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鉴宝人生-第7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物。你们如果有兴趣的话。可要把握好机会,不然可不知道要等什么时候。”

楚琛双眼一亮,随即表情又冷了下来,淡淡的问道:“那如果我拍下这件国宝。安全方面有保障吗?”

青年笑呵呵的说道:“您买回去之后的安全,我们肯定保证不了。不过在这里,肯定不会有任何问题。而且我们有严格的保密措施,不会透露出任何买家的信息。即使您买到那件国宝。也不会有外人知道您的信息。”

“那你不是知道吗?”楚琛嘿嘿一笑道。

“老板您说笑了,我上有老下有小。可不会干这种事情。”青年连忙摆了摆手,眼中更是闪过一丝恐惧之色。

见此情形,楚琛他们不用多问,就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接下来,三人跟着青年走到中间一幢民居的门口,期间楚琛发现,周围的安保措施,比刚才严多了,而且有些看似不起眼的位置,还安放着全方位的摄像头。

楚琛他们通过门口的守卫一系列并不输于机场的检查,才得以入内,而且进去之前,青年还提醒他们千万不能打开手机,不然容易产生误会,楚琛他们并不想节外生枝,也都照做了。

三人走进屋内一看,里面已经有人在那喝茶聊天了,而且从衣着打扮以及行为来看,这些人明显要比下午的时候有礼貌的多,说起话来也没有一个大声喧哗的。

屋内的的布置就像高级会所一般,四周不但摆放着一圈坐起来相当舒适的沙发,沙发之前的茶几上面,还放着一些高档水果以及点心,看起来非常的可口,也不知道味道吃起来怎么样。

三人一坐下,马上就有一位笑容非常甜美的服务员上来给他们倒了茶水,让人不忍拒绝。

虽说在黑市拍卖会上要尽可能的小心一点,但他们看到其他客人都很放心的喝着茶吃着糕点,这方面也就不去多想了。再说了,他们又没带多少现金,主办方就算想黑他们的钱,也不至于在这种事情上耍花招。

大约过了十几二十分钟的样子,看客人都来的差不多了,拍卖师就走了进来,不过此人并不是下午的那位,人长的比下午那位精神不说,而且语言组织能力也比下午那位强多了。

接下来,拍卖师说了一番欢迎光临的客套话,又把拍卖规则讲了一遍,拍卖会就正式开始。

拍品是一件一件拿上来的,最先打头阵的,是一组三件人面形玉饰。

人面形玉饰在古玩界非常的罕见,这组人面形玉饰和新石器大。溪文化中发现的人面形玉饰风格相近。

玉饰以材质来说,应该算是石制,但其打磨细致光润,考虑到古人以玉为“石之美者”,并无现代地质学上的严格分类,因而说它们是玉饰更为贴切一些。

其中让楚琛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件深灰色的人面形玉饰,其器体扁平,呈椭圆形,人面为正视,外有阴线刻表示面部轮廓,圆圈形双目,鼻梁笔直,嘴以半球形凸起表示,无耳。

之所以楚琛觉得印象深刻,是因为这件人面形玉饰和以前发现的一件大。溪文化人面形玉饰,除了在一些细节方面,其它都非常相像,有可能出于同一个人手中。而另外两件,虽然在表现上比这件要差上一些,但都不失神韵。

经过鉴定,楚琛认为从玉饰已有的表面和工艺特点来看,这组人面形玉饰确实是大。溪文化的真品。像这样的玉饰,本来就仅发现过一件,稀有性可见一斑,再加上制作都非常精致,价值方面也就不用多说了。

拍卖师看到没人上台鉴定,就落锤开始进行竞拍,而拍品的加价幅度也不再像下午那样只是几百几千,最低都得上万。当然,如果件件拍品都像这组玉饰那样,上万的加价幅度也是非常正常的。

拍卖师虽然对这组玉饰没有太多介绍,但多少还是提及其珍贵性,而且来黑市的,对古玩市场的行情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一时间出价的客人不少。

但到底是黑市上的东西,来历不用多说,因此大家加价幅度都不高,而且上了十万之后,参与竞价的客人就明显少了不少。

像这样的玉饰,楚琛和乔庆泰都很感兴趣,楚琛也出了价,但当他发现一位老板模样的中年男子一直在抬价,而且价格也过了他的心里底线,他最终还是放弃了。

最后拍到这组玉饰的却并不是这位中年男子,而是另一位大腹便便的老板。至于中年男子的身份,楚琛猜测应该是黑市请的托。这种情况,不要说黑市了,就算是正规的拍卖会都司空见惯。

而且,那位买家其实并不见得不知道中年男子是托,不过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已。毕竟黑市上的东西比起市场上的价格要低上很多,那位买家就算成交价比较高,东西放到市场上还能赚上一大笔钱。

接下来,又上了两件青铜器,这两件可不像下午那样,明显可以看出它们是出土没多久的文物。因为这两件青铜器的器形并不太稀有,最终以一个比较低的价格被同一位客人拍了下来。

紧接着又上来一件拍品,是一件明代宣德年间的青花云龙纹葵边大盘。

此器直径足有近四十厘米,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为宣德一朝新出样式,造型端庄美观,线条转折流畅生动,釉汁凝润泛青,胎骨坚致细薄。

此盘呈五葵瓣形,里心微凸起。通体青花装饰。口沿内外饰青花双线纹,盘心绘主题纹饰云龙纹,苍龙盘身,身体遒劲,其布局密而不乱,画工精湛,青花之浓淡深浅各具意态,笔墨意趣尽在眼前,气韵随笔而生,平添一份苍雅之美。

底心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其风骨隽秀,笔意清新,端庄内蕴稚拙,莫不合乎晋唐小楷浑厚朴拙之法度。如此复杂之工艺正是体现皇权的独尊,彰显宫廷艺术之华贵,可谓巧夺天工。

但偏偏这只青花云龙纹葵边大盘,盘心龙纹其中一爪子不是五爪而是六爪,这让绝大部分客人的心里都打起了退堂鼓,因为他们觉得就这种破绽显然不可能会出现在真品上。

而且,这些人也都不认为这会是当时的次品流散到了外面,因为当时这种瓷器都会其中处理并打碎,根本不可能流散到民间。(小说《鉴宝人生》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p:感谢“lh2313”投的月票!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青铜禁

p: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dread”并加关注,给《鉴宝人生》更多支持!

正因为现场的许多客人对这件明代宣德年间的青花云龙纹葵边大盘有顾虑,再加上黑市的东西一贯都真真假假,因此,等拍卖师宣布开始竞拍时,回应者寥寥无几,最后被楚琛很轻松的以八万的价格拍了下来。

楚琛去刷卡付钱领回了拍品,等他坐回原位,乔庆泰就有些担忧的说道:“小楚,我承认这件东西看起来确实挺像是真品的,但你应该也知道,明早期官窑落选瓷器可是鲜有流散到民间的。”

乔庆泰之所以这么说,是由于瓷都明清官窑,由官府出资并派员主持烧造,产品主要供给皇帝和皇室享用,或作皇家宗庙祭器以及皇帝的赏赐品,对质量的要求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今天所见传世官窑瓷普遍质精艺重、完美无瑕。可是在这些精美传世品的背后,却是以大量残次品作为代价的。

就像前文说的那样,明代官窑的上等进御瓷比例往往是“十中选一”,甚至“百不得一”。

落选瓷器除质量优劣不同外,其装饰方法和装饰内容是完全相同的。而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凡有双角五爪龙纹、黄彩釉以及书帝王年号款的瓷器,只供皇帝和皇室使用,严禁流散民间。

在这种制度的制约下,明代前期。大约自洪武至嘉靖年间,瓷都御器厂落选瓷器的处理办法一般是就地敲碎掩埋。不准出御厂大门。这其中还包括一部分完成朝廷烧选任务后多余的“全美之器”,因不准流入民间而被敲碎。

这一点。在当代考古发掘的过程中,已经被证实了。

由此可以推断,明代前期官窑瓷器几乎不可能在民间流行,且由于明前期实行严格的匠籍制,官窑样式也不大可能在民窑中仿造。

所以流传至今的这个时期的官窑瓷,除史载洪武初年出口的青花、釉里红大盘、大碗和永乐、宣德为郑和下西洋而生产的具有西域风格的青花瓷以及皇帝的赏赐用瓷外,现在社会上所见大多是宫中流散出来的入选进御瓷。

而件明代宣德年间的青花云龙纹葵边大盘,显然不可能在这些瓷器之中。

其实,如果楚琛购买之前。鉴定所用的时间能够多一些,乔庆泰到不觉得担心,但除了刚才的鉴定时间不过两三分钟之外,还不准用放大镜等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乔庆泰就不禁担心楚琛会不会看错了。

楚琛边把装有大盘的盒子打开,边笑着说道:“明代早期确实很少有落选的瓷器流散到民间,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没有。以对此管理最严厉的明代正统时期为例,据《明史》记载。正统初御器厂曾一度停烧,正统三年出榜‘禁烧官样青花白地瓷器于各处货卖,及馈送官员之家,违者正犯处死’。”

“由此不难推断。正统三年以前官窑停烧期间,一定有不少人私造前朝宣德窑青花作为商品出售,而宣德官窑青花样式必然有部分从御厂中流散出来。如果没有形成气候。当时也就没有必要无的放矢地下这么一条禁令了。”

“而且,自古以来。为了金钱挺而险的人可不少,因此。明早期的落选瓷器流散到民间也是存在的,这在以往并不是没有发现。”

乔庆泰听了楚琛所言,点头表示认可,但因为鉴定时间的关系,他多少还是觉得有些担心。

楚琛也明白乔庆泰的想法,他一边用放大镜观察着瓷器,一边笑道:“乔老,其实我对于宣德青花瓷还是有些心得的,之前虽然观察的时间短,但我认为真品的可能性至少在八成以上,现在嘛,我完全可以肯定这是件真品。”

“哦!”

乔庆泰闻言兴趣大增,等楚琛把东西放回去之后,他连忙仔细观察起来,过了将近十多分钟,他长舒一口气,把东西放回盒中,笑着说道:“小楚,行啊,被你捡了漏了,所以说,知识就是金钱啊!”

楚琛闻言笑着摆了摆手,谦虚的表示过奖了。

别看这是一件次品,其实价值并不比完美品便宜多少,而且在某些人眼里价值可能会更高。

这一是因为这只青花大盘除了那只龙爪画错了之外,其它方面都可谓是宫廷艺术的完美体现。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宣德次品瓷器流散到民间寥寥无几,有道是物以稀为贵,凭这两点,这件青花大盘的价值就低不了。

不过,对楚琛来说,他关心的只是这件东西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至于市场价值则因为没有转让的打算,他并不怎么在意。

东西一件一件出现,期间,楚琛和乔庆泰也都竞拍到了几件他们中意的拍品。

当拍卖会接近尾声时,就见工作人员抬出了一张小几案一样的青铜器,这件器物远远的看上去,表面的纹饰就异常的精美,如果是真品的话,光凭这就可以认定它是件国宝。

而当此物出现时,乔庆泰就猛得坐直了身体,紧紧盯着这件器物,嘴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