕,而且一会还要打个九折,不过才七十二万,这个价格很合理,好不好!”

段宁没好气的说道:“我承认,这是赵孟坚的字迹,但你这不过是一首七言绝句而已,再说这是犀角吗?犀角有这个模样的吗,我看是牛角吧!”

老才摇了摇头:“你这话说的,有这个样子的牛角吗?而且这诗上明明指的就是犀角嘛!”

“谁知道赵孟坚写的,是不是就是这只杯子?”段宁撇了撇嘴。

老才摊了摊手道:“你要这么说,那就没意思了,反正这只杯子就这个价,少了我也不想卖。”

“不能再便宜一点?三十万我就买了。”段昆说道。

“三十万!怎么可能?”老才直接就拒绝道:“我告诉你们,这杯子是我真金白银花巨资买下来的,最多打完折再便宜两万,总价七十万,要的话咱们马上成交。”

段昆摇了摇头:“你这只杯子的材质实在太奇怪,虽然看起来像是角质,不过肯定没有犀牛的角是这个模样的,天知道是什么角,七十万太贵了,我最多出四十万!”

“咱们之间的价格相差的也实在太悬殊了,既然这样,那就算了吧!”老才边说边把杯子重新放回盒里。

见此,段昆也不为所动,能出四十万已经是他的极限了,再多他也拿不出来,另外刘思哲和段宁也觉得太贵。

此时,楚琛抬起头来,开口道:“六十万,怎么样?”

老才现在确实比较缺钱,闻言沉吟了一会,随后说道:“这样吧,就刚才说的价,再少两万,六十八万,再少我肯定不会卖了。”

楚琛想了一会,才点头道:“成交!你收支票吗?”

“收!”

老才一脸的欣喜,虽然有些不舍,但卖了这东西,自己前段时间欠的债也有着落了。

接下来,双方马上签了协议,老才拿着刚到手的支票,感叹道:“这下总算可以松口气了!”

听他这么说,段宁就有些好奇的问道:“老才,你前段时间到底遇到什么事了,能否说来听听?”

“这有什么不能说的,还不是被人下套了!”

老才有些苦涩的说道:“以前吧,我觉得凭我的智商应该没人可能忽悠的了我,没想到,我是坐井观天,和某些人比起来,我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小段,你知道这次我栽在谁的手里的吗?”

段宁摇了摇头。

“全山!”老才说出了那个人的名字。

“什么?怎么可能是他?”听到对方的名字,段宁目瞪口呆,一副见鬼了的表情。

老才笑道:“怎么样,你没想到吧!”

“确实没想到!”

段宁长长的吐了口气,看到楚琛等人疑惑的样子,就解释道:“这个全山是一位收藏印章的藏友,看上去四十多岁,眼力挺高,而且为人也很和气,以前我在杜甫草堂那边摆摊的时候就遇到过他,后来送仙桥开业了,他也是这里的常客了。”

段昆惊讶的说道:“不是吧,那这么说来的话,那他不是在这好几年了?”

老才苦笑道:“可不是吗,记得我第一次接触,到我被他骗了钱,已经有五六年了……”

老才虽然品性不好,不过他这人会侃,而且只要不涉及生意,平常也比较大气,因此朋友比较多。在五六年前的一次朋友聚会,他认识了全山,两人交流的挺投机,一来二去的,就成了朋友,后来全山也经常到老才的古玩店喝茶聊天。

全山这人主要玩的是印章,不管是青铜的还是玉器的,他都很精通,不过老才却对印章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