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鉴宝人生-第8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说,购买一件古玩的时候,所有细节都必须考虑到,想当然往往就是和自己的荷包过不去。

“不行,我得的他算帐去!”杜忠林嚯地一声站了起来,忿忿的地说道:“亏我这么相信他,居然都拿假货来骗我,实在太不是东西了!”

楚琛见此,劝他冷静一点,说道:“杜老,他既然连卖您三件赝品,那就是存心想要骗您了,您这么过去,很难把钱要回来的。”

楚琛的这话提醒了杜忠林,他双手一拍:“对!楚老师您说的对,我要报警,告他诈骗!”

楚琛说道:“杜老,说实在的,告他诈骗到也可以,但您必须有相应的证据,比如说,你们之间有没有签订协议?”

杜忠林点头道:“签了,我就放在盒子里了,您看……”

说着,他就从放着梅瓶的盒子底部,拿出一张协议。

楚琛拿到手中一看,协议非常规范,不过,当他看到交易的物品时,不禁摇了摇头:“杜老,这上面写的可是龙泉窑八仙人物梅瓶,并没有标注这件器物是什么朝代的,这种情况下,您很难打的赢官司。”

“啊!没写吗?”杜忠林听了这话,大吃了一惊,连忙问楚琛讨要过协议,仔细一看,发现上面确实没有写朝代。

“怎么会没写呢!”杜忠林狠狠地拍了拍自己的头,懊恼自己太马虎:“可是,他卖我的时候,明明就跟我说过这是元代的啊,就算没写他难道还能反悔?”

楚琛摇头道:“他如果一口咬定当时没说,那您也拿他没办法,这样的事例不久之前还发生过。”

前段时间,一位同样是楚琛古玩店的老客户,就吃了这样的亏。几个月前,他从一位朋友那。买了两件东西,一对是清代和阗玉的手镯。另外一件则是宋代的一方砚台,一共花了十几万。

买回来之后。他就把东西拿给楚琛鉴定,结果都是现代的仿品,手镯是俄料,砚台也是现代做过旧非常普通的东西。听到这个结果,他非常生气,于是就拿着东西去退货,结果原先的朋友却死活不肯。

由于当初购买的时候,签订过协议,于是他一气之下。就把卖家告到了法院,但协议同样也有杜忠林这份协议上的毛病,没有写朝代,结果最后判决下来那方砚台不能退,只退了那对手镯。而手镯之所以能退,则是因为协议上面写的是和阗玉,但实际却是俄料。

可能有朋友会问,既然这两件东西都是现代的仿品,那么按照市场价值。是值不了几个钱的,而最终的判决却依然让买家买下了那方砚台,不是助涨了歪风邪气,既违背了合同法的公平原则。也违背了做买卖诚实守信原则吗?

要说,如果是别的东西,那这么判确实有些像是在和稀泥。但古玩交易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交易,其特殊性表现在专业性强。交易手段多样,交易物品缺乏替代性和可比性。难以确定统一的价值衡量标准,所以这么判既符合了行规的合理性,也体现了协议的公平公正。

因为,古玩的买卖体现了买者自慎这一合同法的古老原则。所谓“买者自慎”原则,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应当依赖自己掌握的知识作出判断,另一方对于有关合同或标的物的信息没有告知的义务,合同达成之后另一方对于标的物的瑕疵概不承担责任,唯一的限制是不得使用欺诈与虚假陈述。

这一原则的理论基础在于,每一个人都是自己权益的最佳维护者,在交易过程中都应妥善照管自己的利益,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当事人应当基于自己的利益,付诸合理的努力了解与合同相关的情况,没有理由依赖对方。

所以说,买贵重的古玩,一定要仔细签订协议,如果购买首饰,一定要有国家权威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因为现在一些专家、机构的证书,只要花了钱就能买的到,这一点也要非常小心。

听了这个例子,杜忠林连连摇头道:“您说的这个例子和我现在遇到的还是有些不同的,既然他当初买的时候,跟我打了包票了,现在反悔肯定是不行的!”

楚琛说道:“您说的对,如果真像您说的那样,合同自然无效。但关键的是当时除了您之外,还有谁在场吗?如果只有您在场的话,他否认,您也找不到证人啊。”

杜忠林说道:“没有,当时只有我和他两个人,但他是骗子,警察应该有义务帮我调查!”

“这事您可以试一试,最好还是报警的同时,也准备诉讼。”楚琛给了个建议,不过就像他说的,如果对方极力否认,在没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想要退货的希望有些渺茫。

“好的,楚老师,真的谢谢您了……”

正当杜忠林在那收拾东西的时候,楚琛突然想到,这么高的仿制古陶瓷的水平,会不会和蔡建轩有关?可惜只有青花瓷和明清官窑瓷器,他才能看的出蔡建轩的风格,换成元代龙泉窑的器物,他也有些抓瞎。

于是,他连忙问道:“对了,杜老,我能否向您打听一下卖家的信息啊?”

杜忠林闻言一怔,他不知道楚琛怎么会想要问这个问题,但马上他就反应了过来,激动的说道:“对对对,这种人就应该曝光他,他叫……”

看到杜忠林误会了自己的意思,楚琛并没有多加解释,不过,当他听到杜忠林描述那人相貌时,心中不禁惊讶起来,没想到,这人居然就是他在峡州韩雨宋店里遇到的,同时也是在江城骗了赵学义的那个怪人。想不到,这才多长时间,他居然骗到京城来了。

想到这个人可能和蔡建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楚琛心中就有些兴奋,随即,他就问道:“杜老,您和他认识多长时间了?”

杜忠林回道:“那时间到也不短了,差不多有两三年了吧。要不然,我也不至于在他那买这么贵重的东西,没想到……嘿!”

“两三年了?他一直都住在京城吗?”楚琛闻言非常惊讶,难道是他认错人了?

“怎么了?他家就在京城啊,不住京城住哪里?”

杜忠林觉得有些奇怪楚琛的反应,不过,他马上又想到了一个细节,说道:

“噢,对了,他这人有些奇怪,平常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生意的,但一年总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在全国各地跑,每次问他,他都只是笑笑。现在想想,他说的出差会不会就是处理这些赝品?”

听到这里,楚琛才觉得释然,但他又觉得奇怪,因为京城从来都没听说过,有这么一个专门卖假货的人,难道是兔子不吃窝边草吗?那他怎么突然又把目光放到杜忠林身上了?

想到这个问题,楚琛就问道:“杜老,您既然和他认识这么长时间了,怎么也没从他那多买几件东西啊?”

“嘿!”杜忠林感叹道:“我以前问他买,他说他的藏品都是非卖品,连换都不换。直到最近,他才说因为生意上出了点问题,急需用钱,问我有没有兴趣,我才买了,没想到,他居然是这样的人!”

说到最后,杜忠林就显得非常生气,对那人更是咬牙切齿般的痛恨。

楚琛听了杜忠林所言,心里就在琢磨,这会不会是因为他们对蔡建轩这个团伙的调查太紧,导致这伙人不能放心出货,所以才把目光打到了兔子窝周围?

这个时候,杜忠林收拾好了东西,就跟楚琛告了辞,不过,才走到门口的位置,他突然想起了个事情,一脸郁闷的说道:“那家伙又出差去了,现在报了警也抓不到他的人啊!”

楚琛闻言连忙说道:“杜老,既然如此,我觉得您最好还是等他回来了之后再报案,不然,万一他做贼心虚,听到风声可能会逃跑。”

这段时间,刘老可是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在调查蔡建轩团伙,万一因为杜忠林报警,对方误会了,还真有可能会逃跑。

“对对对!千万不能让这个孙子跑了!”杜忠林连连点头,真要让对方跑了,他可有可能血本无归,这可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这之后,杜忠林就心事重重的离开了,而楚琛则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刘老。

想着现在收集了越来越多的线索,楚琛感觉到,离蔡建轩被抓的时间或许已经不远了。……

p:感谢“杀神风歌”“书友150414024818426”的打赏

“斯麦”“宁小繁”“冷酷仙境1”投的月票!

跟大家说声抱歉,今天剩下的字数明天补上,最近几天一直深受结膜炎的困扰,等好了之后,我会尽可能的把先前的字数补满,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一千零一百一十二章又遇丁老怪

把其它事情都放到了一边,楚琛和吴可在接下来近半个月的时间里,两人在滇南几个主要的旅游景区好好的游玩了一圈,补上了已经拖延了许久的蜜月。

由于要到司马院长的朋友那询问鸾胶的消息,春城之行被他们放到了这次蜜月的最后一站。但司马院长的朋友临时有事,又过了几天才回到春城,正好让楚琛和吴可有时间把春城的几大景区游玩了一番。

司马院长的朋友名叫叶沛根,楚琛刚听到他的名字时,还愣了愣,为叶沛根起名的,难道特爱吃培根吗?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沛根不是培根。

到了和叶沛根约定好的时间,楚琛和吴可吃过了早饭,又在下榻的酒店周围走了一圈,欣赏了一下风景,才坐出租车前往目的地,叶沛根的古玩店。

由于今天是星期二,古玩市场人烟稀少,再加上春城古玩市场,有经营网点小、散、乱的特点,市场更显冷清,具体算下来,五个路边摊就只有一两个有人问津。

也许是看到楚琛和吴可一身游客打扮,有不少摊主都招呼他们看看,说自己有好东西,什么珍宝古玩、明清贡瓷还有滇南特色翡翠饰品等等。

一般情况下,楚琛都笑着摆了摆手,表示不需要,真是笑话,如果他们的东西确有他们说的那么宝贝,又何必在这里摆地摊呢?

而事实和楚琛想的一样,放眼望去。这些古玩摊位上到不是没有真货,但价值真的不高,而且大部分都是赝品。甚至还有癔造品。

而且有一件东西让吴可看了,差点笑岔了气,一个摊位上居然还摆放着一只青铜版的机器猫!更绝的是,这东西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怎么着都觉得这工艺真的不简单,而且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从造型和颜色上看。居然还是一件战国时期的青铜器。

见此情形,楚琛笑言此物的发现具有很高的考古意义,首先。印证了岛国动画片确实不是无的放矢,机器猫真的存在;其次,时空旅行是可以实现的,至少机器猫去过战国。想想都觉得激动人心呐!

不过。楚琛到也不是没有收获。当两人快要走到叶沛根的古玩店时,他发现了一把唐代银剪。

这把银剪打造得规规矩矩,左右对称,曲线优美。正面为珍珠地鎏金錾花工艺,局部鎏金处为朱雀衔灵芝和莲花座的纹饰,这是唐代常见的典型图案。

可惜的是历经一千三四百年后,纹饰上的鎏金大部分已经脱落了。当然,如果不是这样。楚琛最后也不可能才花了几百块钱就把这把剪刀收入囊中。

另外,剪刀正面纹饰的錾花功力娴熟细腻。线条流畅富有弹性。虽然白银历经沧桑已发黑沁锈,但在放大镜下观看,细微的錾痕仍十分清晰可辨,特别是银质珍珠地的一个个小圆,仅0。5毫米直径,密密麻麻却整齐有序。从中可见唐代金银器的制造工艺是何等精湛,真令世人叹服。

由于银质的剪口没有铁和青铜那般锋利,再加上剪刀可戳,可剪,可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