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时代-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说每天两人都见面,但褚青还真没仔细地看过她。

黄颖个子高挑,长发乌黑,皮肤很白嫩,长得不算太漂亮,眉眼间却透着一股江南水乡的秀气。

此刻春葱一般地立在灯下,脸蛋红红的艳若桃李,清新灵巧之余别有一番娇媚。

他自然清楚姑娘对自己的心思,但自己偏偏对她没感觉,一直当成个小妹妹看待,只好装傻充愣。

褚青又喝了口水,掩饰了下心理波动,笑道:“那我回去了,你也早点睡。”

黄颖看着他出门,想起刚才的念头,脸又有些烫。

插了门,跑回卧室倒在床上,被子往头上一蒙,再也不肯起来。

……

这年头,房地产市场还没丧心病狂地全面入侵,更别提房产中介了。走上几条街,也看不到一家,不像后世,连褚青生活的小县城都被大大小小的中介包围。

褚青平日捡垃圾,各个街区到处窜,熟得很。带着黄颖七拐八拐,钻进一条小胡同,在一扇朱漆木门前停了下来。

“啪啪啪!”

褚青叩门。

“来了来了!”

随着话音,一个老头开了门,衣服很旧但很整洁,戴着眼镜,很文化人的样子。

见是褚青,笑道:“哟!来得挺早,正好来摆一盘,我这手痒着呢!”

老头姓程,退休教授,具体研究啥的褚青也不懂,自家有个小四合院,跟老伴住一间,女儿住一间,一间当杂物房,还有一间空着。

褚青常在这边收废品,一来二去就认识了,没事陪老头下下棋喝喝茶水。

老头很爽快,没有知识分子的矫情劲儿,也没看不起褚青,两人就成了忘年交。

黄颖一说租房子,他就想起这了,都是好人,小姑娘住这也放心。

褚青道:“您先等会吧,我把人带来了,您看看。”

说着一闪身,露出后面的黄颖。

程老头看黄颖干干净净的一个小姑娘,面上清和,不是咋咋呼呼的那种人,心下满意,道:“你介绍的人,我还有什么看的,这姑娘挺好,你先看看屋子?”

黄颖很礼貌地道:“程伯伯,我叫黄颖,给您添麻烦了。”

她先去看屋子,程老头落下一步,用胳膊肘捅了捅褚青,低声道:“你女朋友啊?”

“不是,就是个朋友。”

程老头嘿嘿一笑,挤眉弄眼了一番,那意思是说:小子,我懂!

褚青汗了一个,这老头啥都好,就是有点老顽童。

这四合院可比张彪那个干净多了,庭中还种了一架葫芦藤,下面有一套石桌椅,花花草草也不少,显得幽静雅致。

屋子挺大,也是里外间,四白落地,家具齐全,除了少台电视机,就跟宾馆似的。

黄颖心里喜欢,褚青也相当满意,道:“真不错啊这屋子,老爷子说个价吧。”

“三百!一月一交,仨月一交都行。”老头也不矫情,直接扔出一个数。

褚青一愣,不是要高了,而是要低了,就这条件,五百六百的也不算高。

明显是冲他的面子,他心里感动,转头对黄颖说:“怎么样?”

黄颖也懂事,跟老头道:“谢谢程伯伯,我可不能白住,以后您家洗碗扫地我都包了!”

老头摆摆手,乐呵呵道:“我是找邻居,又不是找佣人。再说怎么是白住呢,你不是还得给钱吗!哪天搬过来?”

黄颖想了想道:“下午就能搬。”

老头点点头,掏出串钥匙递给她,道:“行!这钥匙先给你,一把是大门的,一把是你那屋子的。”又对褚青笑道,“你小子有阵子没来,上午没事吧,来来陪我摆几盘!”

这老头棋艺奇差,又偏偏痴迷这个,褚青无奈让黄颖自个先回去,自己留下饱受摧残。

转眼到中午,褚青一身汗地从老头家逃出来,他费尽心力跟对方厮杀三百回合,最后棋差一着惜败。

程老头耍得那叫一个过瘾,真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恋恋不舍地放了他回去。

褚青本想直接回家,念头一转,又去银行取了六百块钱。

黄颖老家在南方,爹没了,剩下患病的娘亲和上学的弟弟,典型的长姊撑起半边天的重男轻女家庭。

她每月有六百块的收入,加上多做的活,能有七百到八百,其中有一半要寄回家去的,所以自己舍不得吃穿,非常节省。

褚青无牵无挂,倒是攒了几千块钱。这次黄颖出来租房子,自己也有责任,所以他就想把这俩月房租先帮着付了。

两个月后……

再说吧。

褚青取了钱,又回到程老头家,交了俩月房租。

老头又是一副赤裸裸的眼神:小样儿,你俩要是普通朋友,还能帮她交房租,蒙谁呢!

褚青懒得解释,顺手把他家那堆旧报纸收了。

回到家,黄颖已经打好了行李,大包小包的十几个在外屋满满当当。那个小梳妆台是自己的,本想也搬过去。褚青看那边有大的,比这个好,在黄颖哀怨的眼神下,直接扔到外面。

他自己有个倒骑驴,收废品用的,蹬了两趟把东西都倒腾齐了。

张彪打早上起就没见,房门锁着,不知道干吗去了。

黄颖的租期也快到了,也不想跟张彪打招呼,素性直接搬了。

收拾利索,已是傍晚,两人找个小饭馆吃了饭,黄颖要给房钱,褚青硬推了回去。

十点钟的时候,他才回到自己的小破屋子,看看张彪那屋,还是黑漆漆的。这孙子可能被他打怕了,跑到外面躲一躲。

褚青躺在床上,忽然觉得这两天的事儿特别多,一件跟着一件,跟往常完全不一样。他很不适应这种忙忙叨叨的状态,感觉有些累,倒不是身体上的累,是心里觉得很麻烦。

过后的几天,他把屋子里攒的破烂都处理干净,一共换了二百块钱,那辆倒骑驴也低价卖了。

收拾收拾屋子才发现,自己的家当少得可怜。除了几套衣服和两双鞋,就没值得拿的东西了。

做完了这一切,褚青完全闲了下来,又去了电影学院一趟,跟贾樟柯聊了聊,定下启程的日子,顺便把剧本带回来一份。

第四章小武

褚青倒在床上,旁边扔着那份让他蛋疼的剧本。本子很薄,一共才十来页,扉页印着俩字《小武》。

他刚才翻了翻,觉得特没意思特无聊,逼着自己把它看完,忽然有种高中上数学课的感觉。

电影这东西,除了上学时组织看的爱国大片,自己就没进过电影院。

褚青更喜欢看电视剧,尤其是搂着媳妇窝在沙发上,再煮盘毛豆,或者卤点豆干,看那些情情爱爱的,狗血伦理剧。

他看的大部分电影,都是从电视里面看的,还有少数盗版碟。他爱看大片,汽车冒着火飞上天,几十米的大楼稀里哗啦地变成渣渣,还有各种牛逼汉子用自己的身体去拯救世界和妹子。

这些,就是他对电影的全部概念。

所以,贾樟柯给他的这个关于一个猥琐小偷日常的剧本,他觉得齁没劲。

褚青高中毕业,之后就没跟书本打过交道,好在剧本上面的字都认得。

一个小偷,成天晃荡在县城里偷鸡摸狗。

曾经一起混的兄弟成了民营企业家,嫌他是交际污点,连结婚的礼金都不愿意收。

后来又爱上一个歌厅小姐,陪人家逛街,给人买东西,结果小姐跟大款跑了。

给小姐买的戒指送给了老娘,老娘转手给了未来的二儿媳妇,又跟家人闹翻。

最后偷东西时被警察抓个正着,被铐在电线杆子上,像条狗一样被路人围观。

没朋友,没情人,没家人,连撸啊撸都做不到,整个一缺爱苦逼,真是高冷得不能再高冷。

这他妈也叫电影?!

褚青通篇看完,只看出悲摧这两个大字。

他觉得自己的审美还是挺正常的,不禁为那个眉毛下垂的导演感到可怜。

赔钱货啊!

听说这电影资金有二十万,拍完能卖出去几张票?啧啧,败家也不带这样的。

褚青感慨了一番,倒没别的想法,拿人钱财与人消灾,自己既然收了钱,就得好好干活。

所以出发前的几天他都猫在家里看剧本,背台词。他知道自己脑筋不灵光,重生了也是学渣的命。干脆就像当年备考一样,拿笔划重点,一句一句地背。

褚青的记忆力真的挺一般,但背课文却总能过,就是因为他死死地执行了语文老师教的理解记忆法,先把课文读得滚瓜烂熟,再一句一句地搞懂意思,最后结合上下文的行文造句,才能背诵出一篇课文来。

他背篇课文花费的时间是别人的两到三倍,但谁也没他记得熟,就算过了几年,《岳阳楼记》《赤壁赋》啥的,张口就来。

剧本不长,他花了几天时间也算熟读了,然后就开始一句一句地理解。

没有字典,没有辅导书,只能靠他自己理解。

然后他惊奇地发现,剧本上的话自己都能看得懂意思。

想想也对,课本上的都是精华文章,流传千古,一个眉毛下垂的学生写的剧本显然不够这个水准。

但后来的事又很奇怪了,他读着读着,忽然又觉得看不懂了。

比如这段:

“更胜:小勇这会儿混得很油,昨天又在电视里看到他了!

小武:嗯!

更胜:听说还去了趟韩国!

小武:啥韩国,北朝鲜。

更胜:嗯,反正听说他出了趟国。”

几句话很简单,就是说小勇出了趟国,这个褚青能明白。但把这段话放在整个剧本中,他就不明白了,隐约觉得这段话应该还有别的意思,又想不通。

不光这一处,很多地方都类似这种情况。

褚青挠着脑袋犯愁,越看不懂就越去想,搞得心情很乱,背台词的进度也不乐观。

他的倔劲倒来了,拿出语文课学语段阅读的精神,可着劲地去理解作者的意思,哦不,是出题人的意思。

不光是自己的台词,连镜头的运用,画面的处理,同期声、光线、音乐等等这些描述都看了好几遍。他不懂什么叫同期声,什么叫远景,什么叫长镜,只能根据字面理解。

后来自己又用笔在纸上瞎画,照着剧本里的描述,一个一个的小人,和自己理解的镜头感,画了一张又一张,乐此不疲。

如果贾樟柯看到这一幕,绝对会以为这是起灵异事件,一个屁都不懂的菜鸟,居然鼓捣出了一组山寨分镜头。

褚青画了有十几张,然后惊喜地发现,把这些画联系起来,就是一幅幅完整得像小人书一样的故事。

这个发现让他很兴奋。

因为以前上学,每当学到散文时,那位神叨叨的老师总会让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作者描写的意境。

特别是那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老师说,你们的脑袋里要有这种情景: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也许他比较笨,从来没有一次成功的想象出老师要求出现的场景。歌倒是会唱几句:“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但此时的这些画面却像在褚青脑中推开了一扇窗,一个从未见过的世界逐渐呈现出来。

他感受着这些画面,感受着本子里的故事,感受着这个叫小武的小偷的喜怒哀乐。

不知过了多久,褚青揉了揉酸涩的眼睛,仰躺在床上。

那个叫汾阳的小县城,他没去过,此刻却无比的真实。

黄土路上碾过尘烟的破客车,街边喧闹的大音响放着流行歌,歪歪扭扭的电线杆被钢索固定着,上面铐着小武,小武蹲在地上。

四周围满了看热闹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